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胡杨林翡翠湖行摄之旅

悠然自得户外

<h3>活而千年不死</h3><h3>死而千年不倒</h3><h3>倒而千年不朽</h3><h3>三千年的等待</h3><h3>只为你的到来</h3><h3><br></h3> <h3>西北的青海,甘肃,对于远在昆明的我们来说,一直是教科书里遥远的地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对那里的最好的诠释!去额济纳看胡杨林一直是内心深处的梦想!<br></h3><h3>如果想追寻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h3><h3>如果想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h3><h3>飞吧</h3><h3>若不飞翔,生命将会流逝</h3><h3>若不飞翔,梦想将会破灭</h3><h3><br></h3><h3><br></h3> <h3>展开自由的翅膀</h3><h3>带着神奇的梦想</h3><h3>穿过轮回飞往幸福之地</h3><h3>追寻内心深处的灵魂</h3><h3>飞吧</h3><h3>当你展翅翱翔之时</h3><h3>飞</h3><h3>解脱枯燥乏味的生活</h3><h3>若想获得生命的灿烂</h3><h3>从此刻飞翔</h3><h3>飞</h3><h3>突破命运的束缚</h3> <h3>提前半天出行,让我们的行程安排更加合理。来回近万公里,历时十六天,从云贵高原,穿越河西走廊,到蒙古高原,戈壁沙漠,驰骋于柴达木盆地。一路向北!</h3> <h3></h3><h3>不同于莫高窟风沙中的遗世独立<br></h3><h3>麦积山石窟是凿于绝壁</h3><h3>那陡崖峻壁上开凿而成的</h3><h3>成百上千蜂窝似的洞窟和佛像</h3><h3>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h3> <h3>麦积山石窟的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h3> <h3>麦积山石窟(又名麦积崖,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是中国四大名石窟之一,素有“东方雕塑馆”的美誉。196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麦积山石质不宜于雕刻,佛像一般都是泥塑。自隋至明清,历朝都有塑像,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朝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br></h3> <h3>天水麦积山石窟第005窟·</h3><h3>此窟开凿于隋唐之际,呈三间四柱式,堂内塑三世佛。窟前塑有大自在天立于牛背上,因此俗称“牛儿堂”。还有唐代的壁画“净土精变图”和“奔马图”。</h3> <h3>天水仙人崖由三崖、五峰、六寺组成。三崖即东崖、西崖和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宝盖峰、献珠峰、东崖峰和西崖峰;六寺即木莲寺、石莲寺、铁莲寺、花莲寺、水莲寺和灵应寺,而灵应寺又是仙人崖的通称。</h3> <h3>仙人崖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山巍、水秀、崖峻、林密;人文景观仅次于麦积山景区,寺宇、庙观、窟龛多建于高耸的峰顶或凹凸飞崖间。自南北朝以来,历代在这里均有建筑和泥塑雕像,遗憾的是多被损毁,遗存较少。据一九五三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团鉴定,这里现存的寺宇是经唐、宋、明、清等朝代兴建和重新修缮的,部分泥塑为北魏晚期作品。长期以来,这里是释、道、儒三家共存的风景胜地。</h3> <h3>《黄河母亲》是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石质雕塑艺术品,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作品由"母亲"和"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黄河母亲和华夏子孙。</h3><h3> 短短一个月内,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黄河,通通亲眼目睹😂</h3> <h3>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占地约23000平方米,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h3> <h3>寺后有一33.37米高的土塔,为张掖五行塔之一,其一、二层台座四隅各建一小塔,风格独特,为国内罕见。