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丹麦与德国游记(五):柏林,一个难以用一个词概括的城市

李毅

<p>柏林(Berlin),德国的首都与心脏,也是它最大的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古典与现代、战争与和平、热战与冷战、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保守与开放、幽默与严肃、美食与快餐、高雅艺术与涂鸦文化交织在一起,应有尽有。很难用几个字或一句话放在标题里以恰当地概括它的特点。</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h3> <p><b>柏林简史</b></p><p>柏林在欧洲并不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城市,它是公元十三世纪才开始建设的。1237年,施普雷(Spree)河北岸和现在的博物馆岛部分共同组成了柏林市,但紧接着的自然灾害、瘟疫和战争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一直到弗里德里希·威廉(Friedrich Wilhelm)一世到四世统治的普鲁士王国时期(1688-1861),柏林的各个方面才有了较快的发展。柏林被改建为城市要塞,首次建成了最具普鲁士典型风格的建筑,即现在“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两旁的宏伟建筑群。19世纪中期以来,柏林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口数量也迅速上升。</p><p><br></p><p>但是,同一时期,现代意义的德国作为一个国家并不存在。德国民族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962-1806年的第一帝国(The First Reich),当时德国是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的一部分(见下图)。在这个王朝的后半期,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重创了它存在的基础(请见本游记下一篇:威腾堡,宗教改革的圣地),最终导致其于1806年解体,变成了若干个小国家。</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欧洲诸国(图来自网络)<br></p><p><br></p><p>1862年,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 被普鲁士国王任命为首相,他以铁血手段于1871 年把若干说德语的小国家(瑞士与奥地利除外)联合起来,成立了德国联邦,柏林成为首都,这是德国民族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第一次统一,称为第二帝国(The Second Reich)。第二帝国虽然只存在了47年,但德国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国民生产总值是英国和法国之和,仅次于刚刚崛起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工业强国。</p><p><br></p><p>这段时间,柏林蓬勃发展,成为大都市,德国也变得野心勃勃。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多个国家都有干系,但由于德国处于扩张阶段,被认为是挑起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帝制垮台,成立了民主共和的魏玛共和国(Weimar Republic)。这个软弱的共和国,只存在了15年(1919-1933)就崩溃了。<br></p><p><br>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建立了第三帝国(The Third Reich),到1945年5月2日战败,共存在12年。这期间,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进攻,柏林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二战后,德国被分为苏占区的东德和美英法占区的西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苏占区的东德和美英法占区的西德(图来自网络)<br></p><p><br></p><p>虽然整个柏林市都在前苏联控制的东德境内,但除前苏联外,美国、英国和法国在柏林都有占领区。后来,美英法占区合并为一个,柏林被分为西柏林(美英法占)和东柏林(苏占)两部分。为阻止东德居民通过不设防的分界线进入西柏林,1961年8月13日,东德建起了柏林墙。柏林成为冷战的聚焦点。下图为柏林墙路线图。</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色线为柏林墙路线(图来自网络)</h3> <p>1989年11月9日深夜,东德被迫宣布开放柏林墙。1990年6月13日,东德政府开始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柏林墙被完全拆除,柏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德国第二次统一,柏林再次成为首都,重新成为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p><p><br></p><p><b>我们的柏林三日游</b></p><p>由于柏林有大量的博物馆和历史名胜古迹,我们特意提前买好了三天的包括交通的柏林参观通票(Berlin Pass),它包括柏林的几十个景点与活动。