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39b54a"><i> 【题记】说绝版是因为这些老照片里大多数都没有扩印过,不仅仅因为过去冲洗照片成本高的缘故,“你懂得”!宣传上根据当时需要,有的拍过了就被“束之高阁”了,因此有的胶卷拍过了就没有再去扩印。拿自己来说,我曾经拍过的胶卷因为报纸不准备用了,觉得弃之是很可惜的,当时我想既然不需要扩印了,但考虑照片资料还是很重要的,就顺便“收藏”了,这一“收”就坚持了20多年。</i></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i> 从那以后,我就多留了一个“心眼”,在平时工作中,凡是不用或用过的胶卷我都尽量保存起来,心里想,说不定这些胶卷哪一天还有再用的价值。但是刚开始没有这个“习惯”,结果有部分胶卷因为没有收藏好,还是有流失的现象,“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对于有一些胶卷拍过后,只要是不用了,那些照片多年来我也是再也没有“触碰”过,如今拿出来看,感觉都不一样。</i></font></h3> <h3><font color="#39b54a"><i> 除了我拍的以外,还有一些老师们拍的照片通过不同途径扫描出来后,发现其中有部分老照片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看到的,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志同样都没有见到过。随着淮化的“破产”倒闭,因此说这些老照片不仅仅是“绝版”,而且还是相当珍贵的,有的照片可以说时间跨度超过了40年以上,可能照片画面中的主人翁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在淮化本该“61”年厂庆的日子里,以此作为一次纪念和缅怀……</i></font></h3> <h3> 绝版的“淮化人”老照片</h3><h3> 前不久,在路上遇到一些我曾经在淮化焦化厂基层共同“打拼”的老同事们,乍一看,有的真是我多年未见了。算一下,一晃就是20多年过去了,等到再见面时,一些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富有朝气的帅小伙了,仔细一看都是鬓角泛白,有的甚至满头白发,令人唏嘘和感慨,岁月,最是多情,亦是最无情,当我们懂得珍惜的时候,已是蹉跎了半个世纪。上图拍于七十年代,画面里有我认识的史国胜、廖陆德等。</h3> <h3> 再想起当年进厂那会儿学员在一起劳动时,他们是那么生龙活虎、英俊潇洒、青春年少、富有朝气,而且师傅们也正值壮年,以老带新,个个神采奕奕,和蔼可亲。然而,岁月如梭,青年人已成为了中老年,本来年轻轻的,转眼已当爷爷奶奶了,在一起聊天多是孙儿、孙女方面的,甚至有的老战友已永远离开了我们,令人伤感!如今再翻看这些淮化的“老相册”,还能认得和熟悉他(她)们的名字吗?</h3> <h3> 进厂时期的印象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最熟悉的是淮化生活区大食堂、电影院与技校宿舍楼非常近,吃玩(看)“一条龙”真方便哈。一进厂大门,两边的巨幅宣传画非常大气,宽敞的大马路直通焦化。想当年,东、西两座办公大楼也是十分气派的,后期两座楼中间改造后可互通。楼下面就是一片绿化带,有假山及名贵花木,最显眼的应该是长长的宣传栏,经常举办书画、摄影、硬笔书法展吸引广大职工观看。厂大门口还经常开展黑板报比赛,成为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h3> <h3>【当年13个“红旗班组”在厂大门前合影,旁边那巨幅的宣传画还是相当的眼熟和醒目吧】</h3> <h3> 南北五楼单身宿舍楼也是相当显眼,我进厂有一段时间就一直住在北五楼五楼单身宿舍,饿了随时可以到对面大食堂就餐吃夜宵(有夜餐供应),那时供应的烧卖、包子等很丰富的。天热了就拎着凉席上到五楼顶上睡觉,晚上没事就喜欢到现保卫楼二楼(原工会职工活动室)看电视,那时有专人管理,淮化电视台也已经有专门的自办频道了,当然受到限制的是放什么你看什么,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有不少精典老电视剧都是在那里看的。</h3> <h3> 淮化早期的文化娱乐活动比后期更丰富一些,参与热情亦更加高涨,比如大礼堂的“使用率”方面,那会儿不是演电影就是举办文艺演出,时不长的还能看到一些演艺界的明星。图为著名电影演员仲星火八十年代来淮化拍电影时与工会部分人员留影。那时候的职工象棋比赛,参与者众,室外小棋盘“一字儿”排开,大棋盘高高挂起,“战况”让人一目了然。还有全市蓝球甲级联赛也经常安排在淮化灯光球场进行,让我们看得“过瘾”!