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封迟到的来信 </p><p class="ql-block"> 赵金海</p><p class="ql-block"> 赵书堂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南三分区滏西支队卫生队军医。张梦莲是鸡泽县正言堡村人,鸡泽、曲周、永年一带知名中医外科医生。抗日战争时期,滏西支队司令员赵海枫邀请张梦莲参加八路军冀南三分区后方医院。艰苦的战争生活,张梦莲和赵书堂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赵书堂1952年转业到天津工作,张梦莲1969年病故。1989年2月,赵书堂想念老战友,给张梦莲写了一封信,这时张梦莲已去世20年。</p><p class="ql-block"> 赵书堂给张梦莲来信(全文):</p><p class="ql-block">梦莲老兄: </p><p class="ql-block"> 一别就是四十四年,就怨我没有及时给你写信失掉了联系,人老了就想起当年的同志和朋友,肥乡一别到前方部队,四九年北上,十二月进北京,五二年转业到天津,一直没有跟你联系。凤书弟妹已于六九年二月七日病故。又找了一个爱人,并带一个男孩,现已三十三岁,并生一子,现近六岁,于八四年离休。一切尚好,请你来信说明家庭情况,新玉也五十多岁了吧,嫂子好吧,来信可寄天津市900191林苑东里一号楼三单元交赵书堂即可。 </p><p class="ql-block"> 弟赵书堂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p><p class="ql-block"> 并请转告岳清江同志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注:凤书,赵书堂前妻。新玉,张梦莲女儿。岳清江,鸡泽正言堡人,冀南三分区后方医院卫生班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0年,张梦莲的女儿新玉去天津办事,顺便看望父亲多年失去联系的老战友赵书堂。她按赵书堂来信地址,找到了赵书堂家,敲开门,家中出来一位老人。 </p><p class="ql-block"> 老人问:“你找谁?”</p><p class="ql-block"> 新玉说: “我找父亲老战友赵书堂叔叔。”</p><p class="ql-block"> “你是哪里人?”</p><p class="ql-block"> “我是鸡泽县正言堡村的,父亲叫张梦莲,我叫新玉。”</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里,老人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急着问道:“你是那儿的?”</p><p class="ql-block"> “我是鸡泽县正言堡村的。”</p><p class="ql-block"> “你父亲叫啥?”</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叫张梦莲,我叫新玉。”</p><p class="ql-block"> “哎呀,你是侄女新玉!万万没想到,侄女你能到你叔叔这里来。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常在你家,那时候你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现在有六十多岁了吧?快来咱家!” </p><p class="ql-block"> 中午,老人的儿子、儿媳下班回来,赵书堂对着老伴、儿子、儿媳,哭着说:“我和梦莲兄四七年从三军分区后方医院分手一别,我到了前方部队,四九年夏北上,十二月进驻北京,在华北炮兵第六师卫生处。五二年转业到天津胸科医院,因忙于工作,加之手懒,失去了联系。人老了、也离休了,就想起了当年的战友和同志。一九八九年春,我给梦莲兄写了一封信,后得知梦莲兄已于六九年夏病故,我看到信后心中十分悲伤。” </p><p class="ql-block"> 赵书堂哭着继续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和梦莲兄亲如手足兄弟,梦莲兄是我的老战友、老同志、老房东。我们后方医院的同志常来梦莲兄家集合、办事、开会或安排工作,赶上吃饭时,就在他家吃饭。特别是 1943年,冀南地区进入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日寇加剧对冀南地区烧杀抢掠,企图摧毁我抗日根据地。加之冀南地区遭受了几十年罕见的大灾荒,粮食非常紧缺,只要我们到他家,全家宁可不吃饭也要叫我们吃。部队领导考虑梦莲兄家粮食也很紧缺,决定补贴一部分小米,他谢绝不要。那年冬天,我们十几个人到梦莲兄家,当时我和江医生没穿上棉衣棉鞋,冻得直跺脚,梦莲兄叫家里为我们做了两套棉衣和十双棉鞋,我们的同志冬天没有受冻。天气寒冷,我们只要到正言堡村梦莲兄家,他家给我们腾出暖和屋子,让出被子,叫我们休息。家里人不睡觉,为我们站岗放哨。敌人扫荡时,家里人掩护我们,我们衣服破了给我们缝补,衣服脏了给我洗。滏西支队战士吴连生和一位姓张的战士在正言堡村治伤,梦莲兄为了伤员增加营养,让他们早日康复,继续抗日,就把自己家的两只老母鸡杀掉,熬成鸡汤,让伤员补身子。日寇对我根据地变本加厉地实行囚笼政策,环境变得十分险恶,敌人封锁药品,特别对消炎药和外用药控制得更为严格。当时,部队通过内线从敌占区邯郸、邢台,想法设法买到药品,运到根据地。如何存放是个大问题,那时,我和滏西支队卫生队副队长万崇明商量,报经赵海枫司令员批准,把药品存放在梦莲兄家。梦莲兄不顾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危,毅然接受了任务。直到抗战胜利,梦莲兄家很好地保存了一批又一批药品,几年没有发生一点差错。外用药短缺时,梦莲兄就用中草药制成外伤药;药棉短缺时,梦莲兄就把家里新做的棉被、棉袄、棉裤拆掉,取出棉花,消毒后献给后方医院。</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后,我从后方医院到三分区独立三团当卫生队长,梦莲兄叫我把他李马昌村的表侄常晨清(常正刚),从后方医院带到三团二营当卫生员,在永年县陈义战斗中,为抢救受伤的战士,中弹牺牲。梦莲兄一家人不为名、不为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战友情,我永远不会忘记。” </p><p class="ql-block"> 赵书堂老人还说道:“1947年5月21日,赵海枫司令员在参加豫北战役时负伤,后病情恶化,不幸牺牲,噩耗传来,全团官兵无不悲痛。”说着,老人泪如雨下:“赵司令为了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战争年代,我军将士与敌人浴血奋战,广大人民群众拥军支前,为的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建设一个新中国,我们的愿望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8日于鸡泽范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