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状元郎”的故事(一)

艾亲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因奇丑被皇帝拉下武状元的黄巢</b></p><p>黄巢,今山东菏泽人,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p><p>黄巢出生盐商之家,此人天赋极高,少有诗才,落笔成文,口若悬河,且剑术高超,善于骑射,但就是长得非常的丑。</p><p>黄巢长大后,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结果都落榜了。其离开长安后,继承了祖业成为盐帮的首领。公元880年,朝廷招募天下英才,黄巢又参加武举选拔,其凭借着出众的武功,接连打败了朱温、石敬瑭,武状元近在咫尺,可是等到面见唐僖宗时,却因为“面如金纸,眉横一字,牙排二齿....”等丑像,把皇帝吓得不轻,一气之下就把黄巢的武状元给革去了。得知皇帝以貌取人后,黄巢怒不可遏,自己苦读20年,本想着光宗耀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因其长得难看而拒绝录用。在长安街头,其看到一只雄鸡,便对鸡说:我要是有分天下的能力,你便大叫一声!雄鸡很配合,长长地鸣叫了一声,黄巢大喜过望。其离开长安时写下了“<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b>”这样霸气的反诗。</p> <p>公元874年,唐朝各地发生水旱大灾,官吏不仅不想着安抚,反而强迫百姓交租、服差役,百姓们走投无路。于是,山东荷泽人王仙芝发动了农民起义,揭竿而起,攻州占县,声势浩大。第二年,对朝廷极为不满的黄巢及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了王仙芝的起义军。公元878年,王仙芝领导的义军被官军包围,经过激战,义军5万余人全部牺牲,王仙芝在突围中也战死。王仙芝死后,众人便推举黄巢为黄王,其很快就又聚集了十万义军。公元880年,黄巢一路攻下洛阳,兵进长安,并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大齐”。称帝后,黄巢大赦天下,而对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及皇室宗亲杀无赦,四品以下官员恢复原职。</p><p>黄巢义军到底是杂牌军,军纪涣散。同为武举的朱温背叛黄巢,并杀了监军使严实,继而投降朝廷。公元884年,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等人的猛烈进攻下,黄巢兵败,死于狼虎谷。</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历史无法假设。黄巢起义有其偶然性。但愿这种偶然不要变成一种必然。</b></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为岳飞翻案的霸气状元郎张孝祥</b></p><p>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今安徽和县人,出生于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南宋著名词人、书画家。</p><p>张家南迁后没有田产,张孝祥自小在贫苦中成长,自幼资质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其“幼敏悟,书再阅成诵,文章俊逸,顷刻千言,出人意表”。</p><p>张孝祥16岁就通过了乡试。公元1154年,23岁的张孝祥走上了历史上一场著名的考场:一是这次科考是由史上最大的奸臣秦桧操控的;二是同场竞争的有史上著名人物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虞允文等。</p><p>话说那场科考,秦桧早就上下打点好了,状元内定给其孙秦埙。第一个栽下来的就是大诗人陆游。陆游跟秦埙在之前的锁厅考试中已经胜了一场。锁厅考试是对现任官员及朝廷恩荫子弟进行的考试,陆游因先辈对国家有贡献,所以有资格参加这次考试。秦埙也参加了。那次的主考官陈子茂把陆游取为第一,而秦埙只得了第二。当时秦桧就有降罪主考之意,但还是忍住了,其瞄准了省试和殿试。</p> <p>后来,在礼部主持的省试中,秦桧就特别命主考官给陆游施以“极刑”,就是不管陆游考得有多么好,都必须让其落榜!因此,在榜单上,第一名就是秦埙,第三名是曹冠,而第二名就是张孝祥。