</h3> <h3>以金银粉书写的经文</h3> <h3>世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h3> <h3>这里有全国仅见的西夏少数民族宗教殿堂,亚洲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h3> <h3>卧佛长睡睡千年长睡不醒; 问者永问问白世永问不明。 这是大佛寺山门的副楹联。</h3> <h3>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五十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亿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h3> <h3>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200万年前,位于张掖市临泽、肃南县境内,面积约510多平方千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赤水丹霞。她是中国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窗棂式、宫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缤纷、面积之大冠绝全国。</h3> <h3>张掖丹霞地貌群,被称为【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br></h3> <h3>张掖的七彩,红、黄、白、青组成的彩丘,如同一条条丝带装点大地。</h3> <h3>张掖的小饭其实就是切成小指甲盖大小的面丁,在锅中或碗中粒粒分明、油光发亮。</h3><h3>牛肉小饭是张掖人的日常早点之一,店家往往在店门口支起一口大锅,小饭在滚烫的骨汤中保持着温度。有客人点餐时,店家拿起碗,用大铁勺舀上小饭与汤,再勾出几块卤牛肉铺于其上,就是一碗牛肉小饭。吃时骨汤咸鲜味浓,一粒粒小饭在嘴中肆意流窜,当你的牙齿抓住几个逃兵咬下之时,依然有明显的劲道之感。偶尔出现其中的粉皮,又给小饭增加了一丝爽滑之感。</h3><h3>由于小饭的即吃感与汤饭十分类似,很容易“囫囵吞枣”、不加咀嚼就统统咽下,那紧致的面疙瘩可并不好消化,吃的时候定要细嚼慢咽。</h3> <h3>有时天堂与地狱之间仅仅只是一步之遥</h3><h3>如果你爱一个人,</h3><h3>就带她去看额济纳旗的秋天,</h3><h3>因为那是美景的天堂</h3><h3>如果你恨一个人,</h3><h3>就带她去看额济纳旗的春天,</h3><h3>因为那是地狱。</h3><h3>任我是三千年的成长,人世间中流浪,</h3><h3>“生而不死一千年,</h3><h3>死而不倒一千年,</h3><h3>倒而不腐一千年”</h3><h3>三千年的胡杨,像一面面旗帜,</h3><h3>任其连绵滚伏着伸向远方那种从不畏惧、</h3><h3>藐视一切的傲气让你不得不肃然起敬!</h3> <h3>【金塔胡杨林】规模虽远不及额济纳旗的规模,但胜在人少,可享受自在的一片天地,今日是金秋胡杨的预热, 大家先一睹为快,这里的胡杨和额济纳有着很大区别,拔地参天的胡杨树有着湖泊的倒影格外惊艳。胡杨丛林深处,雾气蒸腾、野鸭嘎嘎,湖水荡漾,湖心亭静谧,胡杨林被一片亮黄包围…</h3> <h3>胡杨</h3><h3>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胡杨又称灰杨,属落叶乔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沙漠化后而特化的植物,大多是野生,被人们誉为“沙漠勇士”。胡杨林是一种神奇的群体,它们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胡杨生长期漫长,由于风沙和干旱的影响,很多胡杨树造型奇特、诡异,是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堪称大漠中的一颗绿色明珠,所以胡杨树有“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之称。每年9、10月,当第一场秋霜,大片的胡杨林由绿变黄,一眼望去,阳光下金色的树叶趁着湛蓝的天空于风中婆娑起舞,那种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影调,亮丽的色彩,足以令任何语言文字显得苍白无力。胡杨是中亚地区唯一适合生长的乔木,它是大自然漫长进化过程中幸存下来的宝贵物种。它妩媚的风姿、倔强的性格、多舛的命运激发人类太多的诗情与哲思。古往今来,胡杨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而被人们所膜拜。</h3> <h3>这里的胡杨林多数都生长在水中。水中的胡杨林比起沙漠的胡杨林,少了几分遒劲,多了几分灵秀。</h3><h3>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位于古丝绸之路中段北侧、甘肃省金塔县城西北8公里处,由胡杨林风景区、金波湖核心游览区、沙枣林观光休闲区、瀚海红柳林保育区、沙漠康体理疗区和芦苇湿地迷宫区五个功能区组成,占地面积达8万余亩,景区内分布着西北地区最大的“化石级植物”万亩人工胡杨林,极具观赏价值。