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岭》的呼唤

老刘

<h3>  吉林省汪清县天桥岭镇位于吉林省东部,距县城汪清县32公里,北纬43°30'至43°60',东经129°28'至 129°60'。东与罗子镇、鸡冠乡相连;南与大兴沟镇为界;西与蛤蟆塘乡为邻;北与春阳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接壤,东西宽42公里,南北65公里,总面积为1354.9平方公里。</h3> <h3>  父亲是1946年离开天桥岭的。在天桥岭7、8年的生活给他一生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和历史的纠结。</h3><h3> 1938年,父亲在家乡河北入伍,参加了八路军武邑县县大队。在一个星期日同另一同乡战友请假回家省亲。刚到家中,却遇日本鬼子飞机轰炸县城。两人急忙归队。由于家中离县城有几十公里,待两人赶到时,八路军县大队已经撤离,人去楼空。也不知撤往何处,就此失联。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被日本鬼子围在了“青纱帐”中。二百多人的队伍只是突围出来十多个人已无踪影,无从寻找。加之日军的“坚壁清野”,家里已经无法藏身。才决定闯关东,投奔其哥哥。几经周折来到天桥岭。做上了伪满的森林铁路工人。</h3> <h3>天桥岭街景一</h3> <h3>  1946年2月,延边军分区首长一行五人深入天桥岭发动群众,收编当地保安大队。不幸却被保安大队扣留。几小时后,父亲成功将其救出。便重新回到了革命队伍。这一走便永远也没有回来。真是应了那首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h3><h3> 然而,这段简单的个人经历却在文革的两派中像“翻烧饼”一样翻来覆去。父亲也就不断重复地写着交代材料和申述材料。每每写完,总是要我誊抄一遍,复述一遍。并带上一句:如果我有意外,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这段经历。以致我也每每感到惴惴不安。每次当外调人员回来时,他不去考虑外调的结果,总是要尽可能地打听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工友的下落和现状。只有谈到此处,仿佛眼睛里又透出光亮。我突然感觉到父亲对天桥岭的眷恋和思念。大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情感。</h3><h3> 早年的父亲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故地重游,晚年的父亲积劳成疾,重病缠身,步履蹒跚,更是有心无力。只能“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喋喋不休地念叨也就成了父亲永远的心结。这心结也就此传给了我们。</h3><h3> 这陌生又遥远且带着几分朦胧的天桥岭,我们一定要来,要来掀开你的面纱。要在这白山黑水的土地上串联起那掉满一地的父亲的故事。</h3><h3> 今天兄弟们也已退休,终于有了机会和时间。我们相约,陆续在长春集结。坐上高铁风驰电掣般的向着延边自治区首府延吉市进发。</h3><h3> 中午时分,车到达延吉西站,跟着蜂拥的人流奔向出站口,远远望去,一位素未谋面的兄弟高举着一块书写着我名字的号牌在焦急地张望。他和我一样,都是四野43军156师的子弟。我们的父亲曾经在一起浴血奋战,从白山黑水一路征战到天涯海角。这种过命的战斗友情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永远也无法复制的。父辈们把他们的友谊传给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珍惜。握着张老弟的手,心潮澎湃,感激的言语变得那么的苍白。老弟说的好:只要有156三个字,在我这就好使。</h3> <h3>延吉西站</h3> <h3>  张老弟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特地腾出了一套住房让我们居住。