</p><p>秦桧机关算尽,以为万无一失了,最后一道关是殿试考策论,皇帝亲自阅卷一般都是走个过程,不会轻易否定礼部的结论;尤其在当时,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秦桧的面子皇帝是不好不给的。</p><p>宋高宗赵构一生办了不少窝囊事,甚至是坏事损事,比如冤杀抗金名将岳飞等,但这次却主持了公道。当赵构打开第一名的试卷时,文章里提到的言论跟秦桧的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可言,于是扫兴地把试卷扔在了一边;当打开第二名的卷子时,其眼前一亮,张孝祥长达一万四千言的策论写得是酣畅淋漓,文采飞扬,不仅充满爱国激情,而且针砭时弊,振聋发聩;还有就是字也很漂亮,是标准的第一楷书“颜体”字。</p><p>赵构龙颜大悦,盛赞文章“议论雅正,词翰爽美”,于是其就钦点张孝祥为状元。</p> <p>赵构也还是给了秦桧面子,其把秦埙定了第三名探花,曹冠升级为第二名榜眼。这下秦桧傻了,气得直喘粗气。</p><p>再说张孝祥是诗词书文四绝,其殿试上的一篇策论就是洋洋洒洒一万四千言,且文采风流,立意新颖,充满了治国安邦之理。</p><p>张孝祥中状元时才23岁,其立马被秦桧的党羽、儿女亲家曹泳看中。在公布殿试结果的当日,曹泳迫不及待拦住张孝祥要将女儿许配给其,张孝祥听而“不答”。这次拒婚得罪了秦、曹一党。不久,张孝祥又公开站在秦桧一党的对立面,以“岳飞忠勇天下共闻”等理由,奏请为冤死的岳飞平反。当时岳飞被冤杀已经12年,但是秦桧在,朝中包括民间无人敢公开为岳飞辩护、伸冤。赵构接过奏折时脸都绿了,但实在不好公开发作,只能说这个事情比较复杂,以后再议。</p><p>张孝祥敢冒死请求为岳飞平反是有其思想基础的,其幼年时就曾写道:扫除弥漫在黄河洛河上空的妖风迷雾,荡涤孔子教泽的洙泗二水间充斥着的膻腥气味。 其天性豪迈可见一斑。</p> <p>彻底得罪了秦桧一党的张孝祥为此也付出了高昂代价。张孝祥几年后升任为中书舍人,其官场平步青云难免遭秦桧一党的打击,秦桧指使党羽诬告张孝祥的父亲张祁“谋反”,其因受牵连被罢官回芜湖赋闲两年半。</p><p>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官员的形象是丑态百出,狡讦的讲求趋避自保,养成了不负责任的风气;懦弱的逃避现实,以求解脱痛苦;颓废的则极端追求物质上的享乐。主战派的张孝祥与这些都格格不入。金主完颜亮南下时,其虽无官职,仍密切关注战局,并向手握兵权的李显忠、王权等提出抗金之计。当同年进士虞允文率一万八千人在采石矶大败金兵十五万、完颜亮灭宋计划破产并被部下所杀时,其当即作词《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大呼: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p><p>以经纶世务为己任的张孝祥奔赴建康拜谒主战派重臣张浚,继续陈述自己的抗金主张,其慷慨激愤使张浚为之动容。在张浚的推荐下,张孝祥被任为中书舍人,领建康留守。后又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p> <p>宋孝宗继位后,朝廷内主战和议和两派争斗愈发激烈,结果是主战派的张浚被罢黜,主战派完全失势。身为中书舍人的张孝祥第二次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和排斥。张孝祥不得不黯然离开了京城当起了地方官。</p><p>在地方上,张孝祥怀“恻袒爱民之诚心”,颇有治才,政绩卓著。在抚州发生叛乱时,其身先士卒,单枪匹马与乱兵对峙,干净利落地平定了叛乱。在平江时,其惩治奸商,收缴米仓,用收缴的粮食接济灾民。浙东大水时,其两次上疏请求朝廷不催缴两浙积欠,朝廷同意其请。在建康时,其专心治理水患,招抚流民。在潭州时,其关注农事,勤勉公事,善待于民,使得“狱事清静,庭无留滞”。在荆州时,其加强武备,整修军塞,筑堤防洪,置万盈仓以储漕运。</p><p>纵观张孝祥出守六郡,其本着爱民之心,能因地制宜,作出不同的政策,切合百姓的要求,所至“皆有惠政”。</p><p>公元1170年,张孝祥再次返回家乡芜湖任职,然而天妒英才,其不幸中暑而早逝,享年仅仅三十八岁。</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忠心严谨刚正的“六首状元”黄观</b></p><p>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今安徽池州人,明朝官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六首状元”。</p><p>黄观师从元末学者翰林待制黄冔。其自幼勤奋、治学严谨,注重时论,不尚浮文,在科举道路上是一帆风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次考试中均是第一名。