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周年

如雷贯耳

<h3><font color="#010101"><p></p><p>图/龙骧虎步</p><p>文/龙骧虎步</p><p></p></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母 亲 的 照 片</font> </h1>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2020年1月15日(农历己亥年十二月廿一)是母亲诞辰100周年,按阳历计算,一百年前的1920年1月15日(农历己未年十一月廿五日卯时)母亲降生在与我们是同一个镇,即:灵桥镇江丰村抱家沙自然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里。外公名叫陆如权,因离世较早,只知其名,可不知其真实模样,据说是个很普通的农民,可那时候外公娶了个是富阳街上罗家门里的千金闺女名叫罗莲珍,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外婆个子中等,人长了非常漂亮,对人温和,平易近人;不知道她书读了有多少,但讲话很有知识、有哲理,当我们懂事看到她已是七十、八十多岁的时候,讲话办事脑子还非常清晰。</div><br>  外公、外婆共生育子女13个,(在旧社会科学不发达,存活率很低)而活下来的只有三男三女;大阿舅陆茂仙、三阿舅陆坤荣、小阿舅陆茂渭、我母亲排到第四,名叫陆全凤、大阿姨陆香云、小阿姨陆有云。我母亲今年刚是一百周岁,以上我父母她们这辈人现在最小的也八十多岁了,早些年因有病,现都已经离世。 <h3><font color="#010101">  在旧社会里,外公家也算得上是个大家庭了,条件也只能属一般。在母亲她们六姊妹中,数我母亲身体素质最差,肩不会担东西,手无缚鸡之力,又没上过一年学,自小到大在娘家安逸地呆了十六、七岁后,经媒人介绍许配到东洲小沙村一户姓陈的男人家里,从此之后,伴随着一个“苦”字缠绵着她后来的人生之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据我母亲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她是那样说的:“我为姓陈的前夫生有一个儿子,可不满周岁就夭折了,就在那时候我的前夫已喜新厌旧喜欢上了另一个女人,即我男人后来的小老婆。前夫为了达到与小老婆一同过日子的目的,把家里由我锁牢的箱子,从后面合页处撬开,偷出丝绸类物品,俩人同谋反说是我偷出丝绸,又用种种做拢圈套、捏造事实真相来歪曲、排斥于我,真不是人过的日子过了那些年,在精神上遭受到严重摧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命运注定,生不逢时,那时母亲刚好碰上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些年。1937年12月2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余杭县余杭镇,没过多久富阳镇江北一带(包括东洲、鸡笼山)也沦陷在日本侵略者手里。那时小舅舅刚是年轻力壮之时,一次被日本侵略军嫌疑为可疑份子被抓走;过了些日子,我母亲到鸡笼山沦陷区,冒着危险为打听她自己小哥的下落,不幸也被日本兵抓住。母亲在日本兵的军营里整整被关押了二十多天,受尽了日本兵的拷打与询问中种种刑罚的折磨;母亲的右手食指被日本兵用火活活烧、烤,拔指甲等刑罚。母亲右手食指要短截一段,还有几个指甲变为畸形,这是我们最近距离看到日本佬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之一,这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一个缩影!</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父、母 亲 的 双 人照 片</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母亲的一生是非常苦的。打那以后,约在1946年经人介绍嫁给我的父亲。我父亲姊妹五人排为老四,年轻时生了场重病,因姊妹较多家境并不富裕,到了虚岁36岁才与我母亲结婚;母亲要小于父亲8岁,结婚那年母亲应该是28虚岁。母亲结婚后让她最高兴的是第二年就生了我哥哥,有了她尝到当母亲的滋味,从精神上享受着苦尽甘来的味道。谁知好景不长,自母亲嫁给我父亲后,祖父、祖母相继去世;父亲的病还没有完全恢复;又刚解放初,国家正是百废待兴非常困难时期;后又接连增添了哥以后我及弟妹五个,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将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如何度过?