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梁庄赏诗】<br><br> 依人之《苔》<br><br> 苔<br><br> 文/依人<br><br>老屋后面的苔痕上<br>早没了我的脚印<br>苔,它不像我<br>把自己带出了那片土地<br><br>留下了苔。还有那座老屋<br>听我年近古稀的老师说<br>那里的苔很绿,也更浓<br>就像我越来越抹不开的念想<br><br>泡了杯绿茶给自己,蒲公英加玫瑰<br>我不太喜欢喝茶。但这杯绿茶要喝<br>想喝出一种曾经的逃离<br>我,还真不如苔<br><br>没有阳光,我抱怨过<br>黑暗里,我泪流过<br>苔,却可以一直在那儿<br>与那座老屋一起<br><br>2019.9.6<br><br>【赏析】<br><br> 我和依人是见过面的,算萍水相逢,彼此就像浮萍,见过了就被生活的日常冲走了。有一个和浮萍接近的小东西叫苔藓,苔藓厉害之处就是他站得住。 苔藓并没有像树一样的根, 但它有“假根”,不是为了吸收养分,而是起到固定作用。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静,是一种心态,不只是安静,不说话,而是心要静,心静就是不浮躁,不悸动更不妄动。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苔藓有一颗安静的心。"老屋后面的苔痕上/早没了我的脚印/苔,它不像我/把自己带出了那片土地",与我被脚印带走了不同,苔藓仍然静静地站在老屋后面。<br><br> 诗的意象非常集中,但以轻描淡写的方式,没有高亮的光环。越是不起眼的出现和存在,越被人牵挂。"留下了苔。还有那座老屋/听我年近古稀的老师说/那里的苔很绿,也更浓/就像我越来越抹不开的念想"。把绿苔和念想联系起来,"念想"二字用得很地道,就像曹冲称象,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相思之象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度量的石头。老师是一个很好的桥,把异地的一地相思与一地苔藓桥接起来。<br><br> 如果老师是一个桥,一杯绿茶就是飞鸽传书。"泡了杯绿茶给自己,蒲公英加玫瑰/我不太喜欢喝茶。但这杯绿茶要喝/想喝出一种曾经的逃离/我,还真不如苔"。面对着"忠诚"的拷问,我们让蒲公英来做法官。让蒲公英说"To be or not to be",去还是留,蒲公英是有名的背囊侠,公正与否这是个大问题。做一个忠诚的守护者,做一个虔诚的跟随者,我们从来都不如苔鲜。我一直认为,学会了背叛是人和猴子的重要区别。用自己也反衬,塑造出了青苔卓尔不群的坚贞形象。大家都知道,崇祯吊死在煤山之上。死的时候,朝中大臣文武百官都逃走了,只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太监、陕西蓝田的王承恩在身边和他一起上吊,王吊死在一颗海棠树上。崇祯昏庸无能,残酷刻薄,错杀忠贞干练的国之栋梁袁崇焕。袁崇焕被千刀万剐,野狗分尸,至清乾隆皇帝为他平反修墓。有忠仆佘氏一族一直信守祖先使命,尽心尽职地为袁崇焕护墓守墓,376年间历十八代,坚守袁崇焕的墓地,不可谓不忠诚。<br><br> 全诗以我之动写苔藓之静,由表及里,由外到心。"没有阳光,我抱怨过/黑暗里,我泪流过/苔,却可以一直在那儿/与那座老屋一起"。老屋不仅仅是背景,也是一个村落的象征,一个农业文明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苔和我,一动一静,其心相通,苔若我,我若苔,请叫我苔丝姑娘。经过几轮反弹之后,最后的落点是土地和根的精神。根的精神是什么?就是博大、包容、坚强,让凡俗的我得以修持应对缺少阳光现实人生。<br><br> 这首诗的优点是具象丰富,但出场水波不兴。土地、老屋、青苔、绿茶、玫瑰、蒲公英、老师等形象一一浮现,悠游而去,有离乡的背景烘托,寓理于情,寓情于事,寓事于景。青苔有其具像,有其物相,有其想象,舒缓而有味,味淡而情绵,绵里藏针,直指人心。一个时代过去了,一个时代的魂还必然会得以传承,仿佛血脉。</h3> <h3>作者简介<br><br>梁庄,居深圳。曾长期服务于华为公司,后自主创业。有多年收藏经验和大量藏品,曾为文化旅游部培训艺术品交易员。大学时开始发表作品,作品选入多种选本,参加编辑了《中国韵律诗歌旗帜卷》,主编《诗度360》,著有现代诗集《被放逐的诗魂》《绝对硬度》《荣誉校长》等,著有大量的诗歌评论,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策划多次大型书系的出版和文化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学者之一。</h3> <h3>诗作者:依人,居广州。广州市作协会员,黄埔区作协会员。诗歌作品散见《湛江文学》《东江文学》《中国诗影响》印尼《千岛日报》《中国船舶报》香港《流派》诗刊等报刊,收录于《广东青年作家诗歌精选》《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诗集》《射门诗刊》《岭南诗意—走近广东诗人》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