公元1390年,其以贡生的身份入太学,之后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又都获得第一名,分别中解元、会元和状元,称之为“连中三元”。时人为之赞叹:<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b>。</p><p>话说黄观做学问非常仔细,常与他人有不一样的见解。其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其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五年之后,黄观升任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p><p>公元1398年,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黄观与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成为建文帝颇为倚重的股肱之臣,参与重要国事奏议。</p> <p>燕王朱棣对于自己没能继位而耿耿于怀,其自恃是皇叔,在开国时又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雄据北方,态度傲慢,入朝不拜建文帝。整个朝廷的官员们都非常害怕朱棣,没有人敢出来指责。黄观以此看出朱棣的不臣之心,遂密奏建文帝,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其主张立即扣留燕王朱棣,以免养虎为患。无奈建文帝优柔寡断,不听劝谏,纵虎归山。朱允炆继位后的那几年,至少有五次机会可以直接灭掉朱棣,但是仁厚有余的建文帝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p><p>公元1399年初,建文帝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力,开始削诸分封王的权力。其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行动。这一场削藩,先削除了周、齐、代、湘、岷五王,而没有敢对燕王朱棣下手。黄观等大臣劝谏说应该先处理燕王,建文帝回复说燕王没有什么过错,不能贸然下手。</p><p>其实,黄观等人的建议是对的,有的时候要先易后难,而有的则需要先难后易。</p> <p>话说削藩等于是推翻太祖的成命,名不正则言不顺,加上建文帝削藩一开始就废掉了四个叔叔,还逼死了一个叔叔,引发了众藩王的不满。</p><p>果然,朱棣回到北京后马上发动“靖难之役”。黄观根据建文帝的要求拟定诏令,要燕王罢兵归藩,束身谢罪,言辞甚为激烈。前有黄观密报,现在诏令又出自黄观,朱棣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其决心除掉黄观。于是,靖难讨贼的名单中黄观的名字是排在前面的。</p><p>双方打了几年,其过程自不赘述。到了公元1402年,黄观领命到各地招领军士,准备和朱棣决一死战,当驰援京城的战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其得悉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破时自焚而死、燕王朱棣已在南京即帝位的消息,黄观自知大势己去,在坐船回城的路上大哭不止,在船上附言之后便投江而亡。黄观的妻子气节高尚刚烈,在家里听到丈夫以死尽忠的消息后也跳江而死,追随黄观而去。朱棣知道后,并未善罢甘休,而是下诏诛杀了黄观的九族,并把皇冠“六首状元”的称号抹去了。</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从夺状元到被车裂的悲催郎陈䢿</b></p><p>陈䢿,字安仲,号叔恭,福建闽县人,其能诗善文,与林鸿、陈仲完、唐泰等并称“闽南十才子”。</p><p>高中状元是每一个寒门子弟追逐的目标,既光宗耀祖,也让他们有一个好前程,还是进入仕途的一个途径。</p><p>公元1397年,明朝初年发生几次科考大案之后的开科取仕又如期举行,那时朝中有许多职位空缺,急需各类人才补充。朱元璋已近七旬,其已经预感自己的阳寿可能不多了,开科取仕毕竟关乎“朱家”子孙后代坐的江山,于是其主持了人生最后一次科举,而且非常之用心。</p><p>陈䢿和许多南方士子来到了金陵,其很有才华,特别是在殿试中发挥出色,凭此,其盖过了会试第一名的宋琮,经过朱元璋钦点,首次参加科举考试的陈䢿一举夺魁,成为大明第六位状元。