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9月11日上午,昆十中初中物理教师召开了关于“效率”这一物理概念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会议由董振邦老师主持,全体初中组老师参会。董老师表示以后将会有计划的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积极作用,通过同事之间横向指导和学科专家的纵向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教师队伍。</h3> <h3> 昆明中考物理或将有改革的趋势,针对这一变化,董老师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及早作出调整,其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对省中考题的研究。所以在此次教研活动中,全体物理组老师就以2017年省中考卷压轴题为基础,就“效率”这一物理概念的教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且提出对该题的改编思路,使其成为一道涵盖了力热电的综合性较强的题目。<br></h3> <h3> 普晋老师认为学生对于“能量”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并不理想,所以在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教学时增加了教学的难度,间接影响到“效率”的教学,所以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能量”这个概念的时候就要打好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br></h3> <h3> 潘晨老师针对这道题目考察的知识点和所应占的分值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这道题可以结合电机进行改编,并结合了教学实际谈到,在进行“效率”教学时,可以分为三步,首先让学生明确自然界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并且不同形式能量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进行转换,其次让学生明确由于能量损失等原因,能量转换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同时明确有用功和总功的概念,最后提出效率的定义,即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br></h3> <h3> 杨文英老师分享了自己引入“内能”概念的方式,她认为物理概念的引入其实是将生活现象中的普遍规律抽象化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让学生领悟到“效率”这一概念的核心,学生心领神会后就能较为容易地计算各种效率问题,比如热机效率、电机效率等。她还谈到,物理的教学其实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的感觉。<br></h3> <h3> 吴霄老师认为现在命题的背景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紧密相关,对于热点问题要加大研究力度,多思考其如何与物理相结合,另外她还补充道,概念的教学应该体现系统性,初中物理各版块内容看似相互独立,实则有内在的联系,要能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在进行效率教学时,可以将效率问题细化,对效率进行分类教学。<br></h3> <h3> 张盛老师谈到“效率”这一概念向来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有老师都应该不断思索如何将这个概念通俗化,形象化地教给学生,她提到有的老师在公开课中做出的“能量金字塔”有助于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学习和理解,老师们可以借鉴。<br></h3> <h3> 何刚老师在发言中提到,在进行效率教学时,首先需要让学生区分清楚某一物理情形下存在的能量有哪些,进而让学生分析其中哪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br></h3> <h3></h3><h3> 廖良斌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实际教学经历,他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借助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对机械做功情况进行测量,由学生提出不同种类功的比值,再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比值更加合理,从而得到机械效率的表达式,这样学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李强老师认为教材的编排顺序可稍作调整,对于题目的改编他认为应结合题目背景,即可燃冰的开采不易,有可能需要就近利用,由此联想到发电厂,因此可以从发电厂入手对其进行改编。<br></h3><h3></h3> <h3> 杨芸老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分享了自己引入“效率”这一概念的思路,她举了人拖箱子的例子,即人要搬运重物需要借助工具,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总功,有了这些概念做铺垫之后再定义机械效率。<br></h3> <h3> 陈华老师认为在进行效率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搞清楚在这一物理过程中有哪些能量的形式发生了转变,明确“有用功”的概念,能够从不同题设中分析出“有用功”具体指什么,然后再找“总功”,进而算出效率,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无论是机械效率还是热机效率或者电机效率都能够从容应对。另外,她还强调,学生在做“效率”类题目时,计算常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教学中也应多强调。<br></h3> <h3></h3><h3> 李柬瑶老师认为此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热量公式、热值公式、数学运算还有学生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对该题的改编可从题目背景入手,可燃冰既然存在于海底就受到浮力,可采用电动滑轮组进行运输,电动机和滑轮组分别有电机效率和机械效率,这样就增加了题目的综合性。 </h3><h3> 董振邦老师最后进行总结,他指出,教师在教物理的时候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学生为什么会在有些地方出现问题,对学生的研究要加强。其次他说道,每一位好老师的心中都要有自己的课本,即有成熟和完善的学科体系支撑来教学,之后董老师分享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关于“效率”教学专题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在教学时要让学生认清效率问题的实质,以不变应万变,不能教给学生现成的死公式,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活学活用,在介绍“能量”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将其具象化,使其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以此降低学习难度。<br></h3><h3></h3> <p>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老师们一致认为,首先在引入“能量”这一概念时就需要打好基础,一方面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教材关于此部分概念的编排也相对分散,所以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这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其次,在进行“效率”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效率问题的实质,即“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过程中,由于存在能量的损失,导致最初的能量不能全部转移转化为最终需要的能量”,“效率是最终需要的能量和最初能量的百分比”,然后要引导学生分析清楚物理情形当中能量的种类有哪些,并且要求会计算各种类型的能量,如“化学能”、“内能”等,再明确能量的转化形式,即由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最初的能量是分母,有用的能量是分子,这样就能得到相应的效率,此处还要额外关注题目当中的条件,如是否考虑滑轮自重,绳子之间是否考虑摩擦等,这样就能在学生脑海通过逻辑关系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锻炼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在解题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p><p> 最后董老师安排了下一次教研会的主题,初二备课组和初三备课组分别牵头研究往年省中考卷中力学部分和电学部分的内容,重点关注题型、试题分布以及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董老师还说道,希望全体老师都做有智慧的老师,多动脑多思考,平常多下功夫,对于教学这项工作而言,一直都要探索,从来没有止境。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