</h3> <h3>【正在进行篮球比赛的淮化“灯光球场”】</h3> <h3> 感谢今天的科技进步,我们处在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因为有了“底片扫描仪”,使得一些老照片“重见天日”,还能与大家见面,如果不能扫描,那些老底片随着岁月的流逝,必然遭到损坏,甚至报废。例如我家里的大多数老底片就是由于保管不妥,出现了严重的霉变损坏,包括像框和影集里的那些老照片粘在玻璃上和受潮,几乎“全军覆没” ,许多珍贵的几十年前“光辉岁月”里拍的那些老照片再也没有了。</h3> <h3> 好在后来工作以后我接受了教训,每次新闻照片报纸虽然出版使用过了,我都仔细的把使用过的底片装入底片袋里。不管时光流转,惦念依然不减,为此我从网上专门购买了一台底片扫描仪,通过反复摸索,并在一些老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又找了一些老底片,于近期花了一些精力,并整理了部分底片和老照片进行扫描,现将这些非常珍贵的“老照片”送给我的老战友们!以缅怀那“激情燃烧的岁月”……</h3> <h3></h3><h3> 【图为我八十年代末期拍摄的焦化厂炼焦车间部分女工合影照】</h3><h3> 几十年的工厂生活,就像老电影胶片一样一帧一帧定格的画面在我脑海中不时出现。回想起工作时光,虽然十分辛苦,但是有同事们的陪伴,还是感觉那么的愉快和快乐,对我来说尤其是想起那些年无论是从事后勤服务,管理澡堂,做基层工会,团的工作,民兵工作,文明创建,还是编辑报纸,撰写新闻稿件等,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等工作还是令我感到愉悦的。</h3> <h3> 至今我忘不了公司一线的工友们,为保障生产加班加点,忘我无私的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忘不了我的工友们,为工厂抢修时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一个个让人激动的场面。从我进工厂那天起,就被这里每天都在 “上演”的“剧情”所吸引,亦被剧情里的平凡的人物故事和角色所感动。特别是每年的大检修更是考验意志的“练兵场”,检修健儿爬高上低真是如履平地,他们冒着高温酷暑和现场难闻的气味,钻进狭窄的管道以及塔罐里作业,从不叫苦叫累。</h3> <h3> 看到这幅焦炉现场照片,让我想到淮化人创业时期的艰难,我也能想到1958年至1962年,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淮化的创业者头顶烈日,脚踏荒野,并度过了极其艰辛的三年自然灾害,当时泉山属于郊区,黑泥洼还是一片茫茫的空旷原野和田地,可以说是坟头满地,杂草丛生,1500余名创业者和前来支援的各路英豪点油灯,住帐篷,踏泥泞,饮土井水,风餐露宿,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路。</h3> <h3> 1963年开始,他们又重新上马经历了“三上三下”,通过顽强拼搏和努力,65年投产后一年便突破8万吨产量(设计能力5万吨)上交财政2500万元,人均达到了一万元,想想那是什么年代。那一年淮化成为了全国中氮行业的一面旗帜。此后,淮化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但经过淮化人的努力多是“化险为夷”,让我屡次看到外地客户前来购买尿素、浓硝酸等产品的车辆,排得似长龙一般,甚至车队排到“206”国道,有的客户几乎吃住在车里。</h3> <h3>【这幅图片也是有历史年头的,感谢宣传部老同事陈光辉多年前就向我提供,上面是他与工友们开展民兵集体拉练时的合影】</h3> <h3> “淮化人”的吃苦耐劳和勤奋敬业精神是让人敬佩和尊重的,由于参加工作进厂就在焦化厂,所以了解焦炉的情况比较多一些,走在炉顶上,裤角忘了捲下来,汗毛都会被烤掉。如70年代的“焦炉大会战”,当时有不少参战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甚至有的棉袄在灼热的燃烧室里被烧掉了半截袖子、襟子,直到疼痛时他们才发现,每天奋战在焦炉的工人们经常是眼球和牙齿是白的,浑身上下都是黑的。</h3> <h3> 采访蒋永岐是24年前的事了,蒋老是令人尊重的“老淮化”,在我最初的印象里他不仅自身技术过硬,他带的几个徒弟也个个出类拨翠,成为工作上的“佼佼者”,其中有不少还走上了领导岗位。蒋老曾是淮化的机械师,1978年3月分别被淮南市和当时的国家石油化学工业部命名为“劳动英雄”称号。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蒋老曾经吃住在“806”,他的刻苦钻研技改和努力攻关的敬业爱岗精神也是大家公认和推崇的。</h3> <h3> 这幅照片应该是高寿生70年代的老照片,那个时候就有人习惯的叫他“高老头”了,因为他为了工作经常是“不修边幅”,30岁就像半截老头似的。