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武帝台

山河

<p>武帝台,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一处古遗迹,距今已有2000余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0月23公布并立碑,碑文上记述到:</p><p>“武帝台遗址,位于中捷总场部东北5公里处,武帝台为沙基(蛤砂)土台现高6米,面积约1300平方米,台上及附近散见陶釜、豆把、豆盘绳纹陶碎片等,采集有汉五珠等。据《盐山县志》载:武帝台又名望海台……,传说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唐太宗征东高丽曾到此。”</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我此去武帝台,除了看到了现存武帝台,并有幸在路边遇到了一位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热心人,他是居住三分场八队的老职工,已66岁的他,个头不高,很精神,小时随父母来农场,一直生活在当地,非常熟悉武帝台,他向我讲述到:“武帝台过去很大,依现在的武帝台的边际,向南、向西、向北都要扩出很远。原来台上还有一座庙,叫蚂蚱庙,台上西边有一块高出一些。建农场后,这里成了地方的一处菜园地,有一个姓王的老头一直看护,文革时庙被拆,土台周围大片土台是让那些当年挨批斗的人来给去平掉的。</p><p><br></p><p>文革时期他已十多岁,很多情景记忆犹新,讲到:“在挖武帝台的时候,挖出了,一是、人的尸骨,骨头被送到北京去研究了;二是、坛子,里面全是铜子(古铜币),但一抓就能粉成灰;三是、挖出了很多蛇,一筐一筐地向外抬;四是、挖出了电缆来(很不可思意)……。”听着这些见闻讲述,感受着历史变迁,万幸的是,在那个“造反有理,破四旧,立四新”的文革年代,虽然庙和基台有严重被被毁,但还是保留了一小部分下来……。</p><p><br></p><p>去武帝台线路,如果从中捷总场部出发,沿黄赵公路先到三分场八队路口,再北行2华里多,可见路东有一所武帝台小学,再向前行约百米,左侧有一条向西直通武帝台的小路,直走距离200米的一条沟前对面即是。</p><p>一座神圣的高台,它有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崇敬和向往,一睹沉睡在这里两千余年的汉武帝台后,总会让你感慨万千颇为益开历史眼界。</p><p><br></p><p>目前有于道路不明和沟上通道被挖开,却颇费周折地要绕一大圈才能到达近前,所经之地,被旺盛的芦苇和杂草覆盖,行路,已是难走难辨。</p><p><br></p> <p>武帝台,现已立上,河北省武帝台文物保护碑,和一尊“汉武帝遗址”巨石</p> <h3>现武帝台景观一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勿忘国魂 扬我国威</b></h3><h3>尘封的历史文物,虽不开口说话,但当你站到那神圣的武帝台上,你就如同穿越了时空岁月……。</h3><h3>想像当年,武臣大将相陪汉武大帝到此,战旗擂鼓,百万雄师,一片升腾景象。汉武帝站在高高的台顶上方,胸怀大略,以所向披靡的气概,东奔大海瞭望,开扑疆域无不能及……。而今来到这里,倍受感染,内心涌动和无比激奋,好男儿啊,志在千里效国沙场,茫茫的渤海滩涂,高高筑起一处神圣的方台,怎不联想翩翩,怎不感慨万千……。