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时节迎来了十里堡一小59级师生庆祝入学六十周年纪念活动。</h3> <h3> 9月3日北京秋高气爽,虽然已步入初秋,但太阳依旧热烈如夏,就像师生们团聚的心情一样,那么热情温暖。</h3><h3> 40余名同学早早的到来,五位老师精神矍铄,如约而至。</h3><h3> </h3> <h3> 85岁的叶惠芬老师和77岁的周宏林老师,他们也有几十年未见面啦!今天相聚在纪念活动现场十分激动,摄影师抓拍下他们相拥而泣的感人场面……在场的老师同学们都为之动容!<br></h3> <h3> 这是和张玉霞老师50多年后的重逢!<br></h3> <h3> 高秋生同学见到敬爱的周老师无比激动,紧紧拥抱。</h3> <h3> 薛锡平同学热情问候尊敬的师长</h3> <h3> 热烈欢迎周宏林老师、杨宝珍老师、叶慧芬老师,欢迎您们的光临。</h3> <h3> 金岳明老师热烈欢迎您的到来!</h3> <h3> 张玉霞老师从毕业至今第一次见面,热烈欢迎您的到来!</h3> <h3> 金老师是三班入学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的我们懵懂无知,是金老师牵着我们的手,带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虽然只教了我一年,但是金老师留给我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始终镌刻在我的脑海中。</h3><h3> 感谢金老师!您陪我们一程,我们恋您一生!</h3> <h3> 周老师是我们六年级的班主任。周老师睿智、才华横溢,且幽默风趣。听周老师讲课应该说是一种享受!周老师不仅教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培养了我们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给予我们生活的智慧、人生的自信。</h3><h3> 感谢周老师!您陪我们长大,我们念您一生!</h3> <h3></h3><h3> 张仪凤同学代表全体同学表达对老师的欢迎和感谢。六十年前我们第一次跨入学校的大门,在十里堡一小与老师同学共同在一起六年的学习生活,美好的记忆留在这难以忘怀的校园。</h3><h3><br></h3><h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学哥学妹们,大家好!
60年前的今天,我们唱着上学歌,背上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了十里堡一小的大门,开启了我们人生的求学之路!我们非常幸运的是,一迈进校门,就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当年,我们是一群年少无知、懵懂顽皮的儿童,老师们都正值青春年华、风华正茂。6年的小学生涯,2190多个日日夜夜,老师就是阳光雨露,细心呵护浇灌着我们这些饥渴的幼苗🌱,我们的点滴进步,凝聚了老师多少的心血!我们的茁壮成长,那是老师辛苦的付出!周宏林老师说得好啊:老师们伴我们成长;我们伴老师成熟!
60年,一个甲子!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就是瞬间,微不足道;而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那就是一生!唯一的一生,无法重来的一生!回顾60年,我们和共和国风雨同舟一路走来,求学的路上一度中断,很多人难圆大学梦!但我们有小学六年的坚实基础,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一路向前!对祖国、对人民、对这个社会,都奉献了我们的知识和力量,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值此教师节之际,共和国又将迎来70周年大庆,让我们感谢祖国,衷心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让我们感恩老师,永远记着他们的谆谆教诲和这一世的恩情,衷心祝福老师们幸福安康,健康长寿!最后让我们感谢今天所有的发小们、师哥师妹们,祝福大家珍惜当下,过好未来的每一天!谢谢大家!