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风微凉,风中有木槿花的清香。</h3><h3> 我站在门口等。一辆快递车过去,手中多了一本书,那是刚收到的诗集,也是我的第一本诗集——《诗意的行走》。浅黄色封面,黑体的书名,一张简单的配图,打眼看去,素雅,安静。</h3><h3> 图片上是几片泛黄的叶子,仔细一看,最显眼的那片黄叶布满了斑驳,还有两个小黑点,叶片边角处因风干而微微的卷起。这是属于深秋的颜色和形态。柔和,成熟,真实,空灵,引发无限的遐想和对大自然的惊叹。</h3><h3> 我选择来做诗集封面,是觉得,有种特别的韵味。有种不露声色的温暖。</h3><h3> 这本诗集收录我十五年期间写的诗。十五年,一个轮回,可以改变了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无论怎么改变,心中都要有一个安放地,那就是爱。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大自然。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h3><h3> 没有爱是写不了诗的。或者说,没有爱引起的——那让人感觉到隐隐触动心脏的搏动——哪怕是突然停下来驻足的那份冲动,我是写不了诗的。</h3><h3> 把写出来的诗歌拿出来,是需要勇气的。这些年来,我边写边拍,边拍边写,随后把它们锁进抽屉。在我纠结要不要把它们拿出来时,朋友们鼓励我说,从心出发,不留遗憾。是的,听从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选择。我壮着胆子把它们从抽屉里拿出来,然后一点一点地打开和整理,呈现出来。</h3><h3> 我拍照和写诗,更多是因为它能带给我生命的惊喜。就像一种戒不掉的毒,已经深入了我的骨髓,直至灵魂。让我欲罢不能。我想,索性戒不掉就戒不掉吧,让它们任意滋长,哪怕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又何妨!</h3><h3> 这本诗集到我手上时,夏的暑气已经逐渐褪去了许多,一场秋雨过后,银杏叶开始变黄,有几片飘落在地,我拾起一枚夹在书中,放到枕边,陪着我做一个馨香的梦……</h3><h3> 这是我的第一本诗集,但我希望它不是唯一的一本。人生是一场美丽的行走,我还会写下去,用诗歌记录,用心灵吟唱,为你,为我,为万物……</h3><h3>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对这本诗集出版的支持。感谢余世磊老师为书写序,感谢一直关照我的亲友们。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单是一个人的努力,还得有身边更多人的理解与包容。</h3><h3> 这本诗集出版了,虽然是稚嫩的文字,但我也希望它能到达更多人手里。因为一本书只有被喜欢它的人轻轻翻开,反复阅读过,才能获得生命。</h3><h3> 喜欢这本诗集的朋友,请与我微信或电话联系。手机号:18155652008(微信同号)</h3><h3> 诗集《诗意的行走》县新华书店有售。</h3> <h3>附:余世磊老师写的序</h3><h3> 一些文字,很多年前读的,一直都忘不掉。这些文字就活了,就像种子,种在读者的心里,发芽,牵藤,并且开出花来。这是文学的魅力,也是作者的追求。</h3><h3> 我的心里,就有徐燕的文字开出的花,像小路边的那些小花儿,虽然小,却不乏美丽,带着一种微香。</h3><h3>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在县报做编辑,办了一个副刊。徐燕寄我一篇文章,好像叫《一条鱼》吧。大意写朋友送她一条小金鱼,她不解其意,朋友说:送一条鱼,是叫你珍惜;送几条鱼,你就不会珍惜了。文字虽短,其意隽永,耐人寻味。</h3><h3> 是的,这以后,我偶尔也就会想到:对于生活中某个人,某件事,都是这样一条鱼,要懂得珍惜。</h3><h3> 我和徐燕是有缘的。后来,我从事别的工作,与徐燕联系少了。她成家,生女,女儿上了初中,却成了我妻子的学生。徐燕作为学生家长,多次来我家坐坐。我也因此有了她的微信,在朋友圈里,又看到她的行踪,她所发的一些文字和图片。她的微信名叫作“嫣然一笑”,这一笑总是动人的。</h3><h3> 说实话,朋友圈里匆匆过,文字关注不多,但她发的图片却是让我很有印象。一个平常女子,教书,育女,持家,忙碌着。但偶有闲暇,出去走走,顺带用手机拍拍所见。她拍的照片与别人不同,她更关注着一些极其细微的、别人很少关注的东西。一只蚂蚁,一颗露珠,一片阳光,在微信里,美丽着,让我心也总是若有所动。</h3><h3> 前两天,徐燕和我联系,说她要出一本书,请我写点什么。作为多年朋友,我说,好哇,只是怕写不好。未见徐燕的书,我大致可以想象,那是一本怎样充满诗意的书!及至打开她发给我的文件,读到这本书,我还是感觉一份意外的欣喜。这本诗集,每一首诗,配上一首她用手机拍的图片,有特色,有味道。一篇篇读来,那种感觉,就像夏日,住在山里,一阵,又一阵微风,带着草木和虫鸟的气息,吹到身上,吹过额头,有种妙不可言。</h3><h3> 我相信,这个身外的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不一样的。有佛心的人,他的眼里都是佛;有诗心的人,他的眼里都是诗。具有诗心的人,拥有着的是一个多么美丽、丰富的世界!无疑,徐燕的心,是一颗诗心。这颗诗心,如显微镜般,更善于体会一些细小的物事。</h3><h3> 我们都在路上走着,路边脚下,一棵草,一朵小花,一只虫子……那些东西,未免太寻常了,没有人关注,都走过去了。只有徐燕,还站在路边,看着那些东西,在寻觅着一份诗意。她还拿起手机,把它们拍下来。手机像素有点低,微距效果也不大好,但看来,却有专业摄影拍不出的一种妙味、动人。</h3><h3> “这株多肉/一定是女性//丰盈的身姿/浅浅的红唇//一只蜗牛/从远方慕名而来///就连雨水都想留下来/做她 晶莹的耳珠(《这株多肉》)”这株多肉是多么幸福,唯有徐燕看到了她女性的美丽,并让一只蜗牛来爱她,用一滴雨水来打扮她;“一树的叶子最快乐/几片摇摆几片婆娑/还有一片在喧闹中静默//一只虫儿在衣服上停落/颜色明亮衬着它的灰色/还有一只在不远处飞着//身后的发丝也不甘寂寞/一根飘到我的鼻尖上/还有一根向着自由的角落(《午后,有风》)”哎,这样的风儿也曾吹在我的身上,我怎么就不能把它如此生动描绘出来,还有那两根发丝,居然也被她写到了;“一朵朵小花精致灿烂/是哪位仙女亲手绣的吧//不然怎么带着仙气/还有落入凡间的清香(《野菊花》)”下次我若见到野菊花,我会想到,徐燕说过,是仙女绣的,我一定会更加喜欢上它,要闻闻它的仙气,它的清香……诗配上图片,便宛然还在那时那景,让我们也停下脚步,来体会、分享徐燕的那份诗心。</h3><h3> 写一本书,不为名,不为利,只不过,实在是太喜欢那些动人的瞬间,真舍不得丢掉那些幸福的轨迹,把它们以这种方式保存起来,可以时常还来品味它们,并与知音者一起分享。分享,会觉得它们更加美好。我想,徐燕的这一本书是属于这一种的。</h3><h3> 相信徐燕的诗与图,会在读者的心中发芽,牵藤,开出些花来。</h3><h3><br></h3><h3> 余世磊</h3><h3> 2019.2.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