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北是我国的西疆和北疆统称。大西北是由北疆到西疆的一条大环线。去一次西北大环线等于去了十次旅行。从丝绸之路入口兰州起向西宁出发,经张掖,翻越3800米海拔的达坂山,沿祁连山脉到敦煌,再沿青海湖到茶卡盐湖,返回西宁,全程2000余公里。一路从高温酷署到凉爽世界,从牛羊遍地草原到塔尖林立的藏族寺庙,汉、蒙、藏地的不同景色、不同习俗、不同美食,总有让你留恋的地方,那就出发吧。</h3> <h3> 一、兰州</h3> <h3> 下午17时到兰州。来碗牛肉面才算真正到了兰州,问当地人才知道吃牛肉面有讲究的。早上第一道汤才是真正吃到了牛肉面,下午的面馆要么打烊,要么冷清清。好东西总要经过饥肠辘辘才吃得香。煎熬一晚,第二天清早寻到大众巷,吃马子禄牛肉面。兰州的马子禄、马有布牛肉面是百年品牌老字号。一条小巷内,铺面紧挨。老字号牌匾下,价目表清晰:牛肉面8元/碗。牛犍子80元/斤。面+牛肉+小菜,套餐25元/份。要了碗牛肉面,排了很长的队才取到面。只见碗面上,一层红油汤撒些碎香葱,红红绿绿,不见牛肉。好面肉在碗底,挑起面条,肉渣未见,气愤地想去理论,却见邻桌上都有一小碟切好的牛肉片。细问,才知道肉是要单独称重切片的,或者要份切好的小碟。北方就是北方,爽。那牛犍子肉劲道、厚实,味道醇香,不像南方,牛肉片切得飞薄,撒在汤上剔透可见。热汤伴面吃得大快哚颐,胃气上升,抹抹嘴,就去中山桥黄河边逛逛。</h3> <h3> 在长江边长大,看惯了风平浪静,陡见黄河,心中震撼。浑浊的江水,波涛滚滚,一浪推一浪,发出低沉的咆哮声。</h3> <h3> 羊皮筏子漂在水面上,浮起浮落,急速地向下游飘去。引得河岸上的人们引颈翘望,为乘筏人耽心不已。</h3> <h3> 沿河宾东路,“百里黄河风情线”—水车博览园、黄河母亲雕像、秦腔博物馆到中山桥,是兰州最美的风景沿河长廊。</h3> <h3> 从母亲雕塑园沿河逛至中山桥,登白塔山,简单吃了晚餐,已是晚20时许。太阳在九点钟方向斜射在中山桥的廊桥上,衍射出银白色的光。此时,武汉应是灯火阑珊。</h3> <h3> 租把躺椅,沏一杯"三泡台",在凉风拂面中,与同友聊天,静静地等待着夕阴余晖隐落。远处廊桥上,无论光线变得多么暗淡,人流依然络已不绝。</h3> <h3> 晚21时,天空完全黑尽。对面,白塔山上楼房倒影与中山桥七彩灯带交织一起,倒映水中。码头,泵船也在水影中摇曳。岸边挤满了躺椅,沿河小道的人流比肩接踵,都在寻找最佳观景点,这让我想起唐朝杜牧的诗句:“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不过,那是秦淮河,这是黄河,意境都一样。</h3> <h3> 兰州的正宗美味绝不是在街头、车站、景区边的小店,而是藏在老巷深闺里,正像武昌的户部巷吃不到正宗的蔡林记热干面一样。问过当地老人后,第二天,我们找到小西湖片区,那是兰州最早的穆斯林集聚地,那里有正宗的穆斯林人做的手抓羊肉。<br></h3> <h3> 小街上,戴小自帽、花帽,披黑纱巾的穆斯林人来去匆匆,沿街店铺售买穆斯林人日常用品。街上有三家手抓羊肉店,忠华手抓羊肉是忠华酒店自营店;胖妈手抓羊肉在路边,门面较小;春台手抓羊肉店内挂百年老店牌匾,大堂圆顶和内饰画满民族图腾璧画。比较后,在春来店的阁楼上找处安静的位置坐下来。从阁楼往下看,大堂内食客满座,桌上刚出锅的羊肉冒着袅袅热气,香气扑鼻。食客都是当地穆斯林人装束。</h3> <h3> 小伙计拎着茶壶先冲泡一杯“三泡台”,呷一口,香、甜、甘、咸、酸五味袭来,瞬间味觉大开。</h3> <h3> 接着,一盘手抓羊肉端上来,那肉块整齐、色泽浅淡、肌理分明,咬一口,酥烂滑嫩,粘舌含香。问小伙计,能喝白酒吗?小伙计直摇头,穆斯林餐厅严禁喝酒。直叹息,佳肴美味没有酒相伴,糟蹋了这顿大餐,阿弥陀佛。