张榜之后,陈䢿戴着红花穿着锦衣骑上高头大马,游街走巷,受人赞扬,这是其人生最巅峰最快乐的时候,展现在其面前的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陈䢿当时踌躇满志的样子可以想见。</p> <p>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此次张榜高中的51名士子全部都是南方人,史上罕见。这样的情况自然引起北方士子们的不服,于是就群起滋事,并联名上疏控告考官阅卷不公,偏私于南方。朱元璋得知后大怒,为了增加复查的公信力,其特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新科状元一甲进士陈䢿等十二人与原考官共同复阅试卷,增录北方籍优秀人才入仕。</p><p>经过十余天复阅后上呈御览的北方人试卷大多文理不佳,且有犯禁忌之语言,结论认为原考官刘三吾等人阅卷公平公正,并无任何偏袒之过失。也怪原主考和复查人员这些文人们<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虑事极为不周,又太过固执、任性和不知变通</b>,这个结果显然是违背了朱元璋“增录北方籍士子”的初衷,复查结果一出,北方学子再次哗然,比上一拨更加激愤,而且朝中许多北方籍官员也纷纷上书请求再次复核,朝堂俨然分为南北两派。开科取仕这等天底下最大的好事居然办砸了,还弄得朝廷众臣不团结,这对于刚刚痛失太子朱标、自己又行将就木的朱元璋来说会是什么心情?</p> <p>这时,又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北人“陋卷进呈”,从而导致这个复查结果的发生,朱元璋听后无疑是更加震怒。五月,朱元璋这位以残酷著称的开国皇帝下令将白信蹈、张信、陈䢿等人处死,时已八十四岁高龄的刘三吾以年老免死,但发配戍边,被发配的还有会元宋琮、探花刘谔等人。</p><p>据记载,“状元郎”陈䢿获罪的理由是由于在筛查的时候,其发现问题而没有明确批语,被定为“有惑圣览”。作为一个毫无官场经历的人却要承担如此之责实在是处罚太过严厉和无情。陈䢿被革除功名、处死仅仅距离其高中状元不过二十天的时间,其人生从高处一下跌落到了低谷,并且还丢了性命,也实在是倒霉到了极点。</p><p>为平息风波,当年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录取任伯安等61名北方士子为进士,经殿试后以韩克忠为状元,王恕为榜眼,焦胜为探花,这场科考称为夏榜,又称北榜。</p><p>显然,“南北榜争”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收拢人心的产物,更显示了皇权的随意性。</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洞房花烛夜竟让出新娘的秦大成</b></p><p>秦大成,字澄叙,号簪园,今上海嘉定人,清乾隆年间状元。</p><p>秦大成其貌不扬,不善言辞,从小孤儿寡母,家境清寒,一直没有婚配。直到其中了秀才后,母亲才张罗成一门亲事。结婚那天,宾朋满座,洞房花烛之夜,秦大成见新娘闷坐于床边,泪如雨下,不禁大吃一惊。其缓步上前,轻轻问道:娘子,我的相貌是差一点,但也是个秀才;家道虽不富裕,却也不愁温饱;今天何故伤心成这样?新娘呜咽着说:奴家原已许过人家,因父母嫌贫爱富,就退了婚约⋯</p><p>秦大成问原夫姓名,原来那人竟是其学友。于是,其立即走出洞房,派人火速请来那位学友,并再三承认误娶之错。然而,姑娘已经出嫁,是不能退回去的。时间到了半夜,秦大成将错就错,干脆把自己的洞房让出来让他们完婚。第二天,其又将全部嫁妆及洞房摆设一起交予学友,照样吹吹打打,送他们回家。</p><p>秦大成此举轰动乡里,传为佳话。大家都说秦大成这样善良,将来必有好报。</p> <p>果然,在后来的十多年里,秦大成娶了媳妇,生了几个孩子,其以馆课为业,寒暑无间,自身学业更是精进不少。公元1763年,年已43岁的秦大成真的高中状元。其得中状元还真有点侥幸,礼部会试时,本已落选,但由于有人因故黜落,才补上空缺;殿试时,也只是第十一名,又由于有人造谣说前十名考生均是行贿之人,因此这十人的试卷全被撤下,而将秦大成等十人补了上去,这样,秦大成的第十一名就变成了第一名。</p><p>夺魁之后,秦大成依例是插金花,跨白马,走马御街,万人争睹。正当秦家上下额手相庆、秦大成自己也如沐春风的时候,一场更严竣的“考试”却悄然来临了。原来,乾隆帝发现这个状元郎来自嘉定,当年那里的抵抗清军入关的斗争残酷激烈,清军攻破嘉定城后,曾经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史称“嘉定三屠”。时间虽然过去了一百多年,秦大成骨子里是否痛恨满人?其对大清朝是否忠心?以及其是否确有真才实学?乾隆帝决定要亲自考一考。