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8兄妹初秋游美景

冀小庆

<h3>2019年8月28日,这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们兄妹6人自驾车准备来一次短途旅游。大哥、二哥二嫂、大姐和延武小庆,由延武开车,计划从太原—洪洞大槐树—壶口瀑布—华门—尧庙—王家大院(这地儿是延武临时加上的)来个二日游。一路上大家时而听音乐🎶,时而放声歌唱,欢歌笑语好不惬意。</h3><h3>第一站——临汾洪洞大槐树。</h3> <h3><br></h3><h3>山西洪洞大槐树又称古大槐树,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h3><h3><br></h3><h3>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h3><h3>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h3><h3></h3><h3>现在古大槐树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祭祖。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h3><h3><br></h3><h3><br></h3><h3><br></h3> <h3>在大槐树正门前合个影</h3> <h3>这个位置是当年大槐树种植的位置</h3> <h3>大槐树已成为国家AAAAA景区</h3> <h3>老哥俩也在此合影留个念</h3> <h3>我们夫妻也留个影</h3> <h3>饮水思源,这里是我们的根</h3> <h3>美丽的红灯笼好喜庆</h3> <h3>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城以东35公里,吉县城西45公里处的秦晋大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h3><h3> 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h3><h3>第二站——壶口瀑布</h3> <h3>延武用无人机航拍汹涌澎湃的黄河瀑布景象并把我们也拍进了镜头,好清晰!好壮观!</h3> <h3>再自拍几张,哇!水汽裹着黄色的泥点子扑面而来,镜头变成了黄色,人也感觉被黄泥包围变成了黄人,头发象涂上了发胶,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拍个不停,好过瘾……哈哈哈</h3> <h3>这张姑嫂三人拍的比较清晰,老姐兴奋的大声喊叫</h3> <h3>我们女人就爱拍照臭美,咱仨再来一张吧</h3> <h3>用全景模式拍可使背景更广一些</h3> <h3>大哥拍的不错嘛</h3> <h3>老哥俩再来一张</h3> <h3>俺们夫妻俩不能落下,来一张</h3> <h3>给你们四人合个影</h3> <h3>俺们姐俩也想照一张</h3> <h3>老姐的自拍太有创意了,把大哥和老妹也拍进去了</h3> <h3>老姐多精神,双臂高举:我到壶口瀑布了……</h3> <h3>大哥健步行走的样子,哪像快80岁的老人,倒像18岁,哈哈哈……</h3> <h3>华门是一座华夏文明纪念碑。大家知道,山西南部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发祥地,早在四千多年前先祖帝尧就建都临汾,形成了中国最早的格局,开创了中国上古社会的文明,被尊为文明始祖。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明之门就是由尧舜开启的,华门就是为纪念帝尧统一华夏,开启文明之功,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渊源而建设的。因此,华门也就是华夏文明之门。由于它代表和体现的是中国最久远的历史文化,堪称文化上的“天下第一门”。</h3><h3>第三站——华门</h3> <h3>好气派的华门建筑</h3> <h3>这地儿留影有点穿越时空的感觉</h3> <h3>内部建筑,巨龙盘柱很有特色</h3> <h3>中国的象形文字,老祖先太聪明了</h3> <h3>特别把张家和冀家两字放大看看</h3> <h3>二哥这张照片我喜欢</h3> <h3>老姐坐在娃娃背上有一种安全感</h3> <h3>尧庙位于临汾市秦蜀路南端,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h3><h3>  尧庙原建于汾河西岸,晋元康中徙汾东,唐显庆三年(685年)迁至今址,距今已1300余年;历代均为国家级祭祀之所,并进行过多次修葺与扩建,清康熙临汾和光绪帝以及慈禧太后曾御驾临此。</h3><h3>  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h3><h3>  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举行祭尧仪式并逢庙会,康熙帝巡幸尧庙时,定为皇会,届时全国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谒祭,庙会之盛为华北之冠。