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老师——王莽街道清水头小学教师汪萌

王莽街道清水头小学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她的学生说:“我不敢说是您最好的学生,但您一定是我最好的老师”,她的同事说:“爱心谱写教师魂,学子如诗望未来”,她的领导说:“你是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她的学生家长说:“孩子能遇到你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她就是王莽街道清水头小学的汪萌老师,选择做教师,她始于热爱,并忠于热爱,在九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她以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角色用爱心、诗心和痴心诠释着一片丹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心创造奇迹</h3></font></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汪老师深知这一道理,并努力用爱来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她总是说:“每个孩子都曾是上帝面前的天使,为了爱,他来到人间,所以请用爱来善待这些折翼的天使。”农村学校的留守、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比较多,而在她三年前所接手的这个班里,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孩子们都冷漠胆小、不善言谈。于是,她一接手,就送每个孩子一盆花,以此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并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下课和他们聊天开玩笑,有时还和他们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六一儿童节,送全班每个同学一份小礼物,并给予那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给予特殊的照顾:因为家境贫困又长期只有年迈奶奶照顾,张宝毅同学敏感而自卑,她总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鼓励张宝毅,私底下送他衣服、文具、书籍,并为他辅导功课。听说张宝毅在家扭伤了脚,她带着食物水果和药品去看望他,并为他补回了那几天的课,张宝毅返校后腿脚仍不是很方便,她告诉全班同学多照顾他,由于孩子家离学校较远,父亲在外打工无人接送,汪老师担心孩子走远路脚留下后遗症,就让自己的丈夫每天开车接送张宝毅,直到孩子的脚完全恢复。父母离异的姚雨萌聪明而又多愁善感,孩子过生日那天,汪老师送给孩子一盒巧克力,并在巧克力盒里给孩子写了一段话:“人生的滋味就如这巧克力,甜中带苦,苦中带甜,但细细品味,总是幸福的味道!愿你快乐!愿你幸福!”一向成绩优异的徐国庆,没能面试到自己理想的学校,汪老师特意送他了一本史铁生等作家的散文集——《余生很长,别慌张,别失望》,并告诉孩子:“老师想说的话都在这本书里,回去好好看看,希望下一个三年,老师能听到你的好消息。”毕业前,这帮孩子给汪老师打来电话,每人用深情的语言向老师表达了感激和不舍之情,听着孩子的话,她流泪了,不止因为感动,还因为激动,激动于这些不善言谈的孩子终于在爱的感召下变得柔情而勇敢。</font>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心孕育情怀</h3>&nbsp; &nbsp; &nbsp; &nbsp;汪老师主张诗意教育,她认为诗是丰润孩子心灵的沃土,诗是涵养高贵灵魂的养料,诗是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灯塔。因此,她交学生读诗、吟诗、唱诗、写诗。以诗为班级定班规,以诗情画意为主题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诚信坚毅自信得体,奋力拼搏展现自我”是她和学生一起确定的班级核心理念。“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她班的卫生要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她班学习生活的信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她班的阅读信条。“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她的班自习课名言。没有过多的说教和责备,在诗意的熏陶之下,孩子们已经内化了一种自觉,班级常规有条不紊。2017年,她以藏头诗、藏腰诗、藏尾诗、数字诗、字谜诗、七律、五律等为学生写期末评语,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诗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诗的热情。2018年,她又为学生填了《清平乐》、《渔歌子》、《如梦令》、《鹊桥仙》、《丑奴儿》等词来评价每一个人。2019年,她的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她又为每人写了一段简单的小古文并配上励志名言鼓励他们励志翱翔。在汪老师的感染之下,她的班里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小诗人,孩子们都多了一股书卷气,他们悲天悯人,情感丰富,不鸣则已,一鸣总能语出惊人,作文中也总是带着诗意的语言。</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痴心丰收硕果</div>&nbsp; &nbsp; &nbsp; &nbsp;对于汪萌老师而言,所谓痴心,就是对待教育工作无私忘我,努力做到最好的决心。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中精彩亮相,她利用下班时间给孩子们排练,为了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她跨越大半个西安城,找自己的闺蜜给孩子们借来了20套表演服,然后用她瘦小的身躯扛起两大包衣服一路换乘挤回学校,孩子们不负希望,获得了第一名。为了鼓励孩子们写诗,她总是利用休息或周末的时间为孩子们修改,并制作成美篇,在班级群里宣传表扬。如今,她们班已经有了五本学生自己的原创诗集,学校更是为她们班孩子成立了清芬诗社,如今的清芬诗社已经吸纳了来自长安区不同乡镇学校师生,颇具影响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她有针对性的自编了28篇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集,并认真写下前言和后记,印刷装订成简易书免费发给学生。2018年11下旬,因为赛教、设计微课,到生病的学生家访补课、参加演讲比赛等事,她曾整整一星期都没有回家,且凌晨两点前没睡过觉,而她的家里,还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在盼着妈妈回家。 &nbsp; &nbsp; &nbsp; &nbsp;上天总是会眷顾努力的人,她在长安区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她的微课在西安市微课大赛中获二等奖,在演讲比赛中也获得街道二等奖,而她的生病学生,尽管有两个礼拜没有到校,期末考试却取得了全班最高分。此外,因为关爱学生的扶贫故事被报道,再加上诗意教育理念的实行,2018年她被评为西安市师德先进个人,同年又被评为长安区模范班主任。2017年还被评为长安区德育工作优秀班主任。2014年她所设计的班会课及所录制的班会课视频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善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她,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在西安市教育教学成果征集中获一等奖或二等奖。2019年3月,她承担了长安区小学语文观摩课的教学,并获得一致好评。暑假期间,她把自己的诗意教育教学课搬到了“西安市第一届社区好教师”的决赛现场,并获得了二等奖,进入西安市社区教育资源库。是啊,十年磨一剑,在教师生涯还不到十年时间里,汪萌老师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这些成功都来自于那份痴心。<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世界太精彩,让爱各自地存在,我把梦打开,只为等你归来。”如果一定要说她有情怀,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一份痴心不改,用诗与爱点亮学生对未来的期待,让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font></h3>

孩子

老师

学生

教育

长安区

张宝毅

痴心

班级

汪萌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