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大槐树 寻根祭先祖

李燕琴

<h3>  很早就曾听老人们讲过,我们李家的先祖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走过来的,因而去大槐树“寻根祭祖”早已埋藏于心底。金秋九月,我们一行数人相约洪洞,大槐树下,实现心愿。</h3> <h3>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每年每天,山西洪洞大槐树下游人如织,人们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寻根问祖,这里成了数不清的人的“故乡”。</h3> <h3>  元朝末年,由于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压迫,战乱不断,灾疫频发,国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百姓非亡即逃,致使中原大地人烟绝断,城廓为墟,田地荒芜。而此时的山西,在社会动荡中,受到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四境安宁,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因而周边难民大量涌入,使得当地人口迅速膨胀,山西成了人口稠密之地。</h3> <h3>  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增强国力,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针对中原到处“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的状况,推行了一条“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决策。朝中要臣更是提议从山西迁民到中原,这便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朝廷随即发布告示:“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一场大规模的迁民运动展开了。远赴他乡九死一生,安土重迁的百姓自是不愿。官府为了实施移民,采用了诱骗、强行的手段,宣称凡不愿迁移的,可去洪洞县广济寺旁的大槐树下登记。山西子民欢呼雀跃,几乎全家出动来到了洪洞大槐树下进行登记。</h3> <h3>  没料到这竟是一个骗局。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团团围住,所有在大槐树下登记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双手捆绑,全部由官兵押解,强行迁移。那些留在家中的老弱病残,闻迅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凄悲景象。被迁子民一步一回头,望着大槐树上的老鸹窝,触景生情,老鸹尚有个窝,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安居之地啊!</h3> <h3>  据史料记载,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18次,持续50多年。由此,山西洪洞大槐树是亿万人心中神圣的故乡,是先人忍别故乡的标志。</h3> <h3>  今天我们来到了洪洞大槐树下,仰望古槐,盘桓眷恋,遥想当年,我们久久不肯离去。如今只见那古槐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声名远扬,在秋阳的映射下,闪着翠绿的光亮。树上的老鸹窝,高筑枝头。大槐树已成为中华人文地理的一大亮点。我在想,当年从大槐树下走出的先祖们,如若他们能看到今日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能看到今日后人们的风采,一定会觉得他们曾经经历的苦难都是值得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