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一群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们手捧鲜花,提着牛奶,酸奶,水果和各式月饼来到了阅海万家B区门前。她们是去看望吴振鹏老师的原银川女中的六八届高中毕业生。自从1985年国家设立教师节以来,在这一天相约去看望老师,就成为了同学们的自觉行动。</h3> <h3>△ 嗅觉灵敏的宁夏日报记者,跟随同学们来到了吴老师的家,和老师攀谈了起来。</h3> <h3>△ 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的向记者讲述着一个个记忆犹新的动人故事。</h3> <h3> △ “育才固然重要,但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吴振鹏有个习惯——课余去家访。<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次家访中,他得知学生薛玉凤的家住掌政镇,每次上学需步行1个多小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周末放学前,老师从不安排我打扫卫生,让我先回家。”吴振鹏的“偏心”,让71岁的薛玉凤记忆犹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吴振鹏的言传身教下,班里的其他同学也争相关照薛玉凤。</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学生曹成平将自行车借给罗凤英,而自己选择步行回家。</span></h3><h3><br></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师,你还记得‘一串葡萄’的故事吗?”大家越聊越起劲,慕成敏兴奋地说。</span></h3><h3> “记得记得,那串葡萄感动了我,也坚定了我执教一生的信念。”吴振鹏回应。</h3><h3> 一天,吴振鹏在办公桌上发现一串葡萄,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葡萄可是稀罕物。</h3><h3> “这么珍贵的礼物,这会是谁送的?”吴振鹏心里犯着嘀咕,然而葡萄下面压着的字条上并没有落款。</h3><h3> 那一刻,一股感动油然而生。</h3><h3> 吴振鹏一气呵成,挥笔写下一篇文章——《一串不平凡的葡萄》。</h3><h3> 最后,这篇文章被抄在教室黑板报上。</h3><h3> 至今,吴振鹏都不知道葡萄是哪位学生送的。但是这个秘密连同浓浓的师生情镌刻在吴振鹏心中,历久弥新。</h3> <h1><font color="#ed2308">△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font></h1><h3><br></h3><h3>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吴老师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信念。”王庆君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吴振鹏任教期间,学习不断,进步不断,随身携带着读书笔记;吴振鹏自幼丧父,支宁后,他将母亲接到身边。经常陪母亲散步,给母亲添置新衣……一个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由于历史原因,高一(1)班的学生未能上大学。但吴振鹏积极向上、感恩怀德的人生态度,一直影响并激励着学生,促使她们不断进步。</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蔡玉香在工作之余,自学电大的文科、理科课程,当起辅导员,专门辅导亲朋好友的孩子;</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慕成敏毕业后到一家工厂上班,业余自学英语,到上海担任翻译官……</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如今,高一(1)班的学生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这些平凡但不平庸的学生与祖国同行,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祖国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高一(1)班的学生从青春靓丽的少女变为白发苍颜的老人。唯一不变的,是踏实做人、甘于奉献的品质。</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吴老师,我家大儿子今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了,他没辜负大家的期望。”</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师,我的孩子也争气,我们一家出了四个大学生,孙子也上大学了。”</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师,您对自己的母亲孝顺,我也教育孩子,要‘对上孝、对下慈’。”</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说不尽的感人故事,道不完的师生情。</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为了这次相聚,16名古稀老人中有3位专程从上海、北京赶来。</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都70多岁了,每年还能来看看老师,真的很幸福。”提及吴振鹏,薛玉凤的尊师之情,溢于言表。</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教师是最幸福的职业。今天是丰收的好日子,看到你们各有所成,我很高兴!咱们都要保重身体,等你们80岁时,我们一定要好好聚一场!”临别前,吴振鹏感慨地说。(摘自宁夏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姗报导,略有删改)</span><br></h3> <h3>△ 和老师的聚会渐入高潮。新消息报的记者又来到我们身边。同学们愈加兴奋,争先恐后的讲述着和老师的故事。</h3> <h3> 详情>></h3><h1><font color="#ed2308">△ 35年从未间断——</font><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ed2308">每年教师节,我们相约老师家</font></span></h1><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ed2308"></font></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新消息报》 第02版:感恩教师节</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每年教师节在老师家中相聚,是件幸福的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颗红心到宁夏,教书育人不言悔”。昨天是第35个教师节,原银川女中(现银川九中)16名已经70岁的女学生又如约在老师吴振鹏家中相聚,被称为班中才女的张卫东当场赋诗,赞美她们83岁高龄的班主任。</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学生王庆君特意准备了剪纸“寿”“福”送给老师,她说:“老师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我祝福老师健康长寿。”</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师教学方式独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将枯燥的文言文讲得有声有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现在好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课文依然记在脑海里。”