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暑假7.12一7.16瑞丽、腾冲行

阳光55

<h3>每年来丽江,李俊红都诚心接我们去瑞丽走走,每次动心但因故未成行。</h3><h3>今年决定去那边玩玩。俊红给我们安排了游玩路线:丽江一一芒市一一瑞丽一一腾冲一一芒市一一丽江,时间与景点不限,由我们自己定。去瑞丽的方案定了好几种:一,飞机,丽江到昆明,昆明到瑞丽;二,高铁,丽江到大理,大理汽车到瑞丽;三,租车自驾游。这三个方案时间长,人还累,故按俊红的意见,飞芒市,他来接机。</h3><h3><br></h3><h3>早上大贺开车送我俩去丽江机场,乘坐11点飞芒市的航班。</h3><h3><br></h3> <h3>正点起飞,到达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在地芒市不到四十分钟,由于行李随身故很快出机场,俊红从瑞丽赶过来(约80公里)早在出口等着我们。</h3><h3><br></h3><h3>芒市,傣语称“勐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宽约62公里,总面积2987平方公里,东、东北接龙陵县,西南连瑞丽市,西、西北与梁河县、陇川县隔龙川江相望,南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68.3公里;是通往瑞丽、陇川、盈江、梁河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h3><h3><br></h3><h3>芒市古为“勐焕”傣族土目领地,现居住着傣族、汉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多种民族,总人口394950人(2012年数据)。</h3><h3><br></h3><h3>因返程再来芒市,则不停留了。</h3><h3><br></h3><h3><br></h3> <h3>上杭瑞高速不久,俊红转国道,带我们在瑞丽江边的“弄坎江鱼饭店”品尝当地特色的河鲜。</h3> <h3>在去瑞丽的途中,顺便去抗战有名的畹町镇。</h3><h3><br></h3><h3>畹町作为祖国西南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王骥将军三征麓川,屯兵畹町;清朝明瑞大将两次征缅,踞畹町而驰铁骑。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沿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寇封锁,为战略需要,国民政府斥资修筑滇缅公路,边疆 20 万民众以血肉之躯,8 个月的时间筑成滇缅路,建成畹町桥,1938 年 8 月,滇缅公路建成通车3000 多名南洋机工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从畹町入境运往国内战日前线。日寇为全面占领中国,出兵缅甸,切断滇缅公路,为保缅甸公路畅通,1942 年 3 月,中国远征军 10 万余人从畹町出境赴缅作战。作战失利,日寇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1942 年 5 月 3 日畹町沦陷,芒市、龙陵、腾冲相继沦陷。</h3><h3>1944 年 9 月国民政府重组远征军,向盘踞滇西的日本侵略者展开全面攻势 , 相继收复腾冲、龙陵。</h3><h3>1945 年 1 月 20 日,中国军队在畹町黑山门与日军展开收复祖国西南的最后决战 , 日军溃败 , 畹町收复。正因为这场战争 , 畹町因此名扬海内外。</h3><h3>1950 年 4 月 29 日,五星红旗插上畹町桥。畹町成为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畹町桥成为了中缅两国友好往来、通商互市、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口 1952 年 ,畹町作为政务院首批对外公布的国家一级口岸载入史册口 1956 年 12 月 16 日,周恩来总理和缅甸总理吴巴瑞从畹町桥步行入境到芒市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掀开中缅两国世代友好新篇章。</h3><h3><br></h3><h3>河那边就是缅甸。在界碑处留个影。</h3> <h3>著名的畹町口岸,历史上的畹町桥在旁边。右侧门处有“畹町桥的石碑。”</h3> <h3>参观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公园与纪念馆。</h3><h3><br></h3><h3><br></h3> <h3></h3><h3>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座落于畹町森林公园,该纪念碑系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德宏州各族、各界人民为纪念南侨机工回国抗战赤子功勋、彰显海外侨胞历史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原滇缅公路中国段之终点----畹町,于2005年12月20日兴建。纪念碑高悬云空,直指高天,气势雄伟。纪念碑俯瞰滇缅公路,对面是邻邦缅甸。</h3><h3>  拾阶而上至四方平台,是由海外陈嘉庚后裔所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塑像。用汉白玉雕刻的花环下方两台7级台阶,寓意“七七事变”。</h3><h3>  碑体总高16米,上端四条金色横带,代表抗战时期四万万同胞。