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题记》</h3> <h3>进入夏季大、小暑七月,一行摄友二十五人行摄“千里之外”新疆天山南北。</h3> <h3>摄友们,一路欣赏美景,一路找寻和等待最美、最佳光影,抓拍精彩瞬间……</h3> <h3>《五》——(上集)</h3><h3><br></h3> <h3>沿途,众摄友一直追求“夏日风情”的光影魅及人文精神,收获了颇多瞬间,更收获了无“美景美图”和惊喜!</h3> <h3>一、离开《阿瓦提刀郎部落》,大巴没走高速,改为国道。沿着昆仑山山脉,“村寨、农田、绿树、红顶农宅”,“蹲坐路边村头聊天的老汉、村路口等候过路车辆的村妇和小孩”,好一派塞外风光、人文美景。</h3><h3>途经巴楚三岔口、阿图什、多恰、喀什道口、喀什葛尔,进入喀什市古城区。</h3><h3>傍晚七点半钟,封锁已久的、等待拆迁改造的、高台古民居岗哨撤回(事后得知),摄友趁此空档拍摄千年喀什《高台古民居》、《吐尔曼旧城古道》。</h3> <h3>注:由于景点较多、篇幅较长,喀什游记分为上、下篇(两集)。</h3> <h3>《高台古民居》远古时代,曾经和现在的《喀什葛尔古城区》连为一体。因山洪爆发、冲击而断裂,遂渐分割成东、西两片城区和民居区。是座独特耸立在平原之上、沿山崖拾级而升高,挨家挨户连体建筑群的,具有防范自然灾害和侵略的民居“小城”。</h3> <h3>喀什,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之地,形成城廓集市已有2100年之久。可谓:历史悠久,风情独特,被誉为“最后的西域、活着的化石”。</h3><h3>喀什葛尔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区,人们都说:“到了新疆,若没有去喀什,就等于没走过新疆。”</h3><h3><br></h3> <h3>高台古民居区有多个出入口,最具特色的是南面入城古道,有数十级分两个弯口的、便于上下行走的砖石步道,还设置清晨起敝开、夜晚关闭的门楼。</h3><h3>高台内有街道、市井、商铺、巴扎、街心花园广场。民族特色民居风格鲜明,有些街道、小巷、民居院内栽种有花草、树木,别有洞天。</h3> <h3>《高台古民居》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砖房。</h3><h3>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弯弯曲曲、忽上忽下的五十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晕头转向或迷路。</h3><h3>目前,古民居已无人居住,各个巷道口已封闭。估计,今后会开发成古民居旅游景区。</h3><h3><br></h3> <h3>我曾沿着一层屋脊上,为了取得不同美景,大胆跨步走上二、三、四层楼屋顶。据说有千年的泥草混合物的平面型略有高低的屋顶(原住居民除凉晒农作物和衣服,还是捷径道路,居民不离家门,不走巷道,可以从层层叠叠的房顶和楼梯之间,串门和购物)。</h3> <h3>高台民居内有许多土石路面的巷道,宽一点的能走毛驴车,窄的两人并肩难行;街巷长的有数百米,短的几十米就到尽头。街巷东转西折,南弯北错,迂回曲折,看似路尽,却柳暗花明又一巷……</h3> <h3>恰逢“红衣少女”在拍照,摄友们凑热闹,也抓拍了几张……</h3> <h3>摄友们,有幸在古民居升级改造前,见证了经千年历史沉淀的喀什葛尔古民居原貌,也留下“古老的传说”……记忆!</h3> <h3>二、《艾提尕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清真寺之一,号称“远东第一”清真寺,也是国内穆斯林们心中所向往的“麦加城”。</h3><h3>清真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花园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每到伊斯兰的节假日,正殿、外殿都挤满成千上万的人,虔诚的信徒们在这里祷告……</h3><h3><br></h3> <h3>在《艾提尕清真寺》内外,都巧遇“红衣少女”。