怎奈我们回乡心切,老弟也只得驱车送我们赶往111公里以外的天桥岭镇。</h3><h3> 车行驶在牡延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滑然而过,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和粗壮的东北水稻把大地染成碧绿,微风一吹,荡漾着一直延伸到跌宕起伏的山脚。山总是喜欢与白云做伴,白云又总是缠绵着山峰去点缀着蓝天。路边的花草婀娜多姿,五彩斑斓。多想再有一首天籁之音环绕耳边。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忘却了旅途的疲劳。向前!向前!睁大双眼,千万别错过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h3> <h3>天桥岭的原野</h3> <h3>天桥岭的原野</h3> <h3>农村新舍</h3> <h3>  车程已经过半,时间也指向1点。车驶下高速,来到百草沟镇,这时才感觉饥肠辘辘,老弟特地驱车至此请我们品尝当地的特色佳肴。苏子鱼汤、炸小鱼、酱豆腐、烧狗肉。据说这家餐馆是延边最有名气的。菜端上餐桌,小鱼的酥软,酱豆腐的醇绵和鱼汤中散发出紫苏叶的清香,让我们食欲大振,顾不上吃相,也忘却了体面,三下五除二,干了个精光。留下的只是舌尖上的延吉,朝鲜族菜肴的芬芳。</h3> <h3>革命老区百草沟</h3> <h3>和群然弟合影</h3> <h3>通往天桥岭的202国道</h3> <h3>三兄弟合影</h3> <h3>一个不起眼的饭店</h3> <h3>朝鲜族人家</h3> <h3>外孙和墙比高低</h3> <h3>朝鲜族人家</h3> <h3>两个吃货意犹未尽</h3> <h3>  车继续行驶在202国道上。下午3点,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天桥岭镇。入住了宾馆,张老弟才放心地返回。望着远去的车影,感激之情都印在了“156”的旗帜上。</h3><h3> 稍事休息,我们便开始打听我家的旧址,在长春时,堂哥把记忆中的地址告诉了我,他说老房子已经拆除,如今已经面目全非了。靠着堂哥的一条仅有的信息,我们哥仨四处打听。也许是我们的来意打动了大家,也许山里人就是质朴,宾馆的服务人员因为年轻,都不知道过去的地址,却拿起手机询问家中的老人,我们把获取的各种信息经过甄别,终于得到了一条比较靠谱的路线。吃罢晚饭,我们迫不及待地朝着心中的方位散步。与其说是散步,倒不如说是探路。一段行程后也有了感性的认识。夜越来越黑,天空飘来了乌云,雨点洒下了大地,我们只得返回宾馆。把希望留给明天。</h3> <h3>天林宾馆</h3> <h3>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h3> <h3>张老弟载着我们前进</h3> <h3>谁不说俺家乡美</h3> <h3>  八月的天气,到处骄阳似火,可是天桥岭的宾馆里却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稍开点窗就有微风吹入,煞是凉爽。我不认床,但睡在天桥岭的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一遍遍地过着父亲给我讲的天桥岭的故事。朦胧中,东方已经发白。我们期待已久的一天终于到来。</h3><h3> 吃罢早饭,我们聚集在服务台前,几位服务员又把昨晚回家后打听的新消息给我们做了修正和补充。我们满心欢喜地出发了。据堂哥说:我们家就住在天桥岭伪满火车站附近。父亲是火车司机,每次听见火车鸣笛,家人便知道父亲马上就要回来了。我们从宾馆出发一直朝着西北方向走去。只要是碰上老人便打听。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正在一筹莫展之时,迎面过来一位50多岁的先生,他向我们详尽地讲述了伪满火车站旧址和铁轨的走向,以及铁路桥的旧址。我们欣喜若狂,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h3><h3> 当年的铁路已经改造成了如今的公路,只有穿过嘎呀河的铁路桥没有拆除,桥上杂草丛生,但依然能看出旧貌。