</h3><h3><br></h3><h3>现剩存的武帝台,不仅仅是一方高台,它的存在,是勇敢善战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华疆土的国魂! </h3> <h3>中捷三分场武帝台小学,外景</h3> <h3>武帝台小学后面崭新的体育场地</h3> <p>通往武帝台的小路口,向前路北是一座工厂,工厂前面是堆满杂物的场地,西边是宿舍平房。</p> <h3>路边一种有一米高的野生植物,开着黄色的花。</h3> <p>这是顺排水沟(中捷俗称为:咸水沟)走到北头,向西拐弯处,高洼不平,杂草有近人来高,中间有一处很坡的沟,需特别小心通过。</p> <p>这是通过的地方,杂草完全覆盖了脚下的“小路”。</p> <p>这是过排水沟后,向西是一条有红砖铺成的路,不能顺它向前走。</p> <p>此图是,过排水沟后的丁字路口,一条沿排水沟西边机耕路正直向南就是通往武帝台的路……</p> <h3>图中最上端凸起的地方就是武帝台</h3><h3><br></h3><h3>这是在排水沟西面机耕路上,向南望去,右手边是玉米地,和武帝台相连在了一起。</h3><h3>武帝台最北端是几棵较大些的树木。</h3> <p>从武帝台边缘,到台上面全都是茂密的杂草和酸枣树,武帝台北面和南面依稀能有几颗大一些的树木,好像是本地榆木树。而西边没能走过去,不知有何不同。</p> <p>这是上武帝台的一段录像,很难走,不小心我被酸枣树格针给挂住了上肩部,我是生拽着过去的。登山时我就经常遇到它,被挂被扎是常事,衣服不能心疼,否则你无法前进。好在我来时,有准备,穿了厚牛仔裤。</p> <p>登上武帝台,你能看清的只有土台的北坡,到处是,杂草丛生和一人多高直立酸枣树,高处有一个水利基准标识三角架,但只剩一根斜立着,它像一个顽强的战士,坚守在那里。</p><p>武帝台的最上端,基本是“平地”,茂密的酸枣树和杂草,无法展开探寻行动,很遗憾,不能完整地将武帝台看上一遍,了解它的全貌。</p><p><br></p><p>根据武帝台高6米,现存面积1300平方米,以正边体来换算,它的边长只不过有36米多一点。可想而知它有多大,形象地说,它只有10间房边长,最高处只有两层楼房高。</p><p><br></p><p>有疑问?其一、武帝台原来的土是从那里来的?</p><p>有传说,武帝台是“汉武帝”到此时,有士兵脱下来的鞋,将鞋里面的土磕打出来堆成的。</p><p>要考究武帝台近代的武帝台,最了解它的应该是建农场开垦土地初期的人们(进农场的老职工),但要找到当时了解原地貌的人非常困难了。因为,从建农场至今已过去64个年头,即便那时是20岁的小伙子,到现在也已是八十多岁高龄老人了……。</p><p><br></p><p>疑问二,像这样有皇帝到过的地方,理应有古石刻记录,或后来某个年代,会有人立碑文来记录建台及后来情况?</p><p>可惜没有古碑,也许就留给后人,有志趣者,再来一一求证吧。</p> <h3>独木支架下的水平基准点设施</h3> <p>武帝台上的酸枣树和杂草,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实在是太茂密了,会让你寸步难行。</p><p>或许这里的酸枣树不同于山体,生长环境较好。山上的酸枣树多见矮小,因为土质薄,贫瘠缺水,根系不发达,无法生长这么高大。</p><p>这里土厚肥沃,酸枣树,自然高大旺盛。</p> <h3>这里从武帝台北下侧,拍录到的实景情况。</h3> <h3>武帝台东北方向是工厂楼</h3> <h3>武帝台上的酸枣树</h3> <h3>酸枣已成熟,我却没有采摘一枚来品尝</h3> <h3>武帝台上草密蚊子多,它会不停地围着你,飞落到你的手上和身上裸露处。</h3> <h3>武帝台北沿上,生长着几棵榆木树</h3> <h3>武帝台上生长的一种植物</h3> <h3>这种植物,中捷俗称它为白蒿</h3> <h3>在武帝台东北角向东望的情景</h3> <h3>武帝台上和东侧所拍的三幅图景</h3> <p>在武帝台东南角,立着一块是河北省文物保护石碑,一块刻有“汉武帝遗址”花纹巨石。