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妈

进琪

<h3><b>  我的老妈1929年生于太湖之滨的无锡,今年已是九十周岁了。尽管风霜染白了她的头发,岁月赐给了她脸上的皱纹,但依然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每天早上小区广场上,跳健身操的人群里有她的身影;白天老年活动室里,老姐妹们聊天打牌时有她的笑声。</b></h3> <h3><b>  老妈生性开朗,乐于接受新事物,从手机流行时,她就拥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不管走到哪里,手机从不离身。前几年流行微信,她对此产生了兴趣,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向儿孙们请教,至今手机上已有了自己的微信好友、微信群、朋友圈,连打电话都不用固定座机,而是使用微信语音通话了。</b></h3><h3><b> 她还会使用各种表情图,亲友们发在手机里的文章照片,根据内容送上点赞和各种表情。有一次外孙女欣芸在周家门的微信群里,看到她转发的一个帖子,忍不住写了一段感言,“外婆您九十岁了,还在学习玩微信,真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呵。”最让全家人高兴的是每到过年,她都要用微信给我们这些“群友”发红包,看着手机的屏幕上儿孙们回发的各种各样谢谢的表情图,她的脸上挂满了喜滋滋的笑容。</b></h3> <h3><b>  她最高兴的事是出门去旅游, 有几次社区组织去外地,她听说后马上报了名,邻居们都劝说“朱阿姨侬介大年纪了,跑来跑去吃力阀,就不要去唻。”她回答道:“我现在弯腰手可以碰到脚尖,走一二个钟头呒么问题,趁现在还能走,就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些年来她已游览了国内几十个景点和港澳台,在儿女们的陪伴下,去了日本、越南、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其中日本去了四次。在她88岁那年,还乘了十几个小时飞机,赴澳大利亚游玩了半个多月。</b></h3><h3><br></h3> <h3><b>  老妈为人热情,思路清晰,手还特别灵巧,记得小时候床上的绣花枕套,全家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鞋子都出她手。她还烧得一手好菜,印象最深的是她一人操持满满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让我们三个孩子看得垂涎欲滴,如今只要想起那酒糟扣肉,红烧蹄膀、糖醋黄鱼、蛋饺肉皮黄芽菜三鲜汤等美味,我舌齿间还会冒出鲜美的余香。</b></h3> <h3><b>  我的老妈还在五十岁那年的冬天,做了一件至今都让我从心底里佩服的事。当年按国家政策,知青可顶替退休父母返沪进厂,她得知这一消息后即刻办理了退休手续,拿到了由我姐姐顶替的商调函。</b></h3><h3><br></h3> <h3><b>  当时我姐姐在遥远的东北边境大兴安岭,如何把商调函平安送达?通过邮寄万一丢失或过了有效期了怎么办?她和我父亲经过再三商量,最终她决定自己亲自送去。为保证万无一失,她还做了一个小布袋,将这份决定我姐姐命运的商调函,小心翼翼装入其中,并用线牢牢地缝在裤腰上。我当时真不知道从未出过远门的老妈哪来的勇气,穿上父亲请人赶制的羊皮大衣,就匆匆踏上了北去的列车。</b></h3><h3><b> 她坐在寒冷的车厢里,历经五天四夜辗转三次換车的奔波,终于亲手把商调函送到了我姐姐手中。并在当地费了一番周折,办理完所有手续后,将在外十年心爱的女儿领回了家。我姐姐回忆道:“当看到疲惫的老妈出现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冰雪中,我瞬间抑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当年大批知青返城的热潮中,由一位母亲只身一人长途跋涉送商调函,帮女儿办理返城一事,我至今还未听说有第二人,这就是我的老妈,为了儿女她什么都愿意付出。</b></h3> <h3><b>  记得前年的一个黄昏,在太平洋上的马达京岛,我为老妈拍过一张背景为蔚蓝浩瀚的大海,她倚着围栏在绚丽的晚霞中微笑的照片。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因为觉得我老妈在晚霞中的微笑,是我们儿女最大的欣慰。</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