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情雪域,藏地自驾游记(3/5)/LFSU四人组合

在路上

<h3><br></h3><h3>西行阿里</h3> <h3>阿里暗夜公园</h3> <h3>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而平均海拔4500米,峰峦叠嶂的西部阿里,就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藏文典籍称阿里为“堆阿里”——“堆”藏语意为“上部”——藏文化对那些高海拔地区都称为“上部”。阿里总的地势趋向南北高中间低,湖泊众多,人烟稀少。在34.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十多年前常住人口7万余人,估计现在人口也不会超过8万,平均每10平方公里人口2人多一点。</h3><h3>阿里的神秘,一是因为著名的喜马拉雅以及冈底斯、昆仑、喀喇昆仑山脉横亘交错在它的境内,再就是“高原上的高原”,气魄之大;二是山高路险、干旱缺氧,气候恶劣、人迹罕见,风光奇异;三是有神山、圣湖和古格等传说,使之更显神秘莫测——信徒们认为圣湖神水能洗去心灵的贪、嗔、痴、怠、嫉五毒和肌肤上的污秽。为了尊重、保护西藏当地和邻国教徒的宗教信仰,我国政府于上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相关规定,同印度、尼泊尔等邻国签定了允许信徒入境朝圣的有关条文,方便来自世界各地教徒的朝圣活动,它不仅是全世界探险者向往的地方,还是朝圣者的圣地。</h3><h3>这次我们从拉萨西行阿里走的是南线,是沿着喜马拉雅与冈底斯之间的过度地带219国道行走,经过地点:日喀则、拉孜、昂仁、桑桑、萨嘎、仲巴、霍尔巴,终点站狮泉河镇。途中主要景点有普兰地域的岗仁波齐、玛旁雍错和纳木那尼峰等。</h3><h3>如今的阿里路好车少,翻山过河的情况也很少,连通县公路都是柏油路面了,主干线就不用说是多么的好走了。一句话,看着人们在这样的路上开车真爽!爽到只要记住歇脚吃住和加油就行了,其它一切都不用去考虑。阿里过去交通难问题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回想十数年前曾经“遥远的阿里”,对比今天的西行阿里,U的兴奋劲让周围的人很好奇,跑一趟这样的路值得这么兴奋吗?有比较才会有感触,和年轻人说那个时候行路之难可能没几人能明白。</h3><h3>曾经“遥远的阿里”,既是指曾经的路远,更指路的“难行”。十数年前从拉萨到阿里首府狮泉河镇1800公里,即使进口的“沙漠王子”也要满满的三天时间才能到达。其中所谓的路就是在茫茫无垠的戈壁滩或者山坡、湖边压出的车辙印。这种车辙印保持的也不会太久,一阵风沙过后就有可能被覆盖了,所以在这样的“路”上行走不仅艰难,迷路等安全问题也不鲜见。</h3><h3>据U说当年和他一道援藏阿里的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D就因从拉萨回狮泉河途中迷失方向被困沙漠三天。因为他们未能按时回到狮泉河,地区和自治区的有关部门、组织和领导都急的要疯了,沿途各县也都被组织起来寻找失踪的车辆和人员,可就是不见踪迹。原来他们偏离方向绕过狮泉河西行到200多公里外的日土县辖区的戈壁滩里了,离喀喇昆仑只有几几十公里距离了,幸亏被牧民发现才脱离困境</h3><h3>U曾在记录他们在藏生活的《走进高原》一书中感叹十五年前的阿里司机:“仅就行路之险恶,条件之艰苦,世界上的事情又有哪一桩比得上阿里司机驾驶汽车的呢?阿里的司机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始终置身于阿里高原,在山坡上,砂石滩中,驾起汽车来一跑就是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同时承受的除了高寒、缺氧、饥饿、疲劳的折磨,还有在崎岖险峻的荒野里对行车安全的保证。”其实当年阿里司机们的危险首先是迷路,其次是翻车、突然而至的洪水雪崩等,这有人的主观因素,但更多的是客观因素造成的。</h3><h3>因为大脑缺氧,阿里的人们有时真是傻傻的。在副检察长D失踪的当天下午早早地就有人通知援藏人员晚上在某酒巴聚会,为从拉萨回来的D接风。为从遥远的拉萨平安回到狮泉河的伙伴接风已是一种习惯。结果大家等到深夜两点多也未等到D的归来——阿里时差比古城晚两个半小时,就陆续回寝室休息了,竟然没有一人问个为什么?直至失踪的第四天D回来了,晚上聚会了,D主动举起斟满的酒杯与大家互致敬意时,大家才发现有点不对劲。D一向很少喝酒,多数情况下仅为应付场面而已,现在怎么主动干杯了呢?此时才有人解释了前三天迷路陷于沙漠的险境。大家吃惊不小,不寒而栗,自问在三天多的时间里怎么就没有往安全上去想呢?尽管大家到阿里一年多来还没有经历过安全的问题,这次是第一次,但人们都知道在长途行车中的安全风险是存在的。可大家就是没往这方面去想,都瓜瓜的。</h3><h3>现在的路是很爽,但这不能解决人们的高原反应问题。曾有人提出从新疆叶城由西向东沿219国道进入阿里。这样虽然路途短上得快,只需一天多时间就能进入阿里,但高原反应来得更快,对人的生命威胁更大,特别是对那些首次进入阿里或对高原反应敏感的人更是如此。因为在一天时间里从海拔1000多米的叶城出发翻过5000多米的昆仑进入4000多米的阿里,要求人的身体几乎在一天的时间里适应3000米到4000米的海拔高差,难度是很大的。为了克服高原反应只能从东向西,在拉萨适应高反后再逐步提升海拔高度,逐步地进入阿里。</h3><h3>正在撰写此段文字时收到援藏作家D提供的信息(2019.8.7:22;10):来自上海80后援藏医生Z是刚到西藏日喀则市(海拔3836米)仅几天时间,于7月30日不知原因突然逝世;来自辽宁大连46岁的援藏律师C到西藏那曲(海拔高度平均4600米)仅几天时间,于8月4日疑因高原肺梗塞突然逝世;在西藏自治区医院工作的37岁浙江宁波援藏医生N于8月2日突然逝世。未经证实的消息,前几天听说安徽合肥援藏干部到西藏山南不几天就突然去世。2019年七八月是国家第七批和第八批对口援藏人员和工作替换交接时期。这几位援藏工作者都是那么的年轻,都与高海拔地区缺氧有关,而且有两位还是医生——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都是突然死亡,这不能不让人警醒。</h3><h3>高原反应实质是身体对缺氧的不适应性反应,这种不适应性是有规律的。十多年前的援藏工作者虽也发生高原反应,但像这样在短短几天时间连续几人死亡却很少见。那时的援藏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交通条件差,援藏工作者一般都是先从内地赶到西藏拉萨(海拔3650米),因交通工具落后一般都是“慢慢腾腾地”赶到目的地的,这“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休息—适应—再适应的过程,等人们到了工作岗位时身体对缺氧已基本处于适应状态。