</p> <h3>路边的野花</h3> <h3>沿武帝台东边机耕道向南,走到一条东去的水沟,这里就是原武帝台的南边际,而现在是平整的耕地,昔日武帝台庞大的筑体已遁去,仅存下了很小的一个土台子,不免让人感叹。</h3> <h3>我有南北机耕道转向东,沿着一条水沟上的机耕路回返。</h3> <h3>沟边有成片的牵牛花,非常漂亮,我停下自行车进行拍照</h3><h3>向东走,并不能直接通到武帝台小学的大路上,机耕道中断到半程,水沟又转向了北,前方是一片庄稼地,如果不是推自行车是可以穿行过去的。我又向北,再向东,沿沟走向,围着庄稼地的边缘,转回到去的路口。</h3><h3>到此,我的探寻武帝台主题部分算结束了。</h3><h3><br></h3> <h3>有三分场贯通南北的“乡间”路,它向北可到六队和七队。</h3> <p>照片上骑着电动车人,家住八队新区楼,是偶遇讲解武帝台给我的热心人,他由于要去学校接孩子,匆匆离去,而我用手机从录音模式,切换成拍照时,他已走远,留下的是模糊的身背影……。</p> <h3>路边的一株曼陀罗植物,它有毒,但它也是一味治病的良药,不懂它,不可随意去用。</h3><h3>当年华佗开刀的麻醉散,就取于它。</h3> <p>这是三分场八队职工的新居民楼北区(它坐落在三分场八队十字路口黄赵公路北东侧。)</p> <p>莺(niao)萝</p> <h3>从黄赵公路上向北望去,蓝色的位置,就是被提到武帝台东侧的工厂</h3> <h3>这种植物,当地俗称为蒿子,过去种稻田时期,中捷沟楞上,成片生长很多。秋后它的果实成熟,绿色的枝叶变黄,人们将它用镰刀砍下来,运回家,晾嗮,籽粒打出来,去皮,剩下白色的微小的种子,装入口袋,来换油吃。它压榨出的油会发苦,多用于炸油条吃。</h3><h3>蒿子,还是一味中药,蒿子到冬季它整株枯死,成熟的籽粒散落到地里,第一年春天长出来,呈灰绿色,一墩墩的不高,它可以食用,采摘后可入药,中药名称为:茵陈。是治疗肝炎的主药。第二年再生长,才能生长成蒿子棵开花结籽粒。</h3> <h3>原来这里是筑成的地上水渠,用于输送黄河来水,再分灌到小水渠,和排放到各个地块来浇灌水稻。</h3><h3>现在已失去作用,土被取走修筑公里,这里又栽种上树苗,现已变成了沿路的树林绿化带。</h3> <h3>沿路沟边荒地,生长着一种“曲曲菜”,春天刚生长出来,人们特别喜欢采食它,它微苦,到越嚼越感到又有点微甜,它味凉,可以去火消炎明目。</h3><h3>而到了夏季以后变老,人们不再采割它,它会长但半米高,开黄色的花,秋季结种子。</h3> <h3>排水渠</h3> <h3>这是中捷三道桥,桥下是排水渠,它主要功能是将地里的水排到下游,最后排到海里。</h3> <h3>在三道桥北不足2华里,排水渠的西面有一个叫搬到井自然村,它与武帝台相距4华里,它与武帝台有着相关的故事来历。</h3> <p>当地有句民谣是:“扳倒井武帝台,不捎干粮回不来。”</p><p>这句民谣的背后,实际反应出当时(解放以前,向前推的年代),有外地要到此地两处很困难,因为沿途都是荒草野洼,村落少,路上不备足吃的干粮(是当地多用粗粮或加入草籽面及菜类在锅里贴或蒸熟的一种食物,凉凉可在多日里食用。)很难一时到达的地方。</p><p><br></p><p>我原来认为是:扳倒井和武帝台两处虽相距很近,却因为其一,中间是荒草苇洼不好走和易迷路;其二,是中间可能有较大的芦塘,需要绕行很长的路才能到对方那里,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p><p><br></p> <h3>这是三道桥的地上渠,它主要功能是从上游往下输送黄河来水,去灌溉稻田,以后是灌溉冬小麦。