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远,诗酒趁年华~意大利之行(二)

henry wang

<h1><b><font color="#167efb">意大利是个充满魅力的国家,国土面积不大,却拥有多达55项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国并列世界第一,充分证明了意大利文化的广博丰富和生生不息。而意大利的精华,正是藏于这些文化遗产之中,将历史长河沉淀成一曲美妙的赞歌。</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佛罗伦萨是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b><br></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圣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与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上的巨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16世纪艺术巨匠瓦萨利的心血之作。从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这座前后花了140年时间才完工的大教堂已经成了佛罗伦萨的代名词。</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乔托钟楼,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和旁边的圣母百花教堂十分和谐,底部还有精致的浮雕。</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如:莱昂纳多·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乔托等,正是众多卓越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才成了文艺复兴的重中之重,成为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那不勒斯Napoli,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风光绮丽,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维苏威火山位于那不勒斯东南,最著名的地方是风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亚海岸,这里的日出景色十分美丽。隔着那不勒斯湾,可以眺望到维苏威火山。</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那不勒斯始于公元前600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美食而著称,罗马风格、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乃至巴洛克风格、古典和新古典风格完美的交融着,它的老城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附上一组亲自拼接的《猫和老鼠之那不勒斯游记》的剧照和这次那不勒斯实景拍照的对比图。</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在那不勒斯海湾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小岛,其中的卡普里Capri被称为“爱情、梦幻与太阳之岛”。小岛云雾缭绕建筑依着悬崖建筑在波浪之上,还保留着古罗马时期的遗迹、别墅等,在翠山碧茵中浪漫而悠闲,岛屿旁的“奇幻蓝洞”更是引人入胜。</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卡普里岛蓝洞风光~<br></b></font><font color="#167efb"><b>烈日高温暴晒,大海风浪颠簸,海中央坐小艇排队两小时,游览十分钟。全团只剩下7个人坚持到最后。美景当前,也需要坚持的勇气……</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蓝洞Grotta Azzurra,是位于意大利南部卡普里岛Capri的一处海蚀洞,也是著名的观光胜地。卡普里岛的海岸多悬崖峭壁,并有多座海蚀洞,蓝洞就是其中之一。</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蓝洞被誉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蓝洞的洞口在悬崖的下面,洞口很小,只能乘坐小船才能进入。由于洞口的特殊结构,一方面阳光可以从洞口进入洞内,一方面又从洞内水底反射上来,因此洞内的海水一片晶蓝,神秘莫测连洞内的岩石也变成了蓝色,故称“蓝洞”。</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苏莲托(Sorrento)位于苏莲托半岛的尽头,半岛成弧形,伸入蔚蓝色的地中海。这里可以远眺维苏威火山(Vesuvius)的雄姿。一座建在悬崖上的小镇,并以一首意大利民歌《重归苏莲托》闻名于世。</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烟波看时无,<br></b><b>飘然入画图。<br></b><b>琴箫吾与汝,<br></b><b>一曲傲江湖。</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白色的地中海式建筑依山势而建,很多都建在俯视地中海的悬崖上。阳光下的地中海蓝的让人陶醉,五颜六色的小船静静地点缀其中。</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漫步在苏莲托的街道上,耳畔响起著名的意大利民谣《重归苏莲托》,悠扬细腻,绵长清脆。这个云卷云舒的午后,我听见了苏莲托最美妙的声音。</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当夜晚来临,闲坐在临海的酒吧,品尝果园里迷人的柠檬酒,漫谈简单纯净的生活。海湾美景尽收眼底,远处维苏威火山似乎只剩下了一个朦胧的影子,遥远得像世界的另一端。</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豪华的五星级酒店,给旅程增加了不少乐趣和享受……</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庞贝古城(Pompeii)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帕尼亚地区一座古城,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10公里处,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地。</b><b>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距今已近二千年。</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庞贝古城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庞贝古城有神殿,广场,歌剧院,商业街等建筑,还有当时的壁画,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br></b><b> 2016年6月,庞贝古城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城稀世珍宝之一。</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庞贝古城曾经是罗马帝国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艺术、文化都十分繁荣昌盛,贵族富商纷纷到此营建豪华别墅,尽情寻欢作乐,成为闻名遐迩的酒色之都。