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9. 翠云廊. 川、陕、豫、自驾游(四)漫步千年古道,聆听历史足音

太极马

<h1>  离剑门关大概七公里左右,还有另外一处可称得上是中华奇观的景区,那就是已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古驿道“翠云廊”。广义的翠云廊分为西段,北段,南段,是指以四川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三条路,在这三条蜿蜒300里的蜀道两旁全是挺拔健硕的古柏林,号称“三百长程十万树”,300里翠云廊精华在北距剑门关七公里的大柏树湾,狭义的翠云廊指的就是这里。在先秦时代这里就巳是秦国通往西南地区的一条交通要道,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征战,烽烟四起,这里也是蜀国军队频繁通过的地方。从先秦时期开始,历朝历代官员都对植柏、维护道路非常重视,有历史记载的大规模的植柏活动就有七次:秦始皇时期、蜀汉时期、东晋、北周、唐代、北宋、明朝。据林业专家考证,现翠云廊沿线,胸径两米以上,树龄2000多年的古柏,应为秦朝所植,这是迄今所知这条道路最早的植树记录。景区驿道虽然只保存有七、八公里左右,但驿道两边每棵古柏树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h1> <h3>远处的山峰,就是剑门关72峰景点。</h3> <h3>景区大门。</h3> <h3>  景区里面非常的幽静。</h3> <h3>景区里人很少,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游客如潮水般的退去,难得能在这么悠闲自在的环境下观景,对于那些千年古柏来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除了我和先生,景区里就只看到了这只会动的小东西。</h3> <h3>  话说当年三国时期刘备派张飞驻守阆中,管辖周边地区,由于山道容易迷路,张飞就提倡在古驿道的两边栽种柏树,在张飞的的倡议下,老百姓在古驿道的两边栽种了很多的柏树,流传下来的故事也很多。</h3> <h3>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棵宋代的古柏,距今已近1000年。北宋仁宗赵祯于1025年曾颁布诏令:剑门关到成都的官道两边,每年要栽种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翠云廊迎来了又一次大规模的植柏,也是有历史可考的唯一具有皇帝详实诏令的一次奉诏植树。</h3> <h3>古道上的拦马墙。</h3> <h3>景区里的古柏千姿百态。老百姓根据它们的姿态,分别取了一些非常形象的名字。</h3> <h3>夫妻柏,像是一对情侣在互通情愫,悄悄私语。</h3> <h3>根茎相连,相拥而立。</h3> <h3>  偌大的景区只有我和先生两个人。我们驻足在这些通天接地,高大伟岸的古柏树前,静静地在时光的长廊里漫游,思绪的闸门,在苍翠、清新的优美环境中打开:当初秦始皇和历代官民为什么要在这条蜀道上栽种这么多柏树?历经2000多年,怎么还保存得如此完好?</h3> <h3>  隆中对柏,仿佛是当年诸葛亮和刘备在商谈军机要事。虬枝交错,硕大无比。</h3> <h3>这是翠云廊栽种最早的古柏,别名帅大柏、皇柏,高29米,胸径2.24米,树龄2500多年,是翠云廊特大柏树之一。历经岁月的洗礼,依旧是苍劲、挺拔,枝繁叶茂,令人叹为观止!(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我们在翠云廊碰到的唯一的一群人)</h3> <h3>正可谓:天长地久帅大柏,</h3><h3> 千年情深夫妻树。</h3><h3><br></h3> <h3>翠云廊能存至今日与历代严令保护有很大关系,自有驿道和行道树以来,老百姓便以护路爱树为己任,优良传统沿袭至今。史载剑州官员在交接任时,也要相互清点行道树,把植树护路的情况,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h3><h3> 正是历代官民的保护,300里程十万树的景致才得以形成,也正是历代保护措施的实行,才使翠云廊古柏生机盎然,茂盛延年。</h3> <h3>汉砖柏,在树的中间夹着的这个砖头是汉代的遗物。</h3> <h3>庞统柏。</h3> <h3>  据说树木在栽种四年之后就具有了灵性,这些吸取天地之精华的古柏树树龄大部分都在千年以上,它们也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了。与这些有灵性的古树在一起感觉穿越了时空,仿佛在与一位慈祥的老者进行着一场古今对话。