南洋机工荣誉证章镶嵌期其间,标志着海内外同胞同心抗战。宽6米高3米共3层的黑色底座寓意九三抗战胜利。</h3><h3>  碑后是记述南侨机工回国抗战的浮雕长廊。右侧为纪念碑碑记。中间浮雕分别为:召唤篇、送别篇、筑路篇、铁流篇、蹈火篇、胜利篇。左侧是南侨机工英名录。浮雕下方《百雀图》,寓意美丽孔雀之乡德宏。浮雕廊正面六根柱子,代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h3><h3>  纪念碑建筑、雕刻所有材料,全部采用享誉世界的福建花岗岩石。红色雄伟的纪念碑体直冲云霄,象征中华民族冲破黑暗,走向光明!</h3><h3>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时国土沦丧,生灵涂炭,神州危在旦夕。当时我国与国际联系的陆海通道绝大多数被日军-,为了打通国际交通线,滇西20余万民众自备干粮工具,风餐露宿,肩挑锄刨,劈山开路,过水架桥,日夜奋战,以血肉之躯,于一九三八年八月筑就一条起自昆明,贯通滇西连接缅甸,近千公里被称之为“道路史上的奇迹”的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成为了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交通要道,大批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沿此路运往国内抗日前线。随着战事的发展,滇缅公路运量陡增,一时驾驶、维修人员奇缺,前线后方纷纷告急。</h3><h3>  1938年广州沦陷,昆明西南运输总处致电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提出国际援华抗战物资从滇缅公路转运回国,需聘请华侨机工承担运输任务,陈嘉庚先生欣然答应。华侨机工是抗战时期从南洋等地回国支援抗战的3200多名华侨司机和修车师傅的总称。一九三九年,在“南洋华侨总会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号召下,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三千两百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分九批回国。</h3><h3>  国难当头,三千壮士赴国难,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华侨机工凭借熟练的技术加上机智、勇敢,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h3><h3>  他们展转于滇、黔、川、桂、湘以及缅甸、印度等地,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滇、缅一线地处边沿,经济落后,山高路险,环境十分艰苦,但机工们不畏艰险,出生入死,夜以继日,风雨无阻,抢运军需,维护车辆。有力支援了人民抗战。期间,在日军战机的反复轰炸中,在热带疾病的肆虐中,在意外事故频繁发生中,南桥机工有一千余人为了祖国的抗战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长眠于备受战争蹂躏的祖国西南边陲的土地上;有一千余人抗战胜利后返回了侨居国;有一千余人留居祖国自谋生路。</h3><h3>  从1939年滇缅公路通车到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后滇缅公路被-,盟国支援中国的抗日物资(枪枝、弹药、汽油等)主要通过华侨机工由滇缅公路运回祖国支援前线,数量达45万吨,中国支援盟国的物资,也经南洋机工运往缅甸再转运给盟国。南洋华侨机工为祖国的抗战立下了卓著功勋。</h3><h3>  1940年陈嘉庚先生率团回国慰劳抗敌军民期间曾两次视察滇缅公路,来到畹町,与畹町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h3><h3>  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嘉庚从爪哇安全回到新加坡,重庆10个团体于11月18日举行“陈嘉庚先生安全庆祝大会”。</h3><h3>  为此毛泽东亲笔题词,高度赞扬陈嘉庚先生的无私壮举,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先锋”!</h3><h3>  为畹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题写碑名的为清雍正皇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一系的后裔皇族、我国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法家和文物鉴定家启功老先生。</h3><h3>  青山仰止英雄志,翠柏常慰忠骨魂,华之魂,侨之光,留下陈嘉庚永远的丰碑。为了抗日战争胜利,在滇西,南洋华侨机工作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h3><h3>  纪念碑,这是一种博大的精神丰碑,一座耸立于畹町人民的精神丰碑。“南洋华侨回国抗日纪念碑”将与畹町常在,与青山同在,与中国同在,永垂不朽!</h3> <h3>驱车二十来分钟,到俊红早已安排好的住宿地一一瑞丽景成地海温泉度假中心。</h3><h3><br></h3><h3>在酒店休息一会后去瑞丽政府行政中心,在旅游公司的协助下办理明天去缅甸一日游的《出入境通行证》。很快的。</h3> <h3>13日上午10点左右,俊红送我们到达瑞丽姐告口岸。了解一下缅甸的风土人情。</h3><h3><br></h3> <h3>在瑞丽口岸的两国国门处留个影。