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序: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传说在这雪域之巅,有一座神奇的冈仁波齐峰,有神奇的外形,有神奇的传说,有神奇的法力,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几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朝圣者的神往之地,每年有源源不断的信徒前来此处转山,据说可以洗尽一生罪孽,充满传奇,令人神往!</h3> <h3>海拔虽高,居然睡得很好</h3><h3>早晨五点半起床,天空漆黑一片。</h3><h3>气温很低,加上刮山风,感觉还是非常冷的,今天将要徒步32公里,从5210米的止热寺开始,穿越一个长长的山谷,然后爬上一个长8公里,上升高度500米的大坡,人称“地狱坡”,最后还要翻越5630米的卓玛拉山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h3><h3>山路非常陡峭,一路都是乱石,我们就在头灯的光影中,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中,一路向前。半山腰,有几处手电光在蜿蜒的山坡上晃动,原来有人比我们还早!</h3> <h3>我的前面,有一个小女孩,约5-6岁左右,跟着她的妈妈努力向上攀登,由于人小腿短,不时要一溜小跑才能跟上,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啊!</h3><h3>没走多久路就开始陡峭起来,崎岖狭窄,乱石嶙峋,走上几十步就要休息一下,心脏扑通扑通地狂跳,极度的缺氧迫使你大口大口地弯腰喘气,这是大自然的神威啊,再牛逼也不得不服!。摸黑之间,我们经过了牌子标着“寺巴恰白土追”的地方,事后得知,这就是阿里地区最有名、最神圣的天葬台,被称为“清凉寒林”天葬台。怪不得一路上都是衣服等等物品</h3> <h3>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日照金山”!</h3> <h3>一回头,就看到了冈仁波齐的日照金山。首先是顶尖变成金黄色</h3> <h3>范围慢慢扩大,像一团熊熊的烈火,在墨蓝的天空下孤独燃烧!</h3><h3>能亲眼在极近距离看到冈仁波齐神山的日照金山,这是我人生的一件幸事,绝对是老天对我的眷顾!</h3> <h3>九点,到达卓玛拉山正下方。抬头仰望,一道长长陡坡垂直陡峭地耸然横在了眼前,满目皆是泥土和乱石,没有任何植物,转山的路只是蜿蜒在乱石陡崖之间的一条曲线,在浓雾里若隐若现,令人心寒的远,令人心寒的高!</h3> <h3>这是我遇到的最艰难的攀登,比我之前反穿墨脱还要难,墨脱海拔3000多米,但要连续爬坡32公里,卓玛拉山这里虽然只是爬坡8公里,却是在海拔5300米以上,而且山更陡,路更差!</h3> <h3>等我们费尽心力爬到山顶,挂满经幡的地方,才发现其实只是到了半山腰的一个平台垭口,山顶还在前方的高处。于是咬咬牙,继续走。谁知上到山顶,原来还是半山腰的另外一个平台,前面的山还是高不可攀,几乎令人崩溃。</h3> <h3>在荒凉的山路上,在氧气稀薄的空气里,我感觉到,真是很无奈啊!</h3> <h3>唯有继续往前吧,我想,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长,只要走好每一步,每走一步,离目标就会近一步,走着走着就总有到的时候,贵在坚持,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坚持💪💪💪</h3> <h3>半山腰上,有一个孝敬父母石,就是石头上有几个眼,如果你跪在面前,闭上眼睛,然后把手指往前伸,能戳到石眼里,就说明你是个孝敬父母之人</h3> <h3>我饶有兴致的要试一试。前面那小子都戳了好几回都没戳到,但他还要戳下去,好像非要戳到才肯走的格局。我心里想,如果你真没有孝心,戳再多又有什么样?不然就是高原反应晕了头吧?