</h3><h3></h3> <h3> 鲜花送给我的老师们!</h3><h3> 老师,谢谢你们!谢谢您带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谢谢您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h3> <h3> 红领巾抱着双肩,鲜花盛开在心田。</h3><h3> 六十年一个甲子,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但是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生,唯一的一生,无法重来的一生。</h3><h3> 漫漫人生路,浓浓同学情,师恩难忘,难忘师恩!让我们放开歌喉齐唱一首童年的歌曲《在老师身边》,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心愿吧!</h3> <h3> 各位老师同学们都陆续精彩亮相纪念活动……感谢摄影师为他们拍下的一张张欢快的笑脸![愉快][愉快]<br></h3> <h3> 看,几位老师满面春风笑的多么开心!</h3> <h3> 叶老师与周老师亲切的交谈</h3> <h3> 杨老师和周老师在欣赏什么呢?笑意写在了脸上。</h3> <h3> 杨老师、张老师几十年未曾相遇,今天重逢在六十年的聚会上,显得格外亲切。</h3> <h3> 叶老师已是85岁高龄,拄着拐杖按时参会,令同学们敬佩与感动!鲜花送给您!</h3> <h3> 金老师是一棵"不老松",和同学们的合影都是美美哒。</h3> <h3> 一入学的同桌、一胖一瘦两同学,和亲爱的金老师留下珍贵的合影。</h3> <h3> 女同学与张老师合影,张老师"年轻态"就像一位大姐姐。</h3> <h3> 同学加兄弟!</h3> <h3> 四位超龄少先队员,感觉又回到少年时代。</h3> <h3> 贾建中同学在讲述着周老师"脑筋急转弯"的小故事。</h3> <h3> 范文秀、张惠霞同学将会场中宝贵的瞬间收入手机中。</h3> <h3> 曹露慈、周巧月,李丽华同学在认真聆听。</h3> <h3> 尹秀玉、鲁世贤同学好开心哟。<br></h3> <h3> 程文心、王惠珍同学笑逐颜开。</h3> <h3> 敬酒、喝酒,同学情义醇如酒。</h3> <h3> 女同学开怀大笑,李杰民你怎么不笑呢?</h3> <h3> 几位老同学在讲什么呢?</h3> <h3> 五位好友笑妍如花</h3> <h3>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摄影师们,为我们拍下那么多精彩的瞬间……<br></h3> <h3> 此次庆祝活动,还特邀了程文浩师哥,也是程文心的哥哥参加。</h3> <h3> 兄妹相聚在庆祝活动中</h3> <h3> 特邀殷兴龙师哥</h3> <h3> 周宏林老师与他教的第一个毕业班的殷兴龙、程文浩师哥合影<br></h3> <h3> 特邀厐志平师弟。因哥哥亚平经常不在北京,每当发小们组织活动都委托其弟参加。见到师弟如同见到哥哥一样。</h3> <h3> 师弟师妹恭敬敬礼!</h3> <h3> 特邀嘉宾阿蕾师妹,也是仪凤的妹妹。是专为协助庆祝活动来帮忙的。</h3> <h3> 姐妹俩与恩师周宏林老师合影</h3> <h3> 特邀嘉宾王丽慧是王玢的妹妹,也是帮忙为会议服务的。</h3> <h3> 姐妹俩深情的依偎在金老师的身边</h3> <h3> 魏淑莲的妹妹特地来看望老师,姐妹与周老师杨老师合影。<br></h3> <h3> 特邀参加活动的师哥、师弟、师妹们与老师们合影留念。</h3> <h3> 活动筹备组同学合影。非常辛苦的同学们,大家感谢你们。</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还有远在杭州的吳红英同学,人不能来到现场与老师同学们相聚,特发来短信以表达自己的心情。</h3><h3><br></h3><h3> 今日与你们隔空团圆。
虽然不能赶到现场
但依旧能感受到你们的温度与热情。</h3><h3> 重逢的时刻,
我在内心深处找寻你们,
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模样。
或许岁月改变了我们的容貌,
或许好多人都叫不出名和姓了,那也无妨
同学情深依旧将我们紧系在一起,</h3><h3> 今天有幸,又让我们共同追忆那纯真的时光。</h3><h3> 十里堡第一小学,</h3><h3> 印着我们成长的足迹,
