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问道 孙涛中国画作品赏析

书垛山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孙涛,字澜清,号书垛山人。1960年12月出生,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理事。山东省国画院理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作品《和风清穆》、《羁秋薄暮起寒烟》、《丘壑庙音锁翠烟》、《故乡记忆》、《民族魂》、《写意胶东》等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全国美术展览中获奖或入选。《山乡春早》入选“山水家园——全国首届山水画作品提名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18年被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授予“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202Ⅰ年出版著作《山水传习录》。</p> <h3>倪云林在五十抒怀诗中说:“旅泊无成还自笑,吾生如寄欲何归?”。人生是一个“客“,是一段焦虑的旅行,是一个不断寻找归途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山水之间行走不断求索和思考的过程。</h3><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 <h3>郭熙提出“深远”、“高远”、“平远”(郭熙《林泉高致》)之后,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韩拙《山水纯全集》)中国画在表达“远”的方面如此下功夫,就是追求美的意境。</h3> <h3>意境是境界的巅峰,人在山水之间行走,应不断求索以提升自我境界。王国维用三种境界来谈人生的追求与立命:“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境界也;‘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光阑珊处。’第三境界也。</h3> <h3>倪云林要守住淡泊之心是为追求致远之境界,他创造的艺术的寂寞世界不是他喜欢孤山瘦水,枯树空亭,也不是他觉得这样的风格更有价值,是他的顿悟。</h3> <h3>守住初心,顺应自然,正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画也正是如此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h3><h3> 将“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千里之迥。”的气势胸襟纳于胸中,行稳致远。</h3><h3> ————己亥2019年秋月孙涛心语记于书垛山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