历代帝王将相,达官司显贵,墨客骚人,对尧庙吟咏甚多,赞叹备至。</h3><h3>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其中广运殿是供奉尧王的主殿,殿高27米,四周的长廊内有42根石柱,柱上雕龙刻云,工艺不俗。由于老的广运寺已毁于火灾,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年来重新修建的。</h3><h3>  庙内还有10多座石碑,上面记载了尧王的丰功伟绩。</h3><h3>  进了尧庙,首先看到的是秀丽的五凤楼。它始建于唐代乾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楼高十九点三米,三层十二檐,楼底有砖建窑廊三孔,有直通三层角柱十三根,甚为雄伟。楼顶直立陶人三十余个,陶狮为中,风吹可上下走动,十分美观。据说,尧王常同他的四个大臣(既两位宰相。两位阁老)登楼远眺,而当时人们又把他和他的四位大臣喻为“五凤”,并有“一凤升天,四凤齐鸣”之说。“五凤楼”之名便由此而来。</h3><h3>  五凤楼的后面有尧井亭。该亭始建于东晋太宁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亭为六角高檐楼阁形式,小巧玲珑,非常别致。亭中水井据说是尧王亲手所掘。井的直径八寸,井壁为两层,外层有卯榫砖九块一圈,叠圈砌成。相传尧井通海,至今井下泉水汩汩,清冽可饮。</h3><h3>  广运殿亦称尧宫,是召见众臣共商国事的地方,也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显庆三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殿高二十三米,通进深二十六点三米,通面宽四十三米。殿内有十二米通顶立柱四十二根。柱下石基座雕刻精细,狮子、麒麟栩栩如生,各式花卉竟斗可妍,实为国内罕见。大殿龛内,有高达二米八的唐塑尧王像,两边站着两位宰相和两位阁老。尧王,据说姓伊,是尧庙南八里伊村人。伊村现尚存刻有“帝尧茅茨土阶”的石碑。相传尧王以前就住在土阶上的茅草屋子里。《韩非子 . 五蠹》中写道:尧王住的茅草屋,吃的野菜根,不加调味,用土缸盛饮水,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履不到破烂不堪不换。可见尧王的生活十分艰苦。</h3><h3>  广运殿后是寝宫,始建于唐代麟德年间,距今约一千三百多年。宫龛内塑有尧王和其夫人的像。据说尧王的夫人是鹿仙女,生于姑射山中。山上现有鹿仙女洞、鹿仙女照镜石(约一亩多大)、梳妆台等。庙内苍劲的古柏,植于晋代,高十数米,直径两米多,十分罕见。其中的柏抱槐、柏抱楸,每至夏日,柏树中间盛开着槐花、秋花、奇趣盎然,堪助游兴。</h3> <h3>尧庙正门全景</h3> <h3>尧庙正门近景</h3> <h3>五凤楼留个影</h3> <h3>哥儿俩广运殿留个影</h3> <h3>兄妹广运殿左侧拍一张</h3> <h3>右侧拍一张</h3> <h3>姐儿俩也拍一张</h3> <h3>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国家4A级旅游景点,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有“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之称。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王家大院的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治的规整。</h3><div><br></div><div>院落特色</div><div><br></div><h3>红门堡建筑群,是堡,又似城,依山而建。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同时隐含“龙”的造型。堡内88座院落各具特色,无一雷同。[1]</h3><h3><br></h3><h3><br></h3><h3><br></h3> <h3>王家大院正门前留影</h3> <h3>这个大门前照壁雕刻的玲珑剔透,精致细腻,留影细细欣赏。</h3> <h3>延武选了个最佳拍照地儿,可观到大院的一大部分屋顶。不错,多拍几张吧。</h3> <h3>绣楼楼梯</h3> <h3>“凝瑞”二字好熟悉,是老爸学徒时的票号</h3> <h3>门洞可视一排院落</h3> <h3>两边镂空的院墙很有特色</h3> <h3>老姐在这留影很不错</h3> <h3>由此通往大院外围的最高点,加油!</h3> <h3>三人同心</h3> <h3>从高处拍摄大院结构</h3> <h3>屋顶上的石刻龙,龙的形象很逼真。</h3> <h3>高处拍部分屋顶</h3> <h3>以下是集体照和航拍照</h3> <h3>两日的短途旅行,在火红的夕阳照耀下,平安而愉快的结束了。祝兄弟姐妹们身体健康!天天开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