而在火山的怒火前,它的消失只用了18个小时,正如古城遗址中一处壁画上的铭文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古老的宙斯神殿,让人追忆当时的繁华与庄严。远处就是雄伟壮观的维苏威火山。</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罗马(Rome),是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罗马斗兽场Colosseo,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建于72-80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br></b><b> 斗兽场占地16万平方米,占地2.6公顷,可容5-7万观众。外观极其宏伟雄壮,高高的立面分为4层,自下而上分别采用多利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清平乐·游罗马古城》<br></b><b>云深似海,<br></b><b>谁把沉浮宰?<br></b><b>将相王侯今何在?<br></b><b>不觉悠悠千载。</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b><b><br></b><b>故国多少情怀,<br></b><b>终寄放浪形骸。<br></b><b>笑问春风几度,<br></b><b>黄花翠竹空阶。</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角斗场共同见证古罗马的辉煌。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许愿池的全名叫做特莱威喷泉(Fontana di Trevi),是罗马海神尼普顿的神殿。喷泉位于三条街道的交叉口,Trevi即是三岔口的意思。许愿池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与西班牙阶梯一起闻名于全世界,成为罗马著名的旅游胜地。</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 [梵蒂冈]</b><b><br></b><b>梵蒂冈,这座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人口不过区区八百,却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是辉煌的古代欧洲留给全世界的瑰宝,整个国家都是世界文化遗产,</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处处藏有历史的珍宝。</b></h1> <h1><b><font color="#167efb">圣彼得教堂前,便是著名的圣彼得广场,由贝尼尼于1656年设计,整个广场犹如钥匙孔一般,周围由圆柱围成巨大的椭圆形状。每个礼拜天教皇会在广场举行盛大的弥撒,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聚集于此聆听教皇的演讲。</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四列共284根多利安柱式的白色大理石圆柱组成的回廊,宛如军队队列一般排开守护着广场,和柱顶的140位栩栩如生的圣人雕像为广场营造出庄严而圣洁的氛围。</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千年前,当教皇在台伯河边驻足凝望时,他大约没想到,自己的领土有朝一日会退缩到只有一座城那么大。世俗国度的纷争在不停碾压着传统的宗教世界,历史的车轮把欧洲带向文明另一个方向的彼岸。<br></b><b>梵蒂冈,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中国”,就这样带着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丝荣光,以当时看起来那么特立独行的姿态,挺立至今。</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  圣彼得大教堂,又称梵蒂冈大殿。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建于1506年至1626年。作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br></b><b>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方则为圣彼得广场与协和大道,被视为是天主教最神圣的地点。</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当我们来到圣彼得大教堂,伫立在目前世界最大的圆顶教堂前时,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变得虔诚。这座教堂几乎占据了这个袖珍之国的大半个版图,更是梵蒂冈的精神支柱。人们站在它面前时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不仅是被其外观所感染,更重要的是那每一块石料上曾留下的、人类对神明最虔诚的崇拜。</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可容纳6万人同时祈祷的圣彼得大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完美的十字架结构,将欧洲古典建筑的美学发挥到了极致。最令人惊叹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得意之作——它那仿佛神赐一般的大拱形圆顶。</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于教堂外,你也许会感觉这样的建筑只应存在于天堂。而在教堂内仰首望去,你又仿佛置身穹顶之下,那些色彩鲜艳的镶嵌画和玻璃窗,带你穿越俗世尘埃,直达天国。</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这件由贝尼尼亲手完成的青铜华盖,由4根20米高、异常华丽的螺旋绞链形铜柱围成,庄严华丽的青铜华盖直耸入穹顶屋顶。</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在它前方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教皇会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对着朝圣者举行弥撒。</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教皇佛朗西斯科Francesco,是第266任天主教教宗,2013年当选为天主教罗马教皇。</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圣彼得教堂,殿堂规模之宏伟令所有的参观者惊叹赞美,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b><br></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大殿的左右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小的殿堂,每个小殿内都装饰着壁画、浮雕和雕像,最著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母雕像和一座圣彼得的青铜塑像。<br></b><b> 圣彼得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型穹顶和希腊神殿式的科林斯石柱相结合。</b></font></h1> <h1><b><font color="#167efb">梵蒂冈,恰似一位在时间之河中跋涉的溯回者。我们看它,如看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殊不知,它在时间的长河中,却始终抱守初心,一如初生稚子。也许, 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