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红色闽西走出了二万八千英勇的红军将士,血染松毛岭和湘江等战场,永定诞生了十四位开国将军,永定湖雷有五位:他们是张云龙少将、阙中一少将、陈忠梅少将、熊兆仁少将、张宜步少将。</h3> <h3>韩伟中将(1906年-1992年):</h3><h3>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一九二二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一九二四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战士。参加了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纵队教导大队中队长,第二纵队四支队十一大队大队长,红二十一军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福建军区独立第一团团长,独立第八师师长,军区参谋长,红三十四师第一○○团团长。成为红34师硕果仅存的一员。参加了长征。</h3><h3>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军事教育主任,第二军分区四团团长,冀中军区警备旅副旅长,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h3> <h3>张云龙少将(1910年-2006年):</h3><h3>福建省永定县湖雷乡人。1929年参加永定县赤卫大队,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总部通讯排长,1934年进入公略学校学习,后留校任政治指导员。同年九月调国家保卫局学习,此后历任红三军团保卫局侦察科科员,红三军团十三团副特派员,军委警卫团三连指导员、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调任新四军军部侦察参谋、第一支队司令部侦察参谋,新四军军部特种参谋。皖南事变后,历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副团长,率部参加了车桥战役和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八团团长、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22旅64团团长,一师三旅参谋长,二旅代理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六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23军68师师长等职。参加了莱芜、淮海、渡江和上海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第23军参谋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第24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回国后历任第24军代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军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79年离职休养,2006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h3> <h3>阙中一少将(1914年—1995年):</h3><h3>1914出生,原名阙桂兰,福建省永定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通信连班长、特务班长,中央通讯队分队长,执行警卫毛泽东同志的任务。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警卫连政治指导员,军委交通局外交联络站政治协理员兼总支书记。“西安事变”后,在红军驻西安办事处任周恩来副主席处侍从参谋。抗日战争时期,奉命赴闽,任闽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三营政治委员,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政治队政治指导员,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二营政治委员,新三团政治处主任。皖南事变中,与新三团指战员一起浴血奋战,突围到安徽芜为地区。后任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政治处主任。</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军海军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校长,海军舟山基地政治委员,舟嵊要塞区政治委员。当选为上海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h3><h3>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h3><h3> 阙中一同志因病于1995年8月8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1岁。</h3> <h3>马龙少将(1912年—1977年)</h3><h3><br></h3><h3>1912年11月19日,生于湖北省大冶县第4乡。1929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红军第3纵队3大队副排长。1931年9月,入红军学校学习。后历任红军学校运输队政治指导员,江西军区工人师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前敌总政治部总务科政治指导员。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1月,任陕北独立第3团政治委员。1937年1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7月,任山西静乐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兼党委书记。后历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1支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第11支队31大队政治委员。1940年4月,入晋察冀边区党校学习。后历任晋察冀边区政府警卫大队大队长,晋察冀军区独立团政治委员、教导团团长,第4军分区司令员。参加陈庄战斗和百团大战。1945年8月起,历任晋察冀军区第10旅旅长,第5旅旅长,华北军区第67军副军长。参加石家庄、太原、平津等战役。1950年9月,任华东军区海军第7舰队司令员。1952年4月,任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1955年12月,任军事学院海军系副主任。1957年8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舟山基地司令员。1975年8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3月27日,在宁波地区因公殉职。</h3> <h3>张宜步少将(1913年—2011年):</h3><h3><br></h3><h3>1913年出生,福建省永定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五军团39团二营书记员兼通信班长,红八军团卫生部书记、军团参谋处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次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湘江、遵义等战役战斗。1935年7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调任红31军第91师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到达陕北后,参加了山城堡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第386旅第771团政治处技术书记、青年纵队供给处政治委员,新编第四旅供给处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后勤部军工科政治委员,冀南军区供给处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0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参加了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和西南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南行政公署工商厅厅长、劳动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后勤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h3><h3>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1年3月23日18时05分在上海市逝世,享年98岁。</h3> <h3>为欢迎韩京京(韩伟将军之子)、张微微(张云龙将军之女)夫妇到来,阙中一将军之子阙勇大哥、红军老战士之女张小滨大姐夫妇在上海延安饭店“精菜馆”云月厅设宴。邀请了永定藉将军张宜步之子张培舟、原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将军之子马建科、永定籍金牌出版人、历史学家、作家郭志坤、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汪小弟、副秘书长金丽霞、福建永定商会秘书长张太万出席坐陪。</h3> <h3>永定籍开国少将阙中一之子阙勇大哥</h3> <h3>开国大校、红军老战士张鏖之女张小滨大姐</h3> <h3>湖北籍开国中将韩伟之子韩京京</h3> <h3>永定籍开国少将张云龙之女张微微</h3> <h3>湖北籍开国少将马龙之子马建科</h3> <h3>永定籍开国少将张宜步之子张培舟</h3> <h3>永定籍金牌出版人、历史学家、作家郭志坤</h3> <h3>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汪小弟</h3> <h3>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金丽霞</h3> <h3>福建永定商会秘书长张太万</h3> <h3>大家忙开了,乐开了!从父辈的长征,烽火连天的战场,战友的情深聊到眼下的红色传承。若不是张微微教授明天还有一场学术交流会,今晚定将是个无眠之夜!</h3> <h3>韩京京、张微微夫妇向在阙勇、张小滨夫妇,郭志坤等赠送《湘江丰碑》、《红军传人组合》</h3> <h3>历史学家、出版人郭志坤向韩京京、张微微赠送《中华一万年》</h3> <h3>上海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汪小弟、副秘书长金丽霞向韩京京、张微微夫妇赠送《一颗子弹与一部红色经典》《沙家浜》</h3> <h3>阙勇、张小滨夫妇向韩京京、张微微赠送中秋月饼</h3> <h3>马建科向韩京京、张微微夫妇赠送中秋月饼</h3> <h3>阙勇、张小滨夫妇和韩京京、张微微亲切祝酒交谈</h3> <h3>马建科向韩京京、张微微夫妇敬酒</h3> <h3>马建科向阙勇、张小滨夫妇敬酒致意</h3> <h3>马建科向郭志坤、张太万敬酒</h3> <h3>汪小弟向韩京京、张微微夫妇敬酒</h3> <h3>汪小弟向张培舟敬酒</h3> <h3>张太万向韩京京、张微微夫妇敬酒</h3> <h3>张培舟向郭志坤敬酒</h3> <h3>张太万向张培舟敬酒</h3> <h3>汪小弟、张小滨向郭志坤敬酒</h3> <h3>韩京京向郭志坤敬酒</h3> <h3>马建科和韩京京、张微微夫妇合影留念</h3> <h3>张培舟和韩京京、张微微夫妇合影留念</h3> <h3>汪小弟、金丽霞和韩京京、张微微夫妇合影留念</h3> <h3>阙勇和张微微合影留念</h3> <h3>永定乡亲张太万、郭志坤、张微微、阙勇、张培舟合影留念</h3> <h3>说不尽的乡音乡亲,道不完的父辈情义!祝韩京京、张微微夫妇上海之行圆满成功!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左起:马建科、张小滨、张太万、阙勇、张培舟、郭志坤、韩京京、张微微、汪小弟、金丽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