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有条紫阳街

玩遍中国

<h3><b><br></b></h3><h3><b>古镇,斑驳岁月里的群体记忆,看来我已痴迷于这个群体而不能自拨了……</b></h3><h3><b> ——题记</b></h3> <h3><br></h3><h3>有古镇情结的人,骨子里总是渗透着一点点艺术细胞,天籁般的原生态嗓音会让他陶醉,流浪歌手的小清新的曲调也会让他迷失;爱上行走的人,更要有一双热情的眼睛,他才能探索和寻觅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h3><h3><br></h3><h3>虽然这次紫阳街游,是我7年之后的故地重游,但是,我依然游兴不减,只是因为喜欢那里经历了沧桑岁月的老街、老屋、老井、老人……</h3><h3><br></h3> <p><br></p><p>紫阳街在民国时期曾经叫“中正街”,后来为了纪念临海和平解放,改名为“解放街”。</p><p><br></p><p>1998年,为了纪念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张伯端号紫阳,更名为“紫阳街”。</p><p><br></p><p>张伯端,他号紫阳,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卒于元丰五年(1082),寿99岁,居住临海城关樱珠巷。张伯端著作《悟真篇》一书中,倡导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说,与魏伯阳《参同契》并居道家正宗。特别是他晚年,以非凡的毅力,为探索延年益寿秘密,历尽艰辛,倾其毕生精力,为人类健康与生存作出贡献。</p><p><br></p> <h3><br></h3><h3>紫阳街就座落在巾山下,龙兴寺边,古长城旁,那天我们在老街上的紫阳饭店吃完午饭,漫步在紫阳街上,大大小小的商铺两边排开,游走其中,恍如隔世。</h3><h3><br></h3> <h3><br></h3><h3>“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临海紫阳街,从北到南,全长1080米,街上古迹,信步可数,深深吸引着人们。</h3><h3><br></h3> <h3><br></h3><h3>一踏进紫阳街,街道两边都是二至三层的木结构建筑,屋顶檐角翘起,似展翅欲飞的苍鹰,街面的门和窗上全是精美的雕刻。</h3><h3><br></h3> <h3><br></h3><h3>紫阳街两旁的水井是紫阳街古迹的一大特色。古井众多,有建于明清年代,历经二、三百年的风雨沧桑的古井,也有建于民国时期的水井,各眼古井富有江南水乡特色,水井深度不同,一般在3米余,水味甘甜,水色明净,冬暖夏凉,哺育了一代代人。</h3><h3><br></h3><h3>在千佛塔下的这囗双眼井,也叫“千佛井”,井边上有一组铜像,有提水的、有洗衣的……</h3><h3><br></h3> <h3><br></h3><h3>街边满是回忆的小人书。</h3><h3><br></h3> <h3><br></h3><h3>紫阳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店铺:米店、布店、餐饮店……这些店铺上都挂着招牌。其中,买海苔饼的店生意极为火热,如果来紫阳街不吃紫阳街的海苔饼,就等于没来过紫阳街。</h3><h3><br></h3> <h3><br></h3><h3>在紫阳街,使人难以忘怀的就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坊”,每相隔百丈就有大块青砖砌成的一堵坊墙,坊墙高三余丈,宽五六丈,拱门高丈余。坊名即地名,坊墙又称“防火墙”,有《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5座坊。</h3><h3><br></h3> <h3><br></h3><h3>在紫阳饭店二楼吃饭时拍下的老街。</h3><h3><br></h3> <h3><br></h3><h3>这里开店的大多数是本地人以及街上的居民。所以在平日里,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一些老人坐在街边聊天或者下棋。除了悠闲的老人,也能看到几个的孩子在街上追逐玩耍。</h3><h3><br></h3> <h3><br></h3><h3>这是民国时期临海最早的一家银行,是典型二层木结构四合院建筑,1949年5月临海解放,并作为台州地区行政公署的所在地,在此设立台州地区第一家银行。</h3><h3><br></h3> <h3><br></h3><h3>街角边绿意盎然,游人穿棱其中。</h3><h3><br></h3> <h3><br></h3><h3>偏离主街的小巷子生活气息浓郁。晾晒的衣裳,门前的拖把、洗衣盆和搓衣板,遗迹停靠的自行车和种植的盆栽,看上去杂乱又奇妙的和谐统一。</h3><h3><br></h3> <h3><br></h3><h3>黄色锦旗上的红色大字特别醒目,人们一看就知道店铺的名称。让我们感受到紫阳街古色古香的特色。</h3><h3><br></h3> <h3><br></h3><h3>到了下午,整条街开始热闹起来,行人来来往往,还有老人在聊天,整条街显得更加有生气了。</h3><h3><br></h3> <h3><br></h3><h3>8月初,台风洪水肆虐了紫阳街,紫阳街全淹!台风后的紫阳街依稀可见大水淹过痕迹,当地人把洪水浸泡过的衣被凉洒在老屋内。</h3><h3><br></h3> <h3><br></h3><h3>紫阳街历经沧桑,一座座木结构、砖头墙,顶上铺木椽盖泥瓦的江南古代建筑与街面石板路,一起发出清香,如一首诗,一幅画,古色古香,向人们展示着无限的魅力。</h3><h3><br></h3> <h3><br></h3><h3>漫步老街,一切景物尽收眼底,都市的街虽繁华,却不及老街那份独有的宁静。我漫步在这儿,虽然它已变成景点,但我仍希望这条老街能继续保持它最初的模样……</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