</h3> <h3>夜宿金塔胡杨林</h3> <h3>居延海</h3><h3>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800余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形状狭长弯曲,有如新月,额济纳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西海,唐代起称之为居延海,现称天鹅湖。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h3> <h3>红嘴鸥昆明人的老朋友了</h3> <h3>夜宿居延海戈壁</h3> <h3>戈壁沙漠的日出</h3> <h3>全世界80%的胡杨林都生长在中国,而中国一半的胡杨长在中国内蒙,内蒙90%以上的胡杨都守望在额济纳的土地上。</h3><h3>它隐于内蒙西巅,与甘肃毗邻。它是世界三大胡杨林之一,它拥有567万亩的天然胡杨林。它是张艺谋电影《英雄》的拍摄地!它是成千上万人追逐的赏秋圣地,心心念念要奔向那一片秋天才有的金黄。</h3> <h3>踏入怪树林,眼前呈现的是大片枯死的胡杨,它们或倒,或立,神态各异,渗透出一股狰狞恐怖的气氛,仿佛无声的呐喊。</h3><h3>夕阳中的怪树林显得如此萧索,凄凉。死去的胡杨,依旧屹立不倒,甚至有些已经干瘪分开成两半,以一种极其不朽,不甘死去,呈现出不断挣扎的姿势。</h3> <h3>中国最奇妙的勾魂秋色,有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后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林。</h3> <h3>有人说,只有走进秋天才能品味秋天,只有走进秋天才能读懂了秋天。</h3><h3>触景生情,秋天的记忆不仅仅是心情,多的是那份诗意。</h3> <h3>【胡杨林介绍】</h3><h3>一道桥:胡杨已经城市化</h3><h3>二道桥:额济纳旗黑河东岸,沿岸的胡杨映出金色的倒影,蔚蓝的天空,倒影于河水之上。【《英雄》电影拍摄外景地】观光拍摄,观赏“晚霞撒余晖,胡杨染金秋”壮美之景。</h3><h3>三道桥:胡杨数量不多</h3><h3>四道桥:胡杨林疏密有序,题材多。【四道桥老树窝金色胡杨林】,这里有林中蒙古族牧民居住,有洁白的羊群和金色的胡杨,呈现着安逸的牧人生活场景。</h3><h3>五道桥:到处都是巨大的胡杨,生长于盐碱,沙漠之上。完全是自然生长林,交通不方便</h3><h3>六道桥:有大片无边无尽的胡杨叶子,偶尔能看到彪悍的蒙古人骑着高大的骆驼穿行其间,偶尔还有羊群经过时扬起的烟尘在光影里面跳跃。</h3><h3>七道桥:胡杨高大,而且形状独特,各有不同的姿态,深处的胡杨越来越高大,地域也开阔,这里的地面更多枯枝和枯萎的胡杨树杆</h3><h3>八道桥:胡杨林景区是集巴丹吉林沙漠和胡杨林为一体的胡杨景观,此处的沙漠、胡杨、骆驼队和落日是摄影家的乐园。</h3> <h3>漫步在浓郁的胡杨林中,千年不朽的胡杨枯木、震撼人心的生命景观和良好的光影条件,感受“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写照。</h3> <h3>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秦朝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h3> <h3>莫高窟</h3><h3>首当其冲的就是被称为“人类艺术殿堂”的莫高窟了,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莫高窟: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h3> <h3>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h3> <h3><h3>从冷湖镇出发,奔赴茫崖,我们要去穿越一条88公里长的神秘公路。</h3></h3><h3>火星1号公路,在此自驾,仿佛进入了火星地貌,一切都如梦似幻。</h3><h3>茫崖雅丹和其它温柔似水的景点相比较,则是另一番不可名状的景致:深沉、粗犷、苍凉的静态美,美得无以复加,甚至还要直撞你的心灵深处。</h3> <h3>这是一条被旅行者们形容为“堪比美国66号公路”的道路,沿途的视觉冲击力绝对是震撼的,粗犷得近乎残暴,美丽里挟裹着无情。</h3> <h3>冷湖的5号石油基地遗址</h3><h3>1954年,柴达木盆地迎来了第一批石油垦荒者,在这里他们凭着“一卷行李一口锅,前者骆驼战沙漠,渴了抓把昆仑雪,饿了啃口青稞馍。”的革命干劲,经过四年的辛勤工作,发现了第一口标志性油井“地中四井”。由此,冷湖油田成为我国当时四大油田(玉门、克拉玛依、四川、冷湖)之一,中国的地图上也从此有了-冷湖镇。</h3> <h3>地面的雅丹群开始显现,一个个土丘成排成列,一头高而陡,一头低而缓,像海面上浮现出的鲸鱼的背脊,没错,这就是鲸背型雅丹,在柴达木极为普遍,在大路上看到的雅丹多为此种类型。</h3> <h3>越来越深入,雅丹的造型开始变化,不再是鲸背型雅丹,而是变成了槽垄型雅丹,经常是长长的雅丹连成一堵墙,排列方向与主风向平行,雅丹与雅丹之间是深深的沟槽。