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尼采曾说过:他用音乐一词表达维也纳,而想表达神秘时他只想到布拉格。"布拉格"作为一个城市名来到我的脑中只是近几年的事。在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中,我读到了捷克作家赛费尔特的《倾心相告》,这位1984年获诺奖的诗人文学家,在他的散文中倾心相告他对布拉格家乡的眷恋和热爱。两年多前,我的老同学闺蜜胖妞儿去过布拉格后,"没心没肺"的她竞一反常态的深情相告:布拉格,我会再来的。</h1> <h1> 今年七月,我和朋友一道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布拉格。这座"千城之城"、"文艺之都"用超常的热情欢迎我们(据说今天夏天的高温在布拉格少有)。我们在这座神秘得如时间胶嚢的城市里,忙着打卡、拍照、体验、惊奇、感叹、迷失、升华……行走其中,仿佛是在梦中,又好像是在前世。有好几次我问自己:我是谁?我在什么地方?好在能时时看得到温馨姐姐和大鹏哥哥的亲切笑容,好在畅畅总是忙于给我或者要我拍照,好在娟子、平儿、云飘风逸、鱼翔雁鸣这些姐妹美丽熟悉的身影不离左右,我才没有在布拉格醉倒、融化。</h1> <h1> 想要打卡的地方太多。圣维特大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区,是欧洲著名的教堂,是历代皇帝加冕的场所。始建于1344年,直到1929年才完工。将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等风格融为一体,有"建筑之宝"美誉。</h1> <h1>从圣维特大教堂"神"的世界出来,我们穿越到人间一一布拉格城堡区黄金小巷。这是一个建于15世纪的居民小胡同。那弯曲的窄巷子,那被脚踏得锃亮的石块小道,那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鳞次栉比的小屋,那门上墙上柜子里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小玩艺儿,无不在向游人展示着波西米亚的风情、浪漫和悠久。</h1> <h1>其中22号小屋,是作家卡夫卡的故居。卡夫卡的作品你可以不读,但有一点你要知道:他的作品是催生当代文学家的孵化器。当我驻足凝视着大师的照片时,心里想着:假如我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来这条小巷,兴许会遇到大师笔下的那只大甲虫。</h1> <h1> 布拉格老城区与城堡区隔伏尔塔瓦河相望。老城中心的老城广场已有900多年历史了,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是群众集会的地方。</h1> <h1>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尽管钟楼的外墙斑剥脱落,但那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至今走时准确。每到整点,钟上的窗户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的一一出来向人们鞠躬。据说路经钟楼的人常常会在此停下,核对自己的手表。不知道核表人弄清楚没有是核对自己的第几世人生的时间?</h1> <h1> 牵痛我神经中最敏感的一根的,是查理大桥。在穿城而过伏尔塔瓦河上,有18座大桥,查理大桥是其中第一座,始建于1357年,长520米,宽10米。大桥把布拉格东面的老城区、东南面的新城区(600多年历史)、北和西面的城堡区、南面的小城区连接起来。这座桥被称为"欧洲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出自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桥远远超出了桥的概念,它是布拉格的兴衰祸福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白山战役失败后,1621年6月21日,27名布拉格新教徒贵族领袖在此被处死,首级悬挂在老城侧的桥塔上。这座桥是伟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查理四世下令修建的。</h1> <h1>查理四世统治时期是捷克最强盛的时期。