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第1课《草原》小练笔

陈益

<h3>  围绕“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发挥合理想象写一段话,200字左右。</h3><h3> 要点提示:</h3><h3> ①重点:既要写出夕阳西下时草原的景象,又要写出依依惜别的情景,做到情景交融,充分表现出蒙汉两族的深厚情谊。</h3><h3> ②按一定顺序写,可模仿课文第一段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h3><h3> ③描写时可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h3><h3> </h3> <h3>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抬眼望去,天边夕阳的余辉撒在了云朵上,变成了姿态万千、色彩绚丽的火烧云,撒在草原上,草也变得金灿灿的,虽然没有白天时的一碧千里,但却另有一番景致。天空和草原就像一幅山水画,再和着昆虫的小曲,却带着淡谈的忧伤,原来是蒙汉两族人民正在言别啊!只见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们都紧握着对方的手,你一言我一语,虽然大家语言不同,但他们似乎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知道对方心中所想。大家满脸的神情也尽是不舍。阵阵微风袭来,撩起蒙古人民的衣襟,飘向汉族人民离别的方向,似乎也舍不得汉族人民的离去。落日的最后一抹余辉把蒙汉两族人民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老长……</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况欣怡</h3> <h3>  一轮红日渐渐坠落西边,万丈金光照耀着草原,穿透云层,给无边的绿毯洒上了一片金黄。一眼望去,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小丘起起伏伏,如同大自然勾勒的一幅幅风景画。远处的小坡上一朵朵"白云"缓缓移动,向羊圈赶来。在河岸边,骏马和大牛在低头饮水,恰似一幅美丽和谐的山水画。</h3><h3> 眼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主人们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不放,好像想让我们永远留下似的。突然,一位主人急忙回到蒙古包,不大一会儿,便提出一大袋特产,执意要把特产给我们。眼看太阳己经坠落山头,我们只得走了。主人们用并不标准的汉语,急切地表达心中的意思。当我们上车离开时,却还看见他们群马疾驰,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h3><p style="text-align: right;">——汪荻钦</h3> <h3>  夕阳西下,余晖染红了半边天。放眼天底下,一碧千里的草原笼罩在淡红色的的晚霞中,好像披上了一件轻盈的纱衣。汉族同胞和蒙古族同胞站在蒙古包外,眺望着这如画的美景,可他们谁也没有兴致欣赏。蒙汉同胞有的互相握着热乎乎的手,握住不放;有的你看着我,我望着你。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不舍,大家都紧紧地拥胞在一起,嘴里不停地重复着:“再见!再见!”汉族同胞乘车渐渐走远了,蒙古族同胞依然站在蒙古包外,久久地凝望着汽车远去的方向。真是“蒙汉情深”啊!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彭天业</h3> <h3>  夕阳西下,湛蓝的天空中,白色的云朵被染成了大红、粉红……草原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铂金。羊儿一边向着“家”的方向移动,一边也不忘吃着草;骏马还在草地上奔跑,嘶鸣,好像不情愿停下来似的。牦牛慢慢地走着,似乎想再欣赏一下美丽的草原。</h3><h3> 远处,许多人从蒙古包里走出来,在这即将分别之时,大家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似乎没人愿意松开,多么不舍呀!在一阵寒暄过后,汉族同胞坐上了车,蒙古朋友也骑了马,跟着车子跑了好远好远……直到汉族朋友的车子消失在草原尽头,蒙古朋友还不忘大喊:“朋发们,再来玩哟!”浑厚的声音在草原上空久久回荡……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肖春夏</h3> <h3>  夕阳西下,太阳像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躲在天边偷偷看着我们。云彩在晚霞的“帮助”下如火烧般美丽。在夕阳的照射下,一望无际的草原像铺上了一层金毯,羊群和骏马也不见了踪影。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要回家了,我们的手被蒙古族人紧紧握住,也不知是谁在说:“我们还会再见的!”这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大家默默看着对方,似乎有千言万语都说不完,空气仿佛凝结了。这样的气氛,让我鼻子一酸, 心里涌出了离别时的伤感,但又不得不离开。热闹的草原又静寂下来。大家陆续上了车,辽阔的大草原上,除了发动机的声音,就只剩晰晰沥沥的雨声了。车开走了,透过车窗,依稀可见蒙古族人还停在原地不停地向我们挥手,我们也挥手告别,车开了好远,回头却还可以看见几个小黑点屹立在雨中。这时,我既想让他们快点回去,又想再多看他们几眼,真舍不得呀!</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周琬泞</h3> <h3>  远山慢慢将夕阳衔在口中,夕阳将最后一丝余光映红了整个天空。羊群也从山上回来了。我也知道,我们也不得不离开这片草原了。我们走出蒙古包,默默地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沉入大地……这时,一位老妇人拿出了他们的特产:手抓羊肉、奶豆腐、奶茶,送给了我和跟我同行的伙伴。