</h3> <h3>排水的小水闸</h3> <h3>这原属二分场五队的无虹泵站</h3> <h3>三道桥,周边的地上渠,地下排水河,五gong泵,桥梁,小型水闸……</h3> <h3>中捷芦苇生长的特别旺盛,尤其是靠水边和沟渠里。</h3> <h3>这是当地常见的杂草,中捷通称它为热草,它的学名是:狗尾巴草和牛筋草等。</h3> <h3>这种独特的开花植物,在上世纪60~70年代,麦场院的空地上很多,现在极少见了,它开花后,生成一个结籽的多瓣小灯篓。籽粒是绿色,成熟后变黑,果实的外皮暴开,籽粒散落出来……</h3> <h3>沿路,有很多鲜艳的牵牛花……</h3> <h3>历史啊,虽然时代不断变迁,渤海湾中的武帝台,却始终在这里昭示着人们,汉武帝的东征,显示着中华威武善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神始终激励着后人!</h3> <h3>文中,难免有错漏文字,和内容不详、不妥及错误之处,请亲爱的友友给予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及时修正。并表示谢意!</h3> <p>备注:本文仅代表个人,对中捷武帝台的现况一般性了解,记述采访内容均作为参考。缺乏广泛的调查,缺乏史料。缺乏近代的考究记录,来明示和传承给后人。</p><p>希望,看过此文的友友多多支持和参与,补充见闻尤其是在建农场(1956年)前后时期的武帝台的实况。</p> <p>补充(1)据史资料:</p><p>。武帝台,又名汉武帝台,望海台;为汉武帝东巡观海求神所筑;</p><p>。另据考,武帝台下基址为西汉遗址,上部系后修。</p><p>。在中捷没有开垦耕地前,高约22米,上面有庙,可容纳数人睡觉,有泥塑像,据称系汉将刘猛之“奉礼”。</p><p>。据《魏土地记》……南北有二台,相距六十里。(目前现存中捷武帝台为南台,北台在,今属天津大港内的沙井子村,已被夷为平地。)</p><p>。武帝台位于古黄河边,为战国时,齐国、燕国边境地区,黄河在此入海,原为军事瞭望台或烽火台。汉武帝在此基础上修筑而成,时间为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p><p>。《盐山县志》(同治版)载……台基呈正方体,每边120米,高5.6米,可分5层,土内多有素面灰砖,等。采集物有战国红陶釜、豆把、豆盘绳纹碎片和汉陶罐残片、瓦片、五铢线(但缺少台高度说明)。</p><p>。南北朝北魏《地形志》、《土地记》均有记载:唐太宗李征高丽时曾在此住军。</p> <p>补充(2)</p><p>。明永乐年间,史部尚书王翱曾登临此台,并写诗到:“地筑高台百丈余,登临望海有仙居。晚年下昭方哀悔,栾大文成总是虚。”</p><p>明清两朝共有四位诗人咏赞武帝台。</p><p>。清代《大清一统》、《畿辅通志》、《盐山县志》、《河间俯志》对武帝台均有记载。</p><p><br></p> <p>备注:补充(1)(2)均为转载。</p> <p>这是一幅武帝台老照片,拍照年代不详,照片上的水平三角架完整,顶端还有导航灯,总高约20米。</p><p><br></p><p>※最后疑问,为什么武帝台上建的庙,叫蚂蚱庙,庙里供奉刘猛?有关记载为:</p><p><b>虫王刘猛,传说中治理农田虫害的保护神,世人尊称为“虫王刘猛将军”。</b></p><p>据说虫王刘猛将军的原型是,南宋的抗金将领刘錡。有一种说法,就是“蝗虫来袭,犹如外敌入侵”。</p><p><br></p><p>汉武帝台,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中捷地方领导也非常重视,并制定规划为开发旅游项目,相信不久的将来,会以完善的面貌来迎接八方游客,饱览这珍贵的文物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