我们相依相伴,
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那里有我们共同的青春,共同的记忆,
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眷恋和珍藏。<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不仅如此,红英同学还送给现场的师生们每人"五千万"令人感动哟!</h3> <h3> 红英携外孙女小草莓与老师同学们"隔空相聚",一一千万不要忘记我!放心吧,红英和小草莓,我们的师生情谊如同手足、纯洁无暇、刻骨铭心,那么美好那么亲切,一生不会忘记!</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刘燕博同学是这次纪念活动的倡议者之一,也是积极参与者。他今天作了一首沁园春来表达心声。</h3><h3><br></h3><h3> 沁园春.十里堡一小 </h3><h3> 一一刘燕博
九月初号,一九五九,北京东郊。
十里堡一小,七龄发小,拼音识字,入校求教。
加减乘除,唱歌书法,史地文章都重要。
课间操,足蓝乒乓赛,冲坝如蛟。
那时如此心高,过六十周年仍记牢。
展文章回忆,诗词歌赋。当年证照,文具书包。
重聚欢堂,更为热闹,弟子恩师都自豪。
甲子过
少年成花甲
依旧妖娆。<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刘燕博回忆"母校十里堡一小"撰写的文章</h3> <h3> 张仪凤同学超强的记忆,将六十年前"小学那些事儿"用文字和图像记录了下来。一一满满的纯洁童年回忆,浓浓的师生情谊,每一个回忆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串串回忆就凝聚成了少年长成的华彩篇章。(摘自郑保英美篇评论)<br></h3> <h3></h3><h3></h3><h3> 齐荣和同学是我们班的诗人。他代表全体同学为庆祝活动献诗一首,并由国家一级播音员吴红英同学配音朗诵。遗憾的是这个美篇没有转载录音功能,只好发表文字的诗文了! </h3><h3><br></h3><h3> 散文诗
我们老了
——纪念十里堡一小入学60周年
当年的学童,
已走过了一个甲子。
我们老了,
老的有些惆怅!
翻出小学毕业证书,
那纸面已经发黄;
走过当年的学校,
一无所有,
包括那堵
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围墙。
想再撫摸一下老课桌,
更成为永不可能的梦想!
但,在我们的心中,
学校是抹不掉的印象:
那黄土夯实的操场;
那楼外钻天的白杨;
同学,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老师,带领着我们读书朗朗……
在这里,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祖国;
在这里,
我们曾憧憬着自己的理想;
在这里,
我们打下了知识的第一层座基;
在这里,
我们镌刻了人生的第一个理念
——师恩难忘!
望着眼前的变化,
再审视自己披霜的年龄,
不禁涌来淡淡的忧伤!
我们老了,
可,老有老的阳光!
虽学业未竟,
但有实践补偿;
虽道路坎坷,
但我们挺起了奋斗的脊梁!
命运也是婉约的,
流动的光阴走过了两万多个日夜;
跳动的春秋迎来了六十度金黄:
在黑土;在塬上;
在草原;在工厂;
在讲台;在边防……
我们的人生没有虚度,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动人的乐章!
我们对祖国无愧,
我们已把一切
都献给了党!
你看:
燕博那雀跃的思维
让散文记述着一群芳华;
你看:
兰芬接过教师的“接力棒”,
把“园丁”的初心使命扛在了肩上;
你看:当年舞台上出演《拔萝卜》的主角
那国家一级播音员的声音,
在麦克风前是何等的奔放!
你再看:我们的老师,
仍是当年那般睿智、威严和慈祥!
记忆被打湿了,
理一理鬓间的白发,
那一根根都曾闪着青春的光芒。
当年的学童,
走过了一个甲子。
我们老了,
但,老有老的时尚,
老有老的向往。
莫要惆怅;
莫要徬徨!
当春风吹来的时候,
变化才是正常!
且将殷殷的祈盼埋在心底,
已经失去的学校,
定会在涅槃中大放光芒!
让我们
見見同学尊师长,
聊聊经历与家常。
牵来晚霞做衣裳,
彩练当空舞夕阳。
遇有危难伸援手,
红色传承愿留芳。
若问余生何所愿?
