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邮 缘(二)

路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记父亲方崇元的诗邮情缘</h3> <h3>父亲是一名中华诗词爱好者,又是一名集邮爱好者。离开工作岗位以后,逐渐把余热倾注在它们之上。1994年秋,在郑州铁路局邮协的一次会议上,老友李一泉倡议:“我们中间参加集邮协会又参加诗词研究会的两栖会员不少,发扬优势,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来个赏邮舒怀如何?”这个创意对父亲有很大的启发。从此,他开始关注中华诗词与中国邮票的结合。</h3><h3><br></h3> <h3>——父亲的邮与诗的情怀是博大的</h3> <h3>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艺术精品中的精品。其思想之含蕴,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语言之丰富,文字之凝练,音韵之优美,风格之纷繁,流传之久远,推动中华民族文化“日日新,又日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r></h3><h3>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每年连续发行,时间长,数量大,内容广泛。 小小邮票,雅号方寸,票面虽小,五彩缤纷,大千世界,艺术精品,内涵博大精深。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涉及政治、时事、地理、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它是中华文化的“窗口”。方寸之间,我们可以看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浏览祖国的万里山河,感悟震荡五洲的时代风雷……</h3><h3>于是父亲开始把邮票作为主要的诗词题材,为新发行的邮票题诗,由此开始了父亲20多个年头诗与邮的情缘。</h3> <h3>父亲虽身居斗室,一身清贫,但他却是心胸宽广,阳光心态,满怀激情,追求真善美。他常说:“诗是抒情的,诗是言志的,在中华振兴的大潮中,在风雷激荡的年代里,满怀激情放声歌唱日新月异的祖国,弘扬民族魂,这就是我题邮诗的主旋律。”1998年12月,国家邮电局发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的纪念邮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引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他激情满怀,填了一首“沁园春”作为纪念。 <br></h3><h3>沁园春·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邮票。</h3><h3>斗转星移,爽气南来,沁脾荡胸。看春申江畔,舟飞激浪;罗湖站側,竹茂和风。欧亚新桥,丝绸古道,满目琳琅商路通。祥云涌、散霞光万道,直薄苍穹。</h3><h3>征途挥剑弯弓,更经历几番秋与冬。喜承包联产,千帆竞渡;市场经济,万马争雄。赛事频频,五星旗拂,滚滚黄河奔向东。当此际,听八方共唱,伟业丰功。 &nbsp;</h3><h3>2002年5月,中国足球队虽然折戟汉江,但是中国足球队经过多年卧薪尝胆,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杯足球赛的赛场上。父亲收看了每一场比赛,为中国足球加油,也为他们叹息,把当时的感受凝聚在下面的诗句里:</h3><h3>题·《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邮票。</h3><h3>沸腾热血汉江头,撕肺揪心看足球。</h3><h3>三局虽输仍舞帜,一球未进也加油。</h3><h3>神奇今日乏良策,快乐何时去隐忧。</h3><h3>重整山河酬壮志,五环论剑数风流。</h3><h3>2001年大河报方园杯大河夕阳红诗词大赛,父亲的题·《木兰从军》邮票在大赛中获奖。</h3><h3>七律·题《木兰从军》邮票</h3><h3>据《河南通志》记载:“木兰,宋州人,姓魏氏。”花木兰祖籍为今商丘市虞城营廓镇。</h3><h3>中州巾帼世称雄,十载戎机赫赫功。</h3><h3>秣马黄河抒壮志,横枪燕地靖边烽。</h3><h3>角声吹月霜天白,剑气冲云汉帜红。