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二,三分场一队各地知青部分)》

白丁

<h1><b>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吗?</b></h1><p><br></p> <h1><b>这里是《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东风农场三分场照片征集中的部分连接。</b></h1> <h1><b>照片提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三营一连(东风农场西双版纳州勐龙镇)上海知青曹柏荣。系上海闸北区星火中学69届初中生。1970年3月27日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三营一连,于1972年底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正真的战士。</b></h1> <h1><b>曹柏荣在菜地班劳务间歇</b></h1> <h1><b>与上海知青范良在劳动中的合影</b></h1> <h1><b>应征入伍前夕与连队指导员陈春明在三营营部的合影</b></h1> <h1><b>应征入伍前与北京知青曹大为在连队院子里合影</b></h1> <h1><b>在营部与上海知青吳培红的合影</b></h1> <h1><b>我也是一个兵——顾自强</b></h1><h1><b>拍摄一个1974年入伍后的新兵照</b></h1> <h1><b> 顾自强留影于昆明翠湖公园</b></h1><h1><b>1970年4月暂留昆明期间。</b></h1><h1><b>照片提供顾志强</b></h1> <h1><b>在傣族曼勒寨的晒场上,拍摄于1972年。摄影师陈源龙。</b></h1> <h1><b>当年(1972年)正当着司务长的顾自强在菜地参加劳动。拍摄人:陈源龙</b></h1> <h1><b>毛主席的红卫兵最…………楊家文</b></h1> <h1><b>楊家文在新建三营九连的路口等谁?</b></h1> <h1><b>就寄这张照片回家</b></h1> <h1><b>搬到新家三营九连的第一天</b></h1> <h1><b>你们猜猜,这是楊家文和谁的合影</b></h1> <h1><b> 一茎一叶系情怀</b></h1><h1><b> ——上海知青在云南种植金鸡纳</b></h1><h1><b> 作者:</b><b>谭建中</b></h1><h1><b> 金鸡纳霜、青蒿素都是人类抗御疟疾的两种植物提取物。前者拉开了征服疟疾的帷幕,后者改写了人类治疟的历史。金鸡纳为茜草科灌木植物,又名奎宁。主产地印尼爪哇岛,原产地故乡则为美洲。其树皮提取的奎宁生物碱研磨成粉,称作“金鸡纳霜”,是治疟良药。“金鸡纳”的名称源起 1639 年,经西班牙驻秘鲁总督伯爵夫人服用药到病除后将其引入欧洲而风靡世界。为纪念伯爵夫人,瑞典植物学家以其名字命名该树为“金鸡纳”。1693年,法国传教士以金鸡纳霜为敲门砖,治愈了清朝康熙皇帝的疟疾,金鸡纳就被奉为“圣药”。</b></h1><h1><b> 20世纪 70 年代初,面临疟疾的“内忧外患”,抗美援越备战等亟需金鸡纳。在周总理的指示下金鸡纳栽培工作迅速展开。</b></h1><h1><b> 正逢其时,我们在1970 年5月,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云南省农垦总局景洪分局勐养农场关坪分场七队(原一师三团四营七连)。</b></h1><h1><b> 1970 年6 月,我们所在的关坪七队、八队、九队、十队等几个生产队就一起承担了勐养农场试验培育金鸡纳的任务。领导选派了场部技术员陈明越(曾任云南省农垦总局组织部长、农垦分局局长)专门负责指导管理此项工作。金鸡纳适应生长在年平均温度 13.5℃—21℃终年无霜冬暖夏凉的环境里。关坪大垭口一带,背倚山峦荫蔽湿润的亚热带雨林气候正合符它的要求。</b></h1><h1><b> 为方便管理,连队成立贺元光为班长的苗圃班,业务直属场部陈技术员指导。选地形,搭荫棚。砍山藤为扎绳、割粽叶为顶棚。选择七连依山傍水的阳坡平地,</b><b>搭出可拆卸的苗圃棚。又以经筛选油黑细腻的深山腐殖土一层层铺垫平整为苗床。播种上贵似黄金的种子。逐日喷洒,昼夜观察。</b></h1><h1><b> 播种 7 天后,呈现丝丝绿芽,露出尖尖嫩角——胚芽破土。多少次,贺元光深更半夜起身提着马灯到苗圃地观察。悉心呵护,密切关注记录幼芽发育的生长态势。犹如进行一场科学实验,颇具“天降大任于斯也”的气势,金鸡纳娇嫩,喜吮晨光薄暮的柔和。