<p> 母亲回故乡</p><p> 文/劲草</p><p> </p><p> 母亲听邻居李大娘说,闻喜通往侯马的公交车开通了。她对我说,有机会回礼元故乡时坐上一次吧。说这话没有多少时间,就得知娘家的侄子媳妇患脑血栓疾病,从医院治疗后回到了家里。母亲执意要坐公交车回去看看,我满足了母亲的恳求。便陪年迈的母亲回她的故乡阜底村小住了几天。</p><p> 我们乘坐公交车在路过礼元裴柏桥口下来,刚一下车小乡村的气息就扑面而来了。路边的房子错落交叠。我先给表哥打了个电话,在电话中表哥说,他很快来接我们。</p><p> 是母亲先看到了表哥,他穿着蓝色的小棉衣,几年未见脸上看上去显得苍老多了。他让我们等一下,自己去到停靠在路边的小面包车跟前与司机说了几句话,随后便招呼我跟母亲一起上车。表哥家的路从镇上通到村子里,全是水泥路。一辆辆轿车、摩托车在路上行驶,意气风发,再无往日坑坑洼洼,一路颠簸,尘土飞扬的景象。路边的风景却很好看,绿油油的田地平整绵延。我心里涌起了一波又一波渴望,渴望生活在这样的农田间。</p><p> “快看,油菜,那么一大片油菜,有些已经开花了!”八十多岁的母亲二十几年没有下过地,当年她在乡村生活时,村民们大多以种小麦为主,油菜种得很少,如今看到故乡的村民种植油菜上百亩,把油菜当作经济作物来经营,她像个孩子一样心喜得叫出声来,兴奋得几乎忘乎所以。她是太久没有回过故乡了。相比电视上看的片片金黄灿烂的油菜花,这里的花含羞带涩,更加风姿绰约。望着快乐的母亲,我更加期待起接下来几天的生活了。</p><p> 不到半小时,母亲从小生长的小村子就到了。</p><p> 这里的民居变化较大,从村头到村尾,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表哥说,这几年大家忙脱贫致富,有的到外地打工,有的在家种大棚蔬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大家挣了钱,腰包鼓了,盖房子的人家自然多了,都是国家的政策好啊!我说是啊,如今国家特别重视“三农”问题,不断改善民生,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p><p> 母亲说,他们村原来的小学从外观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年她是姑娘的时候被聘请在学校里当民办教师,那时学校几间土坯房子,土墙,如今是两排高大楼房,校园的围墙全是用蓝砖砌成的,真叫她认不出来了。</p><p> 表哥接茬道,是啊,现在村子里一切都在变,不仅学校和道路变得排气,乡村的卫生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村里十分干净,你们能看得到,地上不曾见一丝纸屑,每天只需将自家垃圾袋放在门前即可,每天都有专人来收。总觉得,在这种恬淡、简朴的乡下长大的人,应该都是与世无争,不计得失的,母亲是这样,表哥和表嫂也是这样。</p><p> “莫羡慕人家的好房子,我家的房盖起来有十年功夫,当时在村里也数一数二哩,可现在远远比不上新盖的楼房,儿子们在省城已买了几百万的单元楼,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以后不计划回来发展,我觉得自己现住的房子也很好。”在去居民委员会的路上,看到一家人的漂亮房子,在众多民居中很显华丽富贵。当我对表兄说可以向他在太原开大酒店的大儿子小勇和在贵州贵阳市开服装商场的二儿子小卫要点钱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得漂亮点时,表哥是这么回答我的。他的语气平平淡淡,让我心底升起愧疚。表哥说得对,莫羡慕别人,自己开心最重要。不争,不羡慕。</p><p> 吃过饭,母亲迫不及待地想在村里的周围转转、看看,并邀表哥和我陪她一起去。表哥欣然答应了姑姑的要求。</p><p> 在走出村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了一大片白花花的塑料大棚,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揭着塑料大棚上覆盖着的草席子,母亲一路瞧着,走着,用手指着,与表哥说着。</p><p> “姑姑啥时候回来的?”表哥的一位邻居上前拉着母亲的手并笑着问道。母亲一眼就认出是银宝媳妇小丽,她面带喜悦地说:“小丽,你还是那个样子,看上去没有多大变化。你婆婆、公公、银宝都好吧?”</p><p> “公公去世十年了,婆婆身体还行,没有什么大毛病。孩子在县城开了个面食馆,他在那儿招呼去了。姑姑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很硬朗,好!这是孩子们的福呀!”小丽打量着母亲高兴地说道。</p><p> 母亲指着眼前的一大片塑料棚向小丽问道:“这是你家种的吗?有多少亩?都种些啥东西?” </p><p> “姑姑,是我家的,有十亩,种了些西红柿。” 小丽说。</p><p> “种这么多能卖得了吗?”母亲又关心地问道。</p><p> “如今家乡的大棚西红柿已形成一定规模,好多外地老板都来收购,价钱比以前种小麦划算多了。如今科学种田,大棚蔬菜产量高,一年两季,不像原来小麦只能种一季,土地利用率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好了,日子更有奔头了。”小丽自信地说。表哥对母亲说,银宝和小丽这几年“弄住事”了,一年能挣十几万块钱。“好,现在党的政策给农民们放得很宽,听说每年给农村拨不少的扶贫致富的款项,你和银宝才五十来岁,年龄不算太大,再好好干几年,把日子过得更好点!”</p><p> 告别了小丽和那一片片白花花的塑料大棚,我们一行往前走着。</p><p> 田间细细的水流从渠中流走,滋润着老百姓的蔬菜。母亲示意让我扶着她蹲下身子,在小水流中找到一枚蚌壳,黑色的,没有肉了:“哎呀,现在蚌壳都没了,我们小时候在这里能摸到许多,都还是活着的。”她欢乐不减,童年的回忆都逐渐清晰起来。</p><p> 鉴于母亲年岁已大,来时坐车一路劳累,到家吃完饭也没有休息就到田间走动,担怕母亲活动的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表哥建议我们从通往村里的另一条路上往回走。我跟母亲听从了表哥的建议。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大片大片长势喜人的油菜,黄灿灿的,再加上点点绿意,分外妖娆。母亲喜欢拍照,就在油菜花间拍了不少,我想,每个母亲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颗少女心吧。总之,她快乐,就好。</p><p> </p><p> 亲戚们都知道母亲回来了。纷纷挤到表哥家约我们去团聚。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就开始了轮流去各家做客。几十年过去了,母亲仍旧完全懂得并且熟悉那里的方言,她还是能很好地融入他们的大家族,真好!</p><p> 母亲92岁的堂嫂说,以后来家乡买一处院子,咱们日日夜夜团聚,围着火炉夜话。大表嫂特意煮了汤圆,寓意迎接亲人,团团圆圆。姑姑80多岁,仍旧耳聪目明,腿脚利索,抓住母亲的手,一脸爱怜。很多很多温暖在我心里流淌,流过每一处,柔软着我的心。是的,这里,也会是我的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