</h3> <h3>好不容易等他戳中走人,我虔诚的跪在孝敬父母石前面,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冷静地把手指往前面伸过去,一下就戳中石眼!哇塞,这石头还真准,如果连我这么孝顺的人都戳不中,肯定是假的😊😊😊</h3> <h3>在休息中,我拿出自拍神器,玩起了自拍</h3><h3>一个老外骑着马经过</h3> <h3>一个藏族兄弟经过</h3> <h3>一个驴友兄弟经过</h3> <h3>一个美女也来蹭镜头</h3> <h3>一个磕长头的大妈经过</h3> <h3>一对转山的藏族小夫妻,有点小害羞</h3> <h3>我背后的雪山,你恐怕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看过六千米级的大山吧!</h3> <h3>看着近,但还是不敢去哪!</h3><h3>忽然,发现我的左手手套不见了!估计是玩自拍的时候时脱下,忘记戴上了</h3> <h3>上面转山的人,星星点点,如蚂蚁一般,在广袤的高原上,人类真是渺小!</h3><h3><br></h3> <h3>继续前进,一路喘气,一路攀爬,累!</h3> <h3>高啊!</h3> <h3>突然听到前方的人们开始欢呼,应该到达最高的山顶了。咬紧牙,攀上最后的一段山坡,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平整宽阔的斜坡延伸开去,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危崖边上</h3> <h3>卓玛拉山口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雄伟高大,气势磅礴,没有登山前想象的登高望远,俾睨天下的壮志豪情,斜坡上,整座卓玛拉山被经幡覆盖,经幡丛中有一条小路弯曲而行</h3> <h3>卓玛拉山位于冈仁波齐东面,是转山路上的最高点,海拔5630米。</h3><h3>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激流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每个人都有他的潜能,山越高就会逼到你越卓越!只要有信仰、坚持,没有什么不能!💪💪💪</h3><h3>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忍不位挥起了双杖,这将是我人生暂时的最高点(不能排除下次更高)😊😊😊</h3> <h3>这时候的天灰暗阴沉,此刻,我站在寒风猎猎的卓玛拉山口,耳畔只有风吹经幡的声音,我全身心融入到这苍茫而神圣的天地间,我浮躁的灵魂仿佛也得到了涤荡,世界的喧嚣烦杂离我远去,远处,一个藏族大妈正在大风中挥撒着风马旗,万水千山,只为这一刻!体味着这份自然和虔诚,我心头一阵的感动!</h3> <h3>远处6000米级的雪山,真真切切呈现在我们面前,丝毫不觉得雄峻,因为,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已经是5630米</h3> <h3>这片山坡平整辽阔,坡度不是很大,经幡其实不叫挂,应该是 “铺”在上面,来献经幡的信徒太多了,一层一层的叠加,铺满了整个山坡,山风吹过,猎猎作响。</h3> <h3>所有人都会在这里休息。我们也放下背包,大口喘息。</h3><h3>山顶上,一个藏族家庭围成一圈,有吃有喝,而我们早上早起,只吃了几块饼干,爬上卓玛拉山口,能量已经消耗殆尽。那个藏族汉子看我看着他们,就拿起一块朝着我扬了几下,我知道他是要请客呢,马上走过去接着,原来是一块奶酪,硬硬的,我对他笑了一下,说谢谢了,就一口咬起来,我的妈啊,出乎我意料的硬,还有奶的膻味,感觉很怪怪的,难吃。但我口中说出的说:真好吃!那藏族汉子黑黝黝的脸上,露出了真诚、满意的笑容。</h3> <h3>回望来时的路,蜿蜒消失在远方,真不敢相信我们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h3> <h3>手冰凉冰凉的,忽然想起,右边的手套也不见了</h3><h3>我懊恼的嘀嘀咕咕:真倒霉,估计是刚刚试孝心石的时候脱下了,放到旁边地上忘记拿了。