当太阳升起,盖上顶棚,避遮烈日。反之,揭开顶盖,惬意映照。而当大雨骤下,我们顶风冒雨疾步奔向苗圃地------。</b></h1><h1><b>(题图为近年仍存活在地头的金鸡纳活体)</b></h1> <h1><b>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師三团四营七连驻地</b></h1> <h1><b>1972 年 6 月,当金鸡纳亭亭玉立长成有 80 公分高度时,嫩绿的茎叶泛起渐深的纹理;标志着它可上山独立远行了。在充沛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全连队展开了在原始地貌上开挖梯田。将金鸡纳小树苗移栽上山,在充沛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经过大半年的战天斗地,在当年 10 月终告完成。</b></h1><h1><b> 层层梯田绕山坡,金鸡纳树安扎于梯田沃土。硕叶缀着晶莹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我们的青春,在此飞扬!晨曦微茫,迎来如缕阳光,暮色黄昏,目送一抹晚霞。</b></h1><h1><b> “这就是我们亲手培育的金鸡纳啊!”贺元光、王沪光用手轻轻摩挲着椭圆的绿叶,深情说道。这一幕款款浓情,深山回荡,这情愫呦呦流淌,明月相照。真应了:一茎一叶总关情,为伊融得人自醉!梦想着,到了金鸡纳采集期------,有朝一日截枝取皮提炼出奎宁研制成药------。啊!成就感油然而生!</b></h1><h1><b>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4 年初西双版纳遭遇百年未遇的特大霜冻,一片片金鸡纳被击倒,萎靡地直至伤殒。 当年末,上级领导就下达了旨令,挂起免战牌。我们关坪七连便于1975年3月9日整体迁往大勐龙。插归东风,编进了三分场……。</b></h1><h1><b> 至此结束了我们种植金鸡纳的使命。</b></h1> <h1><b> 《一九七三度一师三团四营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合影。</b></h1><h1><b>照片提供者:陈世民</b></h1><h1><b>上海知青先进生产者获得者:关坪七连:前排右起1,眭幼美2,周群;末排右1,严国俊。二排右4,关坪一连上海知青魏建一;三排左1关坪十连上海知青周玮君;以及二排左4,三团四营教导员荀瘖把,左5,三团四营刘营长。</b></h1> <h1><b>1973年6月三排上海女生合影在梯田大会战的胜利中。 </b></h1><h1><b>冰心玉壶金鸡纳,岁月倩影青山中。</b></h1><h1><b>后排左起1,周小美2,沙萍超3,邹金英4,谭建中5,孙来云</b></h1><h1><b>前排左起1,严云芳2,马伟琴3,王杏芳4,石玲娣 </b></h1><h1><b>拍摄者:甘建文</b></h1> <h1><b>1971年7月14日上海知青谭建中,为新露头的嫩芽芽遮阳。耔儿露尖尖,棕叶避骄阳。苗床系心间。 </b></h1><h1><b>摄影者:甘建文</b></h1><h1><b>一排排,一行行……</b></h1><h1><b>贺元光看着辛苦了一年多的金鸡纳幼苗马上就可以移植到梯田上去。表示着试种成功了,大有作为啦!</b></h1> <h1><b>与金鸡納留个影拍摄于1972年</b></h1><h1><b>上海知青孙来雲和她的战友谭建中</b></h1> <h1><b> 1971年6月上海知青贺元光,将培育成型的小树苗种植到山上的金鸡纳林带里。金鸡纳 不了情,深情凝视润无声。</b></h1><h1><b> 当青春,遇上了金鸡纳,这情感,如初恋。这眷恋,融入了苗圃地。洒汗水,苗芽儿在成长,伴随着,青春的节律,日久长,爱,悄悄地播撒了…</b></h1><h1><b> 当青春,遇上了金鸡纳,这情感,如初恋。这眷恋,融入了苗圃地。洒汗水,苗芽儿在成长,伴随着爱神,悄然在滋长。</b></h1> <h1><b>照片的主人公,为了留下这有里程牌意义的一刻,在照片的背面留下心迹</b></h1> <h1><b>1972年6月上海知青王沪光,为小苗苗洒水。</b></h1><h1><b>辛勤浇灌育新芽,洒向苗圃皆是爱。</b></h1><h1><b>拍摄者:陈兴兴</b></h1> <h1><b>上海知青李凤彩的休息天</b></h1><h1><b>拍摄于1973年</b></h1> <h1><b>上海知青王沪光移栽金鸡钠小树苗上山,展望美好前景。</b></h1><h1><b>摄影者:陈兴兴</b></h1> <h1><b>照片1971年6月上海知青王国华,</b><b>流连在搭建出来可拆卸的遮荫苗圃棚前。 