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br> <b> 《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粗读后有感</b><br> ——华西信息智能公司PDP培训前作业题<br> <br></h3><h3> 年前突然被拉到一个微信群,说公司要邀请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王艳博士为我们年后做一个重要的培训。内容大概是行为风格方面的测试培训,有关知人善任、绩效提升、人才管理<b>、</b>潜能开发、及团队建设方面。自己受宠若惊,既惊喜又担心。惊喜的是能够参加学习总是一个好事情,我愿意去参加一些能力、业务或其他各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害怕的是学识才浅,不知怎样去应对才好。<br> <b><br></b><b>一、本人对PDP的粗浅认识:</b></h3> 企管中心总监安排后,自己就抽空抓紧做了点功课,通过查询基本了解了一下有关PDP方面的概念及粗浅知识。<br> 1.自己查到的概念:PDP是行为风格测试的一项工具,英文简称Professional Dynamitic Program。行为风格是指一个人天赋中最擅长的做事风格,并且区分了天生本我、工作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br> PDP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统计科学研究所、英国Rtcatch行为科学研究所共同发明:它可以测量出个人的「基本行为」、「对环境的反应」、和「可预测的行为模式」。25年来全球已累积有1,600万人次有效计算机案例,5,000余家企业、研究机构与政府组织持续追踪其有效性。其有效性已经透过4种研究方法被证实:结构、促成因素、预测能力及内容有效性,所有形容词的分辨可靠性超过86%。<br> PDP简易版则通过较直观的形式把人的性格大致分成了老虎型、孔雀型、无尾熊型、猫头鹰型、变色龙型等5种。不难看出PDP(简易版)其实和MBTI和DISC有很多似曾相识的维度。不过比较形象,让人容易想象:这几个动物性格实在是太明显和有独特个性了。比如孔雀好比MBTI中的E,外向型,好表现。比如老虎好比DISC中的D型,支配欲强,好胜心强。比如变色龙好比MBTI中的P型,适应能力强。比如猫头鹰好比MBTI中的S型,精确,细致,重视实实在在的数据。比如无尾熊好比DISC中的C型,敦厚老实,善良淳朴。是稳定的跟随者。不过无论如何,相对而言,PDP简易量表有其独特的直观特性,也方便记忆。<br> 2.通过做网页里的一个PDP行为风格的简单测试题,我的性格初步判断为变色龙,我看倒是有几分相似。也不知准不准,后续请老师帮我评判。<br> <br>您的测试结果:变色龙型(整合型1/2Sigma)<br> “ 变色龙”中庸而不极端,凡事不执着,韧性极强,擅于沟通是天生的谈判家,他们能充分融入各种新环境新文化且适应性良好,在他人眼中会觉得他们“没有个性”,故“没有原则就是最高原则”,他们懂得凡事看情况看场合。<br>前总理周恩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诸葛亮都是这种类型。香港和台湾是变色龙较多的地区。<br> 工作风格的优点:善于在工作中调整自己的角色去适应环境,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br> 缺点:从别人眼中看变色龙族群,会觉得他们较无个性及原则。<br> 变色龙型工作风格的主要行为:<br> 综合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的特质,看似没有凸出个性,但擅长整合内外资;没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形态,是他们处事的价值观。<br> 变色龙型的领导人,是支配型、表达型、耐心型、精确型四种特质的综合体,没有突出的个性,擅长整合内外信息,兼容并蓄,不会与人为敌,以中庸之道处世。他们处事圆融,弹性极强,处事处处留有余地,行事绝对不会走偏锋极端,是一个办事让你放心的人物。然而,由于他们以善变为其专长,故做人不会有什么立场或原则,也不会对任何人有效忠的意向,是个冯道式的人物。部属会难以忍受其善变和不讲原则的行为;当他们上司者,则会日夜担心不知何时会遭其“出卖”。<br> 变色龙型的领导人既没有凸出的个性,对事也没有什么强烈的个人意识型态,事事求中立并倾向站在没有立场的位置,故在冲突的环境中,是个能游走折中的高手。由于他们能密切地融合于各种环境中,他们可以为企业进行对内对外的各种交涉,只要任务确实和目标清楚,他们都能恰如其分地完成其任务。<br> 变色龙型的学员既没有凸出的个性,对事也没有什么强烈的个人意识型态,事事求中立并倾向站在没有立场的位置,故在冲突的环境中,是个能游走折中的高手。由于他们能密切地融合于各种环境中,只要教练制定明确的训练目标,他们都能恰如其分地完成其任务。<br><br><h3></h3><h3> <b>二、粗读古典老师《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后的初步感受,及课前作业完成情况。</b><br> 1.总体感受:<br> 年后上班第一天,突然说让读这本书,并有思考作业。时间有限,加之工作头绪多,肯定没有专门的时间细读,赶紧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在微信读书里看书,尽管说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发达,尤其是微信的订阅号和公众号,每天推送的信息量极大,心灵鸡汤到处都是,但确实像在网上和读书APP里的读者评价一样,此书都是别人偶然介绍、或者朋友推荐读了这本书,但普遍反应强烈。面对这个浮躁非凡的社会,就像有的读者说的,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像此书一样吸引了他花两天一夜去细读,甚至说感觉读完这本书觉得有一个人拿着锤子向他砸来,梦醒后感觉那个人就是他自己,或者有人说开始重新定位、设计自己。我也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上进、勤奋、努力想去做事的自己,另一个是堕落、不思进取、敢于平庸、懒散的自己。在外界环境、情绪转化的时候,会做出不一样的思考和决定。有时可能是一个积极的掌控者,有时可能随波逐流,愿意做一个被人看不起、甚至连自己也不愿直视的受害者。