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油画《如今迈步从头越》局部 沈尧伊 作</b> <b>△油画《如今迈步从头越》局部 沈尧伊 作</b> <b>△油画《铁流》局部 沈尧伊 作(本人翻拍画册)</b><br> <b>△油画《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全图 蔡亮 张自疑 作</b> <p><b>△油画《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局部 蔡亮 张自疑 作(本人翻拍画册)</b></p> <b>△从1930年底至1933年10月,国民党军队曾先后5次对中共在福建、江西边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军在前4次的反“围剿”中取得了胜利。图为周恩来、朱德指挥红军打败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后,与红一方面军的部分领导人在福建建宁合影。</b> <b>△1936年10月毛泽东长征在陕北</b> △<b>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左起:毛泽东、朱德</b> △<b>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左起:毛泽东、贺子珍</b> △<b>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右起:周恩来、邓颖超</b> △<b>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左起:林伯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b><br> △<b>1936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右起: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b> △<b>毛泽东(中)和周恩来(左)博古(右)在延安</b><br> <h3><b>△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周恩来</b></h3><h3><b></b><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b><br></h3><h3><font color="#ed2308"><b>解读长征:红军到达陕北后保留下多少兵力? (组图)</b></font></h3><h3><br><b>文章来源:央广网 2017-08</b></h3><div><b>图片选辑:洪哥警影 制作美篇 2019-9</b></div><h3><b> <br><font color="#ed2308">红一方面军主力(红军陕甘支队)长征到达陕北时保存7000人。</font></b><br></h3><div><font color="#ed2308"><b></b><br></font></div><h3><b><font color="#333333">那么其它几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都分别保存多少兵力?整个长征的红军共保存多少兵力?</font><br></b><br></h3><h3><b>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br></b><br></h3><h3><b>那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到底是3万多人,还是2.5万人?除红一方面军主力(红军陕甘支队)保存7000人,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25军长征胜利时都分别保存了多少兵力?</b></h3><div><font color="#333333"><b></b><br></font></div> <b>△到达陕北后的红二方面军一部(资料图)</b><br><div><b></b><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长征胜利时保存了多少兵力?</b></font><br></div><div><b></b><br></div><div><b>1934年8月,红六军团奉命西征时,全军团约9700余人。西征途中,红六军团遭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特别是在甘溪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时,3300余人。红三军(红二军团)同红六军团会师时,全军约4400余人。两军团合计约7700余人。</b><br></div><div><b></b><br></div><div><b>红二、六军团行军作战中,虽有不少减员,但曾有很大补充。两军团从贵州黔西、大定、毕节退出时比从桑植出发时增加了3000余人。到达盘县时尚保持桑植出发时的数目。到达云南中甸时,比桑植出发时约减少1000名,约1.6万人。</b><br></div><div><b></b><br></div><div><b>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数为1.43万人。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二、六军团和原属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红九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关于两军会师时的兵力数,任弼时1936年11月在《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一文中回忆道:“现在两军团人员共计一万四千,比桑植出发时少三千余。”</b></div><div><b></b><br></div><div><b>关于红二方面军兵力数量,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在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电报中说,据1936年9月1日统计:第二军团7643人,第六军团4059人,第三十二军2677人,共计1.4379万人。</b><br></div><div><b></b><br></div><div><b>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此时,红二方面军尚有兵力1.1万余人。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给共产国际的电报中说:“二方面军约一万人已与一方面军会合与定边、环县地域。”红二方面军是各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小的。长征出发时1万余人,到将台堡会师时还是万余人。</b><br></div><div><b></b><br></div><div><b>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四方面军部分领导同志时,高度赞扬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毛泽东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付出了大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是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b></div> <b>△到达陕北后的红四方面军一部</b> <p><b>△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后,右起:毛泽东、张国焘</b></p><p><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font color="#ed2308">红四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长征胜利时保存了多少兵力?最后到达陕北时有多少兵力?</font></b></p><p><b></b><br></p><p><b>1934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时,共五个军(第四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三军)、十一个师(第十师、第十一师、第二十五师、第二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九师、第九十师、第九十一师、第九十三师、第九十八师、第九十九师)、三十三个团,再加上补充师、红军大学(原彭杨军政干校),妇女独立一团、二团,炮兵团、特务团,共8万余人,加上随行的党政机关、医院和工厂职工等,总计约10万人。<br></b><br></p><p><b>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9月,红军总部为左、右两路军。一方面军的五军(原红五军团)、三十二军(原九军团)编人左路军。后随红四方面军行动。<br></b><br></p><p><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辖第四军、第五军、第九军、三十军、第三十一军,共五个军。据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给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电报中统计:红四方面军第四军5700人,第五军4600人,第九军9000人,第三十军8000人,第三十一军5000人,方面军直属队5000人,第三十、第三十一军伤病员800人,总计是3.81万人。</b></p><p><b></b><br></p><p><b>总直属队:红军大学1215人,党校433人,总司令部57人,一局112人,一台38人,总卫生学校216人,供给处225人,通信营368人,各路司令部及地方机关约2000人,共计4664人。红四方面军五个军和直属队共计3.81万人,再加上总直属队4664人,总人数约为42764人。这个数字同毛泽东于1936年10月16日致电彭德怀所说的“四方面军据朱电云有四万人”,差距不大。