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生成精彩 教研促进成长 ---记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研讨活动

雨亭

<h3>  “行于途,歌于路。”合水路小学的教研活动在紧张的开学之初就蓄势待发。在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我们二年级语文老师汇聚在二年四班教室,就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老师们聚精会神,结合自己的教学,领悟了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和引领。老师们最大的动力就是将精彩的课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提高教学效率,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下面我就把本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分享给大家,恳请校长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h3> <h3>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第一单元以“童话”为主题。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变成了小青蛙。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的道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观察。从这些课文可以看出,新教材大幅度更新了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突破了传统呈现方式,增强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根据教材编写的这一特点,教师一定要转换角色,不只是教学生,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组织学生去共同研究。</h3> <h3>  在研读中不难发现本册教材仍遵循识、写分步,多人少写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提早阅读,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教师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活动中识字。在指导写字的时候,一定要板书示范,知道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了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要集中在一节课进行,而是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注意写字的质量。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耐心指导、循序渐进。</h3> <h3>  对于小孩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孩子们一年级刚进入学校我们就开始了阅读兴趣的培养。总结经验,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生对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阅读表达出来。对于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我们应予以必要的尊重。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课文书,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感受、成果的机会。</h3> <h3>  另外本册课文共设计了四个口语交际练习,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善于发现交流过程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要体现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过程,强调真实的交流,真实的表达,真实的评价。杜绝无效对话,虚假情境、假话、空话,杜绝表演,从千方百计展现完美答案转变到千方百计暴露学生的问题。</h3> <h3>  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表达能力。借助课内、课外的典型语段,模仿写话,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利用文本空白处想象说话和写话,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说话、写话训练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学生一些优美的词句,教会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的词语。认真上好口语交际课,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了提高,写话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写话,让学生乐于写作、敢于写作,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写的东西。</h3> <h3>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估计他们会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他们会误读吗?......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h3> <h3>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金秋九月,硕果累累。感恩的季节亦是新征程的起点,让我们在认真践行新教学理念的道路中扬帆起航。新学期,新的起点,新的希望。</h3>

学生

教学

交际

课文

教材

口语

教师

本册

教研

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