</h3><h3>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直至普兰,通达阿里南北。再重复一遍,对那些对高反尚不适应的人们千万不能以这样的顺序进入阿里。这对一般人的身体将是一种严重摧残,甚至是拿生命开玩笑。除非已在阿里高原生活了一段时间,对高原反应已完全适应的人,方可按此路线进入阿里。</h3><h3>在洞措附近的宽广草原上,一条那曲通往狮泉河的公路(北线)蜿蜒伸向天际。这是一条通行在藏北阿里高原纯旅游的线路,称为拉阿北线。在阿里高原旅行,你不会感到寂寞,因为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除了高原的粗犷、雄伟的自然风光,人们常常会为路边的旱濑、野兔和狐狸,湖面上水草边的麻鸭、黑颈鹤和许多不知名飞鸟惊讶;附近山坡上成群结队的藏野驴、黄羊、藏羚羊、野牦牛等也常成为人们的话题。过了日土县往西就是喀喇昆仑山区,在到界山大坂之前都是藏文化区。在多玛河谷,如茵绿草、成群牛羊煞是好看,然而抬眼上望,山坡、山顶上的荒凉却如同月球、火星一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冲击着人的视觉神经。在阿里人们对昼夜、黑白、明暗、繁华与冷寂等各种反差交错冲击的感觉是常有的事。从拉萨、拉孜经措勤到狮泉河,被称为拉阿中线,也是一条旅游路线。在这条线路可以见到桑木巴提山中那呈圆锥形的金黄色山峰、辽阔的扎日南木错湖的鸟岛、水草丰美的达瓦错、白雪皑皑的巴林岗日群峰。这些都是在阿里应看的风景。</h3><div>从拉萨经拉孜至普兰或经仲巴通往阿里首府狮泉河镇,被称为通往阿里的南线,也是拉阿干线。</div><div>普兰位于阿里南部,喜马拉雅南侧的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峡谷地带,与印度、尼泊尔两国交界。境内著名景点有:圣山冈仁波齐峰、纳木那尼峰、玛旁雍错、科迦寺等。普兰自古以来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对外贸易通道,国家二级口岸,每年夏季,尼泊尔和印度的商人将人背驴驮的舶来品如法国香水、印度香,甚至夹带着黄色印刷品从这里入境,在“国际市场”交易。所谓“国际市场”就是在孔雀河岸边两排平房而已。</div><h3>普兰在公元初始就是象雄国的中心辖区,后来成为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再后来又成为吐蕃王子吉德尼玛衮的发迹之地。因时间仓促我们这次未达普兰,现借用他人的一段文字交待一下这“雪山围绕之地”:普兰由于海拔相对较低(海拔3900米)且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具有独特宜人的小高山区气候,温暖多雨,是喜马拉雅少有的农业区。普兰不仅自然景观神秘而神奇,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服饰、歌舞、传说都独具特色,内涵极其丰富。即使对于藏族同胞,普兰也有着扑朔迷离的古典感和异域感。</h3> <h3>冈仁波齐</h3> <h3>冈底斯山脉横贯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俯卧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普兰的土地上,这就是海拔6714米的主峰冈仁波齐。其实冈仁波齐只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只因它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夺目的光芒,加之特殊的自然形状与周围的山峰迥然不同,让人们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h3><h3>冈仁波齐山顶呈金字塔状,在冰雪中裸露出来的几排岩石鬼斧神工般的,如同通天阶梯,直上霄汉。从南望去,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就构成了佛教中的万字格。这一符号在佛教中是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吉祥与护佑。这符号也是自然冈仁波齐峰的标志。</h3><h3>冈仁波齐梵语称之为“湿婆(印度一个神的名字)的天堂”,藏语意为“雪山之王”,苏丹红帽教则称之为“主宰世间一切的地方”。佛经记载,“神山”腹中曾筑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和信徒常转的经堂,各方高僧云集于此,聆听佛祖释迦牟尼讲经,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也是密勒日巴战胜苯教徒的地方;相传苯教发源于该山;在印度教中,天神“湿婆”也曾独居“神山”冈仁波齐修行,并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常年在此处转山的国内外信徒络绎不绝,在众多宗教中冈仁波齐是神山之首。</h3><h3>冈仁波齐峰经常云雾缭绕,当地人认为只有山神显灵才能看到峰顶真容是。藏俗认为转神山一圈可洗掉一生的罪孽,转神山百圈可成佛。佛教信徒们为此愿来朝拜,相聚于喜马拉雅、冈底斯等山脉成为一生所求。岗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因此狮泉河也是条神圣的河流。</h3><h3>冈仁波齐与云南的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雪山和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阿尼玛卿雪山也称积石山或者玛积雪山,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的雪山乡,属于昆仑山中支的最东段,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周围方圆280平方公里的地面上耸立着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它是一座神奇的雪山,以其神秘的传说和独一无二的秀美风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阿尼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先祖先翁”,玛卿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所以阿尼玛卿的整个含义就是“黄河流经的大雪山爷爷”。