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选择看这本《天行者》,是因为它是一部描写教育题材的小说,也因为它曾经获得过矛盾文学奖。</h3><h3> 故事讲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三个大山里的民办教师终其一生为实现当地高考零突破所做出的卓绝努力,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教育体制下民办教师生存的艰辛,表达出了最最普通的劳动者身上散发出的善之光。</h3><h3> 生活中有一句话叫做人穷志短,我理解其义是指,在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都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候,所谓的仁义道德、理想信念云云都不值一提,因为这就是人的本心和本性。然而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一部分人还可以在不能独善其身的境地下做到兼善天下,所以感动是从生命在最卑微时所展现出来的伟大意义。</h3><h3> 时至今日,教师打拼一生为自己追求的最大利益也无外乎工资和职称,即便在物质高度发达、生存已毫无挑战的当下,试问还有几人能做到为了公正、为了成全而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小说中的三个民办教师余校长、孙四海、邓有米更是在那样的艰难困苦中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他们把彼此形容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要么一荣俱荣,要么一损俱损。这让我想起了孟子说过的一句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我们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越是在困境,就越是考验人的本质,“教师”的含义和使命使故事的主人公诠释了什么是善端的源。用小说中余校长的话来讲,“公办教师把学生当做是学生,而民办教师把学生当做是自己的孩子。当民办教师的,什么本钱都没有,就是不缺良心和感情,这么多孩子,不读书怎么行呢?”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也要让每个孩子都上学!“不缺良心和感情”,短短的七个字,道出了《天行者》的真谛!</h3><h3> 时代太容易被遗忘了,上世纪急剧变化的最后三十年,给太多的人打上了物欲横流与金钱崇拜的记忆。但历史不会忘却,如果没有那些水平不高的乡村教师的哺育,二十一世纪的乡村心灵,也许还只是一片荒漠。</h3><h3> 我喜欢这部小说,哪怕从头至尾都没有一处起伏跌宕的剧情,但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里则是满满的感动!就像书中学生李子写给母亲的这一首诗: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了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就像书中的余校长,在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大山里,依然每天都领着孩子庄严的升国旗、降国旗、升国旗、降国旗……</h3><h3> 时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才辈出,回首来时的路,每个国人都不应忘记曾经一穷二白却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为教育事业默默做过嫁衣的民办教师们。也许是体制问题,也许是生不逢时,他们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灯枯油尽,却谱写出了中国发展的灿烂华章。</h3><h3> 上午参加全市教育大会时,感动依旧!想起习总书记对老师的殷殷期望,他把教师比作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他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我想,二十一世纪最美的两个字也应该是“教师”吧!值此第35个教师节之际,对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一线的老师们道一声——节日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