1936年10月25日至30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遵照中革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指挥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六个师十六个团及直属部队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关于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人数,1936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给共产国际的电报说“人数两万两千”。 </b></p><p><b></b><br></p><p><b>西路军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但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最终失败,大部分壮烈牺牲。陈昌浩在关于西路军失败报告说,西路军过河人数约2.12万人。红四方面军战史说“共渡过两万一千八百余人”。由此分析,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人数约2.2万人左右。</b></p><p><b></b><br></p><p><b>红四方面军除西渡黄河部队外,留下的红4军、红31军和方面军直属队一部分,人数约在1.2万人左右,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6年12月2日给共产国际的电报,该电报说,“四方面军之第四、第三十一两军约一万二千人”。可见,红四方面军最后到达陕北的人数约1.2万人左右。</b></p> <b>△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b><br><div><b></b><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红二十五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b></font><br></div><div><b></b><br></div><div><b>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出发长征时,撤销师的建制,军直辖三个步兵团(第223、第224、第225团)和手枪团,共2980人。</b><br></div><div><b></b><br></div><div><b>12月,红二十五军进入陕西南部,开始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至1935年5月,红二十五军主力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师、抗捐军发展到2000多人。</b><br></div><div><b></b><br></div><div><b>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从陕西沣峪口地区出发继续长征时,全军4000余人。</b><br></div><div><b></b><br></div><div><b>9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川永坪镇时,全军共有3400余人。</b><br></div><div><b></b><br></div><div><b>综上所述,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时约7000余人;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数为1.1万余人。总计,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b></div><div><b></b><br></div><div><b>(作者: 姜廷玉 军史专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b></div> <h3><font color="#010101"><b>△油画《湘江·1934》 张庆涛 作</b></font></h3> <p><b>△油画《湘江·1934》局部 张庆涛 2009年作</b></p><p><b></b><br></p><p><b><font color="#ed2308">长征里震撼人心的数据<br></font>数据来源:铁血军事网 2016-02 </b></p><p><b><br>1.1934年10月长征出发:约30万人;1936年10月长征结束:约2.5万人;抵达终点者为出发人数1/12。</b></p><p><b><br>2.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br></b><br></p><p><b>3.共进行600余次重要战役战斗;中央红军平均每天一个遭遇战;攻占7百多座县城,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b></p><p><b></b><br></p><p><b>4.经过11个省,分别为:江西(赣)、福建(闽)、广东(粤)、湖南(湘)、广西(桂)、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陕西省(陕或秦)、四川省(川或蜀)、西藏(藏)。<br></b><br></p><p><b>5.翻越大山40座,其中5座大山终年积雪,主要有:五岭山地的越城岭,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脉东部的岷山(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以及岷山、六盘山等。</b><br><br></p><p><b>6.跨过近百条河流,其中大河24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渭水等。<br></b><br></p><p><b>7.总行程6.5万余里;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二万余里,红四方面军一万余里,红二十六军近万余里。<br></b><br></p><p><b>8.中央红军(主要指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兵力装备:步枪25317支、短枪2804支、重机枪333挺、轻机枪285挺、自动枪28支、迫击炮38门、梭镖6101支、马刀882把;平均每百人拥有枪支数仅40余支,平均每支枪只有不到56发子弹。</b></p><p><b><br></b></p><p><b>9. 兵力对比之最为四渡赤水: 3万:40万——红军兵力不足3万人;国民党兵力为中央军 8个师,湘军 3个师,滇军、川军 15个旅,桂军、黔军 6个师,合计约40万人;战果为红军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b></p><p><b></b><br></p><p><b>10.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湘江之战。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而红八军团,1934年10月出发时共10922人,湘江战役后,全军团战斗人员仅剩600余人,连挑夫、勤杂人员等加起来,也不过1000余人。</b></p><p><b><br></b></p><p><b>11.最后的天险:腊子口。周围群山耸立,峡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山后,敌人3个团纵深部署,企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1935年9月16日下午,红军先锋红4团向天险发起冲锋,但连续十几次冲锋都告失败。关键时刻,一个外号叫“云贵川”的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第一个攀上绝壁,把突击队员悄悄带到敌人背后……拂晓,红色的战旗插上腊子口,北上通道打开了。</b></p><p><b></b><br></p><p><b>12.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天,行军速度保持在平均每日70华里。</b></p><p><b></b><br></p><p><b>13.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br></b><br></p><p><b>14.长征途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名为王新兰,年仅11岁。</b><br></p><p><b></b><br></p><p><b>15.《布告》中首提“长征”: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目前可查的红军档案是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落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b><br><br></p><p><b>16.毛泽东在长征时期共写八首诗词:《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十六字令》三首(1934至1935年)、《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七律•长征》(1935年10月)、《念奴娇•昆仑》(1935年10月)、《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赠彭德怀》(1935年10月)、《沁园春•雪》(1936年2月)。</b></p><p><b><br> </b></p><p><b>以挫折始,以胜利终。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b></p> <b>△油画《陕北人民迎救星》全图 黄乃源、湛北新 作 (本人翻拍画册)</b> <p><b>△油画《陕北人民迎救星》局部 黄乃源、湛北新 作(本人翻拍画册)</b></p> △<b>油画《红星照耀中国》(局部) 沈嘉蔚 作 </b> <p><b><font color="#ed2308">缅怀红军英烈,</font></b></p><p><b><font color="#ed2308">弘扬长征精神!</font></b><br><br></p><p><b>【备注】老红军后代“洪哥警影”配图汇编、</b></p><p><b>制作美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