尕朵觉沃雪山位于青海玉树州称多县,玉树人视其为守护神。尕朵觉沃是由一系列千姿百态的山峰组成的群山体,平均海拔4900米,主峰海拔5470米。其主峰山势雄伟、险峻,其他山峰则十分象形,奇特的山形似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美丽的传说。尕朵觉沃意为“上康区主神”,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供奉的藏区神山之一,长江流域众多神山之王,造福玉树地区的非凡神山,也是传说中的英雄格萨尔王祭妃的神灵。传说“尕朵觉沃”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军,他统率着将士们捍卫美丽富饶的“多堆”使人们安居乐业人畜两旺。</h3><h3>冈仁波齐是藏族人最为自豪的神山。它和西藏的历史、宗教、民俗有着更多、更密切的关联。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到西藏传播佛教,进藏途中特意绕道冈仁波齐瞻仰朝圣,惊叹:“冈底斯山像水晶佛塔,巍然耸立于香巴拉北方极乐世界。”公元11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形成并迅速发展,势力拓展到了冈仁波齐周围。其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亲自到冈仁波齐脚下讲经布道。长期以冈仁波齐神山主人自居的苯教,对他的行为十分愤怒,推选出苯教大师那若本琼向米拉日巴发起挑战。双方约定进行斗法。第一次,第二次打了个平手。第三次再斗,比赛谁先登上冈仁波齐的峰顶。那天一大早,那若本琼骑着法鼓,飞快上升。而米拉日巴大师却悠闲自在地在草地上打坐修禅。当那若本琼快要登到山顶的那一刻,米拉日巴突然以布衣为翅,展翅腾空,和太阳的第一缕光线一起飞到山顶,苯教大师那若本琼吓得连人带鼓滚下山来。现在神山的南坡,还有一条深深的裂痕,据说这是当年那若本琼和他的法鼓划出的道道。苯教只好把冈仁波齐的拥有权,乖乖让给了藏传佛教噶举派。不过,米拉日巴还是划出一座名叫达则勒的山头作为那若本琼的修习之地。达则勒从此改称“本日山”。</h3><h3>噶举派是西藏历史上实力最为雄厚的教派,分为四大支八小支。珠巴噶举派的教士们以不畏艰辛云游四方为职业。珠巴派第二代祖师藏巴加热·益西多吉开辟了扎日神山圣地,形成了猴年围绕扎日神山转山朝圣的惯例。又派弟子古仓巴·贡布多吉进驻冈仁波齐,在神山周围踏勘道路,开创了围绕冈仁波齐转山朝圣的先河。据说今天信徒们转山朝湖的路线就是当年古仓巴开辟的。</h3><h3>止贡噶举派非常重视朝拜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湖,提倡在雪山岩洞里修习密法。据《止贡法嗣》(克珠群佩翻译,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记载:“公元1215年,止贡派祖师觉巴·齐丹贡布,派弟子班青·古雅贡布率领五万五千五百二十五名信徒,前往冈仁波齐雪山修行。”这个数目可能有点夸张,但是止贡派确实在冈仁波齐神山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古雅贡布在山的南侧修建了江扎寺,成为这个教派在冈仁波齐地区的根本道场。他还和古格王、拉达克王、普兰王建立了良好的供施关系,使寺庙的资粮有了充足的来源。第七辈神山之主达玛坚赞时,江扎寺有了十六座分寺、修行传教的密法师达一千多名</h3><h3>纳木那尼峰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位于阿里日土县,方圆200平方公里,藏民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西段,与海拔6638米的冈仁波齐峰中间隔着玛旁雍遥遥相望。纳木那尼峰有6条山脊,山脊线上有数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头高低错落。西面的山脊呈扇状由北向南排列,东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蚀成刃脊,十分陡峭,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相比而言西面的坡度则较为和缓。纳木那尼峡谷间倾泻着五条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满了冰裂缝和冰陡崖。</h3> <h3>玛旁雍错</h3> <h3>西行阿里经过普兰县境有两个水系相望,间隔仅3公里的高原湖泊。东面较大的是玛旁雍错,海拔4587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77米,湖岸线平直,周长83公里,湖泊周围多温泉,湖中产玛法木尻鱼与裸鲤。玛旁雍错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西面较小的是拉昂错,因湖水很咸,四周植物动物稀少,显得空寂苍凉。在湖泊的南北是两座著名的山峰,北面是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海拔6714米;南面是喜马拉雅山西段的纳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两峰相距约l00公里,玛旁雍错就躺下两座山峰之间。随着户外运动的发展,这里成了登山爱好者的乐园。</h3><h3>距离普兰县城东35公里的冈仁波齐神山,与静静躺在它脚下的蔚蓝的玛旁雍错圣湖有着无法分割的情缘。这一对神山和圣湖,无论地理环境,还是历史、宗教、文化和民俗,都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神山似水晶佛塔,圣湖如松石玉盘;灵山圣水,地净天清,僻静悠远。如果说这里是举世难觅的人间净土、世外仙乡,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h3><h3>近千年以来,这两山两湖地区就这样被虔诚的宗教徒们尊之为“神山”“圣湖”,藏语称其为“岗错”,喇嘛教、印度教、苏丹红帽教等宗教信徒都视之为朝圣中心。每年尼泊尔、印度和中国的信徒成千上万,循着佛祖的足迹不辞辛劳来到此地,向神山顶礼膜拜,在圣湖中沐浴洗礼,以解脱一生罪孽,求得灵魂升天。