重病痊愈后的父亲,在农村还算得上是个会干活的男人,他下地会做各种农活,种田插秧手脚非常利落;副业生产基本上都会做;淹草、做坑边纸、办做坑边纸的原料样样都会;会给百家做泥瓦匠、土木匠、宰猪、屠羊、抲鱼等。五十年代后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前,是计划经济年代,杜绝小农经济、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虽说会做各种农活的父亲,给人家做一天有一元贰角或一元伍角一天,可交到生产队计工分只有10分,到年底分红只有几毛钱一天,靠他一个人根本无法养活家庭基本生活的能力,每年下半年生产队结算结果,总是超支,那时便叫倒挂户(就是欠生产队资金的农户)。</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母 亲 工 作 时 的 照 片</font></h1> <p class="ql-block">  失去公、婆的母亲,在家替代带小孩的帮手也没有,又有繁重的家务活要做;除了要做家务活要带孩子外,为了多赚点工分,每天或隔天要在生产队的副业里(扦二个纸筒)的工作。这行又烦又累的活工分挣了不多,可一点也不好偷工减料,算是比较烦的活,(女人们常把它比作“凶阿婆”当头压一般)。为了多赚点工分、完成任务,母亲是白天做了晚上继续接着做,夜以继日、天天如此;晚上每当我们醒来的时候,无论是黄昏、深夜、或是后半夜,迎来的总是母亲她啪啪打响扦纸筒的拍打声;夏天的晚上在米粒大昏黄的煤油灯下,没有消凉设备,而只有蚊子陪伴,为了少让蚊虫叮咬,我常看到母亲是把双脚套在一只麻袋里,虽说闷热,但免受蚊虫叮咬之苦;冬天在凛冽的西北风嗖嗖地啪打着,可没有暖气、封闭又不好的室内,身上没有够暖和的衣服,可还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孜孜不倦地劳作着,这不是一时、一天,而是一年四季轮回着地做,说了稍长一点快是她生命的全部......。</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做坑边纸的工具</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扦纸架在展示</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针线工具篮</font></h3><h3> 柔弱的身躯,沉重的家务活,加上缺粮少钱的家庭把母亲逼的快要崩溃的边缘,可就在那样的时刻,母亲还有一颗关切、怜悯之心,不光是考虑自己的家,可她更想念的是少了母爱还没有成年的二个侄子与侄女,她们同样忍受着饥饿、缺衣少穿,他们从精神上比我自己的孩子还要苦。每当年底,母亲有做不完的活。虽说她高挑个子,但身躯柔弱,幸亏在娘家学会针线一类的手工活,如今真给她有用武之地,当忙不过来的时候,宁愿给自己的孩子少做一双、二双鞋,也得给侄子、侄女做上一双鞋,去温暖与弥补他们的母爱。</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母亲所用的针线篮</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顶针</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缝补所用的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我们的眼里,母亲的心是慈善的。我曾记得,那时生活在最苦的年代里,离我们家不远的赵家墩村住着一位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是她的阿姨,她阿姨的子女因工作长期在杭州,没有足够的经济与精力来照顾家里的老人,且又犯有老年痴呆之病,生活非常之苦。是母亲把这位阿姨即后来我叫亲婆的老人接到家里来照料,由于犯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病,老人很难侍候,来回几次又回到自己家里。赵家墩村与我们村不远,母亲自己没有很多时间去照顾,就经常拿点好吃的东西或腌菜一类的东西派我们去看望。到如今我还记忆犹新,那时候我还很小,一到这位老人我叫亲婆的家里,一走进屋里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多能听得清在什么地方,四壁又雕刻着奇出怪状的龙凤怪兽一类、眼珠凸出的菩萨头、在那阴森森地老屋里,她还喋喋不休地讲鬼的故事给你听,弄了我毛骨悚然,下次再也不敢去的感觉;可等到下次,母亲又会以骗带哄的方法,让我又不得不去看望,其实不是让我去看望,就是带点腌菜一类的菜给她就是。</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网络图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母亲她的心与千千万万母亲一样,对子女含辛茹苦,巴不得子女早日成才,可把自己置之度外。