例如:随上随下观光车(Hop on Hop off Tour Bus)、施普雷河观光船(Berlin River Cruise)、柏林步行参观(Berlin Insider Walking Tour)、派加蒙(Pergamon)和博得(bode)博物馆、柏林大教堂(Berlin Dom)、国家艺术馆(National Gallery)、世界上最大的积木园(Legoland Discovery Centre)、柏林地牢鬼屋(Berlin Dungeon)、查理检查站(Charlie's Check Point Museum)、水上乐园与海洋生物(Aqua Dom and Sea Life)、自行车游(Bike Tour)、魔术博物馆(Magic Museum)、间谍博物馆(Spy Museum)、电影博物馆(Museum for Film)、蜡像馆(Madame Tussauds)等等。购买参观通票不一定经济划算,建议要去柏林的朋友根据自家人的兴趣、时间等各方面具体情况,参考Berlin Pass网站(<a href="https://www.berlinpass.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网站链接</a>)的介绍,来决定是否需要参观通票。</p><p><br></p><p>虽然6月6日坐一夜火车很疲劳,但在7-9日三天,我们还是完成了计划进行的大部分活动。当然,后来发现大多数时候都在走路,不太需要交通票。</p><p><br>第一天因为头天晚上坐火车没有休息好,不想走太多路,选择了随上随下观光车、施普雷河观光船等活动,顺便参观了查理检查站。傍晚参观了联邦议会(Deutscher Bundestag)大厦(Reichstag Building),这个活动是免费的,不包括在Berlin Pass里,但参观议会大厦顶层需提前网上免费预约(<a href="https://www.bundestag.de/en/visittheBundestag/dome/registration-245686"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网址链接</a>)。</p><p><br></p><p>第二天的活动是历时约五个小时的步行参观(Berlin Insider Walking Tour),傍晚听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音乐会是单独购票的。音乐会后去露天啤酒园(<a href="https://www.prater-biergarten.de/en/"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Prater Biergarten</a>)喝啤酒。</p><p><br>第三天参观派加蒙博物馆、柏林大教堂、国家艺术馆、积木园、柏林地牢鬼屋。博得博物馆计划要去的,但因时间关系没有成行,很遗憾。晚饭到Rick Steve推荐的Zum Schusterjungen餐馆吃炖的猪肘子。</p><p><br></p><p><b>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6月8日晚)</b></p><p>在所有活动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听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我们家人都是音乐爱好者,柏林爱乐乐团(Berli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交响乐团之首,听一场它的音乐会,体验由德国的交响乐团演绎的贝多芬,是我年轻时的梦想,这次有机会当然要圆梦。这个活动不含在Berlin Pass里。我们在2月底定下飞机票后,三月初就 买了四张6月8日晚7点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的票,这是6月7-9日三个晚上唯一一场有贝多芬作品的音乐会。</p><p><br></p><p>6月8日晚6点半,我们提前到了音乐厅。在外面照了几张相后进到里面参观,幸运地看到了指挥大师卡拉扬的头像,他在1956年至1989年期间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卡拉扬和小泽征尔是我年轻时的偶像。节目单印刷精美,5欧元一份,但遗憾的是全是德文,看不懂。英文只给了一张纸的简要说明。音乐会除贝多芬(Beethoven)第四钢琴协奏曲外,还有海顿(Haydn)和舒曼(Schumann)的作品。Daniel Barenboim的指挥感染力极强,女钢琴家Maria Joao Pires在贝多芬钢琴协奏曲中的演奏如行云流水,美极了。整个音乐厅爆满,盛况空前,这是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音乐厅极好的音响效果及观众的高素质都给我们印象很深。因为演出开始后禁止照相和录像,相片不多。</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厅门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厅内部大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指挥家卡拉扬1956年至1989年期间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h3> 威廉·富特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年1月25日-1954年11月30日),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他于1922-1945及1952-1954年期间任柏林爱乐乐团指挥。他虽因在1942年为希特勒庆祝生日指挥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而被世人所诟病,但仍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爱乐乐团演出大厅(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爱乐乐团演出大厅(2)</h3> <p><b>柏林步行游(6月8日白天)</b></p><p>其次,我们很喜欢柏林步行参观活动(Berlin Insider Walk Tours)(<a href="https://www.insidertour.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网址链接</a>)。步行参观有很多主题和路线,我们选的是The Famous Insider Walk(著名景点步行参观),这条路线的起点是哈克什市场(Hackescher Markt),终点是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全程大约5个小时,导游领着把柏林市中心最主要的景点走了一遍。