人性是有弱点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只有不断校正人生的航向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扬帆起航,长途跋涉、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br> 古典老师在这本书里谈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譬如:买房、爱情、工作、如何提升安全感以及如何才能成功等等。通过阅读,我产生好多对自身现状及未来的思考。或许会有一些担忧——对未来的担忧,但我也会克服它们,自信、快乐地生活下去。<br> 正如俞敏洪对此书的评价:让我们的生命有自己的价值。诚然,既然上帝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为何不珍惜?我们应当珍惜每一秒钟,换一种思考方式,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样你才会对生活充满无限的渴望与期待……<br> </h3><h3> 2.书中我喜欢的几段话摘录:<br> 坚守你的梦想,只要你一直在人生之路上前行,你就是成功的。因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当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换个方式去行动、换个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维里的墙”,你就会现“墙”外的世界更华丽,也许成功就是这样简单。<br> </h3><h3> 如果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二分之一,那么坏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三分之一,而完美的开始则什么都不是,因为完美的开始是永远不会开始的。<br><br> 突破现实生活的禁锢,着眼于长远与未来;突破心智模式障碍,找到全新的思考方式,原来生活是可以别样的过,原来成功的模式是用来学习与借鉴,而不是复制…只要你继续前行,你就在成功。因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当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我深知在我的思维中还有许多顽固的思维之墙,我所要做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拆掉思维旧墙。 <br> <br> 3.对第六章<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问题的粗浅理解和自身案列分析:<br> a.掌控者模式是:对待事情有自己的积极主张,可以面对压力,即使他本人从心里也不愿意去面对。他还是可以主动承担一定的责任。<br> 拥有这种模式的人们,他们对待身边不快乐的事情可以尽量使自己很快安静下来,并能客观的面对问题,进而解决它。如果现阶段无法解决的话,他们也可以安然接受。<br>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不管外界怎样地改变,下一步还是他们自己要去做的,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他们必须承受的。与其现在怨天尤人,发怒生气。。。还不如做好当下,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去面对现实,去努力解决问题。但求在这件事情过后,我们自己可以心满意足地说声:“我那时已经尽力啦”!<br> 对于掌控者来说:他们的内心是积极乐观的。每个事情都是生命的一件绝美的礼物,不管这个礼物是好是坏,他们都会积极的接受,安然的接受。我感觉他们这时候应该是带一点激动的心情的,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年轻、好奇的心!作为掌控者,他们更可能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的方法,勇于自省,敢承担责任。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一切,有动力去尝试新事物。</h3><h3><br></h3><h3> b.受害者模式是:对自己遇到的事情只是抱怨,感觉一切事情对自己都不公平,发生事情后,只是认为是其他人的错,逃避责任,逃避现实生活。逐渐的他们迷失在自己营造的幻想区域内,既享受这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美好,又哀怨生活的不公平。</h3> <h3> 还有,他们也通过安心做坏事来平衡自己的内心孤独,希望以此来获得社会的关注。另外,这些受害者模式的人们还可以轻松的获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他们还会享受其中,就像吸毒一样越来越深陷其中还乐此不疲,非常的逃避现实。。。<br>再者,他们会通过伤害自己来绑架他人,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引起其他人的关注。<br> 可是,事实上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着他们自己最亲近的人,也是对他们最好的人,到最后这些人只能是 -----可以亲近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也越来越怨恨社会。。。这些都是自己的因才得到的果。<br> 受害者的几个法则:推卸责任,保住面子。安心做坏事。让我们一起分享《凄惨故事会》。用受害来轻松获得同情和帮助。自我伤害,绑架他人。<br>c.拒绝受害,现在就掌控你的生命。坦然面对世界的不公平。积极的去做一个掌控自己的人。<br> 通过两个自身案列来说明掌控者模式优于受害者模式。<br> <b>自身案例一</b>:公司要求组织的跑步活动。自己从开始的受害者模式被动接受,不理解,不愿积极参加,到最后找到跑步的快乐,并坚持下来,变为我愿意,我要主动跑步的掌控者模式,并从中收到很多的益处。改变自我,树立自信,养成良好的习惯。2016年跑步2016公里,参加马拉松多次,勇于挑战自我去尝试百公里越野比赛。越努力越幸运。我觉得已经超出了跑步本身的意义,我想正向的能量是满满的。<br> <b> 自身案列二</b>:我的亲身经历,几个相处多年特别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一个几年没见面的朋友小李从外地来本市,只通知了其中的几个人说聚会见面,没有告诉暂且叫小王的人,因为他是一个只说大话从来没有行动的人。