</h3><h3>玛旁雍错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有说法是佛祖释迦牟尼(或说胜乐大尊)赐给人世间的甘露,圣湖的水能洗掉人们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心灵和身体上的种种污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圣湖看作圣地“世界中心”,三大“神湖”之一,因此信徒们常不远千里来这里朝圣。圣湖有四大浴门,即东莲花浴门、南香甜浴门、西去污浴门、北信仰浴门,还有四水之源,即东面马泉河、南面孔雀河、西面象泉河、北面狮泉河,这四条河又分别是南亚著名的恒河、雅鲁藏布江、萨特累季河、印度河的源头。圣湖旁边的“拉昂错”则被称为“鬼湖”,是人死后灵魂到达的天堂。</h3><h3>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指出:这里是西王母居住的瑶池仙境。在佛教经典中它被称为“阿米耨达神池”。《佛学小辞典》称之:“在瞻部洲之中心,香山之南,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胝饰其岸,金沙弥漫,波清如皎镜。八地之菩萨,以愿力故,化其龙王使居之。中有潜宅,出清冷水,给瞻部洲。”</h3><h3>印度传说称玛旁雍错是喜马拉雅的女儿乌玛女神沐浴的地方,印度教徒称玛旁雍错湖为玛那沙湖,在几千年前的古老经典中就认为:“凡是身体触到玛那沙湖的地方,或在她的浪潮中沐浴过的人,将走进勃拉马的天堂;凡是饮过她的水的,将升上湿婆的天宫里,并解脱百次轮回的罪孽。就是负有玛那沙之名的畜生,也会走进勃拉马天堂的。没有什么比得上喜马拉雅山脉的,因为凯拉斯山(冈仁波齐)和玛那沙湖都在喜马拉雅里。正如露水为朝霞所消失一样,人类罪孽也就因为喜马拉雅的瞩望而涤除。”《西行阿里》(马丽华)。每逢夏日冰雪消融,冈仁波齐雪峰和纳木那尼雪峰的雪水变成涓涓细流,汇入玛旁雍错,西藏各地和南亚各国的佛教和印度教的信徒香客就成群结队,翻山越岭,不远万里到这里顶礼膜拜,进入湖中沐浴净身。认为这样就能涤净今生今世所有的罪孽,从此不再入地狱,直升天堂。</h3><h3>围绕玛旁雍错有8个寺,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东有直贡派的色瓦龙寺,东南有萨迦派的聂过寺,南有格鲁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举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罗汉修行的山洞为基础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齐悟寺,北有不丹噶举派的朗那寺,东北有格鲁派的本日寺。愿他们共同祈祷来到这里膜拜的信徒们涤除一切罪孽,升入天堂,偶弥陀佛。</h3> <h3>扎达土林</h3> <h3>有人说,“不到扎达不算到阿里”,因为“扎达土林是阿里的灵魂”。即便在新藏线上一路有如此多的神山圣湖,但是对于很多人扎达才是心之所牵。位于西藏西部的象泉河流域的扎达县域平均海拔4000米——坐落在原湖盆地底部的县城海拔应在此之下,扎达土林面积457平方公里。从狮泉河沿日阿公路(219线)往南行驶255公里便进入象泉河谷,不久抵达扎达县著名的土林地貌风景区。</h3><h3>正如当地资料介绍:“远观土林,层峦叠观,陡缓相间,跌岩起伏,森若城廓,沿河谷亘横绵延数十公里,与四周的雪山将相辉映,岭翻浪涌,峰跃惊涛,展现扎达土林地貌的宏大气魄。构成土林的地层形成已有200万年至2000万年的历史。”由于土林的高大奇特,车子在其间行驶时就如同围绕着巨人的脚转圈。</h3><h3>由远古时期的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历千万年地质变迁造山运动影响,并第四纪次生构造地貌,原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浸蚀、风化剥蚀,从而形成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100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还是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抬升,水位线递减,逐渐将严整的实体冲磨出惟妙惟肖的形状与层高,雕凿成今天模样的“土林”。有人认为这与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以我们的浅见,二者其实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从土林的众寡规模和造型上前者远胜于后者,二者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其次单就峡谷的规模和气势上,后者则略胜于前者。</h3><h3>扎达土林地貌这一大奇观,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数百万年前开始的地质变迁。在245-600万年前,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山海拔还相对低矮。在这两大山系之间,是一个广阔达70000平方公里的外流淡水湖盆,来自两大山系的河流携带的大量砾卵石、细粉沙和粘土堆积于湖中。随着高原不断上升,湖盆相对下陷,数百万年间湖盆中积累了厚达1900米厚的堆积物,主要是夹有砾卵石层的棕黄、褐色或灰黄色的半胶结细粉沙层,其外貌酷似黄土且内在钙质胶结,具有类似黄土直立不倒及大孔隙等性质,这为以后风雨和流水雕琢成各种地貌造型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h3><h3>扎达湖盆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沧桑巨变。早期属亚热带森林草原气候——在海拔大约2500米的海滨驰骋着以三趾马和小古长颈鹿为主的动物群,湖中生长着似天鹅绒鹦鹉螺和介形虫等淡水生物,后期气候逐渐转凉,过渡到温带森林至草原气候。也就是从200多万年前起,高原继续大幅度隆升,古扎达湖盆与其下游的印度河平原之间形成巨大落差。湖盆的湖水经由古朗钦藏布(今象泉河)急速外泄而最终被疏干,暴露出宽广的湖底。受干旱、寒冷的气候影响和季节性水流的冲蚀,渐渐地地表面的表植被稀疏,沟壑纵横交错,原本平坦的高原湖盆面被深深切刻。在沟谷之间的悬崖上,雨水和细流沿垂直的裂隙或软弱带向下冲刷——较为完整和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板状或柱状土体,突出在崖头或崖壁上,犹如残墙断垣。远远望去,整个土体就像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古堡,因此又称古堡式残丘。