后来他担任了热电厂厂长,我曾经于1994年给他拍过一幅工作照,上了当年12月24日《安徽日报》一版显著位置。《淮南化工报》也在那一年的3月10日报纸四版给他出了一个“专版”,题目就是“一篇没有主题的报告”,在全厂职工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h3> <h3> 历代淮化人在艰苦创业中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主要有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敢创一流、勇于争先精神: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精神: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精神;以厂为家的主人翁精神和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的传统,以及说干就干,干就干好,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些传统和优良作风已锤炼成鲜明独特的“淮化精神,成为激励每个淮化人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h3> <h3>【淮化“72栋”平房拆除建楼房时的开工庆典现场画面】</h3> <h3> 在淮化工作了30多年,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科室,我都切身感受到了人们爱淮化的那份真情实感,特别是发自内心那“集体荣誉感”走到哪,带到哪,始终以一个“淮化人”而感到自豪。淮化人的爱岗敬业精神有目共睹,省市遇到的许多重大任务和需要帮助支援的“急、难”抢险任务,都会第一时间交给淮化,而且每次淮化都是圆满地完成。长期以来,在老师傅和同事们的带动下,我也是把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各项工作中。</h3> <h3>【1988年“厂庆30周年”专门成立的民兵射击表演的小分队全体人员合影(后排右三)】</h3> <h3> 作为淮化普通的一员,一直以来,这亦成为了我努力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所在,让我一名默默无闻的最基层后勤服务人员,从1986年6月份开始就先后担负起了分厂办公室安全员、分厂宣传报道组长、团支部书记和团总支书记等,并从政工员开始,一步一步取得了助理政工师,政工师到高级政工师职称,让我多年负责并担任公司对外宣传报道组组长,还荣幸地被提拔到公司文明办副主任等岗位。</h3> <h3>【1991年“五四”总结表彰会,我在“前排右二”获得公司“优秀团干”,那会儿20多岁的一群青年人都是那么的年轻】</h3> <h3> 为此,一段时间下基层跑一线成为我工作的全部,可以说,没有淮化的培养,就没有现在的我所取得的一点成绩。人是要懂得感恩的,为此我要感谢淮化!同时再一次感谢淮化的兄弟姐妹们对我工作与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h3><h3> 上图为1989年淮化成立的应急分队,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让我担任指导员,这一晃也有30年了,没想到上面有个别战友已永远离开了我们,每每想起都非常怀念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h3> <h3>【图为焦化厂部分职工代表在分组讨论时】</h3><h3> 最让我不愿看到的是,2019年7月底我从四川生活了半年回来后,意想不到的是企业“倒闭”得这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人们几乎来不及防备,真是令人有些“猝不及防”。而且工作组早己驻扎到淮化的大本营,“破产”之势来得又是那样快,每次路上遇到熟悉的老同事们亦几乎谈的全是“社保”、“买断”、“特退”、“医保”等“关键词”。</h3> <h3> 22年前的元月20日,发表在“淮南化工报”一版我写的这篇“小言论”现在回头看,一点都没夸张,管理上存在问题不容置疑,淮化的“破产”已成为事实,让人不愿看到的是,淮化最终还是步入了“造纸厂”、“纺织厂”的后尘,不说环保问题是决定性的,其码这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所在吧!</h3> <h3> 关于“美篇”背后的故事:我曾经发过一篇《献给曾经在淮化奋斗的你》于去年9月4日发到“朋友圈”后,当天就有10000人看了美篇,目前不到一年也超过了35000的“阅读量”,而上次我发的那篇《淮南那些难以忘怀的影像和记忆》是3天“阅读量”过万,感觉已经很高了,没想到一个企业的内容“关注度”竟然也有那么高。