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续书吏治殊 (原创)

丰收果实

<h3>荣国府</h3> <h3>护官符</h3> <h3>人物关系图</h3> <h3></h3><h3><ol><li><b> 原书续书吏治殊 </b></li></ol></h3><h3> 《红楼梦》是一部反映清代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在展现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走向衰败的故事中,也深刻尖锐地揭露了封建吏治的黑暗。但仔细阅读,却发现曹雪芹的前80回和高鹗续的后40回对封建吏治的描写大相径庭。</h3><h3> 在前80回里,吏治腐败,后40回却吏治清明,这与曹雪芹、高鄂的经历、思想不同有很大关系。</h3><h3> 曹雪芹出身于贵族世家,经历了一个封建富豪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少年时代的豪华生活,使他熟悉了贵族大家庭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人情和世态。晚年的贫困潦倒,使他能够更清醒地、深刻地看清剥削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借贾宝玉之口表达了对热心仕途经济的禄蠹的厌恶和不屑,对那些官老爷们徇情枉法、草菅人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高鹗,祖籍铁岭,先世清初就寓居北京。少年时喜冶游。中年一度在外课馆。熟谙经史,热衷仕进,累试不第却不改初衷,直到50岁才中了顺天乡试举人。(这与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厌恶仕途经济、封建科举的思想明显不同。)53岁时与程伟元一起共同以活字版首次刊行120回《红楼梦》,其中后40回由他续写。第二年又大量改动前80回文字情节,续书也多有修改。他虽然有过一段“闲且惫矣”的生活,但终于在57岁时考中进士,授过内阁中书,擢侍读,考选了江南道御史刑科给事中,又充当过顺天府乡试同考官。他的政治生涯虽还说不上是青云直上,红得发紫,但他的境况却非曹雪芹可比。他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皇帝和封建社会歌功颂德,所以,在后40回里,那些作恶的人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可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h3><h3> 一、前八十回的吏治在</h3><h3> 前八十回里,第一次写到吏治的是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也是对封建吏治描写最直接最具体的一次。贾雨村刚补授了应天府,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何等的执法严明。但门子的一个眼神就使他停了手,即时退堂,在听了门子说案、看了门子献的“护官符”、知道了薛蟠与贾府王府的关系后,竟不念甄家旧日的恩情,也不顾“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因私废法,胡乱断了此案,便急忙作书信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最终又寻了个不是充发了那个知他贫贱、为他出谋划策的门子。</h3><h3> 第二次是在第七回,周瑞家的刚给凤姐送了宫花,抬头忽然看见自己的女儿,说丈夫冷子兴因多吃了两杯酒,和人分争,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不知道求哪一个可了事。周瑞家的听了并不以为然:“我就知道呢。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又说:“小人儿家没经过什么事,就急得你这样了。”她仗着主子的势利,把这些事也不放在心上,晚间只求求凤姐儿便完了。作者在这里几笔带过,并没有交代事情到底如何解决,因为这对凤姐来说,连一碟小菜都算不上。简笔写来,不但表明这样的事对凤姐和周瑞家的来说司空见惯,而且也节省了多少笔墨。</h3><h3> 第十三回,秦可卿病逝,贾珍因想着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就请掌宫内相戴权与贾蓉捐个前程,一千二百两银子送去,第二天就封了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清代的卖官鬻爵由此可见一斑。 更有第十五回,凤姐为了三千两银子,在铁槛寺弄权,让来旺儿进城,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与长安节度使云光,让长安守备退亲。