明天早上小李就要离开这里,回到他工作的城市,小王从其他渠道得知小李来本地却没有联系他,当晚打电话很生气的问住在哪座酒店,立刻打车来到酒店房间,其他的人都在和小李话别,小王当众大发雷霆把所有人都数落了一遍,说只有小李来了其他人才会出现,而平时他联络大家都不给他赏脸,说他也可以很好的招待大家。问大家为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只会说大话,以前的每次聚会他乱要东西,口气很大,最后结账时却装醉,等别人搞定了他就酒醒了。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模式,众人皆醒他独醉,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怪罪别人不和他来往。这是交际的大忌。凡事对人要真诚相待。这算一个受害者模式,不从自身找原因,怨天尤人,害人害己。<br><br><br><br><br>4.第八章<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需要你尝试>,对作者就成功与尝试 等待与行动 过去与未来得论述对自己2017年及更远的未来的一点小小启发:<br> <b> 成功与尝试</b><br> 粗浅的读了本书后,作者用鲜活的事例,简单平实的语言,从各方面给读者分析成功案例也罢,分析各种面对困难和现实的模式也罢,还有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及一些反面教材的运用。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惊醒梦中人,希望每一个读到本书的人能正视自己,客服和改变人性的弱点,当然我们要承认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多从客观找方法,树立和学习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多一点正能量,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像书中说的那样:上帝不需要你成功,只需要你勇敢的去做尝试。就像那句话一样: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h3><h3><b> 等待与行动</b></h3><h3> 与其不断给自己画饼,然后躺着不动,或者两分钟热度,不如步子小一点,目标低一点的实际行动。立刻去做并坚持下去。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h3><h3><b><br></b></h3><h3><b> 过去与未来</b></h3><h3><b> </b>有人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有人说只有总结过去的得失才能在未来更好的发展。有人说忘记不愉快的过去,甩掉包袱,轻装前行。我认为,都是对的,一个人,只有常常总结自己的得失。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毛病,不断地反思走过的弯路,多看社会的温暖面,不要钻牛角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知识来武装头脑。还要有强大的内心和自信,敢于面对不同的意见,诚恳虚心,努力去拼搏,不论成功大小,总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h3><h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唯有结合自身,才能有所收获,不然全是空谈。</h3><h3> 通过粗浅的阅读本书,结合自己所处的公司,其实华西公司早在2015年初,就非常系统的想做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开展的一些活动和企业文化积分制的建立,都是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华西的高管也很重视团队的建设。我想不管多大或多小的企业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源源不断的企业文化的传承。我从来相信一个强大的企业,肯定需要强大的战略支撑和很好的企业文化来让它永远保持活力,不断发展。当然,这个过程可能很难推进和坚持,并得到大多数员工的理解、重视、认识,积极去融入其中。</h3> <b>个人2017年的几个具体的小目标:</b><br> a.通读六本对自己有意义的书,并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可以使人明理。<br> b.继续坚持跑步,2017年计划跑量2017公里。总要比去年进步一点点。跑步的好处不在跑步本身,更重要的是树立自信、自律、我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好处太多了,不在赘述。<br> c.在工作上要多加强学习,向领导学习,身边的同事学习,向合作伙伴学习,俗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把学习当终身爱好来做,多掌握的东西不是坏事,总有能用上的地方。这里面要细化,切实可行并能落地的,比如办公自动化,招投标有关细节及流程。<br> d.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br><br> 长远目标还在考虑之中,其实我是一个没有什么远大目标和野心的人,就像有的文章里说的那样: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性格决定就是这样的;船到码头会靠岸,车到山前必有路之类。这是不是一种受害者模式呢!记得有一个娱乐节目《中国好歌曲》,里面有一个维吾尔族歌手名字叫帕尔哈提,唱的特别好,当评委刘欢问他唱歌的梦想是什么?他说他没有什么梦想,只觉得喜欢唱歌,只有在唱歌时最愉悦,他喜欢踏踏实实做事,只要一直唱下去,总有一天会更好,这就是他的梦想。我好像和他的想法有共鸣。<br> 希望后续经过老师的培训,能使自己更好的认识自己,争取克服一些性格缺陷,改变一些不好的思维方式,拆掉自己长期以来所谓思维里的屏障,向成功迈进一点点。<br><br><br><br> 华西信息智能工程有限公司<br> 企业管理中心 <br> <br><br> 张锋选<br><br> 2017年2月11日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