</h3><h3>脱下战袍还本色,尧天千古唱精忠。</h3><h3>父亲的诗情随着祖国的脉搏在跳动,为国家的振兴、人民的喜悦而抒怀,充满了正能量。</h3> <h3>——父亲的邮与诗的情怀是文化的</h3> <h3>父亲对中华诗词和中国集邮一往情深,他认为二者同为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如何让她们比翼双飞,交相辉映,值得探索。我国古代就有题画诗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唐代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元稹等,都有题画诗传世。他们在画上题诗,点题抒释景,吟咏画意,诗情画意,相映成趣。可以学习借鉴,为邮票题诗。这些年来,每当拿到一枚新发行的邮票,就看见父亲在斗室中,拿起放大镜,细细地欣赏,在邮票绚丽的画面中寻找、领悟意蕴味厚的文化内涵,从有关资料、辞书、网络中了解和邮票相关的背景资料,然后,静下心来投入创作。父亲在给我们谈他的创作体会时说,邮票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两者在构思立意上有着不可替代之妙。虽然不能向古代大家那样达到“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中意”的境界,但是在欣赏绚丽的邮票时,借诗言志,拓展对邮票的艺术欣赏,品味其艺术意境,学习尝试艺术创作,以追求一种真善美的心境。诗是抒发感情的语言艺术,是创作主题与体验的意象化,是音乐化与秩序化的表现。黑格尔曾说过“作为诗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去领会其中的深意,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妙谛。如题·傅抱石《听泉图》邮票:昨夜敲窗雨,天低梦亦惊。练飞千涧白,雾散万松青。恍惚雄狮吼,依稀喜鹊鸣。神怡心旷处,侧耳有诗声。父亲说在创作时想到,只有一场好雨,才有好的飞瀑;有好的飞瀑,才有好的涌泉;有好的涌泉,才有好的泉声;有好的泉声,才能拨动听泉人的心弦。故而以“昨夜敲窗雨,天低梦亦惊”作为首联,起到因物起兴的作用,使全诗有了“源头活水”。颔联写了个“看”字,颈联写了个“听”字,尾联写了情感的深化,把悟性写出来,以“神怡心旷处,侧耳有诗声”作为结尾。——父亲的邮与诗的情怀是浪漫的父亲的诗作力求写出新意,新鲜是事物富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一切艺术美感的重要条件。杜甫说:诗清立意新。袁枚说:诗歌以出新意、去陈言为第一着。郭小川说:诗是创作,一切要新。古往今来的诗人都强调写诗要在“新鲜”两字上下功夫。花卉常常是诗人的命题,也是邮票常见的选题。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荷花邮资明信片。夏天是荷花的季节,几阵热风一吹,满池塘的荷花就蓬蓬勃勃长起来,不几日已是红蕖万朵,翠盖层叠了。诗人杨万里曾为荷花写下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周敦颐写《爱莲说》,高度赞扬荷花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后人吟咏时常加以引用。父亲在创作时反复思索,力求出古创新,也为荷花写了自己的感受。题·《荷花》邮资明信片玉立亭亭贵妃腮,鸳鸯并蒂向阳开。浮香阵阵拂人面,嫩绿田田傍雅斋。翠盖盘中珠滚滑,霞光塘内鲤徘徊。淤泥乳汁长滋养,仙子凌波岁岁来。父亲说,从另一个角度看,淤泥对荷花而言,未尝不是母亲,是乳汁,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荷花只有扎根淤泥之中,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来。</h3> <h3>——父亲的邮与诗的情怀是空灵的</h3> <h3>诗贵含蓄,追逐空灵。诗要写得“空灵些,尤以委曲、含蓄、自然为尚”。含蓄美是中华诗词特有的民族艺术风格。含蓄的诗如层楼探胜,曲径通幽,深山听泉。这些作品不是一览无余,一眼见底,而是在读诗的过程中启发读者去寻思,去联想,调动读者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辞简义长,言语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所余味。父亲在学习写诗的过程中,努力实践,孜孜追求。