</p> <p>乾隆帝带着三大疑问的亲自测试肯定容易不了,每道题都会有一个坑或几个坑在等着秦大成。更为惊险的是突如其来,秦大成对此毫无准备。</p><p>数天后,乾隆帝宣新科状元秦大成等人进宫赴宴。秦大成这位出身清寒的穷书生还在陶醉于宫廷的豪华和琼林宴的丰盛时,乾隆帝让小太监拿出两捆东西,对秦说:你世居的嘉定,竹刻、竹器闻名全国,这两样东西,你们嘉定人称作什么?摆在秦大成眼前的一捆是竹子的薄皮,这在嘉定叫作篾青;另一捆是去了竹皮的薄竹片,称为篾黄。秦大成心想:在嘉定,这些东西三岁孩童也都识得,怎么拿这个来考问状元?</p><p>但是,秦大成口中轻轻一念,立马惊出了一身冷汗,“篾青”不正是与“灭清”同音吗?“篾黄”不是也与“灭皇”一样吗?</p><p>要知道,为了强化满人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清政府对反清思想有很多是采取“文字狱”的方式进行暴力镇压。一语之失,关系重大,弄不好就会招来囹圄之灾、杀身之祸!秦大成意识到这是皇帝在考验啊。</p> <p>要说秦大成猝然临之而不惊那不够真实,但是其识破了“坑”,心里有了底倒是一点不假。于是,其屏息敛声,轻轻答道:启奏圣上,这两样东西在我们嘉定均有土名,一为竹皮,一为竹肉。</p><p>乾隆帝听了回答,点头微笑表示满意;接着又问:秦大成,你这个‘秦’,与秦桧的‘秦’,是不是同一个‘秦’啊?回答第二个问题就轻松多了,但是,如果直白地回答就会令人耻笑,因为秦桧是南宋“定了案”的奸臣,难免被众人说成与奸臣一脉;如果回答不是,则显然是谬语欺君,还显不出状元的“水准”。</p><p>思定之后,秦大成朗朗答道:回禀圣上,微臣知道,自古《百家姓》中只有一个秦字;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桧那时的南宋皇帝赵构是一个没落苟安的昏皇;大清圣朝,贤君辈出,真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今更是河清海晏,君已非昔日之君,臣已非昔日之臣。秦大成的回答可谓是对比透彻,层层递进,还拍了乾隆帝的马屁,乾隆帝听了自然十分受用,频频点头表示认可。</p> <p>之后,乾隆帝授秦大成为翰林院修撰,负责掌修国史。在供职翰林院期间,秦大成经常会想到当年殿试中那惊险的一幕,那次皇帝可不是随手拿出“篾青”和“篾黄”的,有意挖坑的意图实在太明显了,虽然自己过了关,但越想越觉得后怕,保不定哪一天再入了“坑”而不能“周全”的话,小命必丢无疑,以致常常不能安睡。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之说,这一点都不假。思虑再三,秦大成下决心不再当什么官了。不久,其便以侍养老母为由请辞回乡,朝中皆知秦大成“事母纯孝,母稍不悦,辄长跪请罪,解颜乃起”,便允其致仕。</p><p>秦大成除了在乾隆四十三年应乾隆帝之邀出任会试同考官外,其一直在家乡教书育人,期间,其主持了平江、娄东、钟山诸书院,“学养完粹”,为后世所敬慕。</p><p>秦大成为人正直善良,虽一生清贫,却常常救助贫困者。临终时,其“仅薄田三十亩,图书满架”,其对挚友说:吾所受之先人者,即此传于子孙而已。其去世后,家乡嘉定敬仰其德行,将其入祀乡贤祠。</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gt;&gt;保名节宁为丐的谢幕状元刘春霖</b></p><p>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今河北肃宁县人,清末状元,其善书法,时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之誉。</p><p>刘春霖出身贫苦,世代为农,其父亲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其母亲在知府家中做女仆;其8岁时入老家的私塾,后来到保定莲池书院读书,成绩优秀,颇得院长吴汝纶赏识。</p><p>公元1904年,刘春霖参加了甲辰科考,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参加考试的有273人,都是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中过关的贡士。会试共分三场,第一场考史论,共五道命题;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也是五道命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共三道题。</p><p>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是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的殿试,殿试就考时务策论,是最考验考生能力的,也有四道命题,仍是给材料作文。