这些古柏树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和人间的喜怒哀乐,当地的百姓对它们是崇拜有加,家中遇到什么事或者是男女青年结婚了,都会在皇柏或夫妻柏前叩拜或敬香,祈福、保佑平安,或希望夫妻相爱,白头偕老。</h3> <h3>翠云廊的名字来自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剑州知州乔钵在一首诗中写道:“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两行古柏植何人?300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从此,翠云廊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成了这段金牛古道的雅名。在此之前,这条古道还有一个气派的名字叫做皇柏大道,那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在道两旁种上成排的松柏用于显示天子的威仪,因此人们把秦朝所植的树称为皇柏,所以这条道在清代以前,称为皇柏大道。</h3> <h3>先主柏,公元211年,先主刘备为立蜀汉、匡汉室,率领众将过翠云廊、走剑门关,立足葭萌(今昭化),后西取益州(今成都)立国称帝,先后数次往返于此,留下千秋史话。</h3> <h3>仿佛看到三国时期蜀国的将士们,金戈铁马、战旗猎猎,通过了翠云廊。</h3> <h3>传说当年古道上也有为杨贵妃快马送荔枝的驿使,他们曾在这棵树下歇过脚,因此称之为荔枝柏,这条大道也被称为爱情大道。</h3> <h3>  黄忠柏,蜀汉名将黄忠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在与曹魏的征战中也数次往返于翠云廊。此树也确实枝繁叶茂,延年益寿,老树发新枝,似乎非常的有灵性!</h3> <h3> 这是以在剑州历史上为古驿道的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的官员李壁的名字命名的柏树,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还为他修建了祠堂、铜像。</h3><h3> 为什么从秦始皇以来历朝历代对古道植柏都这么重视?总结起来有下面这几条原因:植树表道,起到路标的作用。第二,植树计里,里程碑。第三,保护道路,防止雨水冲刷路基。第四,便于修筑古栈道,就近伐木取材。再就是给老百姓和过往驿使、军队遮阴避雨。</h3><h3> 这是一条传承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驿道,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的足迹和上演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是一条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景观大道。感谢古代先贤、先民们对古驿道和古柏的修建、栽种和保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赏景,没有他们的精心维护和培育,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千年古柏和驿道,感恩他们给后世留下的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h3> <h3>非常不舍的离开了翠云廊那些扎根在剑州大地上的很有灵气的古柏,准备前往下一个景点,就是在距离剑门关100多公里的川、陕、甘三省交界之地,鸡鸣三省的青木川古镇。</h3> <h3>  这是我们参观完翠云廊后下山停车吃饭的一家餐馆,顺便说一下剑门关的豆腐做的很不错,当地出产黄豆,先民们把这个豆腐做到了极致,豆腐宴上的豆腐做成的菜品非常丰富,有二、三十个品种。我们只品尝了两三种,确实味美可口。</h3> <h3>这里就是山清水秀的青木川古镇了,它因叶广芩的小说《一代枭雄》而闻名,我们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这里,安顿好住宿后就迫不及待的到古镇上去了。</h3> <h3>这里就是古镇的老街了,仍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h3> <h3>由于时间已晚,“荣盛魁”已经关门,这是当年古镇上最大的一个娱乐场所,我们只有等到明天再进去参观了。</h3> <h3>在这个城门楼附近就是现在所修的仿古建筑了,街道比较开阔,商铺也比较多。</h3> <h3>夜幕降临,小镇华灯初上,别有一番景色。</h3> <h3>明天要去的主要景点是建于民国时期,小镇上的三处人文景观:荣盛魁、烟馆、和魏氏宅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