如:如梦令· 题《昭君》邮票露重月明如水,长夜汉宫深闭。北雁两三声,催洒离人珠泪。无寐、无寐,胡语琵琶心碎。又如:题·《梅兰竹菊》邮票《梅》传春第一声,破腊寄痴情。坠白枝头玉,飘红驿外灵。暗香偏宜月,疏影亦临风。三友图中秀,轻烟喜鹊鸣。《兰》丽质远嚣尘,紫芽剑叶身。悬崖飘翠绿,深谷透香馨。雅淡诗家语,孤高赤子心。生来甘寂寞,清气散乾坤。《竹》窗前三两竿,根出比邻坛。雨过留云伴,风摇共月弯。无心求势利,有节蓄清寒。莫道生来瘦,幽香天地间。《菊》昨夜凉风起,浮金开万家。芳心含玉露,嫩瓣绽新芽。亮节娇秋日,寒英媚晚霞。格高香自远,铁骨乐天涯。在他的笔下,一个个形象丰满,空灵传神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h3> <h3>时间过得真快,从1990年参加郑州铁路局老年诗词研究会学习诗词算起,已经有25个年头了。其间,父亲共写了一千五百多首诗词作品,在五十多种报刊上,累计发表诗词作品五千多篇次。其中,题邮诗约占80%。这些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报、中州诗词、河岳诗词、郑州诗词、郑铁诗词等十五种诗词刊物上,中国老年、中国老年报、绿灯、郑州晚报等十七种综合性报刊上,郑州集邮、长坂坡集邮、浙江集邮、蜀陵等二十九种集邮报刊上。有多篇作品收录于当代诗人咏河南、当代诗人咏郑州、中国铁路诗词选、总设计师之歌等二十九种诗词选集上。分别出版了《邮与诗》(方崇元题邮诗一百首)四本诗集。为新邮题诗,把凝聚在心头的情感抒发出来,把对邮票的欣赏引入真善美的境界,同时也丰富了父亲的老年生活。现在父亲的邮友、诗友遍及祖国各地,每逢过年时,每天都能收到来自远方朋友贺卡。近20年来,父亲的努力得到认可,共获得河南省、郑州铁路局和有关诗邮组织颁发的各种奖励证书四十七个。<br></h3> <h3>父亲是一位乐观、睿智、爱学习的老人,十多年前,他又开始学习计算机的应用和互联网知识。他拜儿孙们为老师,经过一段不懈的刻苦钻研和努力学习,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学会了汉字输入、上互联网、收发邮件,并且在新浪开设了《方崇元邮与诗》博客,表他的邮诗新作,点击的粉丝数万。这位耄耋老人天天勤奋地学习,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学习和创作让他的生活充实、快乐、头脑灵活,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近年来,他又与时俱进,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时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紧跟时代的脚步。老父亲的邮诗情怀不仅陶冶了情操,娱乐了精神,也感染了全家人。诗书传家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父亲吟诗作词时,家里非常安静,我们看书看报,孩子们认真地学习。父亲诗作写成后,全家人一起读诗品味,其乐融融。 每每新的诗作出炉,妈妈是第一个读者,父亲轻声吟诵,母亲侧耳倾听,陋室顿生诗情画意,生活与文化水乳交融。周日孩子们回家,母亲不辞劳苦,忙着洗菜做饭。父亲则与孩子们谈诗言志。谈他的水仙诗时,强调水仙“不求华贵地,甘愿伴诗开”的品格;咏竹诗“莫道生来瘦,幽香天地间”是颂扬竹子的气节;咏《荷花》“淤泥乳汁长滋养,仙子凌波岁岁来。”是告诫我们不但要学习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还要善于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咏牵牛花诗作中“采集东篱下,为民鼓与呼”是要儿孙们有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父亲引导子女读诗学诗,用中华诗词的雨露滋润儿孙的心田。我们整个家庭洋溢着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氛围。如今父亲年近九旬,专注邮诗的创作一直没有间断,新的诗作层出不穷,并在方崇元邮与诗博客上发表,点击量数十万。我用母亲写的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家》耄耋老翁精神爽,国泰民安幸福家。集邮写詩千余篇,交友吟诗乐开花。尊老爱幼好传统,读书求知成家风。青出于蓝胜于蓝,孙辈个个硕博生。 2015年7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