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五)

<h3>7月26日离开理塘县,前一天从西门进,今天从东门出,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br></h3> <h3>驾车行驶在这景色中,纯属一种享受,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心非常的静(动与静哲学)。</h3> <h3>这是行驶在高原的常态,高原形象大使一一毛牛,"我的地盘我作主",它们的那份悠闲让人好生羡慕。</h3> <h3>过了理塘县城往前行,就是广袤无垠、赫赫有名的平均海拔4300米的高寒毛垭大草原,《中国地理》杂志曾将毛垭大草原评为中国最美的6大草原之一。<br></h3> <h3>毛垭大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县城以西,群山的环抱之中,如海的草原郁郁葱葱,这眼前就是毛垭大草原。<br></h3> <h3>中途路过无量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毛垭大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景点。<br></h3> <h3>毛垭大草原几十公里碧绿的草地、溪水、野花、牛羊和蓝天白云、还有远处的雪山,构成了一副高原牧歌图。<br></h3> <h3>骑行人,为他们点赞,他们的毅力和那份执着让我们感动和敬佩。在我们眼里的艰辛,他们的世界里一定是快乐,那种经历让骑行人生命中注入不同的诠释,也让我们在另一种角度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吧。</h3> <h3>7月的草原,湛蓝的天空下,晴空万里,云朵洁白,牛羊成群,绿草连天,盛开的野花姹紫嫣红,打一个滚就是一身花香,这份生态美赋予大草原无边的神韵与风姿。<br></h3> <h3>镜头下的画面相对于真实的景色也显得有些单薄。</h3> <h3>远远的雪山渐渐地变大,一点点显现,眼前的风景让你💕有些激动</h3> <h3>翻过沙鲁里山脉中段的一个垭口,拐个弯就能看到一幅令人窒息的美景:在繁忙国道伸向的远方,两处碧蓝澄澈的的高原湖泊紧紧相依,在一呼一吸之间,散发着让人沉醉的恬美。在千里川藏线上,海子山姊妹湖是一处重要的地理坐标,海拔4685米,自古就是汉藏交通要道<br></h3> <h3> 海子山下,双湖并依,难以想象这是经历数百万年沧海桑田后的安详宁静。第四纪冰川在青藏高原留下了许多有关地球历史的深刻记忆。更新世以来,海子山亦发生过三次不同规模的冰川运动,并最终形成现今的地貌格局。第一次冰期,冰川覆盖了海子山高原夷平面,形成冰盖。第二次冰期,紧挨高原夷平面的边缘,形成大型树枝状的山谷冰川。第三次冰期之后,气候转暖,冰川消融,融雪积水聚集于冰蚀洼地和岩盆,方造就今日岁月遗珠般的湖泊。海子山姊妹湖,如天堂宝石镶嵌在荒凉山原,亦如神之悲悯化作眼泪滴落凡间,纯净无暇,盈盈可亲。<br></h3> <h3>玛尼堆,垒起的是一份份祈福和祝愿。沿途看到最多的就是玛尼堆。</h3> <h3>一位自驾游人,提出和我们合影,都是地球村村民,那就的来一张吧😀</h3> <h3>目睹了姊妹湖的芳容,我们将进入巴塘县,巴塘县位于甘孜州西部。东接乡城、理塘县,南连得荣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芒康、盐井、贡觉县和云南省德钦县相望,北与白玉县交界。弦子,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在藏区,一提起弦子,都会不由自主地 想到巴塘,因为巴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誉为“弦子的故乡”。2000年5月,国家文化部将巴塘县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弦子)之乡”。 <br></h3> <h3>带有独特文化的路灯</h3> <h3>金沙江在这里与318国道携手同行</h3> <h3>江面的宽阔,江水的混浊,加上四周乱石的山体,稍稍有点压抑。</h3> <h3>由于金沙江大桥在维护中,我们通行的桥是临时桥樑,过了这里就正式进入藏区了。</h3> <h3>之前听说川藏公路的差别,没想到过了刚刚进入藏区不远就开始走如此的道路,不过还好大家都有心里准备。</h3> <h3>也许是巧合吧,修路加上下雨,心情有点沮丧,盼着早点走完这段路,看到路边的骑行者,自己又有些释然了。</h3> <h3>一路颠簸时好时坏,再下着雨,70公里仅然走了4个小时,总算走到了芒康,加油后我们走进了一个❤️情愉悦的地方--拉乌山风景。</h3> <h3>爱情天路,爱情中梦想中的景色,爱情中除了浪漫更多的是成长、宽容和关爱。</h3> <h3>沿途断断续续在修路,高海拔地区特点,年年修年年坏,但没有形成堵,随着技术改造,以后再进藏路状会越来越好。</h3> <h3>入住如美镇蜀郡大酒店,庆幸这里因为修路一直停电,今天刚刚来电,可以好好洗个热水澡休息。</h3> <h3>晚饭在入驻酒店解决,比较可口,饭后散步去欣赏流经如美镇的澜沧江,在这有如美水电站,它位于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上游河段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