</h3><h3>还魂婆婆笑着对我说,藏人经过卓玛拉山口时,都会丢掉一些随身物品,你这个也可能是天意啊</h3><h3>因为在卓玛拉山口,有一个神秘的风俗习惯:凡是经过此地的人,都要在这里丢掉身上的一件随身物品,这预示着生命的轮回。</h3><h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一件事,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有道理,我不小心遗留了这手套,预示着留下了过去的自我,我将获得了一次新生,获得了一个轮回,肯定会给我带来好运,心情马上好起来了😄😄😄</h3> <h3>下山是沿陡峭的碎石小道。这一段是整个转山途中最陡、最危险的一段,近70度陡坡,山体上都是细碎的石子和灰尘,极容易打滑,很容易崴脚,对膝盖也是一种考验</h3> <h3>往下望去,转山的人像蚂蚁般在崎岖山路上缓慢移动,周围依然是凌乱不堪的裸露的山峰,没有一丝的植物。</h3> <h3>走都这么难,在这样的路上继续磕长头前进,更难以想象,而且很不巧,下山一路都没有碰到</h3> <h3>山下沟里布满了砾石,从西面冈仁波齐方向延伸下来的一条冰川在脚下的谷底结束,并形成一个小小的冰碛湖,碧绿如玉,叫慈悲湖。传说在此湖中沐浴,能洗净身上的污垢和孽障。</h3> <h3>路越来越陡,脚底下都是虚土碎石,这个时候,手杖和护膝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次爬山才从还魂婆婆嘴里得知,上山时是不需要护膝的,下山尤其是陡峭的山,这就必须要的了,可以极大地保护脆弱的膝盖。</h3> <h3>再往回看一下,卓玛拉山口,再见!</h3> <h3>一路的碎石,一路的陡坡,</h3><h3>尤其是到最后,几乎是七十多八十度。<br></h3><h3>这个时候也没有所谓的路了,只要是陡坡,大家都在乱石丛中往下走,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路。</h3> <h3>很可惜,脚下碎石一滑,我还是屁股着地,重重摔了一跤,没有戴手套的手磨出了血。</h3><h3>没有摔过跤,怎么能算来过卓玛拉山口呢?这样一想,心情就舒坦多了。</h3><h3>记得之前去漂流,我水平好没翻船,结果翻过船的同学说,你连船都没翻过,怎么算漂流呢!</h3> <h3>好不容易,连爬带滑,下至谷底,到了河谷,有几个帐篷,这是另一个常规的休息点</h3> <h3>回头看看高耸入云的卓玛拉山口,都不知道刚才是怎么样从上面走下来的。</h3> <p>这里有简易设施引下来的正宗冰川矿泉水,由于早上走得急,没有洗漱,马上开干,土豪一次,用来自5000米以上的正宗冰川矿泉水,刷牙!</p> <h3>再来一个老坛酸菜泡面,这时候一点都不嫌老坛酸菜泡面不好吃,真心饿了</h3> <h3>前面基本上是顺着河谷一路往前,相比前面山路,下面的路就算是一马平川了,一时间,以为难关已过,胜利在望,于是大步流星,轻松向前。</h3><h3><br></h3> <h3>这里的自然条件也不再恶劣,河岸出现金黄色的草地,美!</h3> <p>从这里走到出口,我们将一直沿宗曲河滩前行。宗曲河与拉曲河一样,流出冈仁波齐后都是先汇入两湖,然后汇入象泉河,再流入印度河。</p> <p>一个喇嘛,在抄近路,在河边的沼泽地上飞奔,红色的僧袍,在这金黄色的草地上,分外耀眼。这个喇嘛的体能真好,是不是练过轻功呢?</p> <h3>路边依然堆着很多玛尼石。</h3> <h3>岂料我大大低估了接下来的路程——虽说已无险阻,但仍有二十五六公里路程摆在面前,在海拔4600米的青藏高原,这是对体力和毅力的极大考验。</h3><h3><br></h3> <h3>一个磕长头的藏民从远处走过来了</h3> <h3>在碎石搓板路上,严格按照等身长头礼,一路过来</h3> <h3>神态庄严而虔诚</h3> <h3>服!</h3><h3>在圣洁的雪域高原,虔诚无处不在。