</h3> <h3>缅甸基础建设相当于中国內地乡镇八十年代水平,但物价便宜,日常生活用品与电器等基本上是中国地摊货,但人很纯朴,因从小受佛教熏陶,十分虔诚。</h3><h3><br></h3><h3>全程六个景店,以寺庙为主,吃完中饭,参观完皇城乐园,于下午2点便提前回国门了。</h3> <h3>俊红提前到口岸接我们去姐相边境的“一寨两国”景区游玩。</h3> <h3>晚上在瑞丽市一家豪华的傣族夕厅就歺。</h3> <h3>歺后,夜幕落下,华灯初上,马路对面的德龙国际珠宝城夜市己开始,著名的赌博形式一一赌石在夜幕中轰轰烈烈进行。</h3><h3><br></h3><h3>所谓赌石,就是用璞玉来赌博。要知道,通过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里面的优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学问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一种仪器能探测到它。玉石原料挖掘出来,外面又包着一层岩石的皮壳,皮壳里面是什么,依旧没有人说得清,所以行内把判断玉的过程称作“赌石”。</h3> <h3>我也不懂,只想看看热闹,但没料平时不玩牌的晓岚居然兴趣很隆,说是好不容易来了这个场所,应该赏试一下赌石的过程,她作主花了一点钱买了一块石头,场中有专门切石并判断是否是玉石的,我们是第一个切石的卖家,切石者拿过石头后便对着场中吊着的大锣锣重击三下,高声大叫道:切石啰!引得众人来围观。<br></h3><h3>一刀穷,一刀富,一刀走上土豪路。开石判玉的过程挺刺激的,我们当然没想它是一块玉,只是过过赌石瘾😀结果出来了,是一块还未成玉的石头,哈哈。</h3> <h3>我们决定明天去腾冲,俊红因与市政府有植树活动,准备排一名副总陪同,觉得不合适,让他把他的座驾借给我,自驾游。</h3> <h3>如果你是中国人,到了腾冲一定要去国殇墓园,滇西抗日纪念馆。</h3><h3><br></h3><h3>景成地海温泉度假中心离滇西抗战纪念馆全程192公里。</h3><h3><br></h3><h3>14日早上用歺后,8点动身。10点多钟便到了纪念馆。</h3> <h3>我是国军的后代,我二姑夫是将军曾参加了常德保卫战,我三姑夫是国军空军,抗日战争驻守重庆菜园坝机场。国民党是一个无能且最不团结的政党,不值得尊重,但为八年抗战献身的军人是永远值得怀念的。</h3><h3><br></h3><h3>参拜国殇墓园,你会得到心灵的洗涤、精神的升华。1944年就在滇西,就在我脚下这片云贵高原西部的土地上,中华儿女先后打响了著名的腾冲、松山战役。这两场战役的胜利拉开了中国抗战大反攻的序幕。也以其罕见的悲壮惨烈,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一页。</h3><h3><br></h3><h3></h3><h3>1944年5月起,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向腾冲发起战略反攻,使腾冲成为全国第一座光复的县城。四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全歼日军6000多人,而我们的远征军官兵付出了9168条宝贵的生命,盟军官兵也有19人阵亡。腾冲国殇墓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烈士陵园。</h3> <h3>祭拜完国殇墓园,便到对面便歺。</h3><h3>之后导航几公里,去和顺古镇居住。通过携程,选择“印象别院”客栈入住。</h3><h3><br></h3><h3>住二楼。有两个露台,”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看古镇夜色,赏山村晨景,特爽。</h3> <h3>在客栈歇息一个多小时,也顺便网上搜索了和顺古镇的介绍。</h3><h3><br></h3><h3>和顺古镇是面向南亚的第一镇。和顺与南亚相连。在中国面向南亚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交流中,和顺一直 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和顺人尹蓉当曾任过缅甸四朝国王的国师。和顺人寸玉为代表的翻译家、外交家群体在整个明朝朝廷内长期担任鸿胪寺序班、四夷馆教授,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 外交工作做出了贡献。在缅甸担任侨领的和顺人一代接一代。和顺是云南与南亚贸易的枢纽。和顺人在中国与南亚文化交流上做出了贡献。和顺女子学校、女子师范及益群中学的建立,在省 内外甚至南亚都有影响。</h3><h3>和顺古镇是火山环抱的休闲胜地。和顺镇有17平方公里的面积,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 树郁郁葱葱。大盈江穿越马蹄窝式的坝子,三合河绕村而过。湿地、龙潭、瀑布、峡谷,各类奇观具有;茶花、荷花、桂花、梅花,四时鲜花不断,这里四季如春。温泉、矿泉水资源丰富, 是人们生活和休闲旅游的胜地。</h3><h3>和顺古镇是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和顺人世世代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以大马帮为连接中印缅的主要交通工具, 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 形成了亦农、亦儒、亦商、亦侨的生存方式。和顺翡翠大王就有三个,其中张宝庭获得过英国女王勋章。和顺古镇是西南丝绸古道上 最大的侨乡。