中华复兴我荣光!<br></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 令人激动的时刻来到了,同学心目中最帅的"男神老师"周老师,带着为庆祝入学六十周年所作"真、净"诗篇走上台来。看周老师哪像七十七岁的老人,依旧精神潇洒,磁性的嗓音依旧是年轻时的音量。周老师站在台前,依稀感觉是在给同学们上课,在给同学们讲述着知识和希望,传授着人生的道理和方向。</h3><h3> 幸福啊!聆听周老师的感言篇章!</h3><h3><br></h3><h3> 真,净
周宏林</h3><h3>
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是瞬间。
在人生的历程中,可能一生已经走完。
万物无常,兴衰轮回,
只有美好的东西,
才能让人们记忆回味,永记心间。
六十年前,一个迷懵青涩的青年,
与还是童男童女的你们,
相识、相聚,
成师,成友,成伴。
你们伴我成熟,
我伴你们成长。
我和你们共同度过了那难忘的,
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我母亲曾对我说过,
教书干净文明。
遵母命,做教师。
一干就是五十多个寒暑。
唯有与你们在一起时,
教育情怀最真,最净,
因为那时没有功利,
只有责任和付出。
六十年过去,
你们还未把我忘记,
我还在你们心中回忆,
这是教师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是人间最真最净的情义
年过花甲的学生们,
年过古稀的老师们,
我们已经都进入了一个共同的群体——
老年朋友圈。
黄昏已渐渐远去,
只见夕阳红满大地。<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举杯同庆,放歌抒怀。</h3><h3> 程文浩师哥高歌一曲《共和国之恋》,歌声嘹亮高亢,令人振奋,荡气回肠。</h3> <h3> 庆祝活动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再次举杯,敬祝我们的老师乐享生活,福寿安康!祝愿同学发小们天天开心,四时吉祥!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h3> <h1> </h1><h1><br></h1><h1><b> 庆祝活动结束后的感人瞬间</b></h1><h3><b><br></b></h3><h3> 聚会是一场岁月的典礼!她是一种形式、一种回忆、一种感觉、一种幸福。</h3><h3> 聚会是一芼无价的财富!她是一份永恒的记忆,值得我们一生珍藏。</h3><h3> </h3> <h3> 张仪凤对纪念活动的总结</h3><h3> 各位敬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今天的纪念活动非常圆满成功!首先感谢5位老师,能够亲临我们的纪念活动!感谢周宏林老师现场为我们中气十足地朗诵了他为我们纪念活动写的好诗!刚才又重温了阿蕾录下来的视频!非常感动!感谢文浩学哥极其专业的高歌一曲,为我们带来极美的享受!感谢吴红英同学一级播音员的诗朗诵和小草莓🍓一起精彩活泼的隔空祝福! 还要感谢远道而来的乃颖、王玢,感谢筹备组的同学们,感谢学哥学弟学妹们,感谢所有光临的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入学60周年纪念活动带给我们的欢乐时光!也请因各种原因没有光临我们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分享我们的快乐时光!祝福老师同学们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br></h3> <h3> 金老师的感言</h3><h3> 65届发小群的发小们晚上好,今天,快乐一直伴随着我,我太感动了,感谢今天为纪念活动服务的所有同学们,王玢的妹妹,仪凤的妹妹,你们都辛苦了。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们辛苦了。愿师生情谊永存。[玫瑰][玫瑰][抱拳][抱拳][玫瑰][玫瑰][握手][握手][握手]期待今天聚会活动的美篇的到来!</h3><h3><br></h3><h3> 是的:燕博,我们入学一个甲子年的纪念活动,正赶上开学季,和国家重视教育事业一拍即合,我们群组委会制定的这个方案太棒啦!