有些板状或柱状土体被剥离开崖壁而成孤立的土柱、土塔,如此柱、塔丛生,便成为著名的土林。</h3><h3>在广阔的水平岩层地貌范围内,经数十万年风雨的浸蚀,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形成了奇异的沟壑,严整的山体变成了一个个紧密排列的巨大“罗汉”,或鳞次栉比的“城堡”。特殊的地貌土林经过千万年神工鬼斧般的雕琢打磨,或高低错落、或千姿百态、或陡峭挺拔、或玲珑剔透。如今这些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作品与屹立于象泉河岸边的托林寺溶为一体,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不尽的奢华与辉煌。有的像宏伟的庙宇、森严的碉楼、恢弘高耸的佛塔、极尽奢华的古代宫殿或古朴威严的欧式城堡,有的像万马在奔腾,或信徒在静修。对于扎达土林无论怎么形容都会感觉言之有物,一切溢美之词在这里都能找到位置。</h3> <h3>我国辽宽土地上分布有石林、土林、冰塔林等各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之“林”,但以景色壮观、气势宏大以及规模(面积)上而论,没有一处能超过扎达土林。进出扎达县城,其外围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土林,随意停车都可看到大峡谷般的景色。其中又以毛刺沟的土林最为壮观,严整的山体,酷似一座座土城古堡,面积可达数百平方米,浩大壮阔。扎达土林是世界仅见的处于发育和成长期的大型土林,其数百平方公里的规模也属世界罕有。在雪山和蓝天衬托下又别具特色。昔日沉积在湖底的岩层,以不同的色调、层理结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包容在岩层内部的古动植物化石,也为人们解读高原古地理、古环境的变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证据。扎达土林是名符其实的科学家们研究高原隆起的大自然实验室。它完全具备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h3><h3>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去,但见高平的山顶都被纵向切割浸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群山相连的巨大土林耸立着,间隙隐藏着片片小绿洲。这一地带被地质学家称为“扎达盆地”。 感觉上的扎达确实有着盆地的特征,但当进入扎达县城——建于象泉河畔、托林寺边上的小城镇时,却会感觉好像置身于河谷之中,完全没有盆地的感觉。所以科学家在作出“扎达盆地”的定义后,接着又解释:“扎达盆地”实际是一条长百余公里,平均宽度约30公里的象泉河谷。&nbsp;</h3><h3>立于盆地之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另一种魅力。这扎达盆地独特的自然地貌,峡谷与土林层层叠叠,绵延不绝,最终变成了土的林海。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博大的大地的艺术,是大自然特意创造的专门向人类展示其魅力的艺术。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包括人文工作者——都迷恋着扎达土林。</h3><h3>土林中有一些形态怪异的土体造型坐落在崖壁和土林上,拟人拟物或拟兽等,都是一种艺术,是任凭人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的艺术。彷徨在蜿蜒流淌的象泉河谷,观赏着一座座土林,恍若置身仙境,梦游一个奇幻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了土林生命的灵光,似真似幻。再一细看,又是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面对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的土林,让人们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境界。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感悟不透啊。</h3><h3>在朝霞或夕阳的映照下,在迷幻光影的映射下,象泉河两岸土林——形态各异的“艺术”,还有窜叠其中的几孔早期人类洞穴遗址,土的纹路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生动富丽,让人们意想万千。有人说扎达的霞光是最绚丽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迷人的,这是土林借了一种秀气;有人说明媚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气,使之仪态万千,似城堡、似碉楼、似宫殿;有人说艳丽的朝霞施以土林以骄健的体魄,让其容貌更显陡峭挺拔,雄伟多姿。扎达土林中的秀气和灵气,好像就是为的与人世结缘似的,任何一片土丘、土林,都可以让观者有所思索,思索它们的奇妙,思索它们的过去。</h3><h3>扎达土林在象泉河谷的南侧,日落时分,寂寥的村落与大地共融一色,仿佛昭示着世界亘古如斯般的宁静。然而,回到1100年前,同样的金色余晖中,伫立着的却是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辉煌宫殿和宏伟寺院。从残存颓废的遗址可以想见,当时气象之盛,场面之巨,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扎不让,从一个巍峨的都城到寂寂无名的小村地名的嬗变,多少令人在感叹天地造化土林之功以后,又叹世事沧桑的巨变。看如今的扎达县城依着托林寺一路向前发展,一个已是千年古寺,却也与民居、学校错落相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象泉河边的—大片土塔林,就与民居粘得紧紧的。</h3> <h3>古国王国的靓影</h3> <h3>说到扎达土林的前世今生不能不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古格王国的臣民们。扎达土林中有多处早期人类的洞窟遗址及广泛分布的岩画。有人据此认为,苯教传说中的古象雄国都城琼隆俄卡就在今阿里扎达境内的琼隆一带。