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一下

艳子

<h3>班级群里有家长发了条信息,大意是家长因为已开学把手机收回,上初中的孩子直接跳楼当场身亡。</h3><h3><br></h3><h3>这两年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内心悲痛不已。为孩子,为父母。鲜活的生命,家庭的希望,戛然而止,不能想象当事者接下来的日子……</h3><h3><br></h3><h3>深深叹息。</h3><h3><br></h3><h3>伴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与子女之间一定会出现分歧。父母管孩子的动机是好的,但孩子并不一定领情,这种时候,一定注意,父母、子女之间不要搞成对立面,不要形成触情绪。负面情绪,大人有,孩子也会有。带着情绪处理问题,只能让事情更加糟糕,甚至不可控。</h3><h3><br></h3><h3>纠正行为之前,一定要先处理双方的情绪问题。</h3><h3><br></h3><h3>因为第一,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绪中时,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意见和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希望我们明白在那个特别的时刻当下他们的心情。有效交流,前提是双方面的平和理性。</h3><h3>第二,父母作为成年人,有责任有义务优先解决情绪,不能指望孩子来迁就父母。还有青春期的孩子,教育一定要有方法。我们话有时候只要说到了,孩子知道了,你就不要非得让他承认错误,青春期的孩子让他承认错误是很难得。</h3><h3>不要和孩子争执到底,那吵到最后反而会让孩子对你不恭敬。</h3><h3><br></h3><h3>并不是说不能批评孩子。不能对孩子说“不”。管孩子,是要有方法的。简单说要“恩威并施”。日常生活中父母“播下了春风”,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到了有分歧的时候,这些情感上的积累,会成为你对话的资本。管孩子,不是一味的当警察。</h3><h3><br></h3><h3>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关系,就是一切。”亲子关系的本质,是对话和协作,而不是控制和绑架。</h3><h3>家庭教育有个“滞后”原则,很多问题发生了,原因可能要追溯到童年。比如6岁之前,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学会控制,学会忍耐,防止自私,经历挫折。6岁时候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打滚,可是你等他12岁再说不行,他可以拔腿离家出走,他可以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多么可怕。</h3><h3><br></h3><h3>愿这种极端案例不再发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