和顺人世世代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至今有一万多人侨居海外,形成了“海外的和顺”。</h3><h3>和顺古镇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她的文化有着包容性和多元性,体现了和与顺的特点。在这 里,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 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的云南古民居恰到好处地融为了一体。洗衣亭、大月台、总大门等古建筑在全国古镇中独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谱和宗族活动流传至今。 七大寺庙,佛道儒共存。六百年历史形成了大量诗词、牌匾、对联、著作,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缅甸四朝国师尹蓉、教育家寸辅清、寸树声、华侨领袖寸如东等一大批名人。</h3><h3>和顺古镇是六千居民和谐生活的古镇景区。六千居民是和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他们的生活是古镇靓丽的风景 线。在这里,可以看到在洗衣亭下捣衣的村妇,可以看到乡村图书馆里读书的老农。展现的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这里园着现代城市人的家园梦。</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下午沿古镇山下道路逛街。</h3> <h3>中学时代喜欢上哲学,那时就知道大哲学家艾思奇,特崇拜,没想到他是从边陲古镇和顺走出去的。</h3> <h3>墙上是朱镕基总理二OO六年八月五日为和顺的题词:和顺和谐。</h3> <h3>在朱总理题词的那板墙的后面是滇缅抗战博物馆馆址,是当年远征军反攻腾冲指挥部的旧址。滇缅抗战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间出资建设、民间收藏、以抗战为主题的博物馆。和顺人真有眼光与气魄。</h3> <h3>15日上午,二人驱车前往腾冲热海。</h3><h3><br></h3><h3>腾冲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约有80多个温泉,沸泉遍布各地,其中尤以热海最有代表性。它是中国第二大热田,由热海石、大滚锅、浴谷、怀胎井、珍珠泉、美女池等构成,最高水温达102度,是中国地热疗养的最佳之地。热海景区以黄瓜箐、澡塘河、硫磺塘为中心,气泉热泉很多,其中最为壮观的便是大滚锅。</h3> <h3>进入峡谷,扑面而来的是滚滚热气,预,看画面就知道,游客都在桑拿浴中。</h3> <h3>中午返回和顺。小息之后,再沿古镇山上街道闲游。</h3> <h3>16日上午8点早餐后告别和顺,自驾去芒市。顺便也捎带客栈客人兰州二位女老师同往芒市。</h3><h3><br></h3><h3>笫一站,勐焕大金塔,金塔座落在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光彩夺目,金光灿灿,显得雄伟壮观,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h3><h3>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h3> <h3>第二站,便是勐焕大银塔,称勐焕千佛银塔,位于德宏州府芒市勐焕街道,坐落在大金塔对面的山头上。当代新建佛塔。</h3><h3>勐焕大银塔为云南省佛学院德宏分院的一重要建筑,建设于2010年前後,2012年4月封顶。银塔整体小于金塔,但由于银塔所在山峰高于金塔约20米,因此最终从视觉上两塔高度相当。建成后的大银塔将与大金塔遥相呼应,形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塔高66米、直径46米。塔现已完成。大银塔与大金塔遥相呼应 (两塔间直线距离千余米),一道成为芒市的标志性建筑。</h3><h3>勐焕大银塔设计供奉2012尊佛像,并安放舍利子。</h3> <h3>第三站,勐巴娜西珍奇园。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芒市城东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高品位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h3><h3>勐巴娜西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h3><h3><br></h3><h3><br></h3> <h3>周恩来总理的纪念亭,汉白玉的周总理雕像栩栩如生,碑文上用汉、傣、景颇三种文字撰铭着1956年12月周总理与贺龙副总理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行专程莅临芒市主持两国边民联欢的历史性事件。</h3> <h3>在奇石馆看到这块石头,大自然的造化,恐怕我们高中同班同学全森国画大师也会叹为观止!</h3><h3><br></h3><h3>冠名:北国之春</h3><h3>一张是正面,一张是反面。</h3> <h3>中午请兰州二位老师一起午餐,之后我们去机场,她们去宾馆。</h3><h3><br></h3><h3>下午三点左右,按瑞丽约定,俊红来芒市机场送行并取车。</h3><h3>非常感谢俊红的盛情邀请与接待,瑞丽腾冲行圆满!</h3> <h3>乘坐下午4点半的航班,返回丽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