</h3> <h3> 二、张掖</h3> <h3>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这里的丹霞地貌群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的特征,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艳丽令人称奇。七彩山以层级错落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形态丰富、色彩班斓而称奇,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练、七彩湖、七彩大扇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观。</h3> <h3> 如果评选最"良心“景区,我要投张掖一票。国家级五A景区60元门票+景区摆渡车15元,两次自由出入景区、无限次转乘景交车,在动辙200一300元五A景区门票中,为张掖景区竖姆指点赞。</h3> <h3> 丹霞,即朱红的岩霞。七彩丹霞,赤、橙、青、黄、绿色相映衬。若不是踏在人行步道上,根本不相信世上还有如此泼墨画似的山体。红白岩石相叠,如五花肉;绿白岩石相润,如翡翠。</h3> <h3> 景交车每转过一道湾,山体颜色不一样。登上步行木栈道平台,俯瞰丹霞全貌,有“极目楚天舒,尽揽红石奇”的神奇、神秘之感。</h3> <h3> 比丹霞地貌更奇的是景区的环境保护意识。每个转运驿站都有休息长廊、凉亭、问询处、公厕,没有零食售买部、没有熟食摊,却有自动售货柜,每隔十步有分类垃圾箱,碎石地面整洁无杂物,在日客流量2万次的景区是个奇迹。</h3> <h3> 三、敦煌</h3> <h3>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h3> <h3> 若不是经过4小时茫茫戈壁滩的跋涉,完全体验不到敦煌是戈壁滩上的一块绿洲,而莫高窟是绿洲里的一颗宝石。</h3> <h3> 我在想,一座世界级艺术宝殿,为什么吸引那么多的游客来这里瞻仰?柱棍的老人、妇孺、呀呀学语的儿童,还有肤色不同的外国友人。是敦煌的艺木壁画吗?略知绘画常识的我,也看不懂壁画的写意,更不懂结构艺术。而100元/张的B票被黄牛炒到200元/张,让我看到"网红”和炒作的强大,看到国人趋之若鹜的观奇心理,做研究、做学问的毕竟是少数。</h3> <h3>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艺术的殿堂,是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骄傲。我带着对古人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对艺术的膜拜,走完洞窟。尽管,我手中握的是一张黄牛票。</h3> <h3> 四、青海湖、茶卡盐湖</h3> <h3>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地处高原,此时正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h3> <h3> 谁人未见过湖?杭州西湖、武汉东湖、安徽鄱阳湖,青青的湖水碧波荡漾,细浪拍打坡岸。没去过高原看湖,那真的不算见到湖。</h3> <h3> 青海湖与内陆湖泊不一样,水天一色。近处,高山草甸由深绿到浅黄与金灿灿的油菜花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湖边。那清澈见底的湖水,翻着浪卷,温柔地拍打着细沙滩,湖面似镜子折射出蓝天、白云。