这位欧洲最负盛名的学者型皇帝,在中世纪众多穷兵黩武的君王中是那样与众不同:为了把布拉格建成能与帝国首都匹配的国际都会,他亲自参与指挥布拉格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他鼓励贸易,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欧洲中心),使布拉格既美丽又繁华;1344年建圣维特大教堂,1348年建立中欧第一所大学一一布拉格查理大学,并以重金聘名师任教,到他去世时(1378年)布拉格查理大学已有学生11万;他愽学好学,喜欢与大学者交往,他本质上就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知识唤醒了被天主教禁锢而变得麻木愚钝的人们,知识使人们有了能力和勇气,敢于质疑天主教独裁的神圣性,在教皇和教会主宰一切的中世纪黑暗的天空点亮人性的星星之火,使认知和思考慢慢重返人世间。</h1> <h1> 有了认知和思考,就会产生行动力。欧洲历史上两次宗教战争都发轫于布拉格。胡斯,哲学家改革家,曾任布拉格查理大学校长,在捷克文学史上贡献卓越。</h1> <h1>他反对天主教会的盘剥,严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残暴虚伪,废除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等等,于1415年被罗马教皇宗教法庭处以火刑。胡斯的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强烈反应,爆发了十五年的胡斯战争,给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庭的统治以沉重打击。然以失败告终,捷克由此被哈布斯堡王朝统治。1618年,布拉格人民又一次为了维护尊严、法律、议会和自主权,直接将统治者一一狂热的天主教徒哈布斯堡皇室官员从窗口扔出去,引发了对欧洲影响深远的30年战争。捷克27名新教贵族领袖血洒查理大桥。这场战争的规模仅次于一战和二战,布拉格人口战后大约锐减三分之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宫廷迁往维也纳,布拉格进入了一段萧条时期。</h1> <h1>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说:不在查理大桥上走九遍,不算来过布拉格,但我们只有走一个回合的时间,要去就餐。捷克烤鸭和黑啤在等待我们,来布拉格不吃烤鸭不喝🍺是不是不算吃过捷克美食呢?这个有点像窑洞的酒店,外貌一点也不起眼,里面却别有洞天。我们约定每个人都要喝啤酒,我尝试着喝了一口,只想吐掉。对我来说不论是喝了还是吐了都是暴殄天物。不久,来了乐队。有美酒、有美食、有音乐、有朋友,我们瞬间变成了一群孩子,简单而愉快的唱着、闹着……</h1> <h1> 布拉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整座城市都是"世遗"的城市。对这座历经千年保存完整的城市有人颇有微词,认为捷克在二战时"不战而降"是耻辱,我却不这么认为。捷克人民从来不缺勇气。早在1241年,蒙古铁骑横扫亚欧时,是波西米亚(现捷克)名将思泰伦贝尔奇袭杀死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号称"战神"的拜答尔,阻止了蒙古军的西征。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捷克的家门前。面对着英、法、意等国的出卖,面对着穷凶极恶的希特勒法西斯,捷克这次选择了不战而降。当我写着"不战而降"时,我内心深处涌出的是同情和酸楚。这样一个民族,在他们的文化基因里早就刻下了自由、自主、战斗和苦难的民族,选择不战而降,该是经历了多大的痛苦、该需要多大的勇气、该承受多大的无奈呀!当然,反法西斯反压迫的抗争从来没有在捷克停止过。1942年6月10日,捷克游击队刺杀了掌管捷克地区的党卫军上将海德里希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后,得到捷克利迪策村村民掩护,德军屠村烧房,包括其中88名儿童。这就是后来普世欢庆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来源。</h1> <h1> 在这样一个有着自主精神、强烈向往自由但却不能独立自主的国度里,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和经济基础但却屡屡受制于外邦的民族中,于是产生了一大批文学家、艺术家,因为他们每一寸土地上都有太多的故事,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太多的家国情仇。</h1> <h1>在布拉格的上空,成千上万的塔在诉说,朋友,你能听见吗?</h1> <h1>伏尔塔瓦河终年在喃吟,朋友,你能明白吗?</h1> <h1>大街小巷的古道上磨得锃亮的铺路石在颤抖,朋友,你能理解吗?现在我用捷克作家赛费尔特在《倾心相告》中的话来结束我的拙作吧:既使是好心好意的外国人也不会理解我们同历史之间的联系。惟有把这个国家看做自己的祖国,把这个城市视为自己的生身之地的人,才能透过这张非物质的轻纱,深刻地理解这种联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