云光久见贾府之情,哪管人家已经定亲,于是张金哥的父母为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退了原任长安守备公子的亲事,不料知义多情的张金哥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守备之子投河而死, 张李两家落个人财两空。在这里,云光的徇情枉法、凤姐的贪得无厌都表现得淋漓尽致。</h3><h3> 第四十四回贾琏与鲍二媳妇勾搭被凤姐撞见,鲍二媳妇被撕打一顿,羞惭地上吊死了。贾琏为了免除官司,着人去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发送。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第四十四回贾琏与鲍二媳妇勾搭被凤姐撞见,鲍二媳妇被撕打一顿,羞惭地上吊死了。贾琏为了免除官司,着人去作好作歹,许了二百两发送。生恐有变,又命人去和王子腾说,将番役仵作人等叫了几名来,帮着办丧事。那些人见了如此,纵要复辨亦不敢辨,只得忍气吞声罢了。第六十四回,贾琏为娶尤二姐为外室,使家人将张华父子叫来,逼勒着与尤老娘写退婚书,张家心中虽不愿意,无奈惧怕贾珍等势焰,不敢不依,只得写了一张退婚文约。尤老娘与了二十两银子,两家退亲。按说此事到此已经了断,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在第六十七回,凤姐知道了这件事,为了闹个“大家没脸”,着张华写一张状子,只管往都察院告去,察院见是告贾琏的事,上面又有家人旺儿一人,只得遣人去贾府传旺儿来对词。青衣不敢擅入,只命人带信。那旺儿见了青衣,自求“快来套上。”众青衣只说不敢:“你老去罢,别闹了。”这些都察院的青衣们连贾府的一个奴才都不敢套,面对吏治腐败、世事横乱的社会,真能起到都察的作用吗? 凤姐见告了起来,便忙将王信唤来, 拿了三百银子与他去打点。托察院只虚张声势警唬而已, 又那察院深知原委,收了赃银。 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枉捏虚词,诬赖良人。都察院又素与王子腾相好,况是贾府之人,便也不提贾琏的事,只传贾蓉对词。贾珍不明就里,即刻封了二百银子着人去打点察院,到第六十九回,察院只说张华无赖,以穷讹诈,状子也不收,打了一顿赶出来。贾蓉的事也一概了结。贾珍不明就里,即刻封了二百银子着人去打点察院,到第六十九回,察院只说张华无赖,以穷讹诈,状子也不收,打了一顿赶出来。贾蓉的事也一概了结。</h3><h3> 在官场上,金钱加人情就等于无罪。按说这场官司已趁了凤姐的心愿,但凤姐又担心张华此去倘或再将此事告诉了别人,或日后再寻出这由头来翻案,就悄命旺儿遣人寻他,务将张华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 到此时尤二姐似乎终于应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但她碰上了王熙凤就注定了是苦尤娘,终因受不了王熙凤的虐待,吞金而逝。凤姐的凶残歹毒如此,但如果封建王朝吏治清明,如果没有贾府、王府的势力在后,她敢这样吗?尤二姐一案与薛蟠打死人命案、凤姐弄权铁槛寺如出一辙:都是两家已经订婚,而第三者却仗势强夺,虽然其中的情节多有不同,但最终都因官府的贪污受贿、徇情枉法导致弱者的惨败而告终。</h3><h3> 至于石呆子的扇子一案,作者又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从平儿的嘴里说出。第四十八回,平儿对宝钗说:“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 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第四十八回,平儿对宝钗说:“老爷把二爷打了个动不得。”“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今年春天,老爷不知在那个地方看见了几把旧扇子, 回家看家里所有收着的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处搜求。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 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 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二爷好容易烦了多少情,见了这个人,说之再三,把二爷请到他家里坐着,拿出这扇子略瞧了瞧。据二爷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因来告诉了老爷。老爷便叫买他的,要多少银子给他多少。 偏那石呆子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法子,天天骂二爷没能为。已经许了他五百两,先兑银子后拿扇子。他只是不卖,只说:‘要扇子,先要我的命!'姑娘想想,这有什么法子?谁知雨村那没天理的听见了,便设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h3><h3> 一个“呆子”,只因家里有二十把旧扇子不卖,就无故背上了“拖欠了官银”的罪名,不但没保住扇子,并且命保没保住都不知道。