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月饼

晋北文化

<h1><b><font color="#39b54a">  中秋节到了,它伴着希冀,载着收获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每当月挂中天,全家围坐院前,敬供月亮婆婆月饼、西瓜和其它食品的时候,月光的皎洁柔和,气氛的祥和安然,生活的舒坦甜蜜,家人的团结友爱,都呈现出一片充满七彩光环的氛围。每当这时,我便情不自禁地想起那童年的中秋节,儿时的月饼。</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我的家乡在晋西北河曲县南后沟村。干社会主义大集体那年月,全家七口人,母亲多病,我们兄妹五人均未成年,不会下地干活,只能上学和贪玩。全家的重担压在了父亲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每到中秋节,家里是不可能每年都做月饼的,就是做也是在大铁锅中烙几个饼子,也不成现在的月饼的模样,烙饼子的原料白面的成分也不多,馅子最好的是能包点糖就不错了,更谈不上像现在这样五颜六色香甜可口的馅子之类的东西。</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  记得有一年初秋,村子里沟坝地集体种的大豆被洪水冲了,淤泥二尺余厚,生产队已不指望有什么收成了。可父亲和其它几个人并不甘心一年的辛苦就这样白白丢失,硬是从淤泥里刨出了大豆苗,晒后背回了家中,剥出了豆荚里的豆子。父亲弄的大豆苗上竟剥下了可满一布袋有点怪味的大豆。这年八月十五到了,我们兄妹五人嚷着要吃中秋月饼,父亲就用大豆面为我们做了点饼子。虽然不怎么好吃,但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已高兴得不得了。我拿着这样的饼子上街去玩,有白面饼子的小孩讥笑我,说你这样的饼子也算饼子?我小小的自尊心受了伤害,哭着就将豆面饼子扔到了一旁,待其它小孩走后,我又擦着眼泪将饼子捡了回来,一声不响地回到了家中,—进门就朝着父母大哭起来。</font></b></h1><h3><br></h3> <h1><b><font color="#ff8a00">  这件事过去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我参加工作也经历了三十多个春秋,但每到中秋节便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像屏幕上的镜头一样又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它催我奋进,勉我自新,使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生活中严于律己,以勤俭为本。</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