虽然不进入各个景点或建筑里面,但把各个景点或建筑的历史都做了简单的介绍。我们那天的导游是Barnaby,英国伦敦人,政治学硕士。他个子很高(2.05米),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不容易走丢。他那伦敦腔的英语不太好懂,但两个孩子喜欢。走得很累,但收获很大。如果有更多时间,我们会付费再参加一个步行参观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left;">威廉皇帝纪念教堂(Kaiser Wilhelm Memorial Church),也叫断顶教堂。建成于1890年,在1943年的空袭中被炸去顶部。</p><p>在正式出发之前,导游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教堂。</p><p><br></p> 哈克什市场(Hackescher Markt),拱顶上是火车轨道,火车在这里有一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过Spree河上的Friedrichs桥。背景是柏林大教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博物馆,又称历史博物馆, 在柏林大教堂西北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艺术市场,在Spree河边。站在Schloss桥上拍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国家歌剧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堡(Humboldt)大学主楼</h3><div>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创办于1810年,它改变了过去欧洲大学从教会学校转型的模式,在建校之初就确定了“教学科研合一”、“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洪堡精神,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截止2018年,洪堡大学共有55位校友、教师及研究人员获得过诺贝尔奖。<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堡大学教学楼</h3> St. Hedwig教堂,由Friedrichs大帝所建,目的是促进天主教与新教的融合。 图中两个一模一样的建筑位于Gendarmenmarkt广场两侧,近处的这个是法国教堂,远处那的个是德国教堂。 Gendarmenmarkt广场正中间是柏林音乐厅,相比之下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厅就太简朴了。 查理检查站(Charlie Checkpoint)。美英法占据的西柏林和苏联占据的东柏林之间的过境卡。照片里士兵相竖立的地方就是当时的岗亭(Guard Booth)所在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iederkirchner街上保留下来的柏林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人脸不知是谁</h3> 上图看起来十分普通平常,四周的公寓楼围着中间一片空旷地,形成一个大院子。要不是导游说,谁能想到地下是希特勒当年的指挥所。希特勒和爱娃在下面的地下掩体里自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下掩体结构说明</h3> 从地下掩体处向北穿过一条街,就是犹太人大屠杀纪念地。为了确保那段历史不再重演,德国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2711个棺木形状、没有文字、没有雕刻、没有装饰、大小高低各不同的灰色柱体占了柏林市中心的一整个街区,在人最多的地方用最普通、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被迫害的犹太人冤魂的无尽追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一组有两米多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勃兰登堡门</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美国大使馆和旅游信息中心在其两边。<br></div> <p>勃兰登堡门是我们步行游的最后一站。我们在这里跟导游和团员们相互祝愿旅途愉快,分手别过。</p> <b>德国国会大厦(Reichstag Building)(6月7日傍晚)</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国会大厦</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国会大厦的建设开始于德国第一次统一的1871年。在1872和1882年两次通过招标决定设计方案,1894年建成。1933年1月,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当时叫魏玛共和国)。他为了获得绝对的权利,想实施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特别授权法,该法律规定总理可以不通过议会自行制订规章以代替法律,但授权法需议会三分之二的多数议员通过才能生效,而希特勒的纳粹党在议会中只占有32%的席位。纳粹通过1933年2月27日的国会纵火案,疯狂打压其他政党,再加上胁迫或贿赂的手段,最后强行通过了特别授权法,建立了纳粹独裁政权,把德国和世界带入了战争的深渊。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图来自网络)</h3> 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德国政府为了重新修建经历了百年沧桑与战火的国会大厦,进行了国际招标,英国建筑师诺曼·弗斯特爵士的方案中标。