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的余晖中,伫立着的则是强盛一时的古格王国的宫殿和寺院——证实古格王国确曾创造了奇迹,而如今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驳的遗迹和大片的黄土。从现存的残颓遗址可以想象得出当时场面的宏大,远非眼前这般光景可比。</h3><h3>“扎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扎达县城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如今藏人和汉人混居。县城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广播的喇叭,仔细留意会发现它可能是来自军人大院里面的,由于扎达位于中印边界,属于国家边防地区,军事戒备应该很严格。县城虽小,却也人欢马叫,并不冷清。</h3><h3>古格王国遗址位于扎达县城西行18公里处一座单独的高耸山体之上。它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公元842年吐番朗达玛王朝崩溃后,西藏处于多王各自为政的局面,吐蕃王室后裔不失时机地抓住历史机遇,在西藏西部的象泉河上游建立起了古格王国,它的都城和王宫就建在象泉河畔海拔4000米的一座土山上。据考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东邻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h3><h3>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僧人为避难远走阿里。这给洪荒的阿里高原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郞达玛本应叫达玛,“郞”藏语意为“畜生”,后人称郞达玛是对其的鄙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后先后出现7个王国,致使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在权力之争中朗达玛的曾孙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便带着三个近臣和100多随从投奔上部阿里普兰,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贝德衮、扎西衮和祖德衮。后来吉德尼玛衮被推为王,建立国家,再后来他又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让他们做了三个王国的国王。这三个王国分别为:拉达克王国,现日土县和印控克什米尔南部一带,都城为克什米尔列城,称湖泊围绕之地;普兰王国,地域为普兰和尼泊尔西北一部分,称雪山围绕之地——后来併入古格王国;古格王国,以扎达县一带为中心,称石林(土林)围绕之地。所以阿里“三围之地”又叫“三衮占三围”。</h3><h3>古格王国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建立,前后世袭了16位国王(也有说20个位)。古格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的,占地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佛塔和洞窟密布整个山上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现遗存较好的有寺院、殿堂等5座。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彩色壁画。残存的王国遗址墙壁上的许多独具风格的壁画及其它文物,对研究西藏历史、文化、艺术、宗教和公元10世纪以来藏族建筑史等都有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价值。</h3><h3>从居住建筑可以看出,王国等级森严,这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山顶是王室和达官显贵的住所,高耸陡峭的山体构成当时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从山下通向山顶的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的中上部(半山坡)洞窟是僧侣的修行地和寺院。山底下是社会最低层的奴隶们居住的地方。王宫高高在上一方面是为了防御,更重要的是象征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为贯通陡峭的山崖,聪明的古格人又在山体内修筑了许多暗道,暗道中某些类似窗户的洞,既为了采光又可以用来御敌。这些暗道迂回曲折,拾阶而上,可直达山顶。</h3><h3>古格王国延续了700多年,在吐蕃王朝以后的西藏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了立足点,对西藏佛教后弘期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据查证,古格王国自建立之初就确定了弘扬佛法的国策,以教辅政的政策一直贯穿王国700多年的历史中。古格也因此一直保持着西藏西部阿里佛教文化中心地位。王国也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数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峡底到阿里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卜路弘法”。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也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地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延伸到全部藏区。同时,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h3> <h3>近十数年间于古格遗址周边不断发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画等,揭开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纱。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已达到艺术的很高水平。