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俗话说:“十年种树,百年树人。”尊师重教,乃是国家前途矣!(不知我说的对吗?欢迎批评指正)[捂脸][捂脸][捂脸]<br></h3> <h3> 郑保英微信留言</h3><h3> 今天是欢乐的一天,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纯真的发小情、刻骨铭心的师生情将伴随舞动的夕阳一路向前!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时隔60年后周老师依然能说出我名字,这让我深感意外。因为儿时内向的性格和学习成绩太过一般,使我在班里永远躲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同学快乐的闷小囡。今天我才知道,老师为他的每一位学生都留有一个空间。虽然时过境迁,但是老师对学生的爱依然。这次小小的意外惊喜将成为日后扬帆前进的勇气。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感谢发小!你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有可能成就一个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相互搀扶去共同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夕阳。<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刘燕博赋诗:</h3><h3><br></h3><h3> 七岁开蒙入学堂,园丁浇水灌群芳。
先生重聚吟诗作,弟子听闻淌泪殇。
六十人生燃烛亮,亥猪甲子认师航。
礼尊举酒鲜花献,敬盼恩师寿久长。<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周巧月赋诗:</h3><h3><br></h3><h3> 难忘今日紫光园,
觥筹交错忆当年,
虽已古稀人未老,
鹤发童颜笑声欢。
不忘恩师培育情,
隔空祝福情谊深,
感谢精心组织者,
期待下次再重逢。<br></h3><h3></h3><h3></h3><h3></h3><h3></h3> <h3> 马永林微信留言</h3><h3> 累!我也累了,但累中享受的快乐使人念念不忘细细品味之其中。看到燕博能说出内心真话,昨天参加60周年入学甲子年师生欢聚活动,‘’我累了多睡了会儿‘’感言。我也壮了胆敢讲累啊!我也有同感。但我要首先感谢比我还累的筹办组织的发小和同学服务团队,是她们辛勤和默默地为大家无私付出,累!她们首当其中,有形、无形和各种感受到及看不到的细微间操劳,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众位年事已高的老师参加欢庆,我们累他们会更累,老师们的表率令我更加敬佩,向老师们深表敬意!比我更累的还有乃颖、王盼从天津而来从早到晚奔波了一整天,为同学情、师生情他们添加了情趣更应点赞!看到师哥、师弟妹们友情加入和服务更令人兴奋和喜悦,他们的到来也累了,点赞是必须的👍!让人动容的是,红英同学携小草莓隔空加入更加增光添色,她朗诵齐荣合的诗句配之甜美动听的正规播音,令人真无法分辨,其优美的音色,央视播音谁是谁非,诗句情深音色更美谁听了都会陶醉啊!累还在继续,从昨晚开始,今日不断地上演着9:3情景再现大片。孙正明等数位摄影大师们及阿蕾小妹将数百个镜头和成批次再现师生情的影像展示给大家,看得眼虽累了,但看到后令人心潮澎湃的情景再现,愉悦心情真的让我看了还想再看。实情语,年近古稀的同学和发小们以及德高望众的老师们都累了,但美好的记忆,幸福快乐的心情将会永存!<br></h3> <h3></h3><h3></h3><h3></h3><h3></h3><h3> 李建府真挚的谢意</h3><h3> 一句感谢,完全不能表达对9.3六十周年聚会做出贡献的发小们辛劳付出的心情。一张张开心,灿烂的笑脸足以表明浓浓的发小情! 但还是要说,谢谢蕾蕾,正明,杰民,小老大专业摄影师们的美照!谢谢筹备组的仪凤,燕博,红朵,保英及班长田俊和精心安排!谢谢五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冒着酷暑来参加这次活动!谢谢吴红英甜美的遥祝!谢谢小草莓隔空活泼可爱的祝福! 一个甲子,六十年,多么的不容易的情景再现,真的是漫漫人生路!浓浓发小情!师恩难忘!难忘师恩!更忘不了9.3的精彩!盼明年我们再相聚!<br></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会后, 阿蕾师妹用她那甜美的歌喉献歌一曲。</h3><h3><br></h3><h3> 《回到那年》</h3><h3> 那年,是哪年
