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蒙俄万里行之二——乌兰巴托的夜</b></h3> <h3>乌兰巴托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蒙古姑娘,她在中国保定(我的家乡)、海南学过汉语,目前还是在职留学生,她带来两辆车,两位蒙古司机。</h3> <h3>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的图拉河谷,最早可追溯于1639年的乌尔戈古城,曾几度更名,如库伦(营地)、毡城、京都库伦等。1924年为纪念共产主义胜利更名为乌兰巴托,意喻“红色英雄”,并被宣布为“自治”蒙古的正式首都,人口约150万,集中了全蒙古国一半的人口。</h3> <h3>“乌兰巴托像是一款古怪的鸡尾酒,混合了古代寺庙、破旧的苏联时期公寓楼、新的玻璃大楼和废弃的郊区蒙古包和砖房”。</h3><h3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这是西蒙.里奇蒙德对乌兰巴托市容的形象描写。</h3> <h3>最有特色的是蒙古包和林立的楼群、嘈杂的马路和平共处,平分秋色。</h3> <h3>大街上矗立有马可波罗的雕像,<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还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华为标志。</span></h3> <h3>城里有靓丽的年轻姑娘、优雅的中年妇女,郊外有光着膀子的汉子。</h3> <h3>玩手机的放学娃,街边上的推销员,夕阳下的郊游者,这一切都展现着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迈进。</h3> <h3>蒙古的文字发生过比较大的变化,1204年成吉思汗在回纥字母的基础上创立了蒙古国的文字,写法为从上到下垂直,1944年在苏联的影响下蒙古语采用了西里尔字母,一改垂直的竖写,变成了横写,像极了俄文。现在俄罗斯两个自治州的文字也采用西里尔字母。</h3> <h3>乌兰巴托一度被称为“大烟灰缸”,PM2.5曾超过2500。因此,201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第二大污染城市。</h3><h3>8月虽然不是污染最严重的采暖季,但天空仍旧灰蒙蒙的,空气中弥漫有煙呛味,导游告诉我们,刚刚发生的俄罗斯森林大火对空气也有影响。</h3> <h3>苏赫巴托尔广场位于乌兰巴托市中心,其作用类似于我国的天安门广场。1921年7月,“革命英雄”苏赫巴托尔在乌兰巴托市中心宣布“自治”,为此,一座跨马而立的苏赫巴托尔的青铜雕像供人们瞻仰。</h3> <h3>这个广场曾经举办过出征北京奥运仪式、大型阅兵仪式,曾经欢迎过普京大帝,也曾经举办过服装表演、姥爷车展览等,平时孩子们则在广场玩耍。</h3> <h3>可能是受俄罗斯的影响,年轻人结婚也习惯到广场拜谒英雄,亲属们穿着华丽得体的民族盛装,新郎新娘却是西服、婚纱。俄罗斯、蒙古在不忘历史,崇尚英雄这一点上,确实值得我们国家学习。</h3> <h3>1992年前广场北边曾有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的陵墓,模仿苏联修建。<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2006年为庆祝成吉思汗加冕800周年将陵墓移走,改造为大型大理石雕塑,2013年广场更名为成吉思汗广场,2017年恢复原名。</h3> <h3>雕塑正中央是成吉思汗的青铜雕像,他的两个儿孙窝阔台 、忽必烈分列两旁。国会大厦(也称为政府大楼)矗立在雕塑后面,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免费)位于政府大楼内。</h3> <h3>广场东面是苏联风格的文化宫,内有现代国立美术馆,东南角粉红色建筑是国家歌剧院和芭蕾舞剧院,广场南端是新兴财富的象征——中央塔,塔內有路易威登、阿玛尼等奢侈品商店,据导游介绍,这座现代化玻璃大厦是中国制造。</h3> <h3>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在广场只呆了约半个小时,成吉思汗等人的塑像只远远看了一眼,出发前费了许多心思做功课,在蒙古国家博物馆还是历史博物馆间进行选择,走到了门口却<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未能进去看一眼。</span></h3> <h3>甘丹寺在广场的西北边,是蒙古最重要的寺院之一,由哲布尊丹巴四世于1938年开始修建。1937年的宗教“清洗”运动中,蒙古700座寺庙和僧院幸存无几,约3万僧侣被杀,甘丹寺也受到严重影响。幸运的是,1944年美国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访问蒙古,要求参观一座寺院,乔巴山赶忙羞愧地开放了这座寺院,目前该寺院有600多名僧侣。</h3> <h3>正面最大的白色建筑是观音殿,1911年,哲布尊丹巴八世在里面修建了一尊佛像,但这尊佛像在1937年被苏联运走(据说被熔化造了子弹)。新的铜制观音雕像来自日本和尼泊尔的捐赠,于1996年修建,叫<span style="line-height: 1.8;">章冉泽大佛,即世人所说的“千手观世音菩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br><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h3><h3>这尊世界上最大的铜铸大佛,是蒙古的国宝。大佛神姿雄伟,富丽堂皇,高26.5米,重20顿,全身镀金,镶嵌有2286颗宝石和金<span style="line-height: 1.8;">叶,内部中空,藏有27顿药草、334卷佛经,以及200万件祷文。</span></h3><h3>章冉泽大佛佛像不允许拍照,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一张图。