</h3> <h3> 看来淮化牵动的不仅仅是淮化人,还有曾经在淮化奋斗过走出去的、退休在外地的,以及淮化职工子弟、亲戚朋友等。淮化人都是重感情的,从1958年建厂到2018年停产倒闭整整60年了,60年一个“花甲”,历经了多少创业和艰辛的过程,又有多少淮化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和洒下的辛勤汗水!淮化养育了多少人已无从考究,从淮化走出去的人才更是无数。许多老同事说看着照片,读着文章,回忆过去忍不住热泪盈眶……</h3> <h3> 我在焦化厂工作时期的老领导章湧江离开淮化很多年了,此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前不久竟然在我的一篇关于老照片“美篇”里看到了他的留言:“看完老照片想想今天的淮化,心里讲不出什么滋味,感慨、激动、还有叹息。我是章湧江。一直以淮化人为荣!”。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合成”员工黄虎在“朋友圈”感叹:她用乳汁曾哺育了万名儿女,她用最后的气力把“神州火箭”推上了太空……她走了……</h3> <h3>【图为八十年代初时我在焦化厂的部分“老伙计”们,以次为:马金荣、章涌江、刘恩来、王金山、卢纯华、朱明修、李和昌、葛东方、张道明】</h3> <h3> 我原单位老同事,也是我“美篇”的朋友“逍遥自在”告诉我,她是流着眼泪看完那个“美篇”,她为曾经辉煌的淮化感到自豪,又为现今的淮化感到难过,曾经的淮化让她难以忘怀。她对淮化同样有着很深的情缘,“逍遥自在”说她父亲是1958年建厂的元老,当年他是淮化动力技术员,平圩电厂建厂期间他父亲又调入平圩电厂当技术老总,到1993年退休的。</h3> <h3> 当年“逍遥自在”父亲过来时还是从合肥借调到化肥厂的,那会儿担任动力电技术员在厂里还是小有名气的,后来是党委书记苏桦一再要求下,她父亲才得以调入化肥厂。她母亲是1960年从合肥调动工作带着“逍遥自在”兄妹仨来到淮化,并在淮化成长生活了将近60年。她自己本来原工作是在外单位,曾经内心发过誓找对象一定要找化肥厂的,并且一定要调到化肥厂,她最后也都如愿以偿,想必对淮化的感情至深可见一斑。</h3> <h3> 《献给曾经在淮化奋斗的你》勾起了她对淮化很多美好的回忆,“逍遥自在”退休后爱好广泛,现在上海过着她的幸福生活,她喜欢“全民K歌”的同时,也喜欢旅行和制作“美篇”,并且经常互动交流,我的“美篇”被她多次第一时间转发到了她们上海的“夕阳红”群里,并得到了肯定,在这里表示感谢……</h3> <h3> 一位“似水流年”的网友看过《献给曾经在淮化奋斗的你》后留言:“虽然几年前我已经离开了淮化,但是我对淮化还是有深厚感情的。当我看到一幅幅照片的时候,勾起了我在淮化十几年的回忆,无意中看到照片中的我,我的眼晴已湿润了,心中是无比的难受,为淮化感到惋惜!”。一位在基层的老同事看到老照片后留言:激情岁月,回忆也美好。成就了一大批人,也被个别人把淮南煤电化改成如今能源城。相互珍重!</h3> <h3> 一位叫“平平淡淡”的网友留言:看着养育了几代人的老厂就这样成了旧址,心里除了伤感就是哀痛。我的父母都是建厂元老,他们的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工人阶级有着闪光的奉献精神,他们是朴实无华的劳动者,有着金子般的感恩的心,他们感恩着淮化带给他们的衣食住行,勤恳的为淮化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当他们失去这一切后,依然想着淮化的好,痛苦、无奈深深埋在心里…… 淮化给了我美好的童年,陪伴我成长的淮化,你的美好永驻我心。 </h3> <h3>【图为造气“三八”炉的女工们】</h3><h3> 一位叫“静静”的美篇朋友,她曾是淮化的员工,现在外地,她留言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以下内容:</h3><h3>淮化永生</h3><h3>淮化啊!</h3><h3>洒我青春热血育我暮年的母亲,</h3><h3>自从您那宠大肥硕的身躯躺下后,</h3><h3>儿女们多么希望您只是停车整顿,</h3><h3>儿女们多么希望您只是躺下休息。</h3><h3>您的现状让在职员工心急如焚,</h3><h3>您的未来让淮化儿女牵肠挂肚,</h3><h3>您的归宿让淮化儿女如坐针毡,</h3><h3>您静静安享的躺在那儿…...</h3><h3>您是淮化儿女时时刻刻揪心的痛!</h3><h3>您60年的足迹遍布祖国大疆南北,</h3><h3>声誉彻响海内外,</h3><h3>您夺得了亚洲第一硝的桂冠…...</h3><h3>您的神舟飞天…...</h3><h3>你的嫦娥奔月…...</h3><h3>是所有淮化儿女们的骄傲!</h3><h3>因为您的存在</h3><h3>是所有淮化儿女精神与家的归宿! </h3><h3> 能从中看出来,写的虽然有些稚嫩,但可见她用心良苦。