在方法上,用现在的观念看,母亲对待自己的子女是带有冷酷形的。那就是像是老母鸡带小鸡、老鸟喂小鸟一样,当孩子大了,最好不要在自己的身边,撒手放心让你们自己去闯荡,从不期盼子女有回报心里。我们兄妹五人,五十年代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您为孩子少受或不受更多的苦,把我下面的两个弟弟送给了如今我们还走动的、更需要子女的两个家庭,免受了全家吃不饱穿不暖的一时之苦;当我十八岁,部队到地方征兵体检合格,许多做母亲的都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远离家门,甚至还流出泪水,心疼儿子当兵,可我的母亲您,更不用领导来做工作,还积极输送。其实在您们的内心,十八岁的儿子,在家里已经成为得力的帮手,要说不心疼是不存在的,就是有这样机会,国家需要、为国保家,出门去闯荡一番应该是值得的,这才是你们的真实心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左一:小弟,左二:大哥,中间:小妹,左四:本人,左五:我的大弟。五兄妹的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母亲啊!您的心愿到最后也看到的,出门的二个弟弟那时都已成家,家里现在搞了更好;阿哥老早就户口迁出成为一名小学老师,现已退休在家十多年了;我部队回乡后通过自己努力,后也户口迁出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我也退休将近十年了;妹通过自己努力奋发读书,初中毕业时就考上军校,在那个时候户口迁出成为一名女军人,已经非常优秀了。现在户口迁出虽不是稀罕之物,可在当时村里有多少家庭羡慕像是我们的家庭,子女户口迁出变为国家户口,还有稳定的工作。现在回想,以上这些,父、母亲思想观念的前瞻性、生活的艰苦、家庭必要的教育是分不开的。</font></h3> 母亲,在您百年诞辰之时,让我想念你的事情更多,脑海里思绪成一堆乱麻似的,想写一些更美之词来赞美于您,可又写不上来,可能读书少水平受限,绝不是您离世长而我们之间的情感疏远,真的是时刻在想念,你的音容笑貌永存!<br>母亲,你的撒手而去,使我至今都猜不透的一个谜,在那么艰难困苦的年代里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大的坎让你一时过不去?虽说生活艰苦,但作为做儿子的不会亏待于母亲的所作所为。而今我只能静静地在想:“是否你年轻时受学校教育少,知识面狭窄,遇到问题可能一时解不开?再就是一个老年人到了一定岁数之后,与外界参加的活动、联系少了,活泼开朗欠缺、思维孤僻、思想抑郁、一门所思是否有关......?”<br>  <div>  母亲,一百年并不长,可你在世的时间就更短,本在后来的岁月里让你多享点福,可在当时还有你的孙子、孙女还需要您照看、操劳,一直到您的最后没有让你享受过安逸之时,今想起来,实在是对不住你啊!现在一旦社会上提起忠孝文化、孝敬父母的时候,真让我们日思难过,夜了难寝,我们没有尽到各自应尽的责任,愧疚于您太多太多!母亲,现在的社会安定,江山太平,我们兄妹五人,生活都非常安好。如果真有阴间世界,你只要多照顾自己,走你阴间里的天堂之路!再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马牛,作为老一辈也管不了下一辈的全部,最多希望于小一辈有更大的出息,要走的路归根结底还得要靠自己。</div>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想用仅有的几张照片我又进行了加工、描摹、再现母亲的音容笑貌;用粗浅的文字记述往事、抒发情怀,想让母亲知道,您仍然在我们心中永存;想让家人、亲戚、后人知道母亲的一生不平凡、不容易,母亲的一生在生活上清苦,精神上是拼搏的一生。想让家人从这真实的经历中,去努力拼搏,奋发向上,让人生的路靠自己的智慧去走得更加稳健、更加扎实,取得的成果更加显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母亲,公元2020年1月15日是您诞辰百岁之日,我将带着全家,准备在老家堂前的正厅里,摆上干净的八仙桌,做一桌干净地您所喜欢的菜摆上供品,提上蜡烛台蜡烛与香,再烧个佛包,纪念你的百岁诞辰之日,愿我们以自己充实的生活告慰母亲在天之灵!</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span></p> <h3><font color="#010101">  您的儿子:龙骧虎步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9.9.6日</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