</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要给老师100个大大的赞。”</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镌刻在我们心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说起老师,这些已经当奶奶的学生们争先恐后,你一言我一语,发自肺腑地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她们都是原银川女中1962年入学的初一学生,也是吴振鹏带的第一届初中生。1965年她们升入高中后,吴老师仍然是她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每年教师节,我们班同学都会来看望吴老师。自打设立教师节,35年来每年这一天我都不缺席。”在武立真心中,吴振鹏是老师,亦是兄长、挚友。“吴老师毫不保留地教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做人,我们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个方面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认真负责,每个学生家里,他都走了个遍。”</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吴振鹏与爱人丁晓梅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双双来到宁夏教书,丁晓梅在银川师范教书,吴振鹏是原银川女中初一(2)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后来任银川九中校长。</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当时一个班56名学生,都是从各个学校择优录取来的,有农村的,有城市的,她们聪明、活泼,有才华、有天赋,有理想、有志气。”对于自己带的首届学生,吴振鹏不吝溢美之词,“她们初中毕业后,有的参加工作,有的上了高中。上高中后,我继续当她们的语文老师。遗憾的是,高中毕业后,由于历史原因,她们没能参加高考。但她们并没停下奋斗拼搏的脚步,后来不少人靠自学考取了本科文凭,有在大学当老师的,有当翻译的,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兢兢业业,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届学生让吴振鹏引以为傲,学生们更感谢年少时遇到吴振鹏这位人生导师。也正因为此,每年教师节都会有学生从全国各地赶到银川,看望吴振鹏。到了老师家,大家三三两两簇拥在老师身旁,像亲人,像朋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50多年的师生情,学生们终生难忘,也让老师铭记在心。吴振鹏用“高兴、幸福、感谢”6个字来表达内心感受。我们相识50多年了,看到大家事业有成,阳光快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这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对此我无怨无悔。吴振鹏说。</span></h3> <h3> △ 从1962年到1965年,这三年吴老师一直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这些同学也是吴老师从业以来的第一批初中毕业生。 初中这三年, 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启蒙时期。我们从吴老师那里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根本。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吴老师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告诉了我们,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以至于在我后来从一名知青变成教师的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都有一个标杆。时时处处以吴老师为楷模,以吴老师为榜样,象吴老师那样爱岗敬业,象吴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 师恩终生难忘,您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印在每个人心中。祝老师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武晓东</h3><h3><br></h3> <h3>△ 1969年部分同学高中毕业合影。</h3> <h3>△ 捧一颗红心到宁夏,</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三尺讲台镌刻年华。</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春花秋实桃李天下,</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粉笔书写教学生涯。</span><br></h3> <h3>△激情燃烧的岁月里,</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相遇相知,相爱相惜。</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相儒以沫,永结连里,</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生追随,不离不弃。</span><br></h3> <h3>△ 1985年,同学们如约来到了我们的母校。这次聚会是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最难忘的一次。因为我们最敬<span style="line-height: 1.8;">爱的吴老师也参加了我们的盛会。这一年我们才三十多岁,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的工作着。我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虽然平凡,但不平庸。在不同的工作中都有出色的表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情深深,意浓浓。同学们在工作繁忙,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仍不忘和老同学的聚会。大家举杯共祝我们二十年后的再相逢。相逢是首歌的旋律在耳边回响。我们讲述着一个永恒的故事—师生情。</span></h3><h3><br></h3> <h3>△ 1988年,老同学相聚刘建安家。穿上最漂亮的连衣裙,展示最朴素最动人的风采。<span style="line-height: 1.8;">相聚,相聚是缘。一生的同学,一生的朋友,永远珍惜在心间。敬爱的吴老师也来到我们中间。</span></h3> <h3>△在宁夏博物馆前合影留念。</h3> <h3>△ 1995年12月同学聚会暨为吴老师庆贺六十岁生日</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亲爱的老师,您就象那春蚕一样,一生没有说过自诩的话,可它吐出来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的尺子;您就象那腊烛一样,从未在人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的最高评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亲爱的老师,当我们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当我们品尝了艰辛,才知道您的不易。三十年过去了,您的谆谆教诲,萦绕耳旁。