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东城区阅读检测、期末检测经验交流教研会

东城区实验学校 孙若绮

<h3>  秋风习习,东城区的全体4-6年级语文老师齐聚东城区实验学校小学部阶梯教室,参加东城区阅读检测、期末检测经验交流。</h3> <h3>  赵蕾老师首先告诫到场的语文老师:只有有压力、有动力,才能收获成长,要把学校要求和自我需求相结合,从而给自身带来更高层次的提升。</h3> <h3>  第一位分享的老师是来自兴业路小学的常老师,她的分享分为三个部分:</h3><h3> 1、阅读的重要性</h3><h3> 2、学校关于阅读的具体做法</h3><h3> 3、学生关于阅读的具体做法</h3> <h3>  学校制定阅读计划,实施周计划。学校重视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语文为王”的时代,唯有阅读,阅读,再阅读,方能带动学生的阅读激情,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h3> <h3>  她谈到自己的一位学生非常热爱阅读,这个小姑娘经常一周甚至三天就能看完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而且会随时做上详细地批注。所以在写诗创作中,再仿写《我们去看海》这首诗的过程中,老师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意象,让孩子们写《我们去看山》,而这位小姑娘却选择了“宇宙”作为诗歌的意象,写出这首《我们去看宇宙》,展现了自己丰富的知识积累。</h3> <h3>  在阅读中成长,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月延伸阅读,漂流活动延伸阅读。评比促进阅读。</h3> <h3>  阅读促进孩子成长,让阅读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愿孩子们能在阅读的广阔天地自由翱翔。</h3> <h3>  第二位做分享的是来自兴业路小学的孙秋敬老师。她首先提到的是关于“1+X”的阅读方法。</h3> <h3> 拓展阅读的价值在于多文本共享,主题相近的阅读,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h3> <h3>  孙老师借沈石溪的阅读教学为例,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她认为要把阅读变为赏读。</h3> <h3>  沈石溪的作品不仅仅是在描写动物,更多的是人性,孙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文本的深刻内涵。</h3> <h3>  阅读过程中有重点的读,有重点的理解。摘抄的过程中记录好的段落比词语要好,学会培养学生批注的能力。虽然不是全部的孩子都能做到,但是以点带面,影响一部分学生也是能够达成教学效果的。</h3> <h3>  阅读就是写作,写作就是阅读。这两者应该是融合的,是读者与被人读的角色。我们要搭好积累到运用的桥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过渡。</h3> <h3>  孙老师把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理想境界,力求完美,力求有效、力求有益。 作为自己的语文教学追求。</h3><h3> 她希望语文老师们能够以文化人,能讲出语文的味来,吸引孩子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h3><h3> 我们将认真品读这些话语的力量,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h3> <h3>  </h3> <h3>  第三位做分享的是来自邓庄乡田庄小学的鲁老师。鲁老师分享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点滴,她认为语文和阅读是积累的过程,更多的是来自语文课堂和日常阅读的积淀。</h3> <h3>  鲁老师谈到,农村的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大多数闲暇时间是用来玩手机、打游戏的,阅读的面也非常狭窄,农村学校的活动没有那么多,需要利用的是阅读指导,人数少带来的便利是可以更加针对性地指导。</h3> <h3>  第四个做分享的是来自东城区实验学校的靳转锋老师,靳老师从四年级的阅读测试谈起,分享了语文学习的好方法和教学经验。</h3> <h3>  美仑美奂的精致课件,娓娓道来地动听声音,靳老师把大家带进了语文的世界,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用我们乐于思考的大脑,沉醉于春风化雨的语文天地。</h3> <h3>  靳老师面对大刀阔斧改革的语文试卷,给大家解析了出题人的出发点。</h3> <h3>  语文离不开生活,新学期,新教材,学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靳老师给大家传递了自己的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h3> <h3>  最后给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文峰路小学的宁春丽老师,她分享的主要是文峰路小学的教学教研中关于阅读的做法。</h3> <h3>  她提出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是情景剧,这种形式会使学生更有兴趣。</h3> <h3> 会后,教研室的赵蕾老师做了总结:做分享的这五位老师都是有情怀的人,她们用自己的坚持坚守在语文教学的岗位上。这些老师真诚地用自己的实践和思想给东城区的老师们无私奉献了经验之谈。</h3><h3> 我们要学习她们:善于思考,不断总结和吸纳。新的挑战,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我们应该保持平常心,扎扎实实做些事情。不断学习,关注学生更加长效的发展,这样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语文是积累的,同生活密切联系的。</h3><h3> 赵蕾老师送给我们老师几个词 :引领团队 团队引领 提升自我 报团成长 提升素养</h3><h3>关注学情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提高质量</h3><h3> 今后,我们怎么开展自己的阅读教学?</h3><h3>校本教研是怎么进行的?</h3><h3> 此刻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枯燥的抄写背诵,走进诗意人生,走进烟火人间,走进绮丽生活。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语文,在探索中了解语文,在思考中积累语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