窄窄的小桥,你曾记录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奔腾的嘎呀河,你带走了多少苦难人民的辛酸泪。我们过了桥往远处走去。公路两旁是一个个木耳种植园。在地里干活的老乡告诉我们当年小火车驶向远方的两个山坳(当地称为沟),从山坳口进去便是原始森林的入口,在里面砍伐的木头由小火车载出。如今已经封山育林了,不久前通过林场的摄像机还发现了东北虎的足迹。很遗憾,由于没有交通工具,我们未能去到沟里一睹“庐山真面目”。</h3> <h3>天林大桥远方的山坳就是原始森林的入口</h3> <h3>穿过嘎呀河的小铁路桥旧址</h3> <h3>只有你—悬崖峭壁才见证过小火车的来去</h3> <h3>远方的原始森林</h3> <h3>铁路通往“沟”里</h3> <h3>铁路桥旧址</h3> <h3>嘎呀河流向绥芬河</h3> <h3>天林大桥</h3> <h3>小火车回家的路</h3> <h3>农民的木耳种植园</h3> <h3>  天空飘来一片乌云,凉爽的秋风裹着点点雨花落在身上,让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望着远方的大山,我们多想再走近一点,无奈没有雨具,尽管恋恋不舍也只得返回。紧走慢走,老天有眼,回到伪满火车站旧址时,雨嘎然停止,太阳又重新挂在了天空。原伪满火车站已经被新的建筑所代替。站在这里,我们只能从想象中揣摩它的原样。脑海中又浮现出父亲留下的故事篇章。</h3><h3> “在东北沦陷时期的一个深秋的夜晚,父亲下班走出火车站,忽然遇见一个日本宪兵喝得醉醺醺的调戏迎面过来的一个中国姑娘,姑娘惊恐地喊叫着“救命”。父亲怒火中烧,冲上去就给了小鬼子一记耳光。小鬼子一下就被打懵了,待缓过神来,发现是一个中国人打他,便咆哮着对着父亲扑来。父亲趁其立足未稳,一顿拳打脚踢把他打到在地。围观群众劝父亲和被救姑娘快跑,父亲这才扬长而去。</h3><h3> 小鬼子挨打后岂能善罢甘休。第二天黄昏小鬼子早早地就蹲守在火车站附近,准备报复。有比父亲早下班的同事出去发现了小鬼子在蹲守,急忙回来告诉父亲。几个同事商量以后,各自分工。一个人去往铁路岔道塞石头,这样就扳不了道岔。一个跟站长关系好的就去站长办公室报案说抓住一个搞破坏的人。其他几人便出去把小鬼子抓了进来,送到站长办公室。站长(日本人)勃然大怒,立刻把他交给关东军(火车站隶属日本关东军管辖)。关东军不问青红皂白,上了酷刑,那个小鬼子屈打成招,承认是自己放的石头。一场风波就此戏剧性地结束。”我站在昔日的现场,仿佛看见了一个背影,不,是一群背影,一群中国人的脊梁。</h3><h3> 雨点又开始扑打在脸上,沉思着、踉跄着返回宾馆。宾馆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找到了旧址而感到高兴。我多想对着苍天大喊一声:“亲爱的父亲,我们终于回来了,我们完成了你的愿望,回到了你日夜思念的地方。”</h3> <h3>伪满火车站旧址</h3> <h3>早年的火车票</h3> <h3>  天桥岭镇主要是以林业为主,镇上的机构也主要是为林场和林场的员工服务,近年来,政府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因势利导大力扶持农民种植木耳。</h3><h3> 2018年9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天桥岭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h3><h3> 雨过天晴,空气清新。我们散步在小镇上,凉爽的秋风吹在身上,没有一丝寒意。浏览着街景,品尝这舌尖上的乡村味道。渐渐地我们爱上了这个地方。</h3><h3> 夜,万籁俱寂。凌晨的曙光又唤醒了这美丽的梦乡。我们将要远去。不要说再见,记住回来的路,无论是春光明媚,还是夏日炎炎,无论是秋气高爽,还是雪舞漫天。我们还会再来,再来。</h3> <h3>大自然的美</h3> <h3>天桥岭林业局</h3> <h3>街牌</h3> <h3>衙门不大顶子不少</h3> <h3>天桥岭人</h3> <h3>天桥岭人</h3> <h3>回家的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