</h3><h3></h3> <h3>主殿东面有甘丹庙、宗喀巴雕像(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和十三世达赖喇嘛1904年的住所,还有4所佛学院。寺庙西面是创建于1970年的佛教大学,通常不向外国人开放。</h3> <h3>我们又来到了广场以南几公里处的博格多汗冬宫,映入眼帘的是<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满目</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的中国元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飞檐斗拱、绿瓦琉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座宫殿是为相当于蒙古“末代皇帝”的哲布尊丹巴八世(常被称作博格多汗)建造的。当时蒙古正处于政教合一体制,哲布尊丹巴活佛与达赖、班禅并列藏传佛教三大活佛。至于这座宫殿的建造时段,文字介绍说是1893-1903年,也有专家考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道光皇帝</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于1836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亲钦开始建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院子里有6座庙宇,均是蒙藏文化风格与汉式工程做法的完美结合。先是一座砖雕大照壁,上面刻有精致的礁岩海浪,二龙戏珠。</h3> <h3>然后一座木制牌坊,上面挂有蒙藏满汉4种文字的“乐善好施”金匾。</h3> <h3>正门楼没用一根钉子,由108个榫卯连接,飞檐重叠,侧面看像极了北京故宫的角楼,楼上<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藏、蒙、满、汉字牌匾高悬,楼里藏有大量文物与佛像。</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正面的两个门神怒目圆睁,栩栩如生。</h3> <h3>做功课时得知有一口中国造大锅,四处寻觅,没有找到,却意外找到了一尊铸铁大钟,上面的铸文清晰可辨“李信晖奉造 大清咸丰十一年十月吉日成造”。</h3> <h3>看着这品字形设计的院落和诸多的中国元素,心中五味杂陈,既有民族自豪感也有些许失落,要知道,<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里曾是大清帝国的附属国,可如今,这个国家半西半俄,只有在几百年前的院落里才会找寻到中国的影子</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这座白色的藏式建筑就是博格多汗的寝宫,修建于1893-1903年,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八世(常被称作博格多汗)曾在此居住了20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座宫殿幸免了大清洗的破坏,成为了一座博物馆。河对岸曾有一座夏宫早已被清洗成一片废墟。</h3> <h3>博格多汗八世每年冬天入住这里,共住了20年。他生活骄奢淫逸,曾<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上</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梅</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毒</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宫内展有大量实物,包括80只狐皮制作的皮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150只雪豹皮制作的蒙古包,无数红珊瑚制作的马夹,还有英国赠送的金马车,俄国赠送的金靴,</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但由于禁止拍照无法展现。</span></h3> <h3>他还酷爱动物,拥有私人动物园,这些动物死后被制作成标本保留。他还花22000卢布从俄罗斯买回来一头大象,大象长途跋涉了一年多来到博格多汗冬宫,他为大象也制作了华丽的鞍辔行头。</h3> <h3>这座神秘的宫殿为何保存的这般玩好,为何没有像图拉河畔的夏宫一样在佛教恐怖岁月中变为废墟,没有人能够解释,也许就是为了见证和目睹,见证漠北蒙汉文化和历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目睹草原之狼如何摆脱清王朝的统治并独立建国的历史进程。</h3> <h3>离开了博格汗冬宫我们又来到了宰相山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俄罗斯人修建,以纪念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无名士兵和英雄”,这里也是观赏乌兰巴托及周边丘陵的最佳视角。</h3> <h3>山脚下的大型坦克隶属于蒙古人民坦克旅,见证了“二战”中抗击纳粹的斗争。</h3> <h3>“乌兰巴托的夜”这首歌中唱到“有一个地方很远很远……”。在许多中国人心中这里确实很远,其实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文历史,这里离我们并不遥远。草原文化和农耕文明争斗过,融合过,只有走到他的跟前,才能更深切地了解并理解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