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岳父杨振亚今年95岁,身体硬朗。<br>他十几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先在部队宣传队当文化教员,后参加石少华(注1)组织的摄影训练班学习摄影。学习结束调到著名战地记者沙飞(注2)领导的《晋察冀画报》社。成为了一名八路军的战地摄影记者。经常往来于晋察冀军区的各个战场。 <h3><font color="#010101">《晋察冀画报》是当时我军唯一的一份以影像为主,记录抗日战争我八路军英勇顽强抗敌的报刊。发行传播甚广。不仅是解放区,包括陪都重庆和沦陷区上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是全国人民了解中共抗战的重要平面媒体之一。解放战争期间改名《华北画报》,继续发表解放军英勇抗敌的文章和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画报内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时晋察冀根据地条件极为艰苦,胶卷,纸张,油墨,制版,印刷设备耗材和配件等都很难搞到。就是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报社通过地下交通线从北平甚至于从香港买来材料和配件,坚持出版画报。另外,报社虽地处太行山区,但日本鬼子有时也会来扫荡。这样就更增加了出版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43年日寇加紧对晋察冀边区的扫荡。一次鬼子突然来袭,哨兵来报时鬼子离村子已经很近了。炮弹已经落在村子的房前屋后,情况十分紧急。画报社人员紧急转移,来不及转移的设备就地坚壁。其中把珍贵的胶卷分了两大包转移,而其中一包胶卷在转移过程中丢失。将近一半的珍贵的八路军抗战纪实胶卷还有沙飞自己早年的很多胶卷都在那次转移中遗失了,损失巨大。</font></h3> 今年正逢北平和平解放70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这两件事老人家不仅是历史的亲历者还是历史的记录者。<br> <h3><font color="#010101">听老人家说,1949年1月底解放军要进入北平城了,他辗转从天津来到北平。入城式当天手上只有三卷胶卷。他一直守在前门附近,找角度,找机会。不仅在街面上拍,还上到前门大街上一个店铺二楼,拍了解放军大军进城的高角度俯视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进城大部队路过东郊民巷美国领事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解放军大部队进入北平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49年6月份,全国政协第一次筹备会在北京召开,杨振亚作为记者参加大会现场拍摄。</font>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会场上还没有挂五星红旗。因为当时还没讨论出国旗的试样。</h3> <h3><font color="#010101">到了九月中下旬,全国政协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召开,他又作为记者参加大会拍摄,并一直在中南海里住了十几天。记录下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政协代表在中南海勤政殿<span class="ql-cursor"></span>前合影。</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宋庆龄和政协代表握手。</font></h3> <p class="ql-block">政协第一次大会一直开到9月30日下午,10月1日下午全体政协代表来到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当时天安门上的摄影记者只安排了三个人。另外还有一组中国和二组苏联的拍纪录片的电影摄影小组。</p><p class="ql-block">在这引用已故女摄影家侯波生前的回忆文章中一段话:“为了能拍好这次大典,上级从《华北画报》(其前身就是《晋察冀画报》)、《东北画报》、北平电影制片厂照相科选派了多名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记者和摄影师。但能够上天安门城楼的摄影记者只有陈正青、杨振亚和我。记得在广场上还有吴群、林杨、孟昭瑞等。”</p> 当年杨振亚才25岁,正是年富力强。10月1日当天一早就上天安门城楼踩点,确定拍摄位置。下午开国大典。他身背二个相机,一台是德国徕卡135相机,一台德国蔡司120相机。在天安门城楼上当时他的拍摄位置是在毛主席站立位置的西侧。面对让人心潮澎湃的场景,无数次按下相机快门,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瞬间。<br> <h3><font color="#010101">我岳父看到前几年拍的故事片《开国大典》,里面毛主席走上天安门城楼时一群摄影记者蜂拥而上的镜头。总是念叨:没那回事,没那回事。 </font></h3> <p>这是一张从天安门金水桥方向向天安门城楼上拍的照片,隐约能看到杨振亚开国大典当天工作场景(红箭头所指)。最近网上正在热播的苏联人拍的“彩色开国大典”,某个镜头里也能找到他的身影。</p>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开国大典前一天,所有摄影记者和助理在天安门广场前合影。左一杨振亚,右四侯波。</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是2009年国庆60周年时,北京晚报发的一篇纪念文章。当年一同参加开国大典拍摄任务的三个战友,如今只剩下一位了。</span></p>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我岳父摄影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张照片。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的1950年10月,在辽宁丹东鸭绿江边中国一侧拍摄的,照片题为《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这张照片被当年的人民日报头版一整版刊登。这张照片也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收录到《二十世纪华人百人百年100幅最优秀照片》当中。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去军事博物馆在二楼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内,整个一面墙都是这幅照片(现在军博经过多次整理就不清楚这幅照片还在不在了)。</font></h3> 他曾跟我说过当时拍摄这张照片的过程,他那天在安东(后改称丹东市),正要去解放军住安东的东北边防军驻地采访。拿着相机走在鸭绿江边,突然看到江对面美军飞机俯冲轰炸朝鲜新义州,炸弹落下,顿时燃起滚滚浓烟。他马上端起相机拍下了这组照片。陈毅老总在全军第一次文化工作会议上,谈到这幅照片所起到的宣传效果时,曾风趣的比喻:“一幅好照片,可以顶一个师的战斗力!”。<br> 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他又随志愿军入朝,作成为一名志愿军的战地记者,拍摄了不少的战地照片。<br> 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俘虏的“联合国军”。<br> <h3><font color="#010101">被志愿军打烂的美式装备。</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52年成立八一电影制片厂,他被调到八一厂做了一名军事纪录片导演。结束了他的摄影记者的生涯。后来在八一厂他又拍摄了大量的与军事有关的纪录片。其中最引以为傲的作品要数1964年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军垦战歌》了。当年有大批知识青年受到这部电影的感染,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祖国的边疆建设。</span></p> <h3>我岳父为人低调,对于过去的事情和我们这些亲人也很少提及。每当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有报社记者来约采访,他也是能推就推。 我对他的了解很多也是通过其它渠道,以及一点点的媒体报道。</h3><h3>老人家年纪大了,记忆力有所减退。但对过去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新出版的晋察冀抗战影集,未标作者的照片,他能一眼看出,那张是他拍的。</h3><h3>— END—</h3><h3><br></h3><h5><i>本美篇的有部分照片是第一次发表。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i></h5><h3><i><br></i></h3><h5>注1:石少华曾任八路军《晋察冀画报》付主任 。解放后任中国摄影学会主席,新华社社长,国务院文化领导小组秘书长。</h5><h5>注2:沙飞是我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著名的战地记者之一。曾任八路军《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建国初因精神原因误伤日本医生,被误判死刑。<br></h5><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