连贾琏都觉得“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 这就是一方父母官的作为。 更妙的是作者在第十六回通过小鬼的言行对人世的丑态进行了无情的鞭挞!秦钟魂魄离身,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不肯就去,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鬼判的话是对阳间人类的绝妙讽刺。并且初闻是何等的“铁面无私”,与贾雨村在应天府初审案情又何等的形似。但后来,秦钟求和好朋友说一句话,众鬼不肯。哪料都判一听宝玉的名字,就对那群不明就里的众鬼喝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但后来,秦钟求和好朋友说一句话,众鬼不肯。哪料都判一听宝玉的名字,就对那群不明就里的众鬼喝道:“放屁!俗语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事’,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还是把他放回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秦魂放回。刚说过“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只因宝玉运旺时盛,马上就成了“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和那位看了护官符就胡乱断了人命案的贾雨村真是全无二般。</h3> <h3>  </h3><h3></h3><h3> 二、后八十回的吏治</h3><h3> 再看后八十回中的吏治,那真是政治清明,执法严明。</h3><h3> 第八十五回写薛蟠因在太平县李家店吃饭喝酒时,与当槽儿的发生口角,拿起酒碗照当槽儿的打去,结果出了人命。起初,花了几千银子,又有贾府的面子,买通了知县,故意杀人就判成了误杀。不料道里却把知县申饬一顿,并要亲提。虽然送钱托人,刑部驳审,依旧定了个死罪,监着守候秋天大审。并将太平县的这位老爷革了职。直到第一百二十回,大赦天下,薛家凑齐了赎罪银两。刑部准了, 才一角文书将薛蟠放出。薛蟠的又一起人命案虽因知县等人贪图钱财徇情枉法将故意杀人就判成了误杀,但“晴天”在上,罪犯终是罪犯,实难逃脱罪责。而贾赦、贾珍、王熙凤等人的纵欲无度也终于招来了第一百零五回锦衣军的查抄。其罪责是: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包揽词讼。贾珍引诱世家子弟赌博,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因其女不从,凌逼致死。贾琏、凤姐放债重利盘剥。其罪责是: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包揽词讼。贾珍引诱世家子弟赌博,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因其女不从,凌逼致死。贾琏、凤姐放债重利盘剥。但毕竟圣上仁慈待下,明慎用刑,赏罚无差。</h3><h3> 在第一百零七回,该御史指出平安州互相往来,贾赦包揽词讼,据供平安州原系姻亲来往,并未干涉官事。 该御史亦不能指实。 倚势强索石呆子古扇一款是实的, 然系玩物,究非强索良民之物可比。虽石呆子自尽,亦系疯傻所致,与逼勒致死者有间——今从宽将贾赦发往台站效力赎罪。所参贾珍强占良民妻女为妾不从逼死一款,提取都察院原案,看得尤二姐实系张华指腹为婚未娶之妻,因伊贫苦自愿退婚,尤二姐之母愿结贾珍之弟为妾,并非强占。再尤三姐自刎掩埋并未报官一款,查尤三姐原系贾珍妻妹,本意为伊择配,因被逼索定礼,众人扬言秽乱,以致羞忿自尽,并非贾珍逼勒致死。但身系世袭职员,罔知法纪,私埋人命,本应重治, 念伊究属功臣后裔,不忍加罪——亦从宽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贾琏着革去官职,免罪释放。贾政实系在外任多年,居官尚属勤慎,免治伊治家不正之罪。也因皇恩浩荡,大赦天下,贾赦贾珍与薛蟠同时被赦回家。与他们一切被赦回家褫籍为民还有雨村老爷。因为他之前只是贪财,被人家参了个婪索属员几款罪。而“如今的万岁爷是最圣明最仁慈的,独听了一个‘贪’字,或因糟蹋了百姓,或因恃势欺良,是极生气的,所以旨意便叫拿问。</h3><h3> 至此,高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吏治清明、皇帝圣明的太平盛世图,引用老百姓的一句话就是“如今真真是好时候”,为封建社会、封建君主歌功颂德。完全背离了整部小说的主旨——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至此,高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吏治清明、皇帝圣明的太平盛世图,引用老百姓的一句话就是“如今真真是好时候”,为封建社会、封建君主歌功颂德。完全背离了整部小说的主旨——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