题目类型如,“汉唐以来兵制,以今日情势证之欤”;“古之理财,与各国之预算决算有异同否”。殿试一般是上午10时发卷子,一直考到日落时分。考生的策论文章不限长短。</p> <p>1904年7月4日,最后的殿试开始,中选的贡士们按这次考试的成绩将重新排定名次。按照规则,得“○”最多者为佳卷,之后选前十本进呈皇帝,钦定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p><p>由于光绪帝不当家,状元自然由慈禧太后钦点。主考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给慈禧,老眼昏花的慈禧看到排第一名的朱汝珍就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前朝明朝就是姓朱的天下,另外朱汝珍是广东人,而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文无一不是广东人,朱汝珍只能“呆”在一边了。接着看第二名的卷子,考生叫刘春霖,正所谓大旱逢甘霖,再者刘是直隶人,就在天子脚下;尤其刘春霖的字真是漂亮,慈禧一高兴,刘春霖就被点为状元。再往后慈禧就没看了,也算是给主考大臣一个面子,结果朱汝珍弄了个第二名榜眼。这一榜进士还有谭延闿、沈钧儒等著名人物,其中谭延闿曾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沈钧儒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p> <p>刘春霖的状元试卷被保留了下来,文章不仅文笔流畅,而且立意深远,论证全面,很有治国安邦之远见,其不失为一位有拳拳爱国之心的学子。</p><p>刘春霖高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次年被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公元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辛亥革命爆发,其又历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等总统府内史。公元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高等学堂学监等职。公元1920和1921年,曾两次代表徐世昌总统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名噪一时。</p><p>那些年,刘春霖目睹了军阀混战、内部争斗、政治腐败的局面,公元1928年其愤然辞官后在上海、北京闭门读书、写作。</p><p>“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大汉奸王揖唐在日本人的压力下,邀刘春霖出任北京市市长、满洲国教育部长等要职,均被其严词拒绝。其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义举被国人争相传颂。</p> <p>刘春霖虽隐居不仕,但并没有逃身世外,其仍对国家前途、对时局十分关注。满洲国傀儡政府总理郑孝胥特邀刘春霖前往任职遭到严正拒绝后,日伪当局恼羞成怒,抄了刘的家,用刺刀把其全家人赶走,并将其历年收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p><p>喊出“宁为华丐,不做汉奸”的刘春霖不得不完全隐退,开始兴办教育。其先是在河北老家创办了一所小学,继而又为北京燕冀中学捐资赠书,并任校董事会董事。刘春霖对家族子弟的教育也特别重视,凡入小学以及考入中学、大学者,一律供学费花销。刘春霖一生兴趣广泛,除对教育颇有研究外,对书法、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都颇有造诣。</p><p>公元1933年夏,黄河泛滥,冀、鲁、豫三省受灾严重,人民流离失所。刘春霖等人发起组织了“河北移民协会”,并在内蒙建立“河北新村”,先后移民数千人次。</p><p>公元1944年1月18日,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于北京辞世,享年72岁。其在乱世之中能保持名节,尽力为国为民做益事、善事,是值得称道的。</p> <p>>>图片来自网络,与文字无关;文字由艾亲搜集、编辑、整理;如有侵权,敬请联系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