拍摄者:陈兴兴</b></h1> <h1><b>貌美知性的朱丽娟,坐在时任男友后为先生驾驶的大卡车上,笑意盈盈,英姿焕发。</b></h1> <h1><b>汇报团成员交流学习。</b></h1><h1><b>左起1、2,兄弟团现役军人领导;</b></h1><h1><b>左3,关坪知青代表谭建中;</b></h1><h1><b>左4,三团银河分场(三团一营)知青代表。 </b></h1><h1><b>1970年10月摄于上海锦江饭店。</b></h1><h1><b>摄者:勐养农场参谋长</b></h1> <h1><b>云南兵团上海知青汇报工作完成后,勐养关坪上海知青谭建中与勐养银河(三团一营)知青代表(左1)与招募的新兵们一起,乘坐知青专列告别上海。</b></h1><h1><b>1971年1月3日摄于上海北站。</b></h1><h1><b>摄者:勐养农场参谋长</b></h1> <h1><b> 云南兵团知青汇报团景洪勐养农场(原一师三团)汇报团途经南京合影留念。</b></h1><h1><b>后排左起1,关坪(原四营)知青代表谭建中,2,勐养农场(原三团)参谋长,3关坪一队(原四营一连)连长。</b></h1><h1><b>前排左起1,勐养农场金山分场(原三营)知青代表,2,勐养农场副场长裴启德,3,勐养农场银河分场(三团一营)上海知青代表。</b></h1> <h1><b>这是我们老连长万永和。1973年底护送上海知青集体探假来到上海,也是他平生第一走出大山。</b></h1><h1><b>拍摄于1973年上海外滩。</b></h1><h1><b>苏其华拍摄并提供照片。</b></h1> <h1><b>在这位连长的心里,你们都是些从大城市从父母亲身边来的娃娃</b></h1> <h1><b>这位大家是应该都比郊熟悉的上海知青吴培红。右下角是他的近照。</b></h1> <h1><b>一连的三地知青行进在民族村寨。</b></h1><h1><b>左起昆明知青李国幼,北京知青徐向军冀林茂</b></h1><h1><b>德玉辉,重庆知青胡明清高为柱</b></h1> <h1><b>北京女知青全体成员。</b></h1> <h1><b> 连队主要领导与昆明知青在通往一连的最后一段陡坡上留影,背景就是东风母亲林——58林地。</b></h1><h1><b>照片由陈春明提供</b></h1> <h1><b>昆明女知青</b></h1> <h1><b>三营一连昆明知青全体</b></h1> <h1><b>  1971年进入兵团的重庆知青</b></h1><h1><b>立志“生在城市红在边彊”</b></h1> <h1><b>重庆知青前排左起陈真武金相高</b></h1><h1><b>后排左起赵小华胡明清</b></h1><h1><b>照片由重庆知青李文秀提供</b></h1> <h1><b>王富菊1972年拍摄于东风农场照相馆</b></h1> <h1><b>李文秀拍摄于原三营营部大门口</b></h1> <h1><b>65年支边重庆知青三营一连卫生员夏主芳在北京天安门前的留影</b></h1> <h1><b>重庆知青李文秀和上海郊县知青全权从傣族曼勒寨高兴地跑回来了!</b></h1><h3><b><br></b></h3> <h1><b>左前为重庆小知青李文秀后者为65支边知青夏主芳</b></h1> <h1><b>前排左起上海知青郑桂诊全权后面的是重庆知青李文秀,拍摄于傣族村寨——曼勒</b></h1> <h1><b>老四川知青夏主芳拍摄于傣族村寨——曼勒</b></h1><h3><br></h3> <h1><b>四川知青夏主芳和她的儿子留影在连队</b></h1> <h1><b>赶街回来</b></h1> <h1><b>重庆知青刘嘉敏</b></h1> <h1><b>重庆知青蒋启峰</b></h1> <h1><b>1971年进入兵团的重庆女知青</b></h1> <h1><b>1966年大勐龙东风总场场部。</b></h1><h1><b>前左马仁倩(四队)夏主芳(一队)刘忠玉(一队)黄洁明,李华美(一队)</b></h1><h1><b>后排左1付祥为(一队</b><b>)楊保和(一队)黄加含(一队)蔡子全(四队)</b></h1><h1><b>全部老四川。</b></h1> <h1><b>这是1966年底拍摄一队老四川的集体照</b></h1><h1><b> 到达时,分到一队的应该有18位。在近半年左右就减员6个(三个回重庆,三个调学校教书)照片上的全体老四川知青成员有13个,其右1的男生是刘道中三队的。(刘道映的哥哥)</b></h1> <h1><b>这是这张拍摄于1966年的三分场一队。照片上两位主人公,均为65年支边的重庆知青夏主芳和陈玉珍。自行车当年是个高档稀罕物件。