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如何平稳过渡

sugar

<h3>新初一</h3><h3>学段特征</h3><h3>初中处于心理“矛盾期”引导平稳过渡是关键</h3><h3>刘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心理老师):作为成长在特别时期——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他们的头脑里满是自己独特的想法,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希望他人可以尊重自己,不希望有太多的负担,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解与烦恼。</h3><h3>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成人感增强,但能力和社会经验又处于半成熟状态;要求独立自主,但精神依赖还存在;心理闭锁,但又想开放自我。因此,根据现在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初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小学入初中,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理解自我的重要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建立自信、快乐对待生活与学习,并且学会在青春期自我认知以及调节好情绪;第三阶段是初中班集体生活结束阶段,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走入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中考,会有很大的压力,所以要学会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心理暗示等应对考试的心理调节方法,轻松地面对中考。</h3><h3>由于在小学阶段与在初中阶段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的学习方式,大多数同学都会有初入学的不适应。如果初一学生的不适应没有做到及时调整,则会出现心理异常。表现为学习遭遇挫折,导致畏难情绪;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当然,这些表现如果在初期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学生就会平稳地过渡。</h3><h3>因此,班主任要把握同学们的总体心理状态尽快完成这一阶段的适应,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归属感。同时,家校要注重沟通,帮助学生从学生的对自我的认知到理解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在新初一阶段完成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感恩父母、学会远离不良习惯等目标,并且开始初探在中学的学习方法。初一学生往往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自觉性不够,家长需要适当地检查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保证孩子可以有效学习,有效地使用时间,远离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h3><h3>教师支招</h3><h3>父母要关注孩子心智成长</h3><h3>许若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校区初一班主任):家庭环境影响性格,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指导,需要父母引导孩子全面发展。</h3><h3>根据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特征,父母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与积极的心态、正常的智力,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及人际交往能力。家长们要注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h3><h3><br></h3> <h3><br></h3><h3>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存在自己独有的特征。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教育方式总是在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小孩,真诚地交流,尊重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遇事可以充分的遵循孩子的意见,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让孩子做出负责任的选择。这是陪伴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的可靠的方法。</h3><h3>同时,帮助学生适应陌生的同学环境,适应时间的长短则和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家长要提防两种极端心态的产生:一是经过漫长的暑假,孩子还会觉得初中学习会和小学学习一样简单,因此漫不经心;二是对初中学习过于担心焦虑。前者需要家长的“醍醐灌顶”,强调初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难度,后者则需要家长更多的鼓励和信心的给予。</h3><h3>这一阶段的孩子,在智力上处于“三过渡”时期。初一与小学高年级在智力培养上既有衔接又有发展,要完成三个过渡:在感知方式上,由听觉型为主转变为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记忆方式上,由机械记忆为主转向有意识记忆为主;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独立地学习,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h3><h3>在学习上更要激发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家长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合作者,应配合教师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我要学”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h3>

学习

孩子

初中

学生

心理

学会

家长

自我

阶段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