您的深情期望,常挂心上。慈爱如父,师恩难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年您为我们呕心沥血,今天我们向您深深祝福!祝老师生日快乐,福寿安康!△</span></h3> <h3>△1998——1999年同学再相聚。这是二十世纪接近尾声的几次聚会。这时候我们都已是50开外的人了。同学们更加珍惜这每次的聚会。同学,是一种别样的情。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尽的喜悦,说不清的感觉,诉<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完的忧伤。有同学的地方就是景色最美的地方。让我们举杯共祝友谊地久天长!时光不老,我们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散!</span></h3> <h3>△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沧桑岁月,涩涩甜甜。天在变,地在变,我们的容颜在改变,唯有对老师的思念之情<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未改变。师恩如山,师恩似海,师恩永难忘!几十年来,每逢教师节或其它机会,同学们都不忘去看望恩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或银川,或北京,恩师在哪里,同学们热情的问候就送到哪里。因为有情,因为有爱,因为懂得感恩,我们的生活才有滋有味,美好无限。</span></h3><h3><br></h3><h3></h3><h3><br></h3><h3></h3><h3><br></h3><h3> </h3> <h3>△ 2017年10月吴老师夫妇来到北京,陈健玲,武立真和黄和敏陪老师一起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湖北歌剧院演出的歌舞剧。</h3> <h3>△ 金秋九月,喜事多多,好事连连。刚刚送走了家家户户团圆的中秋佳节,又迎来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隆重庆典。而更让我们感到兴奋和念念不忘的是我们的母校银川九中的九十华诞。9月29日是母校九中九十年校庆的欢乐时光。我们这些68级的毕业生也有幸接到锦秀校长的邀请函来到了这里。走在宽敞整洁的林荫道上,在花园般的校园里徜徉,一种回家的感动涌上心头。随处可见耄耋之年的老人,不惑之年的中年人,意气风发的青年人,朝气蓬勃的少年人。他们有的紧握双手,有的热泪盈眶,有的相拥而泣,有的老泪纵横。此时的我们感慨万千,却又无需多言。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九中人。</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这一天,我和我的同学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70岁生日。七十岁,似厚重的人生之秋。秋是成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更是淡泊的季节。人生之秋,它饱经了春的蓬勃和夏的繁盛,有了一份淡泊名利的高洁和春华秋实的厚重。我们尽情的唱歌跳舞,把酒言欢。拍照留念,把火辣热烈的浪漫定格在美好的瞬间。……</span><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卫东 2018年9月29日</span><br></h3><h3><br></h3><h3></h3> <h3>△ 前排左到右依次为黄和敏、张玉芬、朱仙美、王庆君、蔡玉香、张灵芝、苏静璋、刚琴、穆玉英、韩秉琦</h3><h3> 中排为秦玉芳、崔光惠、武立真、顾金兰、葛秀芳、薛玉凤、苏金花、潘菊梅</h3><h3> 第三排为袁巧云、祖贵月、慕成敏、曾桂兰、苏莉娟、陈健玲、武晓东</h3> <h3>△ 学生们给来参加庆典的历任校长们敬送了鲜花,表达深深的敬意!</h3><h3><br></h3><h3>△ 四任老校长在校史馆合影留念 左起:第八任校长王世福先生、第七任校长王儒先生、第十任校长吴振鹏先生、第十一任校长董传毅先生。谢谢你们曾经的付出。</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 左起:牛妙东老师 、第十任校长吴振鹏先生、池峰老师、从九中毕业又在九中工作了一辈子的彭季芳老师</span></h3><h3><h3> 吴振鹏老师是我们初中和高中的班主任。是我们最爱戴的老师。同学们有幸看到一篇文章《捧着一颗红心到宁夏》,文章对吴老师做了真实,客观,全面的评价: 范仲淹赞美严子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句话让我想起我的老师吴振鹏先生,他在宁夏教育界无人不知,更是家长和学生们都尊敬仰慕的名师。</h3><h3> 吴老师1984年任银川九中副校长,1985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模,赴京参加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1990年担任校长,1993年被评为特级教师,2000年退休后仍关心宁夏的教育事业。他在《我在宁夏的教学生涯》中这样写道:我在宁生活了近60年,其中近40年就生活在九中这个环境里。尝遍了酸甜苦辣,有失落,也有快乐,有失误,也有收获。不论得失与否,我均无怨无悔,因为我确实尽力献出了我的全部精力。 </h3><h1><font color="#ed2308"> 恩师吴振鹏 (</fon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陈会琴 银川九中校友, 现就职于宁夏教育杂志社)</span></h1><h3> 念及我的母校,我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对学生谆谆教诲的恩德永生难忘!那时,在校园里总能看到吴振鹏老师高大的身影忙来忙去,不是在课堂上讲课,就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教学管理事务。即便如此,他依然能够坚持每天带着全班同学跑操,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吴老师很少批评学生,但是调皮的男生却很怕他,吴老师自带一种不怒自威的大帅气度。文科班女生多男生少,班里虽然秩序井然,但个别男生下课后会偷偷溜出去抽烟,想过把瘾耍个酷,如果有谁小声提一句:“老吴来啦!”那个学生一准惶惶然恨不能把烟头吃下去以免被老师发现。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送生命的气息,让人健康美好地活着,使人心向善,唤起学生心灵美好的善根,帮助学生成为心胸开阔之人。吴老师教育学生的高超之处正在于此。所以,1984年高考录取结果下来,我们全班40多人,只有两三人落选(这些同学次年全部考上了高一级学校)。 最令我感动的是,因为父母单位工作繁忙,我参加高考时,是吴老师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到银川市第十五中学的考场参加考试,高考结束后又是吴老师指导我填报志愿。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中,吴老师给予学生的是如师如父般的温暖和奋斗自强的力量。</h3><h3></h3><h3>△</h3></h3> <h3>△ 锦秀校长和吴振鹏老校长亲切交谈。</h3> <h3>△ 十月五日,同学们相约去看望吴老师。</h3> <h3>△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亲爱的老师,您就像那辛勤的园丁,将我们带入知识的田野,为我们浇水,施肥,为我们剪枝,除草。让我们茁壮成长。您就像那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我们少年的心田,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今天,不管我们是参天大树,还是一株无名的小草,我们都会用生命的葱绿向老师致敬!亲爱的老师,你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