它在国会大厦内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玻璃穹顶,有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和裸露的全钢结构支撑,参观者可以通过它到达50米高的瞭望平台,眺望柏林的景色。夜间,穹顶从内部照明,从而为德国首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 <h3 style="text-align: left;">国会大厦内这个“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同时,又为了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圆顶的内侧安装了可移动的铝网,由电子计算机按照太阳的运动自动调控位置,其能源来自于国会大厦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会大厦顶上的参观平台,可眺望柏林市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国会大厦顶上看斯普雷河</h3> <b>柏林大教堂(Berlin Dom)(6月9日上午)</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大教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林大教堂内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大教堂顶眺望柏林市容</h3> 从大教堂顶看教堂正面的广场Lustgarten。据说当年希特勒特别喜欢站在广场右边老博物馆(The Old Museum,又称历史博物馆)前的台阶上发表演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这个角度俯视略带一点巴黎圣母院的肃威感。</h3> <b>随上随下观光车(6月7日上午)</b> 6月7日是我们到柏林的第一天,我们乘随上随下观光车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些主要景点,坐观光船看了Spree河沿岸的建筑和景色。虽然随上随下观光与步行游欣赏的景点有部分雷同,我们却感觉这两个活动很有互补性,更能加深我们对柏林的了解。 <div style="text-align: left;">柏林胜利女神柱(Victory Column),与勃兰登堡门背面遥遥相对。</div><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名的街头艺术</div><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观光车上望Spree河</div><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色老市政厅</div><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市政厅</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圣玛丽教堂和电视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知名街景</h3> <p><b>一小时游船(6月7日下午)</b><br></p><p>和伦敦、巴黎很相似,柏林也有一条河把这个城市一分为二,它叫施普雷(Spree)河,河上一座接一座的桥把河的两岸连接起来。这条河由东向西穿过柏林大部分市区后汇入哈弗尔(Havel)河。有很多公司在运营乘船游河(Berlin River Tour)。与Berlin Pass合作运营乘船游施普雷(Spree)河的是一家小公司,叫BWSG,它家泊船的地方离柏林大教堂不远。时间虽只有约一个小时,但包含了精华景点。从船上看一些著名景点,视角很不一样,很推荐这一活动。</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游船上看Spree河岸上休闲娱乐的人们。</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船经过的桥(1)</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船经过的桥(2)</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船经过的桥(3)</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船经过的桥(4)</h3> <b>其他</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得(Bode)博物馆。因时间紧张,此次德国游没能进去参观。(6月7日从游船上拍的照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派加蒙(Pergamon)博物馆内部一瞥(6月9日上午参观)</h3> 国家美术馆(6月9日上午)。我们进去看了,收藏品和巴黎的美术馆不能比。感觉德国人更强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在欧洲不是最好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暮色中的波茨坦广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波茨坦广场也保留了几块柏林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拿大大使馆在波茨坦广场火车站边,还挺醒目的</h3> 柏林地牢鬼屋(Berlin Dungeon)(6月9日下午),是两个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个活动。我们三年前去英国伦敦参观伦敦地牢鬼屋(London Dungeon)时她们就超级喜欢,这次也不例外。每天的英文只有两场,其他都是德文的。整个活动大约两小时(<a href="https://www.thedungeons.com/berlin/en/"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网址链接</a>)。观众要分批进入,每批二三十人。