以前在进藏路上见到他们一路磕长头到拉萨朝圣,我就已经被深深感动,但是在艰辛的冈仁波齐转山路上,在海拔5000多米的搓板石子路上,我们游客用脚步丈量,而他们用虔诚的身体丈量转山之路,用五体投地的方式诠释了他们最高境界的虔诚,这就是信仰的力量!</h3> <h3>不动地钉,又是传说中的四大地钉之一,传说很多。</h3> <h3>尊珠寺,路上一个很明显的地标之一,在这里又可以喝酥油茶了</h3> <h3>看不懂的菜单</h3> <p>显示的19.51公里,其实是投影,根本就不包括上山下山的斜坡,所以现在应该走了二十几公里了。</p> <h3>又开始了起伏的坡路,路也变得狭窄,最后的山路几乎都是沿着悬崖边走,一面是崖下的奔涌溪水,一面是陡峭的崖壁,有点峡谷风光的味道,但是走精疲力尽的我们都没有兴趣欣赏美景了,毕竟这还是海拔4600米的青藏高原😝</h3> <h3>还是小心看路,这悬崖路太窄太滑了,一不小心很容易滑下去😓😓😓</h3> <h3>在极度疲劳中,努力前进。总以为走出一个山弯就可以可目的地,岂知前面还有一个山弯,就这样一弯接一弯,爬了一坡又一坡,无休无止。尤其是这个时候的爬坡,虽然不陡,但却直走得人彻底精疲力尽。我终于明白有个驴友说的“极限”的含义——那就是你每迈出的一步都是你最后一点气力能完成的一步,而你想踏出的、新的一步又必须重新积攒你全身的气力、重新来过一次。</h3> <h3>宗堆也是一个很好的标志,到了这里,就还有四公里左右到目的地</h3> <p>在空旷的山谷,路在脚下延伸到远方,没有尽头,只有远方。</p><p>峰回路转,远远终于看到纳木那尼峰和神湖玛旁雍错,意味着目的地还有4公里!继续感受着空旷、荒凉、寂静、疲惫,双脚在毫无知觉地机械移动。</p> <h3>18点42分,一排房子出现在地平线上,塔尔钦马上到了</h3> <h3>我终于完成徒步转山之旅了!</h3><h3>在小饭馆,还魂婆婆、锋少和我,共同举起杯子,大杯的啤酒泛着泡沫,一口干掉,爽,嗨!</h3><h3>回望转山这一路,就如人生的历程,痛苦而快乐,曲折而精彩!</h3><h3>身体疲惫不堪,在地狱;精神兴奋愉悦,在天堂!</h3> <h3>第一天</h3> <h3>第二天</h3> <h3>这两天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居然连续两天刷屏。</h3><h3>轨迹显示的是水平投影,没有反映出上、下坡的距离,真实情况是:第一天22公里,第二天32公里</h3><h3>人生就是这样,制订一些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努力,一个一个地完成,这才是快乐的人生!</h3><h3>我很幸运,现在又完成了一个小目标😊</h3> <h3>这次转山,不知道有没有洗净我的罪孽,但我知道,磨练了我的意志,磨练了我的毅力,也磨练了我的身体!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好好想想这次转山的经历,克服的困难,那一切都不算什么了!</h3><h3>四个字:信仰、坚持!</h3> <p class="ql-block">更多精彩请点下面👇👇👇</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daa2m6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徒步冈仁波齐 感悟世界中心(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nsz4qnv?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喜马拉雅山的风(上)~~~西藏雪山盛宴、陈塘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q7y5opr?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东北追秋(上)~~~小兴安岭之色彩斑斓五花山</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