</h3> <h3> 【后记】多少年过去了,偶尔看看“淮化老照片”让我想起20年前的一些事,曾经采访过的老一辈淮化老同志有的再也见不到了,高怀民、张丽明、孙振平、蒋永岐、陈万良等老同志的音容笑貌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近一时期,我在四川呆的时间多一些,我对淮化的事情知道的少,有些事还是从“朋友圈”的群里知道的,让我没想到的是原武保部的姜庭好副部长和阮堂忠队长以及“老检修”国秀,包括年轻的王信军分别离开了他的亲人和战友们。</h3> <h3> 日前从老同事顾幼翔拍摄的2019年8月14日离退休自发组织的文艺演出中,我再也看不到孙琦的身影了,作为离休干部的孙老曾是淮化“夕阳红”艺术团的团长,当年她是那么的活跃、热情,记忆好,八十多岁了每次见到我都能叫出我的名字。还有一个没想到的是,日前听说王毅利“走了”,令我难以置信,去年八月份几位“老焦化”还聚在一起没到一年呢,怎么就走了,他刚退休呀!</h3> <h3>【热闹的淮化大礼堂门前】</h3> <h3> 企业虽然没有了,但我们还要生活,面向未来,我们都是在人生的道路中漫步,在时间里奔走,每个人每天的经历虽然不同,但面对新的一天同样都是过往。同志们,健康是第一的,没有好身体,其它都是浮云!相信只要保持乐观开朗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向未来的日子,你会发现,辛勤忙碌的日子处处皆是美好,处处都会充满着阳光般的温暖。</h3> <h3> 🌻 一个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个回眸,秋天就成了风景。 🍀回不去的是光阴和岁月,留不住的是童年快乐时光。最美好的不是未来而是今天,岁月告诉我们,往后陪伴将会越来越少,切记!要珍惜眼前人,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可以想象,如果此篇全是图片没有文字,肯定是显得“干涸”的,但愿“美篇”能给您带来温馨的回忆,亦愿秋天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健康和收获!</h3> <h3> 此时,我多想看到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阳光照耀在塔罐上那美丽的画面,亦喜欢夕阳下站在合成塔顶上俯瞰淮化厂区的大场景。下面用我1994年元月25日在《淮南化工报》刊登的一篇短文作本篇结尾:</h3><h3>曦照淮化</h3><h3>夜幕正悄然而去,</h3><h3>天穹呈现出黛青色云带,</h3><h3>高悬在东南天空的星辰,</h3><h3>此时正伴随寒蟾晨月,</h3><h3>期待着红日的升腾。</h3><h3>我站在巨龙般的淮河大桥上,</h3><h3>手扶桥栏,</h3><h3>脚下是急流河水,</h3><h3>波涛汹涌。</h3><h3>极目远眺,</h3><h3>一片帆影摇动,</h3><h3>岸边的田野被穿上了厚厚的绿装,</h3><h3>变得广柔无垠。</h3><h3>东方渐渐出现红晕,</h3><h3>我看到了淮化造粒塔高高的耸立在晨雾上空。对于日出的壮观我并不陌生,</h3><h3>早在几年以前,</h3><h3>我就有幸观赏过泰山极顶日出壮美的前景,</h3><h3>也有有幸欣赏到黄山日出的壮丽景象,</h3><h3>但那只是美好的回忆</h3><h3>眼前,我会拥有此景色而陶醉……</h3><h3>那一排排整齐的塔罐、</h3><h3>一幢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巍峨壮观,</h3><h3>尤其是矗立在生活区的高层建筑,</h3><h3>似分割着空中的云片彩带,</h3><h3>熄焦塔吐出的袅袅白雾,</h3><h3>飘融在美丽的晨曦中,</h3><h3>给黎明中的淮化工业区,</h3><h3>衬托得犹如一帧宽横无际的剪影,</h3><h3>同时又像是一幅气势宏阔的版画。</h3><h3>检修工地上,</h3><h3>无数道五颜六色在“版画”的背景升起,</h3><h3>整个淮化被勾勒出一个镶金的轮廓。</h3><h3>晨曦初露,</h3><h3>驱散了夜的迷蒙,</h3><h3>目光的深邃远于高空之上,</h3><h3>我饱尽眼福地观赏着日出中的美丽胜景</h3><h3>——曦照淮化。【曹辉】</h3> <h3>【淮化焦化厂焦炉投产三十周年合影纪念照,感谢安全技术处高级工程师徐扣源提供照片】</h3> <h3>【1991年安技处组织部分基层安全员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参观安全展览。趁间隙时间到天安门前合张影!感谢安全技术处高级工程师徐扣源提供照片】</h3> <h3>【摄影:羿俊峰、周晓春、曹 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