</h3> <h3>越来越深入,雅丹的发育也越来越成熟,不再是某一种类型的雅丹,而是多种雅丹类型并存,出现了平顶方山状雅丹、锯齿形雅丹、角锥丘雅丹、烽燧型雅丹……让人目不暇接,这标志着进入火星一号公路中雅丹群最核心的部分。</h3> <h3>柴达木盆地</h3><h3>俄博梁火星营地</h3><h3>世界最大的丹霞地貌群</h3><h3>人们只知魔鬼城的大名</h3><h3>却不知青海柴达木腹地</h3><h3>藏着这世界最大雅丹群</h3><h3>深藏于荒野大漠的尽头</h3><h3>这里如同驶入魔幻世界</h3><h3>一步一景皆如魔鬼之都</h3> <h3>茫崖市因为俄博梁雅丹得天独厚的火星地貌特征,同时被誉为“地球上最不像地球的地方”,在距冷湖镇60公里,俄博梁雅丹群落边缘,打造了这座全封闭的火星登陆的完整体验营地,周围荒凉而嶙峋的景色,让入住者仿佛置身于火星之上。</h3> <h3>火星营地对面远方的山丘就是俄博梁雅丹群落</h3> <h3>俄博梁雅丹群落</h3> <h3>雅丹地貌那么多,凭什么说这里最像火星?</h3><h3>因为它足够大!</h3><h3>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字:克拉玛依乌尔禾魔鬼城面积约10平方公里、罗布泊三垄沙雅丹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敦煌雅丹魔鬼城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哈密五堡魔鬼城面积3200平方公里……即使是拍摄《火星救援》而爆红的约旦瓦迪拉姆保护区,面积也只有740平方公里。</h3><h3>而这一片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雅丹群有多大呢?</h3><h3>2.1万平方公里!即使仅算俄博梁到水鸭子墩这一片最密集最成熟的雅丹群,面积也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h3> <h3>俄博梁,这里汇集了柴达木最奇幻的雅丹,龟背型、立柱型、烽燧型、圆丘型、槽垄型……像人、像神佛、像走兽、像飞禽、像远古城堡、像外星来客……这是雅丹地貌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方。</h3> <h3>茫崖在哪里?</h3><h3>在青海省的地图上,你找到西北角,那个最尖的地方,就是茫崖,准确地说,是茫崖这个县级市的市区。</h3><h3>相当于8个上海,或3个北京,或半个浙江省,又或者,比一个瑞士还要大。</h3> <h3>可别小瞧了这个位于青海西北边陲的小城市,它占据的位置,可是青海的西大门,北上甘肃敦煌,西进新疆塔里木盆地,南下可以进藏,于是它出场的时候经常伴随着一个牛逼闪闪的前缀——“通甘进藏入疆”,堪称咽喉要道。</h3><h3>咽喉要道必有通衢大道,没错,这里的大道常常几十公里不拐弯,一条直线通向天尽头,有的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h3> <h3>“翡翠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是海西州第三大人工湖,出产品质好的钾、镁、锂等多种元素。由于盐床由淡青、翠绿以及深蓝的湖水辉映交替、晶莹剔透,当地人称之为“翡翠湖”。</h3> <h3>惊艳,翡翠般的天空之镜!</h3><h3>这里犹如玻利维亚的天空之境,美得如此不真实!却又更容易触及!它给最寂寞、荒凉的茫崖增添了一抹柔情似水;天空湛蓝、白云积卷时,雄浑壮丽的油井丹霞!</h3> <h3>远处,红色的英雄岭油砂山倒影映在蓝色的湖中,白色的盐花酷似那羊脂白玉。这样的绿,这样的色,这样的静,是很多人从来没有见过的。</h3> <h3>茫崖湖真像一面魔镜,晴天、阴天、刮风、下雨、清晨、傍晚、各有不同,所有的所有,都美到了极致。</h3> <h3>巨龙喷金光</h3> <h3>翡翠湖露营</h3> <h3>  在蒙古语中,大柴旦又称伊克柴达木,意思是大盐湖,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这片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盐湖,镶嵌在大柴旦的雪山高原之中,无人问津,却美得惊心动魄。</h3> <h3>德令哈外星人遗址坐落在托素湖南岸</h3> <h3>遗址之谜</h3><h3>神秘力量将铁管插入洞内</h3><h3>一些科学家将铁管上的元素进行了采样分析,发现这个铁管上的氧化铁占到了所有成分的60%以上,证明这个物体的确是铁没错。但是神奇的是竟然其中有超过8%的元素是无法查出的,元素周期表中也没有这种神秘元素的记载,言外之意是目前地球人类开发的地方所没有的元素,或许是来自外星,或许是来自深海,也或许来自于地心……相信能让铁管插进这么坚硬的岩石中而不变形,就是这8%的神秘物质起的作用了。</h3>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之所以叫塔尔寺,是因为先有塔,后有寺。这个塔就是寺内大金瓦殿里的银塔。塔的由来要从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说起。