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品读经典 ,故事小主</h3><h3><br></h3><h3> 📘 今天分享的书是《给孩子的大师绘本·小鹅南希》</h3><h3><br></h3><h3> 大V店故事小主,让我们跟随南希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他是怎如何上学、过集体生活、脱离家庭去慢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吧~</h3> <h3>《给孩子的大师绘本精选》故事小主</h3> <h3>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重视通过绘本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可是在选择绘本上又犯了难,国内绘本、国外绘本、获奖绘本、经典绘本,挑的眼花缭乱。宝妈们也没少互相安利分享,今天故事小主给大家分享的是一套《给孩子的大师精选绘本》。</h3> <h3>《给孩子的大师绘本精选》是从上百本绘本中挑选出的17本,每本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唯一相同的就是,这些故事都是与孩子成长密切相关:认识自我与世界,学会团结协作,承担责任……每本解决一个与孩子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17个故事,17种艺术风格,更是17种关于成长的思考与引导。</h3> <h3>这套绘本遴选欧美亚澳4大地区、7个国家经典绘本,每本都由国际重量级大奖得主创作,如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澳大利亚多龙金奖章、澳大利亚勋章得主罗伯特·英潘,凯迪克银奖得主萝伦·卡斯提罗,凯迪克银奖、施耐德家族好书奖、罗伯特·赛博特奖得主梅丽莎·斯威特……个个都是大奖加身、星光闪耀。</h3> <h3>首先给大家分享的是《小鹅南希》:</h3> <h3>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名叫南希的小鹅,它是万千宝宝们的缩影,它需要去上学,需要过集体生活,需要脱离家庭去慢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h3> <h3>故事的开始,就是一幕熟悉又有意思的场景:</h3> <h3>大家都好好地上着飞行课呢,只有南希啪地摔了个脚朝天!</h3> <h3>这一幕是不是像极了孩子们在幼儿园或者小学列队出行的情景?只不过孩子们变成了一只只摇摇摆摆的小鹅,仔细看看,每只小鹅脖子上还系着风格各异的围脖呢!有的系着小花、小草,有的系着红绳,格林太太则带着一顶荷叶做的帽子,是不是气质还挺温婉的?</h3><h3>那么,我们的主人公南希是哪个呢?</h3><h3>“小鹅南希就站着没动。她不知道哪只脚是左脚,到底是这只,还是另外一只?”</h3><h3>没错,就是那只在一旁手忙脚乱,却一点也没前进,脖子上围着袜子的小鹅。连左右脚都分不清,就是我们的南希了。</h3><h3>南希在学校的表现真的称不上优秀,她上课走神,被格林太太批评:“你怎么这么拖拖拉拉的?你总是最后一个。” </h3> <h3>“来,排成一队,我们要排队穿过农场。”鹅老师格林太太喊着口号,“先迈左脚,齐步——走!左、二、三、四,左、二、三、四……”小鹅们迈开步子跟在她身后。</h3> <h3>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南希是不是个调皮不听话的孩子?</h3><h3>但其实,南希就是我们生活中最最普通的孩子:她或许不能很快适应集体的生活,不太适应课堂节奏,她也有很多不擅长的东西……但作者用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真实细节塑造的,正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h3> <h3>原来南希之所以会上课走神,之所以会在飞行课上摔跤,是因为她不自觉地被蝴蝶吸引了。在她小小的内心深处,拥有一个成为“蝴蝶专家”的梦想。</h3><h3>而此处鹅妈妈则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形象,她没有轻视南希的话,也没有把这些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反而更关心南希内心的想法,询问它的兴趣和梦想,再进行鼓励和引导。在这样的氛围下,宝宝才能卸下心防去倾诉,快乐地成长和学习。</h3> <h3>白天的经历让南希感到沮丧难过,回到家后,她依偎在鹅妈妈怀里。她跟妈妈倾诉:</h3><h3>“唉,妈妈,我什么事都做不好!”南希苦恼地说,“走路不行,飞行不行,游泳更不行!”</h3><h3>鹅妈妈温柔地开慰它,问它以后想做什么。</h3><h3>“研究蝴蝶!”南希兴奋地回答。</h3><h3>“那你得先学会飞才行啊,”鹅妈妈温柔地说,“不然你可追不上蝴蝶。”</h3> <h3>第二天的游泳课上,别的小鹅都下水学习游泳了,唯有南希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她努力地去克服自己的不适应。</h3> <h3>“我就是不喜欢水,可我又不能告诉任何人,他们只会嘲笑我。谁听说过一只鹅不喜欢水呢?我自己听着都觉得可笑!”</h3><h3>在这幅笼罩着淡淡忧伤的插画中,作者把南希的焦虑和担忧,甚至对自己的怀疑都刻画了出来。南希小小的身影,实在让人很心疼。</h3> <h3>很多成人可能会觉得小孩子不懂事,只要吃好、玩好就可以了。其实每个小孩都有自己心里的小树洞,记录开心或难过的事。《小鹅南希》就把孩子们敏感而柔软的内心世界直观地画了出来,他们也会感到沮丧难过,会担心,会自信心受挫。</h3> <h3>正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她看到了之前的那只蝴蝶,</h3><h3>南希高兴得又蹦又跳。