作为拍照的道具器很可能从这里兴起的。</b></h1><h1><b> 提供照片的陈玉珍大姐是这样告诉我的;我好好的想了一下,这张老照片应该是66年拍的,那时候单车可是高档物品,再加上重庆的单车很少,所以用单车留影有新鲜感!其实我们来了以后当地的小街照相馆知青们也经常以当时还非常时尚的单车——自行车作为留影的陪伴。</b></h1> <h1><b>1971年的黄洁明坐在傣家小楼上</b></h1> <h1><b> 这位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许多农场老照片的主要拍摄人——1965年支边的重庆知青黄加含。当年东风照相馆的责任人就是他,除了执守照相馆以外就是下分场下连队,为广大职工服务。当然主要对像是知青。</b></h1> <h1><b>一对65年支边的重庆知青姐妹</b></h1><h1><b>陈玉珍(左1)周景春坐在蚂蟥沟里的大石块上。</b></h1><h1><b>拍摄于1966年</b></h1> <h1><b>三分场一队的昆明知青周莲(左1)和黄洁明。照片由黄洁明提供</b></h1> <h1><b>左起杨保和,李华光,一队老四川</b></h1><h1><b>拍于1966年</b></h1> <h1><b>这張照片是一群刚到农场不久的老四川知青,在傣族曼勒寨到一队之间,蚂蟥沟尽头的傣族村寨鱼塘中一颗倒俯的大树杆上戏嘻。</b></h1><h1><b>前者夏主芳,肖莉,陈玉珍,徐友容</b></h1><h1><b>都是一队的老四川。</b></h1><h1><b> 其中徐友容在总场场属实验站。是东风农场首批割胶工。后作为技术员调三分场一队。于是三分场一队就开始了橡胶树开割技术的全面培训。</b></h1> <h1><b>陈玉珍 颜昌秀1966年拍摄于傣族村寨</b></h1><h1><br></h1> <h1><b>一队老四川刘曼曼</b></h1> <h1><b>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我来试试!</b></h1><h1><b>照片由刘道映提供</b></h1> <h1><b>一群65年支边的重庆知青都有各自特长。绞合在一起就吹拉弹唱,带给农场一股青春的活力。</b></h1> <h1><b>2017年65支边青年陈玉珍又回到了当年战天斗地的地方。</b></h1> <h1><b>  这是一条由三分场部向南通往三队的大道。大山脚下的就是三队。黄洁明和三队的三位上海知青在路边。</b></h1><h1><b>前排左起周凤仙 王玲芬</b></h1><h1><b>后排左起黄洁明 邹秀云</b></h1><h1><b>照片由黄洁明提供</b></h1> <h1><b>傣妹之像——刘道映</b></h1><h1><b>照片由刘道映提供</b></h1> <h1><b> 这座桥大概是曼金花寨的到团部去的竹木桥。</b><b>站在前面的是李素碧后面的是刘道映。</b></h1><h1><b>由刘道映提供的照片</b></h1> <h1><b> 又是一张在曼勒寨水沟洗手的照片。画面中的主人公同是二位老四川知青黄洁明刘道映。拍摄者一定是个专业摄影师。画面的清晰度构图前景背景都交待得一清二楚。</b></h1><h1><b> </b></h1> <h1><b> 勐龙河边</b></h1><h1><b> 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的主要载体,所以在河边照相留影的意义就是要比手摸着标志物要有深度。我收集到很多跟这条大勐龙的母亲河相关的照片。 这张照片上的人物组合很有代表性,有65年支边的重庆知青黄加含(前排左2)夏主芳(后排左1)有71年到兵团的现役军人连队指导员陈春明(前排左1)有1970年4月到达连队的上海知青施秀华郑桂珍(后排左2、3)。都来至五湖四海,又走到了一起。这张照片应该是1972年拍摄的。</b></h1> <h1><b>“回家的路在那边”</b></h1><h1><b>黄洁明指着河对面的小路深情对刘道映说</b></h1> <h1><b>割胶是我们的主业。必须都得学会,这是在东风农场的“母亲林”——58林地学习割胶技术。谁是老师我不知道?可能这个时候我们还未到呢!</b></h1><h1><b>照片由黄洁明提供</b></h1> <h1><b>抱着的是谁的娃娃。</b></h1><h1><b> 抱着娃儿的是刘道映站在右边的是小四川李素碧。都是我们连队的知青战友。</b></h1> <h1><b>在写生的是一连的老四川高为栋黄加含俩个,他们都是重庆65年的支边青年有文化有特长。也一直是我们的老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