而遗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是壁画,完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古格盛产黄金白银,一种用金汁银汁书写的经书,充分体现了当时王室生活的奢华程度无以复加——这可能也与王国迅速覆灭原因之一。古城的围墙也是石刻艺术的宝库。城墙角的碉堡当年虽是作防御之用,但却是战争与艺术融合的结晶——由此可知古格人对艺术钟爱到何种程度</h3><h3>大约在1650年,一个兴起于10世纪,演出了700年灿烂历史正剧,经历过16(或20)位世袭国王,并弘扬佛法,拥有灿烂文化的古格王国瞬间人间蒸发了,彻底地消失了。由于证据的缺失,在分析原因时只能说可能,可能由于统治者过于腐化堕落导致社会矛盾、内部争端激化,或自然灾害,或外族侵略等。如果遭外族侵略这个侵略者应该就是拉达克,实际上他们是同宗兄弟国家。古格覆灭后一度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h3><h3>拥有过10万人之众的王国消失得这样突然,而且这么多的子民也跟着无影无踪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格王国留下了太多的谜。除了一座充满神秘感的王城遗址,最大的也是充满诱惑的难解的谜就是王国突然地消失,没有一个拖延的过程,对此至今没有权威性的科考结论。还有一个谜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里,王国遗址冷冷清清孤孤零零的矗立在荒原上,直到1912年被英国人发现时,它甚至还保留着遭受毁灭当时的现场。这一切历经300多年竟然不为世人所知,不为世人所扰,没有“外人”去理睬它、去掠夺它的精美壁画和其它的珍贵文物。好在附近的居民也没有去破坏遗迹的存在,才使得神秘的古格王国遗存的原貌又回到人间。再一个谜就是古格消失时留下的一个干尸洞。古格王城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有一个干尸洞,洞窟开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沟崖壁上,洞口很小,宽0.8米,高l.2米,洞内由三个洞室组成,里面存放着许多无头干尸,他们是什么人,头颅呢?他们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经现代考古证实,洞内有年轻女性以及老人和孩子的尸体,这些印证了当时死亡场面的残酷性;从考古学及民俗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尸首分离带有惩罚意味,不是在高原藏传佛教礼仪下进行的。</h3><h3>现在的古格王国遗址只剩下在高原上的一座孤城,虽然附近还有十几户人家,但他们却都说不是真正古格人的后裔,祖上是从外地迁移来的。对于古格的离奇消失,还有10万之众的后裔失踪,我们只能等待进一步的科学发现。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起来了。</h3><h3>然而,历史中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满目凄凉,千古沧桑,备受摧残的土地上唯有寺院基本都保存完好,它们是渡母殿、红殿、白殿和古格王国遗址回殿。保存下来的寺院都带有浓郁的西藏建筑风格,飞檐雕饰活龙活现,图案多为狮、象、马、孔雀等动物,应该与从冈底斯山脉分流的四条神水有关,也就是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的传说有密切关系。遗存的墙壁绘画色彩艳丽,多为古格艺术的精品,沉睡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光彩照人,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等,内容十分丰富。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人们不难窥视昔日古格王国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从中去追寻古格兴盛与消亡的历史。由此探讨人们对佛教、艺术的钟爱、痴迷与虔诚。</h3> <h3>古格王城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有一个干尸洞</h3> <h3>湖泊围绕之地</h3> <h3>日土,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下”(指日土县城所处位置的地形),位于西藏西北部,南距狮泉河镇120公里,北靠新疆和田地区,西与印控克什米尔接壤,是新疆进入西藏的北大门,属于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平均海拔4300米,最高海拔6600米(相当于冈位波齐峰)。冈底斯山(又名“喀拉斯”) 和喀喇昆仑支脉横穿其境,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15,人口约9000人,人均土地约8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新藏公路(219线)贯穿全县500多公里,边境线长350公里,通外山口25处,有传统边贸点3个,是典型的边境小县。</h3><h3>公元3世纪,日土置于古象雄统治之下,7世纪纳入吐蕃势力范围。895年西藏社会动乱吐蕃王朝崩溃,王子吉德尼玛衮西逃至阿里普兰,受到当地头人礼遇,娶其女为妻又被推为王,建立割据势力,随之日土置于其统治之下。吉德尼玛衮晚年对其三个儿子”分家”,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以今克什米尔的列城为中心,包括现今的日土县,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王国,人称“湖泊围绕之地”;次子扎西衮占据的布让,以今西藏普兰县为中心,后来被并入古格;幼子德祖衮占据象雄,以今西藏扎达县为中心,即古格王国。后人称这三国为“三衮占三围”或“阿里三围”。1681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加措为首领的噶丹政权派兵进军阿里,打败拉达克统一了阿里。</h3><h3>日土岩画和石器等遗迹因其规模和具有的价值和代表性,在西藏享有盛名。班公错东北的乌江乡多玛曲(河)边沿河谷由西往东,南岸有一石山洞,名叫“顶琼拉康”,当地人称为“神仙洞”,是西藏西部首次发现的石窟遗迹。