“哦,我要离近点儿去看看。可怎么才能接近它呢?”</h3><h3>这时,南希看见了一片荷叶,她说:“这样准行!”</h3><h3>最终,南希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划水方式——就踩在荷叶上边划水,边追逐蝴蝶。</h3> <h3>南希独特的划水方式,引起了所有小鹅的注意,大家都吵着要向南希学习荷叶划水,去看蝴蝶。</h3> <h3>瞧她矫健的身形,像不像个运动健将!</h3><h3>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南希追到了蝴蝶,也解决了不会游泳的难题。</h3> <h3>在这个故事中呢,如果南希是第一主角,蝴蝶就是无可或缺的黄金配角。蝴蝶从南希在上走路课时出场,在之后几乎的每一幅画中都有蝴蝶的出现,一直到南希学会了游泳,追到了蝴蝶。</h3> <h3>讲完了故事,我们再来细细看看插画。《小鹅南希》的绘者是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年度插画家大奖、奥地利最佳童书奖得主伊芙·塔勒。她采用了水彩绘画,风格细腻、清新而灵动,整个绘本以浅蓝色和浅绿色为背景色,以河流、草地为主要场景,大自然的气息铺面而来。</h3> <h3>相信南希的故事一定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鸣,这个小故事告诉孩子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用在意一时的落后,孩子们可以与众不同,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达成目标。心中的梦想,生活的兴趣,会是最好的推动力,也许他转角就会遇到。</h3> <h3>在这个故事中,蝴蝶代表的是兴趣和梦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妈妈们如果能从挖掘宝宝的兴趣点中去引导宝宝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h3> <h3>绘本在细节上也十分用心,《小鹅南希》中的小鹅,神态和动作刻画得栩栩如生,仔细看画面的细节,脖子上还系着袜子做的围脖儿呢。南希在走路课上,飞行课上都落后于同学们,这让她很沮丧。从插画中,也可以看到南希在这两堂课上的表情都很难过,不仅南希,格林老师的无奈,同学的惊讶,这些微表情都细致地勾勒了出来。</h3> <h3>就连绘本前后环衬的设计,也是那么有心:</h3> <h3>如果说《小鹅南希》是幼儿心理安抚绘本,那么《河流》就是一本将科学、哲理与诗情完美结合的绘本。</h3> <h3>这是一本自然科普书,从书里你会了解到一条河流源头是什么样,终点又在哪儿,欣赏河流一路上绵延的风景,甚至四季的变换;</h3> <h3>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你可以和五颗松果一起在未知的旅程里经历不同冒险,选择喜欢的地方留下、扎根;</h3> <h3>在整个系列中,《河流》的立意较高,内涵也更加丰富,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是不是听不懂,但其实这个故事本身是充满孩子们喜爱的历险情节的,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懂得我们每个人,根据喜好、能力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每个选择都无关乎好坏,只要对自己负责即可。自然细腻的手绘插画,诗意且富有情感的文字,饱含人生哲理的故事,让枯燥的科普知识妙趣横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勇敢地出发,找到属于自己的栖身之地。</h3> <h3>所以,《河流》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h3> <h3>高山之巅,一股细流从石头缝里渗了出来,</h3><h3>溪水流经松树时,树上的五颗松果扑通落入水中!</h3><h3>松果顺着河流,来到美丽的乡村、逶迤的山谷、结冰的湖面、咆哮的瀑布。</h3><h3>四颗松果先后选择在不同的地方停留、扎根,</h3><h3>只有最后一颗松果随着河流流入大海,走完了这段漫长的旅程。</h3><h3>漂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小松果也能找到合适的栖身之地吗?</h3> <h3>《谁是捣蛋鬼?》则讲述了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如何懂得理解他人、拥有同理心的过程。</h3> <h3>绘本由世界经典绘本《奶奶的红披风》作者、凯迪克银奖获得者萝伦·卡斯提罗创作。这是一本充满童趣又让人感到温暖的绘本:</h3><h3>精力充沛的小男孩最怕无聊了,他扮成海盗到处捣蛋,还把妹妹的小乖兔抢走扔到了河里。</h3> <h3>插画家用鲜活的笔触和丰富的配色,让小男孩的顽皮、可爱、思虑和每一丝情绪的变化都跃然纸上。</h3> <h3>最后,他发现原来是一只鬼头鬼脑的小浣熊拿了这些东西。通过角色和立场的转换,让孩子们尝试着去理解他人、拥有同理心。</h3> <h3>最后,他发现原来是一只鬼头鬼脑的小浣熊拿了这些东西。通过角色和立场的转换,让孩子们尝试着去理解他人、拥有同理心。</h3> <h3>《小鹅南希》《河流》《谁是捣蛋鬼》只是17本中的冰山一角,另外的14本同样也在演绎着精彩纷呈的小故事,其中的《丑小鸭》,被众多插画家认为是该童话诞生200年以来,插画中的压卷之作,《夜盒子》是英国水石书店童书奖入围绘本……更多更好的故事,等待着妈妈们在《给孩子的大师绘本》中去发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