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在废墟里远去的岁月

蝶谷幽兰

<h3><font color="#39b54a">  这是一座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建筑,一栋老式红砖到顶的三层住宅楼。从开始职工入住到彻底被废弃至今,经过了不长不短的三十七年。如今已成废墟还挺立在原地,所有的门窗都被拆掉,像一个个黑洞洞的眼睛深不见底;小楼顶上生长着高矮不等的小榆树,顽强地把根死死抓住楼顶缝隙中一点可怜的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另一些不知名的蒿草可能找不到更宽的缝隙扎根,只能东倒西歪凑合着生长,但它的枝干却直立着指向天空,努力保持向上的姿式。小楼有三个单元三十个小隔间,如今楼梯坍塌泥瓦垃圾遍地,触目所及残垣断壁破败不堪;楼下一长条的活动场所,不知谁人种了豆角丶黄瓜丶南瓜丶茄子丶白菜,花样十足,看来收获期已过,架上豆角孤苦零丁,黄瓜落叶落架,只有老南瓜在南墙边上晒着太阳,几垅小白菜倒是嫩绿如初生。剩下的就是齐腰高疯狂生长的衰草,肆无忌惮地在这块自由的杳无人迹的土地上伸展,爬行。</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楼前的小榆树不知愁滋味,于无人处自风流。</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过去楼前的甬道和活动场所,已成了不知谁家的蔬菜地。</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黄瓜架仅剩两个老黄瓜和两个一扎长的小黄瓜,老黄瓜留做种,小黄瓜成了我的美餐,因为它长在我家仓房的旧址上,是岁月和土地特意恩赐留给我的。</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如今被遗弃的小楼就是如此荒凉破败的景象,站在它的面前想想小楼曾经有过的热闹和喧嚣,无限感概涌上心头……。</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探索阶段,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东北的小角落,我所供职的物资局正掌握全县建设物资的调配大权,大到汽车及轮胎,土建的水泥白灰玻璃钢材木材,小到机电工具轴承,以及当时紧俏凭证供应的煤炭和嘎斯气炸药雷管等化学原料,物资局成了县里纳税大户也是最有实权的好单位。在那个特殊年代和特殊时期,我们的工资福利都是最好的,因此就有了给职工建家属福利楼的利好决定,最终于一九八一年底建成,第二年三十户职工欣喜入住。因为那是全县第一栋家属福利楼,也是第一栋设备齐全的暖汽楼,在那个家家住平房烧煤的年代,三十户员工能住上暖气楼用上液化气,无疑是天大的福气,是改制前最后享受的社会福利,算是幸运的一代。</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我有幸成为三十户中唯一的女职工,当年的福利政策都是以男方为主,我之所以能住进去是因为要赡养我的老父母,他们已经七十多岁了,我又自愿交出两间小平房,属于半交换性质,党委专门开会研究了我的要求,一致同意支持我尽孝,因此我被特批带着老父母丈夫儿子,住进了只有三十几平的一楼,开始享受不再挨冻的幸福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这就是我住了八年的家,墙上斑驳脱落的墙皮中,还能显露出我当年亲手涂上的蓝色墙裙。</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这是爸妈住过小房间,老父病逝在这里。</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当年的家属楼除了几位有点年纪的老同志,大多数是二十多岁和三十出头的青年男女,孩子也只有两三岁,大家上班就是北边几步远的物资局,下班铃声一响大家一同回同一个地方各自的小家,一路上欢声笑语。晚饭后,男人出来乘凉女人出来聊天,孩子出来玩耍,小小的地方充满了热情和谐和勃勃生气。班上是同事下班是邻里,邻居们相处甚好,谁家有大事小情邻里们全来帮忙,谁家小夫妻吵架也自有和事佬上门,谁家有病人,注定要接受邻居的慰问。我记得老父发病就是邻居背上大路,还是由邻居开车送的医院,处理后事时,不少同事加邻居陪同我履行殡葬仪式,帮了我的大忙。我很怀念三十多年前小楼的故事,想念已不知分散到何处的邻居们,小楼给予我的革命大家庭似的温暖,时时在我心中萦绕,我怀念淹没在小楼废墟里那些远去的岁月,远去的故事,远去的人……。</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这是我在物资局工作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局办公室,黄色的木门依旧在。</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这是我临调出时最后一个岗位,局财会室蓝漆的门也依旧。</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这是物资局后门,正门已封死租给做生意的人。原来车水马龙来拉货的大院已被无情分割,或建房或堆垃圾,院内死寂空无一人,也不知什么人在经营在干什么,物资局正楼一楼全部出租面目全非,二楼以上被铁栅栏封死,我只能上到二楼看了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那里漆黑一片,走廊已无窗,二楼雨搭平台乱草丛生,原来那里可是一个花团锦簇的小花圃啊。</font></h3> <h3>  二楼雨搭平台,原是花的世界,现在是小草的天堂。</h3> <h3><font color="#39b54a">  物资局漆黑的楼梯。</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门厅里的老卷柜,还可以看到清物5几个字和蜘蛛的网。</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原来的机电库房,还是原来的旧木门,仓库里是各种电机,轮胎等等。</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  供应办公楼家属楼冬季取暖的自烧锅炉房。</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这就是我工作了二十二年的单位,二十六岁至四十八岁调出,整整二十年的青春年华,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美好的时代都贡献给了这里。在这里我转了干提了干,成为基层的党务工作者和党委成员,学到了许多在工厂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政治素质,收获了无数的荣誉,同时也享受了住进家属楼的福利,为党工作二十年奉献二十年倒也无怨无悔。但是,我也和大多数员工一样,感受到了转制时期深深的刺痛和无奈。实行商品经济以后市场放开了,物资局渐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公司纷纷倒闭工人大批集体下岗,曾经喧闹的大院已不存在,建简易房,出租场地,堆垃圾,一派衰败令人心酸。当我不得不离开时整个办公楼工作人员不超过十个人,昔日的辉煌就此远去,不久,物资局彻底解体被商业局合并,它的故事就此结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物资局的兴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前进的阵痛,许多老物资人已离世,在世的除了退休的还有一小部分为生存奋斗着,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两个废墟,好像只有我还记着它。我是个怀旧念旧恋旧的人,当然不是不思前行的人,我怀旧是因为总能从旧的事物里看到曾经的美好,看到那个时代的特征,传承传统文明。那些埋藏在废墟里渐渐远去的故事,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会充实我们空荡荡的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二0一九年九日五日下午创作完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