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耕雨读

一路走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书,是一种很个人的行为,也是一种生活情趣,有的人作为职业和研究的需要,有的是为了著书立说追求功名,还有的是为了累积知识丰富自己,而我喜欢读书,纯粹是一种消遣和放松,读书可以不受外界环境的缠绕,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自读书的时候,安静自在,穿越当下,走进另外一个时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很欣赏高洪雷在《另一半中国史》后记中说的话“阅读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与品味;阅读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的生命长度,一定可以增加我们的生命宽度与厚度;阅读不一定能使我们富有,但一定可以使我们变得智慧与充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时候读书人教导学子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孩子们好好读书,成为有用人才,追求知识的人其实是很贪婪的,如同生意人每天都在想着能挣更多的钱,有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精神上的,后者是物质上的,从古至今多少莘莘学子,他们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才有了囊荧映火和凿壁偷光的传说。当年乔冠华曾在清华图书馆与钱钟书相遇,两人如同走进了苛求知识的乐园,发誓要横扫清华图书馆!文人对书的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是消遣,我对读书也就没有什么方向,凡是感兴趣就读,看的书就很杂乱,但基本以历史和人物传记两大类为主。我不看小说,尽管都是文学作品,总感觉那都是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就最近几年才有充足的时间读书了,之前虽然喜欢买书,工作原因,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书柜里的书大多都没有完整的读过,没有静若秋水的心看来是很难进入书中去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一向崇尚节俭,在时间上也从不浪费。有的人把时间换成了金钱,有的换成了地位,还有的换来了知识,回想自己这些年的时间兑换的仅仅是从书中获取的一点间接的阅历和花白了的头发,别的一无所获,就像一个两手空空的猎人,我这才更深的理解了英雄落魄美人迟暮的真正含义。刘晓庆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身体、知识和亲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常说男儿须五车书,尽管古人说的是竹简,信息量不能等同于现在的纸质书,估计我连半车也不到,这不免让我有一种欠了自己一笔债的感觉。退休后的最大不同就是有了很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国家图书馆就像一个书的海洋,是山东老家小城市中不可比拟的,我有幸成为这里的客户之一,在这里用廉价时间资源获取丰厚的回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图,这个中国最大的图书馆,书的海洋,知识的源泉,学子们的乐园,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类的书。今后的数年,我可能便是这里的常客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