那年,是一张褪色的照片
那年,是哪年
那年,总是魂绕梦牵
那年,是哪年
那年,是我们共同的从前
那年,是哪年
那年,我们说过再见
一起疯,一起闹
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看日出日落
一起找北斗星座
走的累了
让青春回家看看吧
走的久了
让时光倒流一次吧
走的倦了
让记忆张望从前
走的远了
让童真回驻心田
回到那年,回到那天
回到回不去的从前
回到那年,回到那天
其实从前从未走远</h3><h3> 其实从前从未走远</h3><h3><br></h3><h3> 阿蕾的歌声一传到群里立即获得喝采声一片!</h3><h3></h3><h3></h3><h3></h3><h3></h3> <h3> 仪凤:阿蕾妹子,唱得太好听啦!姐都听😢啦![玫瑰][玫瑰][玫瑰][强][强][强]<br></h3><h3> 曹露慈:@阿蕾 妹妹你的歌唱得太棒了!音色非常清纯甜美,唱得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听说你朗诵也很棒!真是多才多艺的美女才女啊!希望以后能常欣赏到你的才艺。我为你喝彩,为你点赞![强][强][强][鼓掌][鼓掌][鼓掌][玫瑰][玫瑰][玫瑰]</h3><h3> 周巧月:阿蕾妹妹歌中一句魂绕梦牵,唱出发小们的师生情,发小情,兄妹情,真是多才多艺,群里又多了一个才女。赞👍 <br></h3><h3> 李培宁:蕾妹唱的太好了[强]音色优美、声情并茂!听着你的歌声真想再回到那年!"九三庆祝活动"后,其实从前从未走远![耶]@阿蕾 <br></h3><h3> 田红朵:@阿蕾 ,那年是我们共同的昨天,真的没走远啊,让童真回到心田,真好听[强][强][强],喜欢你哟小阿蕾。<br></h3><h3> 张乃颖:阿蕾妹妹好!游泳刚回到家抱歉啦!微信看到.进入K歌也听到你的歌声.嗓音非常好!歌唱的很棒!已送花3O朵,愿我们能成为相互关注的歌友相互学习好吗?同时也非常欢迎你进入(65届发小群)。<br></h3><h3> 金老师:刚刚听完阿蕾唱的歌儿《回到那年》真好听,阿蕾的音色甜美,真是在用心唱歌儿,有情感,太棒啦![玫瑰][强]<br></h3><h3> 孙正明:@阿蕾 你的唱功够棒的,刚刚知道啊!这首歌唱的感情很细腻,入戏了。[强][强][强]</h3><h3> 吴红英:@阿蕾 ,仪凤阿妹貌美多才,听说还会朗诵,快都亮出来,我不扶墙就服你了[玫瑰]<br></h3><h3> 田红朵:@阿蕾 ,以后九.三,是我们发小们新的快乐开心时光的开始哟!写诗,作词,献歌,分享美景,美照,分享快乐,分享幸福,感觉就像回到昨天,走好明天……[玫瑰][玫瑰][玫瑰]<br></h3> <h3></h3><h3></h3><h3> </h3><h3> 齐荣和同学的建议:仪凤,有个建议,既然大家都欣赏红英的播音,何不请她定时或定期地播出,这样大家就可以经常听到“西湖之音”,张蕾也参予。既可活跃群中生活,又可以使群成为弘扬正能量的载体。
至于播出的内容,必须体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进步;
形式可以散文、诗歌或小故事都可,但宜短小精练。
我群的播音资源是得天独厚的,适当的利用既可丰富老年生活,又有利于社会。
只是辛苦了红英、张蕾等奉献者。<br></h3><h3><br></h3><h3> 张仪凤回复:@齐荣和 ,你的建议很好啊!但是,我觉得不要定期,也不要定时,毕竟我们年纪大了,别再给自己压力,顺其自然就好啊!群里的老师、发小都可以展示才华,随时欢迎!咱们这个群,油菜花可不少呢![鼓掌][鼓掌][强][强][握手][握手]<br></h3><h3></h3><h3></h3> <h3> 美好的小学时光,恰似多姿多彩的画卷,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今天似乎仃留在过去的时光,伴随着青春和朝气又一次的来到我们身边。愿我们激情不散,芳华不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