洞的顶壁和墙壁上画满了壁画,内容有反映佛教和苯教及早期原始祭祀和“坛城”,洞门左右两侧有较大的菩萨像。顶部中心是个莲花瓣,莲花四周都是列队排阵的小圆佛像。坛城四角配着人物画像,有阿里地区的舞蹈形象,有戴大圆白礼帽的男人和佩戴头饰的女人形象。洞门左侧墙上有五六个地狱饿煞鬼的变形裸体人像。此外还有表现地狱场景和生殖崇拜的图画。与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宫遣址壁画和托林寺壁画相比较,山洞古壁画明显带有早期藏族民间绘画那种原始、素淡、稚拙的风格,因此有人认为可能是吐蕃王朝时期绘制的。</h3><h3>坛城指佛教里的坛城,梵文里的曼陀罗(具体的曼陀罗是一种植物),在这里指一种宗教文化,有集合的意义。聚集佛菩萨的圣像于一坛,或描绘诸尊于一处者,都可以称之为曼陀曼。</h3><h3>据考古发现,日土境内现有岩画遗迹13处、石器遗迹10处、石丘墓葬3处、洞窟壁画3处,不仅规模大、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也高。它们记录了象雄古老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和宗教信仰,其中不乏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奇异的想象力。这些岩画和文化遗迹主要分布在班公错南部和东部近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也即日土附近的新藏公路一带。壁画是用坚硬的石头或其它硬物在岩面岩石上刻凿而成,线条笔划有深有浅,少数还有彩绘画面。</h3><h3>桂仓衰布多吉大师修行洞于日土村西面的7公里处。洞的外边有一个磕头的石板,西南方有一个平坦的沙地是姻缘之镜。此洞据说是桂仓衰布多吉的一生修佛洞,进入此洞中就有自然形成的桂仓大师的形象,上供仙女和护卫将军等。看来大师也颇有真性情的意味噢。</h3> <h3>班公错位于日土县城北12公里处。“班公”为印度语,意为一块小草地。藏语称“错木昂拉仁波”,意为“明媚而狭长的湖”或“长脖子天鹅湖”。班公湖位于高山之间的槽谷内,为内陆湖,海拔4242米,最大水深41.3米,东西全长155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宽处15公里,最窄处只有40米,湖区面积604平方公里。湖水能见度为3-5米,由于光照,水的深浅、亮度等因素,水面呈现出墨绿、淡绿和深蓝等不同的颜色,美得令人心醉。班公错属“国际湖泊”,东边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中国领土,余下西边三分之一属于印控克什米尔。湖的独特处在于: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中国部分的淡水水质好,盛产味美的高原鲤科裂腹裸鱼,可说物产丰美。因属低温环境,鱼类生长缓慢,但味道十分鲜美。而印控克什米尔境内就成了咸水湖,寸草不生。</h3><h3>湖中有十多个大小不等的岛屿,每当夏季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地中海中头鸥来湖心鸟岛繁殖。这些高原特有的珍禽种类约20多种,数量最多时可达数万只。主要的鸟类有:斑头雁、棕头鸥、鱼鸥、凤头鸭、赤麻鸭等,其中属斑头雁和棕头鸥数量最多。此时的鸟岛上可以看到成片的鸟窝密密麻麻的像港口里的船儿。需要提醒的是,岛上的鸟蛋是受保护的,碰不得!</h3><h3>在湖滨游客能明显感受到鸟儿对人类友好的互动关系。平时它们会在离人群很近的地方悠闲地来回走动,当人们将食物——比如馒头碎块抛向空中时,数十上百只的鸟儿会迎上来,围着你翩翩起舞,是索食,还是欢愉?此情此景对于游客来说也是一种乐趣。</h3><h3>班公错群山环绕,远处雪山片片,周边风光秀美,景色迷人,历来为探秘旅游者的向往之地。每年5-9月份,班公湖鸟岛成为西藏最佳的观鸟旅游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来此观光。沉浸于班公湖的蓝天绿水湖光山色中,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鸟儿的世界里,观看鸟儿展翅飞翔和低空滞留盘旋身姿的壮观场景,对于生活在喧嚣城市中的人们,也是一种难得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上的享受。</h3> <h3>高原晚霞</h3> <h3>日喀则是上珠峰途中必经的城市,3850米的海拔比拉萨高出200米,因而云彩更纯净,让人感觉蓝天白云又被清洗了一遍。无论是在云上还是在云下,都是一样的透彻、明净,不带一丁点儿尘埃。因为她的多姿,也让这里的人们善于翩翩起舞。因为她的多彩,也让这里的服饰美丽鲜艳。</h3><h3>仰望日喀则,瓦蓝的天宇,辽阔的草原,游动的羊群,棉絮般的白云。日喀则是一处少有的人文与风景同行的瑰丽之地。</h3><h3>当天边那一轮夕阳在慢慢地褪去耀眼的光芒,随之变得通红通红,残阳如血。红彤彤的霞光映衬在云层里,以极强的穿透力透过云层。把这霞光撒向天空,天空像被火烧了一样,烧的天空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璀璨夺目。把这霞光撒向大地,烧出了一座座的火熖山,火熖山霞光万丈,灿烂辉煌。已是夜晚,那深邃的蓝调,那炫目的光辉,愈发地美仑美奂。</h3><h3>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天是幽蓝的,一尘不染,地是悠远的,直达那天际线。天际间是那白云和雪山,像一对小恋人相依相偎,难分难舍。因为天地是那么的透彻,人是那么的稀少——35万平方公里土地只有8万人口,同伴就是你的人文,偶尔飘过的白云就是你的风景。她带给你的是空旷的绝美,亘古如斯的古典。</h3><h3>当西下的夕阳失撤去耀眼的光芒时,倾斜的光线使灰黄的戈壁金黄起来,远处的一对恋人此时也更显辉煌妖艳,如果空中飘来一朵彩云,那是娇小少女挥起金色披风为你起舞。</h3><h3>黄昏的天空是明丽的暗蓝色,峰峦像披上了晚霞的彩妆,孤寂的彩云像是来巡视大地,夕阳像是被鲜血染红,又像是烧红了的一面镜子。黄昏的风景美矣,只是十分短暂,那万千变幻的光景不久就消融在了茫茫夜色里,了无踪迹。</h3><h3>欣赏阿里高原不多的晚霞,人们心中总会生出一种焦虑,一份沉沉的遗憾,想挽住它却无能力,厚待它也是痴心妄想。美是生命之所在,但可遇不可求。在二元世界里,美是稀有的,短暂的,转瞬的,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向美而生。我们无法丢掉那份遗憾,那就学习在遗憾中与美同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