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前言</h1><h1> 2018年9月25日至9月29日,在母亲的率领下回四川探访父亲的故里。五天的日程,除了往返的2天,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我们去到广安乡下祭祖、在重庆和亲人们团聚等等。短暂的时光,去来匆匆,随手拍下了一些照片,以留住点点滴滴的故乡记忆。</h1><h1> 父亲祖籍四川省广安县大兴乡(现为广安市大安镇大兴村)。父亲少年时便离开故乡外出谋生,辗转漂泊到了武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父亲随支援贵州建设的队伍,带着家人离开武汉来到了贵州,定居凯里。</h1><h1> 故乡在我的脑海中是模糊的,仅仅从父亲的口述中略知一二。父亲生前常跟我说起故乡,他的语气中、眼神里无不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当时年轻不醒事的我却不能体会父亲那种魂牵梦绕的思乡情结。</h1><h1> “月是故乡明”,一样的月亮,在不同人心中折映出的是不一样的心境。最圆的月亮永远是在故乡,皓月映照的那遥远故乡,那山峦、那溪流、那村野······,却是远离故土的人们的心灵归宿。</h1><h1> 探访故里,祭祀祖先,掬一把故乡泥土,带回细细洒在父亲的墓上,了却父亲生前遗愿,也给心灵一丝丝慰藉。</h1><h1>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心底留藏故乡的情。乡愁是一份美丽眷恋的情怀,记住乡愁,留住我们的根。</h1><h3><br></h3><h1> 写于2019年9月-中秋</h1><h3><br></h3><h1>注:本书中照片拍摄于2018年9月份,编辑成四个篇目:《广安行祭祖》、《欢聚一家亲》、《游览红岩村、邓小平故里》、《重庆山城掠影》。</h1><h3></h3> <h1> 篇目1《广安行祭祖》</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