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人的汤之缘

严君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左永生</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font color="#010101">祖国幅员辽阔,各地有各地的文化、风俗、饮食习惯、风味小吃。从大的区域来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巿,一个县甚至一个乡和村,更有自已独特的风俗习惯,俗话说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便是对此的真实写照。这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山川地貌、气候、民族、文化都有很大的血脉相承。这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的生活中逐渐演变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广州人的精明,苏杭人的柔和,北方的憨厚,中原人的传统,西北人的粗旷,东北人的豪爽……这些都和地域、民俗、气候、民族、文化有密切连系,形成了各地的不同饮食习俗。山东的煎饼卷大葱,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四川的麻辣火锅,大西北的烤全羊手抓肉,广州的早茶,上海的阳春面,西安的牛羊肉泡,及洛阳的各种汤食,无不浓缩代表了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习俗。</font></h3> <p class="ql-block">洛阳地处中原,历史上曾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也算是历史名城,历代皇城,按道理洛阳的饮食文化应该彰显皇城的高贵气魄,天子习俗,然而洛阳的饮食习俗却是平民化的。洛阳人爱喝汤,什么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等不下十几种,这种大众囗味的快餐,并没有一点皇家味道和气场。</p> <h3>洛阳人爱喝汤,由来已久,没有人知道要追溯到什么年代,反正爷爷,老子,儿子代代相传,洛阳人爱喝汤已达到痴迷的程度。真正的洛阳人早晨起来第一大事就是喝汤,如果哪一天因事没喝上汤,心里空空的一天都不是滋味,有点上瘾,老洛阳人有句戏言,"一天不喝汤,给个县官都不当",足见洛阳人对汤的依赖程度有多深。有人统计过洛阳城从东关到谷水,老城到新区,大街小巷有大大小小各种汤馆超千家:有百年老店的,有几十年名店,也有刚开的新店,有装饰豪华的,也有临街简易小店的,如果早晨上班时间经过这里,不管大店小店都是人满为患。洛阳喝汤不太讲究店面的大小,装饰是否排场?餐具是否讲究?主要讲汤的口味,真正有名气的老牌子店号的汤馆,几十年店容不变,还是祖上传下来的老样子,食客们要的就是这种气场,心里看着踏实。</h3> <h3>老洛阳人都能说出几家有名气的汤馆,东花坛的马杰山,大石桥的老孙家,西关的老马家,从东花坛到谷水,九都路,中州路,建设路,华山路,龙鳞路那里谁家汤好喝,说起来如数家珍,头头是道。</h3> <h3>要说论喝汤,老城人最有资格评头论足,谁家的汤肥,谁家的汤鲜,谁家的肉烂,谁家的肉多,所有上了岁数的人心里都有一本账,老洛阳人把天天早起喝汤的人叫汤客,这既是戏虐,也是美称。称为汤客的绝对是品汤的行家,他们首先要天天早上喝第一道汤,并且是锅心的滚花汤、还能准确评出汤的味道。传说东关有一个马姓汤客今年八十多岁了,可以说从大石桥到谷水及乎所有的汤馆他都去过。有一次他在西关一家百年老店喝完汤,把老板悄悄拉到一旁说,今天的汤少一味道,老板见此人仙风道骨气宇不凡,便恭敬的问道:请问老先生少了什么味道?老先生捻了捻胡须不慌不忙的说道:关公跑了赤兔马。老板愣神不解!老者遂笑曰:脱缰嘛——“良姜”一味也!</h3> <h3>老板急忙倒茶敬烟,解释说,昨天良姜用完了,今早熬汤起的早,真还没顾上去买。</h3><h3>老翁说,我喝了几十年的汤,谁家汤里少啥缺啥我喝三口便知,做生意万不可疏忽细节而失了口碑呀!从此老板和老翁交上朋友,经常请他到店品汤指导。</h3> <h3>洛阳人喝汤,不大讲究饭店的环境和餐具,老洛阳喝汤有三条传统习俗,那就是蹲着和座着不一样,店内和店外不一样,大碗和小碗不一样。洛阳人喝汤讲究是粗旷、豪爽、自由、随意、要的是那种原始的随意食俗。他们认为如果坐在装饰豪华,桌椅餐具讲究的饭店喝汤,反倒没有蹲在店外,用粗糙的大黑碗喝汤更加豪爽和惬意,更有味道。因此,在洛阳大小不同的汤舘,每天有不少穿着光鲜的老板和食客,不在室内桌子上喝汤,反而蹲在店外,虽说不雅,但他们心里有说不出美。目前洛阳还真有汤馆的名字叫《大黑碗牛肉汤馆》用的就是上世纪传下来的大粗碗。</h3> <h3>洛阳人对汤的喜欢已达到痴情的程度,有朋友自远方来,首先带领你去喝最有名的汤,品赏洛阳的饮食文化。因而也形成了周边县区的汤文化,除巿区外周边的孟津的铁谢、宜阳的韩城、伊川的白沙、嵩县的田湖,偃师段湾的牛羊肉汤也很有名气。</h3> <h3>洛阳人为啥喜欢喝汤,坊间有许多版本都无不有道理,首先是洛阳地处中原,小盆地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暑,气候干燥少雨,形成了对各种汤水的需求,洛阳各种汤馆熬汤,都有自已独特的密方,大都有二十多种调料和中草药配制而成,这些中草药大都有滋补理气的作用,对人有一种保健理疗作用,能让人痴迷和上瘾,无怪乎洛阳人对汤情有独钟。</h3> <h3>洛阳的汤既是大众百姓饮食、也是社会各阶层人也可体面享用的风味小吃,洛阳为十三朝古都。据说,说当年上京赶考的举子多居住在东关大石桥一带,这些贫苦人家的子弟,上京赶考多带有干粮(烙饼),因此东关一带行成了无数汤馆,专门为这些学子服务,又可口又经济实惠。同时为早起进城办事、务工、卖菜的人员提供一顿可口的快餐,特受百姓欢迎。</h3> <h3>全国各地小吃快餐,唯有洛阳的牛羊肉汤可以边吃边续汤,老百姓带两个冷馍就可美美享受一顿热腾腾的早餐,这一点让外地游客羡慕不己,彰显了洛阳人的厚道和大气。</h3> <h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碗汤温暖一座城。洛阳人和汤的不解之缘,源远流长,千古传承,形成了洛阳独有的汤文化,看那味道鲜美的高汤出炉,香喷喷的热汽四溢,乳白的汤,红艳的辣椒油,翠绿的葱花,让人食欲大增,食客们围坐四周,嘴角流油,满脸冒汗,发出幸福的呲溜声,也是古都洛阳一道美丽的风景线。</h3> <h3>作者简介:</h3><h3><font color="#39b54a">左永生,河南洛阳人,网名诗乡墨韵,在企业作策划宣传工作,偃师巿作协会员,偃师古风研究会顾问,洛阳洛神诗词学会会员,高龙文化诗社社长。自幼酷爱文学,尤其以写农村乡土文学题裁为专长。</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编 辑:严 君</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