传说宗喀巴大师诞生后,在他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子自燃时会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宗喀巴7岁时到夏琼寺学经,16岁去西藏深造。宗喀巴去西藏6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用自己的鼻血调和颜料绘成了自画像,并给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佛事繁忙,无暇返里,母亲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那株菩提树和十万狮吼佛像作胎藏修一佛塔,犹如亲见儿面,并且对那里的佛教的兴盛有所裨。”香萨阿切收到儿子的自画像和信后,按照儿子的要求,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而宗喀巴致力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终成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宗师。此塔建成后180年中,虽多次改建维修,但并未形成寺院。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掸师仁钦宗哲坚赞在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又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年(1582)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二次到青海,翌年春,由当地贵族申中昂索从措卡请到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进行各种建寺仪式。先后建成达赖行宫、三世达赖灵塔殿、九间殿、依怙殿、释迦殿等建筑。经四世达赖指示,于万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一座集汉藏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主建筑大金瓦殿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风格独特,气势宏伟。</p><p class="ql-block">由于塔尔寺的建筑布局特点,游览起来方便轻松,不知不觉就到了大金瓦殿。大金瓦殿位于寺中心,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藏语“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筑面积450平米,初建于公元1560年,公元1711年又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檐口饰鎏金云头挂板,飞脊上装有宝塔和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外壁墙面遍贴绿琉璃砖,间以黄琉璃花装饰。进入大殿,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银塔,也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大银塔以纯银为基座,镀以黄金,镶嵌各种珠宝,又裹以数十层哈达以示高贵。塔上有一龛,内置宗喀巴塑像。塔前放有银鼓号角,玉炉金幢,酥油灯盏。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金光灿烂,光彩夺目。上次因为维修没能进入大金瓦殿,这次则满足了我的心愿。</p><p class="ql-block">大经堂和九间殿也是塔尔寺极具藏族特色的殿堂。大经堂的特色是为藏式双层平顶建筑,汉式楼阁遥相互映。经堂内四壁存放着数百册经卷。九间殿又称文殊菩萨殿,为汉式硬山顶建筑,廊柱为藏式朱色八楞柱。</p><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黄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的三绝. 酥油花、堆绣、和壁画。</p><p class="ql-block">“塔尔寺三绝”全部出自寺院喇嘛之手,他们凭着对佛教的虔诚和代代相传的技艺创造出独具艺术魅力的艺术佳作,令人仰慕。尤其是制作酥油花时,制作者身边都放一个飘着冰块的水桶来给自己的手降温。在最冷的季节里手经常泡在冰水里,他们的手都得了严重的关节炎。正是他们心中有佛,才有坚强的毅力,才心甘情愿,才开出美丽的心灵之花,圣洁的艺术之花!