摄友们都称赞红衣少女,无偿提供影像;机遇难得,纷纷拿起相机抢拍美图。</h3> <h3>大殿内的石榴挂毯,是当地一个绣娘,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手工制作,象征着各民族人民要像石榴耔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h3> <h3>三、清真寺前广场是古城的公共活动场所(相当于上海的人民广场),能容纳五万多人。周边有工艺品一条街和商铺,东面有地下通道(小商品市场)可直接进入喀什古城景区。</h3><h3>闻名遐迩的“诺鲁孜节”万人萨玛舞表演赛就在这里举行(吉尼斯世界纪录)。“萨玛舞”是喀什市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维吾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欢庆集体舞。</h3> <h3>四、在艾提尕大清真寺左侧深巷子,有一家百年老茶馆,这家茶馆见证了喀什百年来的变迁。这幢具有典型维吾尔风情的两层建筑,浓缩了喀什好几代人的美好记忆,也印满往来的足迹,百年老茶馆如今已经成为喀什的地域名片,吸引着国内外慕名而来的游客前来“打卡”。</h3> <h3>摄友们走街串巷,不约而同,寻访知名的“百年老茶馆”。踏上承载百年的木楼梯时思绪万千……茶馆伙计迎面下楼拧桶装井水而上,茶馆内昏暗的灯光下,沿四周铺满了彩色地毯,其中散落着茶几,上面放着茶碗、茶点等。一些游客不习惯盘腿而坐,只得顺着坑沿或依偎着墙边上和墙角落而坐,边看手机边喝茶,做一个入乡随俗的“茶客”……</h3> <h3>人们品茶吃馕,唠叨家长里短、谈论八卦天下事,沿用着这种古老的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着天下信息,延续着丝绸之路上的故事……</h3> <h3>在茶馆的各个角落里,三三两两的茶客低声谈笑,互不打扰。而负责倒茶的伙计不停地穿梭其中,为茶客续茶。</h3><h3>温馨、宁静、和睦,这就是喀什老茶馆,一个茶客聚集地给我们留下的最真切感受……</h3> <h3>这里的空气是热烈奔放的,也是慵懒舒适的。维吾尔族人弹着都塔尔(都塔尔是维吾尔族唯一的指弹弦乐器,可以独奏,也可以与手鼓一起为歌舞伴奏),跳着民族舞,而茶客盘腿坐着,眼前茶碗热气摇曳,耳边音乐和时光流淌,如梦似幻,仿佛瞬间阅尽世事繁华……</h3><h3><br></h3> <h3>后记:《2019行摄天山南北夏日风情》游。这一路,行程满满,注定不“平凡”。在新疆天山南北,古丝绸路上,众摄友用二十多天时间穿越千年时光,走过了一条历史与时代交织、梦想与现实激荡的“夏日风情”、“绿色长廊”,留下了许多“难忘瞬间”……</h3> <h3>此次行摄游,坦言说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h3><h3>每当捕捉、收获美景美图,每当看到无与伦比的景致、似梦如幻的“仙境”,每当偶遇惊奇和惊喜、追寻到天山南北的光影魅力及人文精神。此时,劳累一扫而光,也许“快乐”的“真谛”就是这样……</h3><h3><br></h3> <h3>编后语:</h3><h3>(一)、《美篇》投稿人按姓氏排列,不分先后。王大洪、王龙兴、平凡、卢巧文、李滢、陈志伟、单启芳、钟李、徐建社、唐麟琪等二十五名摄友。</h3><h3>(二)、《美篇》中所选用“片子”,暂不具名。</h3><h3>(三)、如有雷同,纯属偶然,请阅读者谅解。</h3><h3>艺术指导:徐建社、王龙兴</h3><h3>策划:唐麟琪</h3><h3>编审:投稿老师(不具名)</h3><h3>文字:唐麟琪</h3><h3>编辑:唐麟琪</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