天空上,白色的水鸥拍打翅膀翩翩起舞; 远处,地平线上竭色的山峦连锦起伏,云朵伸手可摘。</h3> <h3> 游牧民们将各家的油菜地圈成围栏,打开靠近公路边的栅门,对游客按20一30元收费,供游人赏花,去湖边拍照。</h3> <h3> 茶卡盐湖最奇特的是"盐”的厚积,而不是湖的浩瀚。走进盐湖,恍若走进雪国世界,堆积的盐山、细琢的盐雕、白盐铺成的小路。路中间,小火车繁忙地满载游客驶向湖心,车前玲铛"叮噹、叮噹",不断提醒涌上铁轨的游人。脚下的碎盐踩下去,嘎嘣嘎嘣地响。</h3> <h3> 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白皑皑的盐湖,像白雪。镜子般的湖面上,星星点点的倒映着女孩子们披红纱、戴丝巾,摆造型的身影。更有排成一列,拉手、趐腿的大妈们定格在蓝天、白云、湖水的倒影中。盐湖就是一张巨大的、色彩斑斓的"五线谱"。</h3> <h3> 盐层厚处如冰层,站在上面蹦、跳、溜、滑,趣味盎然。薄处如蝉翼,湖水透过盐层似镜面,我也禁不住地挚起队旗挥舞起来</h3> <h3> 美丽的茶卡盐湖,美丽的天空之镜,人的一生中,不来到茶卡,真是人生遗憾。</h3> <h3> 五、月牙泉、鸣沙山</h3> <h3> " 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月牙泉,梦一般的谜,千百年来不为流沙而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h3> <h3> 我双脚站在月牙泉的沙子里,背后四周是陡峭的沙丘,午后的阳光将沙丘分为阴阳两面。阳面沙丘上,阳光炽热如火,登沙山的游人像一队涌簇的蚂蚁顽强地向上慢慢挪动,而阴面沙坡上,攀援绳索登山的队伍稀稀疏疏。当我抓住绳索往上登爬时,登一步,滑两步,身体直往后坠,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要选择阳面,因为沙丘里埋有木梯,尽管,爬得非常缓慢。</h3> <h3> 别看细沙很温柔,它的阻力远远大过水的阻力,并且,风吹黄沙沙往上飞滚,这是鸣沙山与其它沙漠的最大不同。</h3> <h3> 爬山难,攀沙丘更难。难的是最后50米。大脑缺氧,口干舌燥,汗流夹背,腰酸腿软,放弃的念头折磨得你崩溃,前进的欲望又指挥不听使唤的双腿。</h3> <h3> 登上沙丘,回首眺望: 月牙泉如沙洼中的一叶扁舟,山包与山包环环相抱,阴暗分明。顶上,平坦的沙漠成为沙漠摩托车、四躯吉普车的天然赛场。240元/张的体验票还需排队。山脊中长长的骆队沿着沟壑慢行,投下一行暗影。</h3> <h3> 南方人到沙漠,一定要骑骑骆驼,体验少数民族骆背上的生活,感受沙漠丝绸之路的艰辛。</h3> <h3> 骆驼是种很温训的动物,在“牵骆人“的帮助下,骑上骆背,顿觉视野开阔,胸中充满壮士出征,征服山河的感觉。跟着骆队,翻越两座山脊,约需1个小时。<br></h3> <h3> 骑骆驼的感觉并不舒适,像坐在跳跃的旋转木马上,颠得腰硬生生的痛。一手抓住铁蹬扶手,腾出另一只手拍照,真的要靠骑行技术,一不小心,手机掉进滚烫的沙堆里,糗大了。遇上"牵骆人"吼两句秦腔“妹妹额呀,走沙漠,哥哥呀,你等着额“,你就闭起眼晴,尽情的享受大漠孤烟直,黄沙风中哥撩妹的情调调吧。</h3> <h3> 后记</h3> <h3> 从大西北回到武汉,仍然酷署难耐,未能动笔写作,直至气温降低,才匆匆完成这篇大西北行感受。最深的感受是: 旅行,最重要的是旅途中的人,谁和你在一起,谁与你一起拥有这一段终身难忘的美好回忆。</h3> <h3> 感谢路上行一户外自助游俱乐部,感谢一路辛苦的领队自由型男,也感谢您、感谢好友们花时间、耐着性子读完这篇零乱、毫无头绪的拙作。</h3> <h3> 图文编创:黄建明</h3>