</p> <h3>拉卜愣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称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样阿旺宋哲大师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宫),“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h3><h3>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闻思学院是其中心,又称大经堂,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十余亩,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h3><h3>据寺庙讲解员(应该也是喇嘛)讲解: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h3> <h3>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其他五大寺院是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h3><h3>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如今的拉卜楞寺虽已大幅缩水,但依然还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主要殿宇有90多座,包括6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从晒佛台的山坡上望去,这些建筑鳞次栉比,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跌宕之美。</h3> <h3>拉扑楞寺有着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每天,无论晨起还是夕阳,你都能见到善男信女在这转经,他们或者闭着双眼默默念经,或者低着头手里握着光滑的念珠……</h3> <h3>拉卜楞寺外墙由2000多个转经筒组成,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廊,转完一圈并触摸到每个转经筒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而转经者通常最少转三圈,当然能转九圈的人也很多,天没亮就开始起来转经。转经筒一定要顺时针用右手转,转经廊也要顺时针方向走。</h3><h3>如果要在拉卜楞寺找一个俯瞰全景的地方,那一定要去西南角的贡唐宝塔,塔内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像而享誉国内外,这里还是整个寺庙香火最旺的地方。</h3> <h3>释迦牟尼佛殿</h3><h3>释迦牟尼佛殿,位于弥勒殿西边,仿拉萨大昭寺修建,亦为馏金铜瓦屋顶,俗称“小金瓦寺”。该殿高三层,二层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有两根铜质龙柱,释迦牟尼佛像顶供有释迦金佛,高约0.7米,是第一世嘉木样从西藏本堆地方迎请来的,殊为珍贵。第三层为嘉木样护法殿,殿前为图丹颇章,系历世嘉木样坐床和举行其它隆重仪式典礼的地方。寿安寺,系萨木察仓捐资修建的,在时轮学院前面,纵深各5间,门上悬清嘉庆帝御赐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安寺”匾额1面,殿内供狮于吼佛铜像,高13米,另供八大菩萨、十六罗汉。</h3> <h3>弥勒佛殿,亦称“寿槽寺”,坐落在大经堂之西北隅,高达六层,纵深各5间。初建于1788年,1844年由卓尼察汗呼图克图额尔德尼班智达捐资予以翻修,并建金瓦亭。该殿为藏汉混和式结构,最高层为宫殿式的方亭,四角飞檐,上复盖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法轮、铜如意,阳光下金碧辉煌,故俗称“大金瓦寺”。殿内供馏金弥勒佛大铜像,高8米左右,两侧供八大菩萨馏金铜像,高5米左右。殿内藏有金、银汁书写的《甘珠尔》。</h3> <h3>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着。</h3><h3>大雄宝殿旁是最负盛名的肉身舍利塔,这里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的法体,这是全藏区历史最长、保存最完好的肉身法体,尽管时光已过去了200多年,但肌肤仍有弹性,面容仍然如昔,在每天的诵经声中佑护着信徒的平安吉祥。</h3> <h3>诺尔盖热尔大草原是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国第二大草原,草原上湖泊密布,牛羊遍地。</h3> <h3>阿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线和川西北高原西北边,昆仑山脉东端,横断山脉北端和大巴山脉西端,正处于长江、黄河支流河流分水岭地带。县境内正好有一条山脉,由西北部边界分水岭处一直向东南贯穿整个阿坝县境,长江黄河分水岭风景区成为一条长江黄河分水岭。</h3> <h3>开心快乐尽在悠然自得户外自驾群(微信号码13354920714)!你还在等什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