观众被带入数个经特殊设计的剧场里,里面昏暗,仅有的一点灯光象鬼火一样。故事大多和凶杀有关,有的场景有点恐怖,观众可能是演出的一部分。小女儿活泼好动,在每次需要观众志愿参加时她都举手,三次被点上去协助演出。活动入场后禁止摄影。 Legoland(积木园)(6月9日下午)。面积很大,所有东西都是积木搭成的,非常漂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ree河岸边的塑像栩栩如生,咋一看还以为是人坐在那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组塑像也在Spree河岸边,离上面那组雕像很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随处可见的自行车</h3> 柏林中央火车站面对Spree河,我们几次经过河上的这座桥回火车站边上的旅馆。 <p><b>吃喝</b></p><p>Prater Biergarten是1837年就开始营业的户外啤酒园,深受柏林人喜爱,生意非常兴隆。6月8日晚我们听完音乐会后快10点才赶到,已经快打烊了。吃点香肠,喝点啤酒,爽。发现德国芥末和在加拿大常吃的法国芥末味道很不一样,好吃。<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室外啤酒园Prater Biergarten</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啤酒</h3> 6月9日晚餐去了Zum Schusterjungen吃炖的猪肘子,味道正宗,入口即化。 猪肘子<br> 我们在柏林吃第一顿晚饭时闹了笑话。北美餐馆都会免费给客人冰水喝,但在德国不是这样,水是要付钱的。在柏林的第一晚,因为又累又饿,顺道进了一家中国自助餐馆。吃了一会发现没有水喝,找服务员要,被告知即便是从水龙头接的水也是要另外付费的。在北美喝惯了免费冰水的我们吃惊不小。本来想喝点汤解渴,但发现自助餐厅所有汤都做得非常咸,一口都喝不下去。进一步了解,从水龙头接的水2欧元一杯,可是啤酒300毫升只要3欧元,500毫升4欧元,喝水明显不如喝酒。从此,我就开始了午饭晚饭都要喝酒的行程。这时才真正体会到当初决定不租车开是多么英明。 <p><b>住</b></p><p>我们在柏林住的旅馆是中央火车站旁的MEININGER Hotel Berlin Hauptbahnhof。是简易旅馆,没有空调,如果天热想开着窗户睡觉可能会感觉有点吵。四人家庭房有两个上下铺,两个孩子喜欢睡上铺。自助式早餐每人7.9欧元很不错,食物品种丰富,物超所值。<br></p> <p><b>一些观后感</b><br></p><p>在参观历史文化艺术类的建筑时,我们的感觉比在伦敦和巴黎要差很多,想来可能有这么几个主要原因。第一,德国建国较晚,现代意义的联邦德国1871年才成立,那时世界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瓜分完毕,德国从其他国家抢掠的东西不多,所以他们的博物馆展品与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不能比;第二,形象思维不是德国人最擅长的,但若论抽象思维,恐怕没有哪个民族能和日耳曼民族比;第三,中国大陆对德国的人文艺术介绍不够,使我们对德国的历史人文艺术知识非常匮乏。例如,在柏林国家艺术馆,感觉德国的画家可比意大利法国的名气差远了。整个馆内德国画家的作品很多,但我们对作者都不太了解。有点名气的如莫奈等,又不是德国人。<br><br>再如,我们进去看了柏林大教堂,并登上了它的塔顶。虽然教堂不论外观还是内饰都非常华美,但不论怎么都找不到在巴黎看巴黎圣母院和在伦敦看西敏寺的感觉。原因可能是受雨果小说的影响太深,对巴黎圣母院有特殊的感情;伦敦的西敏寺葬着牛顿等大名人,也使我们对它有深深的崇敬。而在柏林大教堂,我们有点找不着这种联系。<br><br>又如,所有柏林导游书都说Pergamon(派加蒙)博物馆是必须要参观的,且在大多数博物馆收费很低或不收费的情况下,这家博物馆门票就要每人12欧元(包含在Berlin Pass 内)。但我们进去后也是找不着感觉。两个孩子走了一小点就不想动了,我们看了一会也兴味索然。究其原因,它展出的主要是古代巴比伦的遗物,和欧洲文化没多大关系,这和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是很不一样的。不过,对德国人把别人老祖宗的东西拿来当自己的宝贝展览这一点,既使我们感到奇怪,也使我们对日耳曼民族深深敬佩。在他们看来,三千多年前的精美文物,虽然不是自己民族的,仍然是宝贝。</p> <p>最后,给大家献上指挥大使卡拉扬指挥的“蓝色多瑙河”Youtube链接,希望大家喜欢。用不了Youtube的读者可用第二个链接</p><p><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qlLKBKFhg"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卡拉扬蓝色多瑙河YouTube</a><br></p><p><a href="https://tv.sohu.com/v/dXMvMTcyNjc1MTgyLzU4NjgyMjg2LnNodG1s.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卡拉扬“蓝色多瑙河”搜狐网</a><br></p> <p>===========================<br><br></p><p><b>上篇:</b></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d891bsk?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从丹麦哥本哈根到德国柏林(Berlin),一趟有惊无险的难忘旅程</a></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2cvsjae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返回第一篇:前言与策划</a><br><b>下篇:</b></p><p><b><a href="https://www.meipian.cn/2e0cm62m?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i>威滕堡(Wittenberg),宗教改革的圣地</a></b><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