所有人的眼里都充满了对我们的不舍。</h3><h3> 临走时,我们再回头望了大草原,在夕阳的衬映下,白色的绵羊变成了橙红色,显得十分美丽。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牛羊渐渐稀少了,只剩下草原的寂静。</h3><h3> 再见了,大草原!再见了,亲爱的蒙古人民!我还会回来的!</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孔安信</h3> <h3>  天色渐渐暗了,夕阳渐渐沉落,远处的小山在夕阳的衬脱下若隐若现。牛群和马群在草地上静立不动,好像正在欣赏着一碧千里的草原呢!这样的景色多美呀,但我们却无心欣赏——因为我们即将和内蒙古人民惜别了。我们站在蒙古包外,与内蒙古人民互相交谈着,手握着手,一握住就不想放开,我们泪流满面,依依话别,一谈起来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仍在回忆白天在一起欢乐的时光,总在期盼着下一次能再次在这里玩耍……太阳下山了,我们该走了!走了许久,我回头望,隐隐约约看到了内蒙古人民还在向我们挥手……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熊紫伊</h3> <h3>  夕阳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显得格外楚楚动人。天边那牛乳般洁白的云朵披上了晚霞的彩衣,霞光洒遍了整个草原,草原上一片金黄,像是铺上了一层层金粉。一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幅巨大的画铺展在天地之间,一碧千里,无边无际,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遐想。小马们依偎在妈妈身边吃草,牧人挥舞着鞭子,一边唱着蒙古歌,一边赶着羊群们回家。</h3><h3> 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就要分别了。我们紧紧地拥抱着,似乎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说,但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呢?我们挥了挥手,告别了这片美丽的大草原……</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周芮西</h3> <h3>  落日的余辉温柔地挥洒在翠绿的草原上,晚霞映射出多彩的光线,一丝丝,一缕缕,柔柔的,薄薄的,织成七彩的光环。远处,牧羊人挥着鞭子,赶着羊群,哼着小曲回家去了,整个草原一副安宁的样子。</h3><h3> 离别的时刻也在不知不觉中到来,金黄色的蒙古包外,晚风拂过,我们的衣衫被吹动,挂在脸上的泪洙被吹落,心中的那份欢乐也被吹走了。我的心中总感觉有种酸痛,是对草原的万分不舍之情。蒙古人民为我们拿出一罐似乎从未开封的酒,倒了一杯又一杯,热泪盈眶地向我们敬酒,我们也端着美酒,喝的一滴不剩。喝完酒,大家都觉得心中暖乎乎的,又开始聊天,虽然语言不同,但彼此之间似乎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心意,各个都微笑着。此时的夕阳似乎降慢了西下的速度。</h3><h3> 最后一缕霞光终于在片刻的停留中渐渐消失,眼前只有白茫茫的一片,蒙古人民已经看不见了,我深情地吟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张晋逍</h3> <h3>  夕阳已经斜挂在了天际,它将整片天空都染成了血似的红色。金色的光芒轻拂着一望无垠的草原,将碧绿的小草映照得金光灿灿。远处,成群的牛羊披着金红色的余晖,缓缓地走向了草原的深处。夕阳慢慢西沉,草原也披上了薄薄的金纱。</h3><h3> 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谢谢你们的盛情款待,我们该走了!”我低头望了望脚底下的青草,似乎它在夕阳的照射下也镀上了一层依依不舍之情。这时,蒙古人民们把我们围了起来,转起了圈,一位老翁端来了几壶酒,递给了我们,说到:“老舍先生,不知你们是否玩得开心,我们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只有酒了。”说完,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大家都举起酒壶,豪爽地一饮而尽。这时,一位干部伸出了手,说:“祝你们幸福快乐!”随后,几位蒙古小伙也伸出了手。于是,我们也赶紧伸出手,与他们紧紧地握着,握住不放。可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呀!可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呢?我们只能不舍地松开手,缓缓上了车。</h3><h3> “再见了!”“再见!”车子伴随着告别声开走了。过了一会儿,草原上迎面吹来徐徐微风,风儿吹起了留念和忧伤,也勾起了我们的回忆。可是,再回头望时,身后只剩下一片辽阔无边的草原……</h3><p style="text-align: right;">——梁雨舟</h3> <h3>  天渐渐暗了,一轮残阳被山衔着,天边的红霞从暗红到绯红到浅红。此刻的草原,一半绿一半红,同样的茫茫千里却染上了夕阳的淡淡愁绪。牛羊都回圈里了,只有几匹晚归马,在草原上慢缓缓地走着。草原又回归了安静,隐隐有人们的谈笑声。</h3><h3> 不消一会儿,从蒙古包里走出来了一群人,彩衣服的拉着黑衣的,黑衣服的拽着彩衣服的,谁都不肯让谁先走,谁都舍不得谁。不知表达了多少不舍心情,他们才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车。一上车,就探出窗外,看着蒙古朋友离自己越来越远……忽然,也不知是谁带的头,蒙古人民个个翻身上马,追上汽车,送了一程又一程……此等深情厚谊,两个民族之间又怎会不团结呢!</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张珍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