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无言 润物有声——初中政治陈婵娟工作坊参加师德培训活动纪实(二)

陈媚

<h3>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商隐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为师德?何为师爱?如何做好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今天这场别开生面的师德案例与对话,也许告诉了你的答案。</h3> <h3>  对话•师德由海南师范大学丁匡一教授主持,对话的议程主要有:</h3><h3> 1.小学组“我身边的师德故事”分享</h3><h3> 2.海口市宣讲骨干团队点评</h3><h3> 3.初中组“我身边的师德故事”分享</h3><h3> 4.海口市宣讲骨干团队点评<br></h3><h3><br></h3> <h3> 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的钟微和陆珊分别作了《离奇的作业失踪案》和《魔鬼的爪子 玻璃的心》的案例分享,两位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大家带入了学生的真实情境当中,也向我们在场的每位老师抛出了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进行德育教育?</h3> <h3>  龙华区教研室符影主任、海口实验中学邱桂兰老师、海口市第一中学姚实彦、海口市第一中学陈贞、海口海港学校李荣庚作为此次师德对话邀请的专家纷纷发表了对这两个案例的看法。</h3><h3> 专家们无论是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还是年级主任,语文老师,思想政治老师都认为没有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在爱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要了解学生情况,深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发挥学校和家庭的联动,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做到全人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h3><h3> 德育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而灌输式的德育是无效的,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用李荣庚主任的观点来说,需要浓浓的爱,需要持续的爱,需要智慧的爱。</h3><h3> 爱出者爱返,福来者福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老师春风化雨的爱,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h3> <h3>  初中组的“我身边的师德故事”分享是由五源河学校的杨小燕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中学的王彩虹老师,琼山中学王汝清老师进行分享。围绕学生“早恋”,如何发扬学生优点,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教育学生对美的认识等问题展开讨论。</h3><h3> 专家们也纷纷就三位老师的案例谈了自己的理解。</h3> <h3>  陈素梅副院长从初中组三位老师的案例中找出了学生在碰到这些问题的共同点,也就是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角度分析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认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碰到的诸多问题都是心理,生理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只有在了解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h3><h3> 希望我们老师要了解初中孩子的德育目标,为什么要定这样的德育目标?十几岁的孩子如何才能实现这些德育目标?都是我们作为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h3> <h3>  尤其是学生早恋的问题,引发大家激烈的讨论。</h3><h3> 最后,李荣庚老师总结了德育教育需要的几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保密,倾听,关爱,共情和借力。</h3><h3> 只有做到保密这个前提,学生才会对你敞开心扉,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只有与学生共情才能感同身受,只有借力才能胜利完成德育这个艰苦而长期的任务。</h3> <h3> 师爱无言,润物有声。五个不同案例的对话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不仅是对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和引导。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德是一种力量,可以让身为教师的我们平凡、踏实,奉献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h3><h3> 让我们一起成就最好的学生,遇见最美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